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拳無勇】 謂沒有力量和勇氣。
【無家可奔】 見“無家可歸”。
【無家可歸】 沒有家庭;無處投奔。
【無家無室】 謂孤身一人,無妻小。
【無容身之地】 ①謂沒有棲身立腳的地方。②謂羞愧而無處可以藏身。
【無能為力】 用不上力量。多指沒有力量完成某件事情或解決某個問題。
【無能為役】 ①原指不足以供某人役使。后多用于自謙,表示才干比某些人 低下。②泛指沒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情。
【無理取鬧】 唐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鳴聲相呼和,無理祇取鬧。” 原謂蛙聲只是沒來由地喧鬧。后以“無理取鬧”指人沒道理地吵鬧。
【無掛無礙】 見“無罣無礙”。
【無堅不陷】 見“無堅不摧”。
【無堅不摧】 亦作“無堅不陷”。沒有任何堅固的東西不被摧毀。亦用以形 容力量強大。
【無罣無礙】 沒有任何牽掛。
【無動於中】 指意念專一,不因外界影響而動心。后亦指內心毫無觸動,對 事情毫不在意。
【無動於衷】 見“無動於中”。
【無動為大】 以不變動為至善。“無為而治”的一種政治主張。
【無偏無陂】 不偏向;不邪曲。
【無偏無倚】 謂筆直而無偏斜。
【無偏無頗】 見“無偏無陂”。
【無偏無黨】 不偏私,不阿黨。
【無從置喙】 沒有話可說,沒有可插嘴的。
【無脛而至】 猶無脛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愛賢者之門。
【無脛而行】 沒有腿而能行走。脛,小腿。比喻事物不依外力而能迅速傳開。
【無脛而走】 見“無脛而行”。
【無脛而來】 見“無脛而至”。
【無庸諱言】 用不著隱諱,可以直說。
【無牽無掛】 謂沒有任何拖累。
【無情少面】 不講情面。
【無情無彩】 猶無精打彩。
【無情無義】 沒有情義。
【無情無緒】 沒有心思,苦悶無聊。
【無晝無夜】 不分日夜;日日夜夜。
【無惡不作】 沒有一樣壞事不干。形容做盡了壞事。
【無惡不造】 見“無惡不作”。
【無惡不為】 見“無惡不作”。
【無萬大千】 不可以千萬計,極言數量之多。
【無為之治】 指道家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的治理方法。
【無為而成】 謂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
【無為而治】 ①儒家主張任用賢人,以德化民,使國家得到治理。②道家主 張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而使國家得到治理。③泛指不費力氣而把事情辦好。
【無為自化】 謂無為而治。語本《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
【無為自成】 見“無為而成”。
【無間可伺】 猶無隙可乘。
【無間可乘】 猶無隙可乘。
【無間冬夏】 見“無冬無夏”。
【無隙可乘】 沒有空隙可以利用。原指嚴謹周密。后多用以指沒有空子可鉆。
【無絲有線】 謂雖無私情,仍有嫌疑。絲為“私”的諧音,線指線索。
【無遠不屆】 見“無遠弗屆”。
【無遠弗屆】 不管多遠之處,沒有不到的。
【無置錐地】 見“無立錐之地”。
【無與比倫】 見“無與倫比”。
【無與倫比】 沒有可以與之相比的,沒有能比得上的。
【無與為比】 猶無與倫比,無可比擬。
【無傷大雅】 謂只有細小的毛病,對主要方面沒有妨害。
【無傷大體】 猶無傷大雅。
【無微不至】 ①語出宋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札》: “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謂沒有一個細小的地方不考慮周到。②謂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見“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無際可尋】 找不出缺漏之處。
【無適無莫】 謂沒規定該如何,也沒規定不該如何。多指在堅持一定目標下, 善用靈活權宜手段。語本《論語·里仁》:“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硃熹集注:“適,專主也。《春秋傳》曰‘吾誰適從’是也。莫,不肯也。比,從也。謝氏曰:‘適,可也。莫,不可也。無可無不可,茍無道以主之,不幾於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學……圣人之學不然。於無可無不可之間,有義存焉。’”
【無精打采】 見“無精打彩”。
【無精打彩】 形容不高興,提不起勁兒。
