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湯湯】 水騰涌貌。
【泓崢蕭瑟】 ①形容詩文意境深遠。②引申指幽雅恬靜。
【波波碌碌】 奔走忙碌貌。
【波流茅靡】 隨波逐流,隨風而倒。比喻胸無定見,趨勢而行。
【波駭云屬】 猶波屬云委。
【波羅奢花】 即雞冠花。
【波羅塞戲】 即雙陸。古代游戲,二人相博,類似下棋。
【波譎云詭】 ①漢揚雄《甘泉賦》:“於是大廈云譎波詭,摧摧而成觀。” 本喻房屋建筑的千姿百態。后用“波譎云詭”以喻文章如波云變化多致。②喻事物變化多端,難以預料。
【波瀾壯闊】 比喻氣勢雄壯浩大。
【波屬云委】 如波之相接,云之相疊。比喻連續不斷,層見疊出。
【治郭安邦】 猶治國安邦。
【治病救人】 比喻批評別人的缺點、錯誤,幫助他改正。
【治國安邦】 治理國家,使之太平、安定。
【治絲而棼】 謂理絲不找頭緒,就會越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正確, 使問題更加復雜。語本《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洪水猛獸】 比喻為害極大的人或事物。
【洪爐點雪】 大火爐里放進一點雪,立即融化。比喻領悟、接受迅速,思想 改變快。
【灑灑瀟瀟】 猶落落大方。
【灑灑瀟瀟】 猶言凄凄涼涼。
【洞天福地】 道教對神仙及道士所居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 地的合稱。后泛指名山勝境。
【洞心駭目】 形容使人驚異。
【洞心駭耳】 形容使人震驚。
【洞如觀火】 見“洞若觀火”。
【洞若觀火】 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樣。
【洞幽燭微】 見“洞隱燭微”。
【洞幽燭遠】 形容目光犀利而深遠。
【洞洞灟々】 混沌無定形貌。
【洞隱燭微】 形容目光犀利,觀察事物深刻透徹。
【洗手奉公】 見“洗手奉職”。
【洗手奉職】 謂廉潔無私,忠于職守。
【洗心回面】 見“洗心革面”。
【洗心革面】 《易·系辭上》:“圣人以此洗心。”又《革》:“君子豹變, 小人革面!焙笠浴跋葱母锩妗北扔鲝氐谆诟。
【洗心滌慮】 ①滌除私心雜念。②比喻徹底改悔。
【洗耳拱聽】 見“洗耳恭聽”。
【洗耳恭聽】 恭敬地專心傾聽。
【洗兵牧馬】 洗擦兵器,喂養戰馬。指做好作戰準備。
【洗垢求瑕】 見“洗垢求瘢”。
【洗垢求! 比喻過分挑剔別人的錯誤。語本《後漢書·趙壹傳》:“所好 則鉆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
【洗垢索瘢】 見“洗垢求瘢”。
【洗眉刷目】 比喻清晰明白。
【洗腳上船】 謂居于水濱,舟行極便。語出《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又勸權夾水口立塢”裴松之注引晉張勃《吳錄》:“捍孫權呴欲作塢,諸將皆曰:‘上岸擊賊,洗足入船,何用塢為?’”
【洗腸滌胃】 ①比喻徹底清除。②比喻徹底改過。
【洗頸就戮】 把脖子洗凈,伸到刀下受斬。比喻等待滅亡。
【洗濯磨淬】 修養鍛煉。
【活天冤枉】 形容冤枉之極。
【活形活現】 同“活龍活現”。
【活神活現】 同“活龍活現”。
【活剝生吞】 比喻機械地搬用或生硬地模仿。語出唐劉肅《大唐新語·諧謔》: “李義府嘗賦詩曰:‘鏤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憐回雪影,好取洛川歸!袟棌娢緩垜褢c好偷名士文章,乃為詩曰:‘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鏡自憐回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人謂之諺曰:‘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活眼活現】 同“活龍活現”。
【活眼現報】 現世的報應。
【活龍活現】 形容說話作文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感到像真的一樣。
【活龍鮮健】 形容健壯有活力。
【活蹦活跳】 猶活蹦亂跳。
【活蹦亂跳】 活潑、歡樂,生氣勃勃的樣子。
【活靈活現】 同“活龍活現”。
【涎玉沫珠】 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濺的美麗景象。
【涎皮涎臉】 亦作“涎皮賴臉”。亦作“涎臉涎皮”。嬉皮笑臉;厚著臉皮 跟人糾纏。
【涎皮賴臉】 見“涎皮涎臉”。
【涎言涎語】 厚著臉皮胡言亂語,撒賴。
【涎眉鄧眼】 猶嬉皮笑臉。
【涎臉涎皮】 見“涎皮涎臉”。
【涎臉餳眼】 嬉皮笑臉,擠眉弄眼。形容輕佻相。
【洽博多聞】 謂知識和見聞廣博。
