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簡帛研究
|
學術期刊
|
學術交流
|
學術動態
|
精品連載
|
一瓣書香
|
現代文學
|
聯系出
版
國學大師
|
成語大全
|
國學入門
|
名人軼事
|
歷史名人
|
今人新著
|
當代學人
|
國學寶典
國
學
寶
典
左東嶺
著
新書介紹
——《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
目錄
第一章 明前期的歷史境遇與士人人格心態的流變
…………………………(1)
第一節 道與勢之糾纏--明代士人境遇的尷尬…………………………………(1)
一、 方孝孺之死--明代士人悲劇與尷尬命運的序曲
…………………………(1)
二、 成祖朱棣的政治策略與永樂士人的無奈
…………………………………(4)
三、 仁、宣士風與臺閣體
………………………………………………………(7)
四、 于謙之死--士人的尷尬與絕望
……………………………………………(12) 第二節 理學、八股與明代前期士風……………………………………………(17)
一、 八股科舉制度的選擇與理學意識形態的確立
……………………………(17)
二、 科舉與圣學:手段與目的的顛倒
…………………………………………(22)
三、 理學流行中的士人人格與心態
……………………………………………(26) 第三節 白沙心學與明代士人人格心態的變異……………………………… (31)
一、 江門心學的內轉及其時代印痕
……………………………………………(31)
二、 內在超越與江門心學的價值取向
…………………………………………(36)
三、受用與責任--陳獻章的復雜矛盾心態
…………………………………… (43)
第二章 王陽明的心學品格與弘治、正德士人心態
………………………(50)
第一節 弘治、正德的士人心態與陽明心學發生的心理動機…………………(50)
一、 弘治、正德二朝的士人境遇及其心態流變
………………………………(50)
二、 "龍場悟道"的心理動機與王學產生的意義
………………………………(62) 第二節 良知說所體現的陽明心學境界……………………………………… (69)
一、 致良知與四句教之關系與陽明之學術風格
………………………………(69)
二、 "無善無惡"與"知良知"所體現的人生境界
……………………………(73)
三、 "致良知"說產生的時代原因及其王陽明的人生實踐
……………………(79) 第三節 王陽明的自適求樂意識及其審美情趣……………………………… (83)
一、 求樂與自得
…………………………………………………………………(84)
二、 王陽明的審美情趣
…………………………………………………………(88)
三、 王陽明的歸隱意識與明代士人生存空間的拓展
…………………………(93)
第三章 嘉靖士人心態與王學之流變
……………………………………(102)
第一節 嘉靖朝政治與士風演變以及王學之遭遇…………………………… (102)
一、"大禮議"對嘉靖士風之影響與王學所扮演之角色
………………………(102)
二、世宗獨裁與陽明心學之際遇
……………………………………………… (107)
三、 嘉靖晚期士風與王學的擴張變異
…………………………………………(116) 第二節 王艮--儒家狂者的典型………………………………………………(124)
一、"思出其位"的進取意識
…………………………………………………(124)
二、守道尊身的人格設計及其對時代的回應
……………………………(128)
三、狂俠精神與泰州傳統
……………………………………………………(132)
第三節 羅洪先--歸寂自保的代表……………………………………………(138)
一、"歸寂"的原因及其所蘊含的人生追求
…………………………………(138)
二、"徹悟仁體"與羅洪先的晚年心態
…………………………………………(143) 第四節 王畿--三教合一的追求與士人心態的新變化………………………(148)
一、
心學的內部對話與王畿的良知觀
…………………………………………(148)
二、
王畿心學理論所體現的人生價值取向
……………………………………(151)
三、
王畿的人生實踐與人格心態
………………………………………………(155) 第五節 唐順之--從氣節到中行的心學路徑…………………………………(160)
一、
陽明心學與唐順之的學術思想
……………………………………………(160)
二、
唐順之的心學思想與文學思想
……………………………………………(164)
三、
陽明心學與唐順之的晚年心態
……………………………………………(171)
第四章 陽明心學與晚明士人心態
…………………………………………(180)
第一節 風云變幻的晚明政局與陽明心學的歷史命運…………………………(181)
一、 張居正與陽明心學…………………………………………………………(181) 二、 晚明政局與陽明心學的歷史走向………………………………………(190)
第二節 李贄--陽明心學轉折的標志………………………………………(197)
一、 李贄的心學因緣與其人格心態之特征………………………………(198)
二、 自適與真誠--李贄對心學理論的改造與超越………………………(204)
三、 從本色論到性靈說--明代性靈文學思想的演變(一)……………(211)
第三節 陽明心學與晚明言情思潮…………………………………………(216)
一、 湯顯祖的心學淵源與其言情說的內涵………………………………(216)
二、 心學影響與佛學因緣--湯顯祖人格心態演變軌跡描述……………(224)
三、 馮夢龍的人格特征與其情教說………………………………………(234)
第四節 陽明心學與追求性靈的士人心態…………………………………(241)
一、 公安派的心學淵源與其求樂自適的人生價值取向及其人格心態…(241)
二、 從良知到性靈--明代性靈文學思想的演變…………………………(253)
三、 從公安到竟陵--晚明士人由開放到封閉的心態轉換………………(260)
主要參考引用書目
…………………………………………………………(273)
人民文學出版社
:web@guoxue.com
:webmaster@guoxue.com
版權所有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0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蓝旗
|
高密市
|
南靖县
|
闻喜县
|
静安区
|
浦县
|
武山县
|
海城市
|
荆门市
|
衡南县
|
织金县
|
清流县
|
深水埗区
|
临洮县
|
龙川县
|
长岭县
|
佛山市
|
包头市
|
吴江市
|
揭阳市
|
巧家县
|
德化县
|
隆昌县
|
广河县
|
固阳县
|
唐海县
|
河曲县
|
吴旗县
|
延边
|
新乡市
|
白山市
|
花莲县
|
汨罗市
|
温宿县
|
田东县
|
遂溪县
|
阳城县
|
依兰县
|
嘉定区
|
清徐县
|
孟津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