【無精嗒彩】 見“無精打彩”。
【無盡無休】 猶言沒完沒了。
【無盡無窮】 見“無窮無盡”。
【無憂無慮】 毫不憂慮。形容心情安然自得。
【無慮無思】 猶言無憂無慮。
【無慮無憂】 同“無憂無慮”。
【無影無形】 見“無形無影”。
【無影無蹤】 見“無影無蹤”。
【無影無蹤】 沒有一點影子、痕跡。形容完全消失。
【無蹤無影】 同“無影無蹤”。
【無稽之言】 沒有根據、無從查證的話。
【無稽之談】 同“無稽之言”。
【無價之寶】 見“無價寶”。
【無德而稱】 ①無何恩德可以稱道。②謂德高不可言狀。
【無徵不信】 沒有驗證的事不可相信。
【無論如何】 不管怎樣。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產生同一的結果。
【無敵天下】 見“無敵於天下”。
【無窮無盡】 沒有限度;沒完沒了。
【無緣無故】 沒有任何原因或道理。
【無頭無尾】 沒有線索;沒有來由。
【無獨有偶】 ①某種少見的情況,偏有類似的出現,配成一對兒。多用于貶 義。②表示僅有的兩個。
【無親無故】 沒有親屬和故舊。形容孤單。
【無懈可擊】 《孫子·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曹操注:“擊其懈 怠,出其空虛。”后以“無懈可擊”指沒有可以被人挑剔的破綻和缺點。
【無縫天衣】 神話謂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縫合,沒有縫兒。常以比喻詩 文等事物沒有一點瑕疵。
【無聲無色】 沒有聲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動人。
【無聲無臭】 ①沒有聲音,沒有氣味。常形容天道、神意幽微玄妙,難以直 覺感知。②形容默默無聞。
【無聲無息】 沒有聲音和氣息。形容沉寂,不為人知。
【無舊無新】 謂不分是舊交或是新交。語本《尚書大傳》卷二上:“各安其 宅,各田其田,毋故毋新。”一本作“毋故毋私”。
【無濟于事】 見“無濟於事”。
【無濟於事】 對事情沒有幫助。
【無翼而飛】 ①神話傳說,有人沒有翅膀而能飛翔。②常以比喻事物不用外 力推助而能迅速傳播。③謂相信無翅之鳥能飛。形容盲從輕信。
【無邊無沿】 見“無邊無際”。
【無邊無垠】 見“無邊無際”。
【無邊無際】 沒有邊際;無限廣闊。
【無顏落色】 失色,面無人色。
【無顛無倒】 猶言顛顛倒倒。謂精神錯亂。無,語助詞,無義。
【無關大局】 見“無關大體”。
【無關大體】 對全局沒有關系或影響。
【無關宏旨】 不涉及主要宗旨內容。謂無重要意義。
【無關痛癢】 ①謂不關涉切身利害。②謂無關緊要。
【無關緊要】 關系不大,不重要。
【無疆之休】 無限美好;無窮幸福。
【無黨無偏】 同“無偏無黨”。
【無須之禍】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捍紹呴遂勒兵捕諸閹人,無少 長皆殺之,或有無須而誤死者。”后以“無須之禍”謂無辜受累而遭禍。
【焦金流石】 金屬燒焦,石頭熔化。形容天氣干旱酷熱。
【焦思苦慮】 著急憂慮,苦心思考。
【焦眉苦臉】 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焦眉愁眼】 形容憂慮愁苦的表情。
【焦眉皺眼】 見“焦眉愁眼”。
【焦脣乾舌】 見“焦脣乾舌”。
【焦脣乾舌】 亦作“焦脣乾舌”。謂憂心如焚,脣舌亦為之干枯。
【焦脣敝舌】 謂費盡口舌。
【焦脣乾舌】 亦作“焦脣乾舌”。謂憂心如焚,脣舌亦為之干枯。
【焦脣乾肺】 謂憂心如焚,肺為之枯干。
【焦熬投石】 謂以至脆之物攻堅石,勢在必敗。
【焦頭爛額】 ①形容被火燒傷得很嚴重。②指犧牲慘重。③喻處境狼狽或十 分窘迫。
【煙花風月】 指男女情愛之事。
【煙波釣徒】 唐張志和去官后,居江湖間,每垂釣,不設餌,自娛而已,自 稱“煙波釣徒”。見《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后借指隱居江湖者。
【煙飛星散】 形容離散。
【煙消火滅】 比喻事物消失,不留蹤跡。
【煙消云散】 比喻事物消失。
【煙消霧散】 同“煙消云散”。
【煙視媚行】 微視徐行。形容安詳的神態、舉止。
【煙云過眼】 語出宋蘇軾《寶繪堂記》:“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 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后用以比喻身外之物,不加重視。亦比喻事物轉瞬即逝,不留痕跡。
【煙聚波屬】 如煙之相聚,波之相接。比喻接連而來,聚集甚多。
【煙銷灰滅】 喻事物消失,不見蹤跡。
【煙霏雨散】 形容眾多。
【煙霏霧集】 形容眾多。
【煙蓑雨笠】 ①指蓑衣斗笠兩種雨具。②借指隱者的服裝或隱者優游自適的 生活。
【煙霞痼疾】 謂酷愛山水成癖。
【煙斷火絕】 指人煙滅絕。
【煩文縟禮】 繁瑣而不必要的禮節。