【洽聞強記】 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洶涌淜湃】 同“洶涌彭湃”。
【洶涌彭湃】 波浪翻騰,互相撞擊。亦比喻聲勢浩大,不可阻擋。
【洶涌澎湃】 巨浪翻滾,互相撞擊。亦形容聲勢浩大,不可阻擋。
【洶涌澎湃】 同“洶涌彭湃”。
【洛陽才子】 原指漢賈誼,因其是洛陽人,少年有才,故稱。后泛稱洛陽有 文學才華的人。語出晉潘岳《西征賦》:“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洛陽紙貴】 晉左思作《三都賦》,構思十年,賦成,不為時人所重。及皇 甫謐為作序,張載、劉逵為作注,張華見之,嘆為“班張之流也”,于是豪富之家爭相傳寫,洛陽紙價因之昂貴。見《晉書·左思傳》。后以“洛陽紙貴”稱譽別人的著作受人歡迎,廣為流傳。
【洋洋大觀】 形容事物豐富多彩的景象。
【洋洋自得】 猶言洋洋得意。
【洋洋得意】 形容神氣十足,非常得意。
【洋洋灑灑】 ①形容寫作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②形容規模、氣勢盛 大。
【洋洋纚纚】 形容盛美而有條理。
【津津有味】 形容興味濃厚。
【津津樂道】 形容饒有興味地談論。
【浹背汗流】 同“汗流氵夾背”。常用來形容慚愧或惶恐之甚。
【浹淪肌髓】 見“氵夾髓淪肌”。
【浹髓淪肌】 亦作“氵夾髓淪膚”。亦作“氵夾淪肌髓”。①深入骨髓,浸 透肌膚。②比喻感受、影響之深。
【浹髓淪膚】 見“氵夾髓淪肌”。
【涇渭自分】 見“涇渭分明”。
【涇渭自明】 見“涇渭分明”。
【涉筆成趣】 謂動筆就能構成意趣。
【消息盈沖】 見“消息盈虛”。
【消息盈虛】 指事物的盛衰變化或行為的出處進退。
【消聲匿跡】 本作“消聲滅跡”。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 不再出現。
【消聲匿影】 見“消聲匿跡”。
【消聲滅跡】 見“消聲匿跡”。
【涅而不淄】 見“涅而不緇”。
【涅而不緇】 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壞的環境的影響。語出 《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亦作“涅而不淄”。
【浞訾栗斯】 謂妄自尊大。
【涓滴歸公】 一點一滴,全都繳公。
【浩如煙! 形容文獻、資料等極其豐富。
【浩浩湯湯】 浩浩蕩蕩。
【浩浩蕩蕩】 水勢壯闊貌。后多形容氣勢雄壯,規模巨大。
【浩然之氣】 正氣;正大剛直之氣。
【海中撈月】 喻勞而無功,白費氣力。
【海水桑田】 猶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變遷很大。
【海北天南】 形容距離很遠。
【海外奇談】 指毫無根據的荒唐的言論或傳說。
【海市蜃樓】 ①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或全反射時,把 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種奇異景象,常發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古人誤認為蜃吐氣而成,故稱。語出《史記·天官書》:“海旁蜄(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云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②比喻虛幻的事物。
【海角天涯】 謂偏僻遙遠的地方。
【海角天隅】 見“海角天涯”。
【海底撈月】 ①同“海中撈月”。②形容自下而上的兜底動作。
【海底撈針】 在大海底找針。喻極難找到。
【?菔癄】 海水枯干,石頭粉碎。形容歷時長久,萬物已變。多用于盟誓, 反襯意志堅定,永遠不變。
【海屋添籌】 同“海屋籌添”。
【海屋籌添】 宋蘇軾《東坡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 ……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爾(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原謂長壽,后以“海屋籌添”為祝壽之詞。
【海約山盟】 見“海誓山盟”。
【海晏河清】 滄海平靜,黃河水清。形容天下太平。
【海桑陵谷】 滄海變桑田,山陵變深谷,比喻世事變遷極大。
【海涯天角】 猶言天涯海角。謂僻遠的地方。
【海涸石爛】 猶海枯石爛。
【海涵地負】 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負載。比喻才能特異。
【海盟山咒】 猶言海誓山盟。
【海誓山盟】 誓言和盟約如山和海一樣永恆不變。多用以表示男女相愛之深, 堅定不渝。
