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營花陣】 喻指風(fēng)月場所。
【錦簇花團】 見“錦團花簇”。
【錦繡山河】 猶言錦繡江山。
【錦繡江山】 形容美好的國土。
【錦繡肝腸】 謂滿腹詩文,善出佳句。語本唐李白《冬日于龍門送從弟京兆 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紫云仙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錦繡耶?不然,何開口成文,揮翰霧散?’”
【錦繡河山】 見“錦繡山河”。
【錦囊玉軸】 ①謂玉軸裝裱,盛以錦囊。指對書畫作品的珍愛寶藏。②借指 名貴的書畫作品。
【錦囊妙計】 封在錦囊中的神妙計策。常比喻預(yù)先安排下的應(yīng)付意外、解救 危急的有效方法。
【錦囊佳句】 指優(yōu)美的文句。語本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忄互從小奚 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dāng)嘔出心乃已爾!’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
【錦囊佳制】 猶言錦囊佳句。
【錦囊還矢】 謂凱旋告捷。語本《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世言晉王之將 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绷鴣喿佑小妒辉露湃諡猷嚀裆攘已硣隙际芗沙劫x詩遙奠錦囊還矢讎頭告廟之日知不逾明歲今朝矣》詩。
【鍥而不舍】 亦作“鍥而不舍”。不斷地鏤刻。比喻堅持不懈。
【鍥而不舍】 見“鍥而不舍”。
【錙銖不爽】 猶言分毫不差。
【錙銖必較】 指對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計較。
【錙銖較量】 同“錙銖必較”。
【煉石補天】 古代神話傳說!痘茨献印び[冥訓(xùn)》:“往古之時,四極廢, 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於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六四極。”后常以“鍊石補天”表示竭力挽回頹勢或彌補缺陷。
【鍾鼎山林】 比喻富貴和隱逸。
【鍾鳴鼎食】 同“鐘鳴鼎食”。
【鍾鳴漏盡】 同“鐘鳴漏盡”。
【鍾靈毓秀】 謂美好的風(fēng)土誕育優(yōu)秀人物。
【鎮(zhèn)日鎮(zhèn)夜】 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鎩羽涸鱗】 見“鎩羽暴鱗”。
【鎩羽暴鱗】 飛鳥羽毛脫落,養(yǎng)魚之水已干涸。用以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為 困難。
【镕今鑄古】 融會貫通古今知識。
【镕古鑄今】 見“镕今鑄古”。
【鏗金戛玉】 形容文詞音節(jié)鏗鏘,不同凡響。
【鏗金霏玉】 見“鏗金戛玉”。
【鏤月裁云】 雕刻月亮,剪裁云彩。比喻施展高超、精巧技藝。語出唐李義 府《堂堂詞》之一:“鏤月為歌扇,裁云作舞衣。”
【鏤心刻骨】 ①比喻苦心思索。②比喻感受深刻。
【鏤心鉥肝】 比喻苦心鉆研。
【鏤心嘔血】 比喻苦心構(gòu)思。
【鏤玉裁冰】 比喻構(gòu)思新穎精美。
【鏤冰炊礫】 語本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 工巧!北扔魍絼跓o益。
【鏤冰雕朽】 雕刻冰塊和朽木。比喻徒勞無功。
【鏤冰雕瓊】 ①比喻作品風(fēng)格明潔。瓊,美玉。②比喻構(gòu)思新穎精巧。
【鏤冰劚雪】 喻構(gòu)思新穎精巧。
【鏤肝鉥腎】 比喻苦心鉆研。
【鏤金鋪翠】 形容繽紛的色彩。
【鏤金錯采】 比喻刻意雕琢文詞。
【鏤骨銘心】 比喻牢記不忘。多用為表示感激之詞。
【鏤骨銘肌】 比喻牢記不忘。多用為感激之詞。