【煨乾就濕】 極言撫育孩子的辛苦。
【煨乾避濕】 見“煨乾就濕”
【暖衣飽食】 穿得暖,吃得飽。猶言豐衣足食。
【煦色韶光】 謂晴暖美麗的風光。
【煦煦孑孑】 謂小仁小義。語本唐韓愈《原道》:“煦煦為仁,孑孑為義。”
【照人肝膽】 比喻以赤誠相見。
【照本宣科】 比喻不能靈活運用,死板地照現成文章或稿子宣讀。
【照貓畫虎】 貓與虎的外形有相似之處,因以喻照樣模仿而僅得其仿佛。
【煞有介事】 謂故作姿態,讓人感到一本正經、真有其事。
【煞費心機】 費盡心思。
【煞費苦心】 費盡心思。
【煎水作冰】 喻不可能之事。
【煎豆摘瓜】 喻親屬相殘。煎豆,語本三國魏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 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語本唐李賢《黃臺瓜辭》:“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煎膠續弦】 喻交情密切或再續舊情。
【熚々剝剝】 見“熚々烞々”。
【煽風點火】 比喻慫恿鼓動,挑起事端。
【熬心費力】 謂耗費心神和氣力。
【熬更守夜】 猶熬夜。
【熬油費火】 謂耗費燈油。多指日夜忙碌。
【熬枯受淡】 忍受清苦的生活。
【熬清守淡】 謂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熬清受淡】 見“熬清守淡”。
【熬腸刮肚】 謂從飲食方面盡力節儉。
【熬姜呷醋】 比喻生活清苦。
【熙來攘往】 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熙熙壤壤】 見“熙熙攘攘”。
【熙熙攘攘】 形容人來人往,喧鬧紛雜。語本《史記·貨殖列傳》:“天下 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壤,通“攘”。
【熊心豹膽】 比喻大膽。
【熊腰虎背】 同“虎背熊腰”。形容人魁梧強壯。
【熊經鳥引】 同“熊經鳥申”。
【熊經鳥申】 古代一種導引養生之法。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
【熊經鳥曳】 同“熊經鳥申”。
【熊經鳥伸】 見“熊經鳥申”。
【熊經鴟顧】 古代一種導引養生之法。狀如熊之攀枝,鴟之回顧。
【熊據虎跱】 比喻群雄割據的形勢。
【熊韜豹略】 比喻高妙的用兵謀略。
【熯天熾地】 形容火勢極猛。
【熱火朝天】 比喻氣氛、情緒熱烈高漲。
【熱心快腸】 形容熱情直爽。
【熱心苦口】 形容熱心懇切地再三勸告。
【熱可炙手】 火熱可以灼手。比喻權勢顯赫。
【熱氣騰騰】 ①熱氣蒸騰貌。②形容氣氛熱烈或情緒高漲。
【熱鍋上螞蟻】 比喻處境艱困、惶急不安的人。
【熱鍋上螻蟻】 同“熱鍋上螞蟻”。
【熟思審處】 反復思考,審慎籌劃。
【熟能生巧】 熟練了就能產生巧辦法。
【熟視無睹】 見“熟視無睹”。
【熟視無睹】 經常看到卻像不曾看見一樣。形容對眼前的事物不關心或漫不 經心。語本晉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
【熟路輕車】 見“熟路輕轍”。
【熟路輕轍】 駕輕快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處世有經驗,辦起事來很容易。
【熟讀深思】 反復地閱讀,認真地思考。
【燒琴煮鶴】 拿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塌美好的事物。
【燒犀觀火】 喻洞察事物。
【燎如觀火】 見“燎若觀火”。
【燎若觀火】 謂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燋金爍石】 使金石銷熔。形容酷熱。
【燋頭爛額】 同“焦頭爛額”。
【燔書阬儒】 同“焚書坑儒”。
【燃眉之急】 《文獻通考·市糴二》:“元祐初,溫公入相,諸賢并進用, 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后以“燃眉之急”比喻事情非常緊迫。亦喻指異常緊迫之事。
【燃萁之敏】 相傳三國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脅迫下七步成詩,詩中有“萁在 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語。后因以“燃萁之敏”喻文思敏捷。
【燃萁煮豆】 同“煮豆燃萁”。
【燃萁煎豆】 同“煮豆燃萁”。比喻骨肉相殘。
【營私作弊】 見“營私舞弊”。
【營私罔利】 謂謀求私利。
【營私植黨】 結合黨羽,謀取私利。
【營私舞弊】 為謀私利而耍弄手段干違法亂紀的事。
【營營茍茍】 形容人不顧廉恥,到處鉆營。
【營營逐逐】 ①忙忙碌碌。②競相追逐。