【海闊天空】 亦作“海闊天空”。①《詩話總龜》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詩話》: “捍大歷末禪僧元覽呴題詩於竹曰‘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焙笠蛞浴昂i熖炜铡毙稳菘臻g廣闊。②用以形容性格豪放不拘。③比喻說話議論漫無邊際。
【海闊天空】 見“海闊天空”。
【海闊天高】 喻天地廣闊,征程遙遠。
【海懷霞想】 唐李白《秋夕書懷》詩“海懷結滄洲,霞想游赤城!北就幸 仙游。后以“海■霞想”謂遠游隱居之思。
【浮石沉木】 見“浮石沈木”。
【浮石沈木】 亦作“浮石沉木”。喻是非顛倒。
【浮瓜沉李】 見“浮瓜沈李”。
【浮瓜沈李】 亦作“浮瓜沉李”。語出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 浮甘瓜於清泉,沈硃李於寒水!敝^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因以“浮瓜沈李”代指消夏樂事。
【浮光掠影】 亦作“浮光略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掠而過的影子。比喻見 識膚淺或印象不深。
【浮光略影】 見“浮光掠影”。
【浮收勒折】 用強迫手段額外征收。
【浮收勒索】 見“浮收勒折”。
【浮花浪蕊】 ①尋常花草。②比喻輕浮的人。③比喻漂泊的人。
【浮來暫去】 喻來去無定。
【浮家泛宅】 謂以船為家,浪跡江湖。
【浮云蔽日】 語本《文子·上德》:“日月欲明,浮云蓋之。”后喻佞奸之 徒蔽君上之明。
【浮筆浪墨】 謂多余累贅的文字。
【浮湛連蹇】 謂宦海浮沉,遭遇坎坷。
【浮想聯翩】 形容眾多的想象不斷涌現出來。
【浮跡浪蹤】 謂行蹤不定。
【浮蹤浪跡】 見“浮跡浪蹤”。
【浮頭滑腦】 猶言油頭滑腦。形容人輕浮狡猾。
【渙汗大號】 ①謂帝王號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復收。②謂帝王發布號令。
【渙如冰釋】 猶言渙然冰釋。
【渙若冰消】 猶言渙然冰釋。
【渙若冰釋】 猶言渙然冰釋。
【渙然冰釋】 像冰凍遇熱似的一下子消融。多喻疑團、困難等很快消除。語 出《老子》:“渙兮若冰之將釋!
【渙發大號】 猶言渙汗大號。
【渙爾冰開】 猶言渙然冰釋。
【流口常談】 人人掛在嘴上的老話。
【流天澈地】 形容液體漫溢。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 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亦作“流水不腐,戶樞不螻”。流動的水不會腐臭, 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比喻經常運動的事物不易受外物的侵蝕。
【流水行云】 ①流動的水和飄浮的云彩。②比喻旋踵即逝的東西。③比喻自 然流暢,不拘泥。
【流水高山】 ①《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 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焙笠浴傲魉呱健敝该烂畹臉非"诮柚钢、知己。③即高山流水。古琴曲。
【流水落花】 形容殘春景象。
【流水無情】 流水一去不回,毫無情意。多用以比喻事物的發展不依人的意 志為轉移。
【流水游龍】 語本《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 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后因以“流水游龍”比喻川流不息的車馬。
【流行坎止】 語本《漢書·賈誼傳》:“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 不私與己。”謂順流而行,遇險而止。比喻行止進退視境況而定。
【流汗氵夾背】 ①形容出汗多,濕透了背上的衣服。②形容慚愧不安之極。
【流芳千古】 猶言流芳百世。
【流芳後世】 見“流芳百世”。
【流言風語】 猶言流言蜚語。
【流言飛文】 猶言流言蜚語。
【流言飛語】 見“流言蜚語”。
【流言混話】 無根據無道理的言語。
【流言蜚語】 沒有根據的話。多指背后議論、誣蔑或挑撥的話。
【流金鑠石】 ①謂高溫熔化金石。形容天氣酷熱。②猶輝耀。謂發揮巨大的 影響。
【流星飛電】 比喻迅疾。
【流星掣電】 見“流星飛電”。
【流星趕月】 形容飛快。
【流風回雪】 輕逸飄搖貌。
【流風馀俗】 遺留的風氣、習俗。
【流風馀韻】 亦作“流風馀韻”。①前人文藝作品中流傳下來的風格、情趣。 ②前人流傳下來的風度、情操。
【流風馀韻】 見“流風馀韻”。
【流連忘反】 留戀不舍,忘記返回。
【流連忘返】 見“流連忘反”。
【流移失所】 猶言流離失所。