【鏤脂翦楮】 雕刻油脂,剪裁楮葉。喻徒勞無益。
【鏡分鸞鳳】 比喻夫妻分離。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語本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nèi)供奉三教談?wù)? 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dá)法師元秘塔碑銘》:“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雹俦扔魈摶玫木跋蟆!墩f岳全傳》第六一回:“阿彌陀佛,為人在世,原是鏡花水月!薄栋籽┻z音·玉蜻蜓·游庵》:“我和你鏡花水月閒消遣,何必名賢勝地逢!笨蚂`《香雪!ご汗(jié)書紅》:“這些鏡花水月式的幻想早被現(xiàn)實的罡風(fēng)吹了個煙消云散。”②比喻空靈的詩境。何其芳《夢中道路》:“我喜歡那種錘煉,那種色彩的配合,那種鏡花水月。”參見“水月鏡花”。
【鏡圓璧合】 比喻圓滿。
【鏡里采花】 見“鏡里觀花”。
【鏡里觀花】 比喻能看到而得不到。
【鏃礪括羽】 比喻人刻苦磨練,力求精進(jìn)。括羽,用羽毛裝束箭尾。語本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dá)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xué)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鏘金鳴玉】 金玉相撞而發(fā)聲。比喻音節(jié)響亮,詩句優(yōu)美。
【鏘金鏗玉】 見“鏘金鳴玉”。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語本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nèi)供奉三教談?wù)? 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dá)法師元秘塔碑銘》:“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雹俦扔魈摶玫木跋。《說岳全傳》第六一回:“阿彌陀佛,為人在世,原是鏡花水月!薄栋籽┻z音·玉蜻蜓·游庵》:“我和你鏡花水月閒消遣,何必名賢勝地逢!笨蚂`《香雪海·春節(jié)書紅》:“這些鏡花水月式的幻想早被現(xiàn)實的罡風(fēng)吹了個煙消云散!雹诒扔骺侦`的詩境。何其芳《夢中道路》:“我喜歡那種錘煉,那種色彩的配合,那種鏡花水月!眳⒁姟八络R花”。
【鏡圓璧合】 比喻圓滿。
【鏡里采花】 見“鏡里觀花”。
【鏡里觀花】 比喻能看到而得不到。
【鏃礪括羽】 比喻人刻苦磨練,力求精進(jìn)。括羽,用羽毛裝束箭尾。語本《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dá)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xué)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鏘金鳴玉】 金玉相撞而發(fā)聲。比喻音節(jié)響亮,詩句優(yōu)美。
【鏘金鏗玉】 見“鏘金鳴玉”。
【鐫空妄實】 猶言憑空穿鑿,不切實際。
【鐫骨銘心】 謂牢牢記在心上。
【鐫脾琢腎】 謂精心構(gòu)思,刻意雕琢文辭。
【鐘鼎人家】 見“鐘鼎之家”。
【鐘鼎之家】 富貴宦達(dá)之家。
【鐘鼓之色】 指歡欣喜樂的面色,像欣賞音樂時表現(xiàn)出的那樣。
【鐘鼓饌玉】 謂鳴鐘鼓,食珍饈。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
【鐘鼓之色】 見“鐘鼓之色”。
【鐘鳴鼎列】 見“鐘鳴鼎重”。
【鐘鳴鼎重】 謂官高位重。
【鐘鳴鼎食】 擊鐘列鼎而食。形容富貴豪華。語本《史記·貨殖列傳》:“ 灑削,薄伎也,而郅氏鼎食……馬醫(yī),淺方,張里擊鍾!