【營蠅斐錦】 《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于樊。豈弟君子,無信 讒言。”鄭玄箋:“興者,蠅之為蟲,汙白使黑,汙黑使白,喻佞人變亂善惡也。”又《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大甚。”鄭玄箋:“興者,喻讒人集作己過以成於罪,猶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錦文。”后因以“營蠅斐錦”比喻讒人顛倒黑白,誹謗誣陷,入人于罪。
【燈紅酒綠】 ①形容夜宴之盛。②以形容奢糜華麗的生活。
【燈蛾撲火】 比喻自惹禍害。
【燕子銜食】 喻育子之艱辛。
【燕安酖毒】 謂沉溺于安逸享樂,猶如飲毒酒自殺。
【燕安鴆毒】 見“燕安酖毒”。
【燕妒鶯慚】 形容女子貌美,燕見之生妒,鶯對之自慚。
【燕侶鶯儔】 形容男女歡愛如燕鶯般諧和相伴。
【燕約鶯期】 比喻相愛的男女約會的時日。
【燕處危巢】 見“燕處焚巢”。
【燕處焚巢】 燕子處在焚燒著的窩里。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燕雀之見】 比喻淺薄的見識。
【燕雀之居】 比喻簡陋的廬舍。
【燕雀安知鴻鵠志】 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鴻鵠,天鵝。
【燕雀相賀】 《淮南子·說林訓》:“湯沐具而蟣虱相吊,大廈成而燕雀相 賀,憂樂別也。”謂燕雀因大廈落成有棲身之所而互相慶賀。后用作賀人新屋落成之語。
【燕雀豈知雕鶚志】 同“燕雀安知鴻鵠志”。
【燕雀處屋】 見“燕雀處堂”。
【燕雀處堂】 本作“燕雀處屋”。《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相 哺,喣喣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己也。”后以“燕雀處堂”比喻處境危險而不自知。
【燕巢危幕】 同“燕巢於幕”。
【燕巢於幕】 燕子在帳幕上筑巢。比喻處境非常危險。語本《左傳·襄公二 十九年》:“捍吳公子札呴自衛如晉,將宿於戚,聞鐘聲焉,曰:‘異哉!吾聞之也,辯而不德,必加於戮,夫子獲罪於君以在此,懼猶不足,而又何樂?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于幕上。’”杜預注:“至危。”楊伯峻注:“帳幕,隨時可撤。燕巢于其上,至為危險。”
【燕巢飛幕】 同“燕巢於幕”。
【燕巢幙上】 同“燕巢於幕”。幙,同“幕”。
【燕巢衛幕】 《孔子家語·正論》:“衛孫文子得罪於獻公,居戚。公卒未 葬,文子擊鐘焉。延陵季子適晉過戚,聞之曰:‘異哉!夫子之在此,猶燕子巢于幕也,懼猶未也,又何樂焉?君又在殯,可乎?’”后以“燕巢衛幕”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燕幕自安】 比喻處危境而不自知。
【燕爾新婚】 形容新婚的歡樂。語出《詩·邶風·谷風》:“宴爾新昏,如 兄如弟。”陸德明釋文:“宴,本又作‘燕’。”孔穎達疏:“安愛汝之新昏,其恩如兄弟也。”原為棄婦訴說原夫再娶與新歡作樂,后反其意,用作慶賀新婚之辭。
【燕舞鶯啼】 燕子在飛舞,黃鶯在鳴叫。形容春光明媚。
【燕舞鶯歌】 見“燕舞鶯啼”。
【燕語鶯啼】 ①燕子、黃鶯鳴叫。形容春天美景。②比喻年輕女子嬌聲談笑。
【燕語鶯聲】 同“燕語鶯啼”。
【燕瘦環肥】 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 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體態輕盈,唐玄宗貴妃楊玉環體態豐滿,肥瘦不同,均以貌美著稱。因以“燕瘦環肥”比喻體態不同而各擅其美,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燕燕于歸】 謂女子出嫁。語本《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 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燕燕鶯鶯】 比喻嬌妻美妾或年輕女子。
【燕儔鶯侶】 見“燕侶鶯儔”。
【燕頷虬須】 見“燕頷虎頭”。
【燕頷虎頭】 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將、勇士。
【燕頷虎頸】 見“燕頷虎頭”。
【燕頷虎須】 形容相貌威武。
【燕頷書生】 見“燕頷儒生”。
【燕頷儒生】 有封侯之相的讀書人。亦用以稱美志在建立軍功的士人。
【燕額虎頭】 同“燕頷虎頭”。
【燕躍鵠踴】 形容迅捷威猛。
【燕石妄珍】 妄視無用之物為珍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