【流落失所】 猶言流離失所。
【流溺忘反】 猶言流連忘反。
【流膾人口】 謂(詩文等)被人廣為傳頌稱美。
【流離失所】 流轉離散,沒有安身的地方。
【流離瑣尾】 語出《詩·邶風·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毛傳: “瑣尾,少好之貌;流離,鳥也。少好長丑。始而愉樂,終以微弱”。后以“流離瑣尾”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流離播越】 流轉遷徙。
【流離播遷】 見“流離播越”。
【流離轉徙】 輾轉遷移。
【流離顛沛】 因戰亂災荒而流散分離。形容生活困苦,到處流浪。
【流離顛頓】 見“流離顛沛”。
【流離顛疐】 見“流離顛沛”。
【涕泗滂沲】 見“涕泗滂沱”。
【涕泗滂沱】 謂涕淚如雨。形容涕淚流得極多。
【浪子回頭金不換】 謂不走正道的人改邪歸正后極其可貴。
【浪跡浮蹤】 到外漫游,行蹤不定。
【浪酒閒茶】 指風月場中的吃喝之事。
【浪跡萍蹤】 見“浪跡浮蹤”。
【浪蝶狂蜂】 ①縱橫飛舞的蝴蝶和蜜蜂。②比喻尋花問柳的浪蕩子弟。
【浪蝶游蜂】 猶言浪蝶狂蜂。比喻尋花問柳的浪蕩子。
【浪蕊浮花】 指尋;ú荨
【清天白日】 大白天。
【清水無大魚】 語本《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后以“清水無大魚”謂待人處事不能求全責備。
【清水衙門】 喻沒有油水的機構或地方。
【清心少欲】 謂保持心地清凈,少生欲念。
【清平世界】 太平世界。
【清灰冷火】 見“清灰冷灶”。
【清灰冷灶】 沒吃沒喝。常用以形容貧困冷清的景象。
【清身潔己】 謂保持自身節操,身體力行。
【清風兩袖】 形容做官廉潔。謂除兩袖清風外別無所有,沒有馀財。
【清風明月】 ①清涼的風,明亮的月。語出《南史·謝譓傳》:“有時獨 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飲者,唯有明月!雹谟靡员扔鞲呷搜攀康娘L致。
【清風勁節】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清風亮節】 喻人品格高尚,節操堅貞。
【清風峻節】 見“清風高節”。
【清風高節】 喻人品格純潔,節操高尚。
【清風朗月】 見“清風明月”。
【清凈寂滅】 指道教的清凈無為與佛家的涅槃寂滅之說。
【清凈無為】 見“清靜無為”。
【清都紫府】 見“清都紫微”。
【清都紫微】 神話傳說中天帝所居之宮闕。
【清都絳闕】 見“清都紫微”。
【清規戒律】 ①僧尼、道士必須遵守的規則和戒律。②泛指一般的規章制度。 多指不合理的。
【清虛洞府】 指月宮。
【清詞麗句】 清新美麗的詞句。
【清湯寡水】 方言。謂菜肴清淡簡單,沒有油水。
【清渭濁涇】 《詩·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笨追f達疏: “涇水以有渭,故見其濁!惫乓詾槲妓,涇水濁,后因稱“清渭濁涇”。亦以喻兩相比較,是非好壞分明。
【清渾皁白】 比喻事物的本來面目、是非、情由等。
【清微淡遠】 清雅微妙,淡泊深遠。
【清新俊逸】 清美新穎,不落俗套。語出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清新 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清源正本】 謂從根本上整頓清理,徹底解決問題。
【清靜無為】 亦作“清凈無為”。春秋時期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提 出天道自然無為,主張心靈虛寂,堅守清靜,消極無為,復返自然。漢初實行這種政治策略。
【清歌妙舞】 清亮的歌聲,優美的舞蹈。
【清歌曼舞】 清亮的歌聲,柔美的舞蹈。
【清塵濁水】 比喻聚會無期。語本三國魏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 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清鍋冷灶】 見“清灰冷灶”。
【清辭麗句】 見“清詞麗句”。
【清辭麗曲】 同“清詞麗句”。
【添枝加葉】 見“添枝接葉”。
【添枝接葉】 增添樹的枝葉。比喻敘述事情或轉述別人的話時,加上原來沒 有的內容,使之走樣。
【添枝增葉】 見“添枝接葉”。
【添油加醋】 比喻在敘述事情或轉述別人的話時,任意增添細節,夸大或歪 曲事實真相。
【添油熾薪】 猶言火上加油。比喻人為地激化矛盾,使事態嚴重。
【添醋加油】 見“添油加醋”。
【添磚加瓦】 比喻盡一份微薄的力量。
【添鹽著醋】 見“添油加醋”。
【淋漓盡致】 詳盡透徹;充分,徹底。
【淹淹一息】 形容呼吸微弱,瀕于死亡。
【淹會貫通】 猶融會貫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