【鐘鳴漏盡】 ①晝漏盡,晚鐘鳴。謂晚上。②比喻衰殘暮年。
【鐘漏并歇】 比喻年老衰殘。
【鐵中錚錚】 比喻才能較為出眾的人。
【鐵心木腸】 見“鐵心石腸”。
【鐵心石腸】 猶言鐵石心腸。
【鐵打心腸】 謂心腸像鐵鑄成的。形容人剛強的秉性。
【鐵石心肝】 見“鐵石心腸”。
【鐵石心腸】 猶言鐵打心腸。
【鐵杵磨成針】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 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焙蠹匆浴拌F杵磨成針”、“鐵棒磨成針”比喻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鐵板一塊】 比喻牢不可破的整體。
【鐵板釘釘】 ①猶言硬碰硬。比喻說話辦事堅決、干脆。②比喻已成定論。
【鐵板歌喉】 形容豪邁的演唱。
【鐵板銅弦】 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fēng)格。
【鐵板銅琶】 見“鐵板銅弦”。
【鐵面無私】 形容公正嚴(yán)明,不講情面。
【鐵面鎗牙】 比喻堅忍不拔,刻苦自勵。
【鐵馬金戈】 ①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zhàn)馬。②謂戰(zhàn)事,兵事。
【鐵郭金城】 比喻設(shè)防堅固的城池。
【鐵案如山】 謂證據(jù)確鑿的案件或結(jié)論,像山一樣不可推翻。
【鐵桶江山】 比喻牢固的政權(quán)或地位。
【鐵棒磨成針】 見“鐵杵磨成針”。
【鐵硯磨穿】 鐵鑄的硯臺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鐵筆無私】 謂執(zhí)筆判案不徇私情。
【鐵畫銀鉤】 見“鐵畫銀鉤”。
【鐵畫銀鉤】 唐歐陽詢《用筆論》:“徘徊俯仰,容與風(fēng)流,剛則鐵畫,媚 若銀鉤”后用“鐵畫銀鉤”謂書法家運筆,其點畫既剛勁,又柔媚。
【鐵腸石心】 比喻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
【鐵獄銅籠】 形容密閉森嚴(yán)的監(jiān)牢。
【鐵綽銅琶】 同“鐵板銅琶”。
【鐵鞋踏破】 比喻長途跋涉,到處尋求。
【鐵樹花開】 見“鐵樹開花”。
【鐵樹開花】 亦作“鐵樹開華”。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xiàn)。鐵樹原產(chǎn) 熱帶,不常開花。熱帶,不常開花。
【鐵樹開華】 見“鐵樹開花”。
【鐵嘴鋼牙】 比喻能言善辯。
【鐵壁銅山】 比喻堅強可靠的勢力。
【鐵壁銅墻】 猶言銅墻鐵壁。
【鐵證如山】 形容證據(jù)確鑿,不可否認(rèn)。
【鑄山煮海】 《史記·吳王濞列傳》:“吳有豫章郡銅山,濞則招致天下亡 命者盜鑄錢,煮海水為鹽!敝^開采山中銅礦以鑄造錢幣,燒煮海水而獲得食鹽。后用“鑄山煮!北扔魃朴陂_發(fā)自然資源。
【鑄木鏤冰】 謂約束樹木(使其按人為的形態(tài)生長),刻鏤冰塊(使其成某 種精致的工藝品)。比喻經(jīng)辦毫無成效的事情。
【鑄甲銷戈】 銷熔鐵甲兵器。借指結(jié)束戰(zhàn)爭,實現(xiàn)和平。
【鑄成大錯】 《資治通鑒·唐昭宗天祐三年》:“全忠留魏半歲,羅紹威供 億,所殺牛羊豕近七十萬,資糧稱是,所賂遺又近百萬;比去,蓄積為之一空。紹威雖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紹威悔之,謂人曰:‘合六洲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胡三省注:“錯,鑢也,鑄為之;又釋錯為誤。羅以殺牙兵之誤,取鑄錯為喻!焙笾冈斐芍卮蟮亩譄o可挽回的錯誤。
【鑄新淘舊】 創(chuàng)造新的,汰除舊的。
【鑄劍為犁】 謂銷熔武器以制造田器。語本《孔子家語·致思》:“鑄劍習(xí) 以為農(nóng)器,放牛馬於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zhàn)斗之患。”
【鑒空衡平】 猶言明察持平。
【鑒前毖後】 謂把過去的錯誤引為借鑒,以后謹(jǐn)慎行事,避免重犯。
【鑒貌辨色】 ①觀察和辨識人的容顏神色。②有時含貶義。指善于觀察別人 臉色,以求取悅于人。
【鑒機識變】 察看時機,了解動向。
【鑠古切今】 猶言融貫古今。形容學(xué)識淵博。
【鑠石流金】 高溫熔化金石。形容天氣酷熱。
【鑠金毀骨】 比喻毀謗太多,使人無以自存。語本《史記·張儀列傳》:“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鑠金點玉】 熔化金屬,玷污美玉。比喻毀謗為害之烈。
【鑠懿淵積】 謂德行美好,學(xué)問淵博精深。
【鉆山塞! 比喻做極為困難的事。
【鉆天打洞】 比喻千方百計地投機鉆營。
【鉆天覓縫】 見“鉆洞覓縫”。
【鉆火得冰】 比喻完全不可能。
【鉆心刺骨】 鉆入心里,侵入骨中。形容刺激極深。
【鉆穴逾垣】 見“鉆穴逾墻”。
【鉆穴逾隙】 見“鉆穴逾墻”。
【鉆穴逾墻】 見“鉆穴逾墻”。
【鉆穴逾墻】 語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 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焙笠浴般@穴逾墻”指偷情、私奔、偷竊等行為。
【鉆皮出羽】 《後漢書·文苑傳下·趙壹》:“所好則鉆皮出其毛羽,所惡 則洗垢求其瘢痕!北扔鳂O意夸飾自己偏愛的人。
【鉆冰求火】 比喻徒勞無功。
【鉆冰取火】 見“鉆冰求火”。
【鉆洞覓縫】 比喻千方百計地尋找時機。
【鉆堅研微】 鉆研艱深精妙的學(xué)問。
【鉆隙逾墻】 同“鉆穴逾墻”。
【鉆頭覓縫】 比喻千方百計地尋找時機。
【鉆懶幫閒】 ①謂逢迎湊趣,耍弄乖巧。②指逢迎湊趣,耍弄乖巧的人。
【鑿壞以遁】 謂隱居不仕。語本《淮南子·齊俗訓(xùn)》:“顏闔,魯君欲相之 而不肎,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
【鑿壞而遁】 見“鑿壞以遁”。
【鑿坯而遁】 見“鑿壞以遁”。
【鑿空投隙】 謂尋找時機、捏造罪名。
【鑿空取辦】 謂巧立名目,勒索榨取。
【鑿柱取書】 謂秉承先人的遺訓(xùn)。
【鑿骨搗髓】 比喻十分刻毒。
【鑿飲耕食】 猶言掘井而飲,耕田而食。謂百姓樂業(yè),天下太平。語本漢王 充《論衡·感虛》:“堯時五十之民擊壤於涂,觀者曰:‘大哉堯之德也!’擊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
【鑿楹納書】 謂藏守書籍以傳久遠(yuǎn)。
【鑿壁偷光】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 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焙蠹匆浴拌彵谕倒狻睘榭炭喙プx之典。
【門不夜扃】 見“門不夜關(guān)”。
【門不夜關(guān)】 形容社會安寧,風(fēng)氣良好。
【門不停賓】 謂接見迅速,門前沒有停留等候的賓客。形容顯貴者禮賢下士。
【門戶之爭】 宗派之間的爭論。
【門戶之見】 由派別情緒產(chǎn)生的偏見。
【門可張羅】 見“門可羅雀”。
【門可羅雀】 形容門庭冷落,來客絕少。語出《史記·汲鄭列傳論》:“始 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shè)雀羅!
【門生故吏】 指學(xué)生和舊日部屬。
【門生故舊】 指學(xué)生和舊友。
【門到戶說】 挨家挨戶地解說。語本《孝經(jīng)·廣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 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漢鄭玄注:“言教非門到戶至而日見而語之也!
【門庭如市】 見“門庭若市”
【門庭若市】 門前像集市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門衰祚薄】 門庭衰微,福祚淺薄。
【門階戶席】 門里門外的地方。形容到處,隨處。
【門堪羅雀】 見“門可羅雀”。
【門單戶薄】 謂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門無雜客】 見“門無雜賓”。
【門無雜賓】 家中沒有雜七雜八的客人。形容不亂交朋友。
【門禁森嚴(yán)】 形容門前戒備很嚴(yán)。
【門當(dāng)戶對】 ①指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狀況相當(dāng),結(jié)親很合適。 ②指事物之間相稱相當(dāng)。
【門閭之望】 《戰(zhàn)國策·齊策六》:“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王出走,失 王之處。其母曰:‘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焙笥谩伴T閭之望”謂父母對子女的想望。
【門墻桃李】 見“門墻桃李”。
【門殫戶盡】 謂全家死亡。
【門墻桃李】 《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 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庇帧俄n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焙笏煲浴伴T墻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輩或所教的學(xué)生。
【閃爍其詞】 言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閉口捕舌】 猶言甕中捉鱉。比喻敵方已被控制,無法逃脫。
【閉口結(jié)舌】 猶言閉口藏舌。
【閉口藏舌】 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語出五代馮道《舌》 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閉月羞花】 月亮見了躲藏起來,花兒見了感到羞慚。形容女子貌美。
【閉目塞耳】 同“閉明塞聰”。
【閉目塞聽】 同“閉明塞聰”。
【閉明塞聰】 堵塞視聽。謂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閉門自守】 ①閉門不出,潔身自保。②堅壁不出,嚴(yán)加防守。
【閉門合轍】 猶言閉門造車,出門合轍。比喻互相投合。
【閉門投轄】 《漢書·游俠傳·陳遵》:“遵耆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 關(guān)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陛,車軸的鍵,去轄則車不能行。后因以“閉門投轄”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閉門卻軌】 見“閉門埽軌”。
【閉門卻掃】 關(guān)上大門,不打掃庭院路徑。意為謝絕應(yīng)酬,不與親友往來。
【閉門思過】 同“閉閤思過”。
【閉門思愆】 同“閉閤思過”。
【閉門造車】 宋硃熹《〈四書〉或問》卷五:“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 合轍’,蓋言其法之同。”意思是只要按照同一規(guī)格,關(guān)起門來制造車輛,使用時也能和路上的車轍完全相合。宋陳亮《謝陳同知啟》:“伏念某少覽古書,恐遂流於無用;晚更世故,始漸見於難通。豈求田問舍之是專,亦閉門造車之可驗!焙蟊扔鬓k事只憑主觀想象,不管客觀實際。
【閉門掃跡】 見“閉門埽軌”。
【閉門埽軌】 謂杜絕賓客,不與來往。
【閉門覓句】 宋徐度《卻掃編》卷中:“(陳師道,字無己)與諸生徜徉林 下,或愀然而歸,徑登榻,引被自覆,呻吟久之,矍然而興,取筆疾書,則一詩成矣。”后因以“閉門覓句”形容作詩時冥思苦想。
【閉門塞戶】 見“閉門塞竇”。
【閉門塞竇】 關(guān)閉門窗,堵塞洞穴。多謂防備之嚴(yán)。
【閉門墐戶】 見“閉門塞竇”。
【閉境自守】 封閉四境,嚴(yán)加防守。
【閉閤自責(zé)】 同“閉閤思過”。
【閉閤思過】 關(guān)起門來自我反省。
【閉壁清野】 猶言堅壁清野。
【閉關(guān)自主】 見“閉關(guān)自守”。
【閉關(guān)自守】 ①封閉關(guān)口,不和別國往來。②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 物的影響。
【閉關(guān)卻掃】 見“閉門卻掃”。
【問一答十】 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齒伶俐。
【問十道百】 猶言問一答十。
【問天買卦】 求問上天以卜吉兇。
【問心無愧】 捫心自問,毫無慚愧。
【問羊知馬】 《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shè)欲知馬賈,則先問狗,已 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zhǔn),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焙笠浴皢栄蛑R”謂從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
【問安視寢】 見“問安視膳”。
【問安視膳】 《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 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內(nèi)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nèi)豎曰:‘安!耐跄讼。乃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jié),則內(nèi)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復(fù)膳,然後亦復(fù)初。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jié);食下,問所膳!焙笠蛞浴皢柊惨暽拧睘閮鹤邮谭罡改傅亩Y法,即每日必問安,每食必在側(cè)。
【問長問短】 問這問那。多形容關(guān)切。
【問舍求田】 置屋買田。多形容只求個人小利,沒有遠(yuǎn)大志向。語本《三國 志·魏志·陳登傳》:“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dāng)與君語!
【問官答花】 謂答非所問。
【問柳評花】 比喻狎妓。
【問柳尋花】 ①玩賞春景。②后人以“花”、“柳”比喻妓女,故以“問柳 尋花”謂狎妓。
【問道于盲】 見“問道於盲”。
【問道於盲】 向瞎子問路。比喻求教于一無所知者,沒有助益。語本唐韓愈 《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shù),不於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薄洞痍惿鷷罚骸白阆虑笏倩g(shù),不於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
【問寒問暖】 形容關(guān)懷體貼備至。
【問罪之師】 ①討伐犯罪者的軍隊。②比喻前來責(zé)問的人。
【問寢視膳】 見“問安視膳”。
【問諸水濱】 比喻不承擔(dān)責(zé)任或兩者不相涉。語出《左傳·僖公四年》:“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瘜υ唬骸曋蝗,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fù),君其問諸水濱!’”
【開口見心】 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開口見喉嚨】 猶言開口見心。
【開口見膽】 見“開口見心”。
【開山始祖】 見“開山祖師”。
【開山祖師】 佛教語。指最初在某個名山建立寺院的人。后常比喻某一學(xué)術(shù) 流派、技藝的開創(chuàng)者或首創(chuàng)某一事業(yè)的人。
【開山鼻祖】 見“開山祖師”。
【開天辟地】 ①古代神話。謂盤古氏開辟天地,創(chuàng)立世界。見《藝文類聚》 卷一引三國吳徐整《三五歷紀(jì)》。②比喻有史以來。③指從來,歷史。
【開心見腸】 見“開心見誠”。
【開心見誠】 謂以真心誠意相對待。
【開心見膽】 見“開心見誠”。
【開花結(jié)果】 見“開華結(jié)果”。
【開花結(jié)實】 見“開華結(jié)果”。
【開利除害】 猶言興利除弊。
【開來繼往】 繼承前人的事業(yè),并為將來開辟道路。
【開物成務(wù)】 指通曉萬物的道理并按這道理行事而得到成功。
【開卷有益】 謂打開書本閱讀,就會有所得益。語本晉陶潛《與子儼等疏》: “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開宗明義】 ①原為《孝經(jīng)》第一章篇名!缎⒔(jīng)·開宗明義》宋邢昺題解: “開,張也;宗,本也;明,顯也;義,理也。言此章開張一經(jīng)之宗本,顯明五孝之義理,故曰開宗明義章也!焙笾刚f話寫文章開始時把主要的意思點明。②泛指開始。
【開門延盜】 見“開門揖盜”。
【開門見山】 比喻說話寫文章一開頭就直入本題。
【開門揖盜】 謂在危難之時還講求禮節(jié)。比喻不識時宜。揖盜,向盜賊行禮 作揖。《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焙蠖啾扔餮舆M(jìn)或投附敵人;接納壞人,自取其禍。
【開柙出虎】 比喻放縱壞人。語本《論語·季氏》:“孔子曰:‘……虎兕 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開眉笑眼】 見“開眉展眼”。
【開眉展眼】 高興愉快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