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碎香銷】 喻女子的死。
【玉碎珠沉】 猶言玉碎香銷。
【玉毀櫝中】 《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玉毀櫝中,是誰之過與?” 硃熹集注:“言在柙而逸,在櫝而毀,典守者不得辭其過!焙笠浴坝駳持小北硎疽蛑鞴苋耸毝斐蓢乐負p失。
【玉慘花愁】 形容女子憂愁貌。
【玉質金相】 形容人表里俱美。
【玉潔冰清】 冰清玉潔。像玉和冰一樣純潔清白。比喻節(jié)操高潔。
【玉潔松貞】 如玉一樣純潔、松一樣堅貞。喻節(jié)操高潔。
【玉潤冰清】 像玉一樣潤澤,像冰一樣清純。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
【玉燕投懷】 燕,也寫作“燕”。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夢玉燕投懷》: “張說母夢有一玉燕自東南飛來,投入懷中,而有孕生說,果為宰相,其至貴之祥也!焙笞髻R人生子的頌語。
【玉燕投懷】 見“玉燕投懷”。
【玉樹瓊枝】 ①形容樹木華美。②喻貴家子弟。
【玉簫金琯】 見“玉簫金管”。
【玉簫金管】 亦作“玉簫金琯”。泛指雕飾華美的管樂器。
【玉簫金琯】 見“玉簫金管”。
【玉關人老】 《後漢書·班超傳》載: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 歸,上和帝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原生入玉門關!焙笠浴坝耜P人老”借指久戍思歸之情。
【玉燕投懷】 見“玉燕投懷”。
【玩日愒時】 猶言玩時愒日。
【玩火自焚】 《左傳·隱公四年》:“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 后以“玩火自焚”比喻冒險干壞事的人必將自食其惡果。
【玩世不恭】 對現(xiàn)實社會采取不嚴肅的態(tài)度。
【玩兵黷武】 輕率無度地使用武力。
【玩物喪志】 謂沉迷于所愛好的事物,而喪失遠大的理想。
【玩故習! 因循守舊,安于現(xiàn)狀。
【玩時貪日】 見“玩時愒日”。
【玩時愒日】 亦作“玩時貪日”。謂貪圖安逸,曠廢時日。
【玩歲愒日】 謂貪圖安逸,虛度歲月。語本《左傳·昭公元年》:“趙孟 將死矣。主民,玩歲而愒日,其與幾何?”《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引作“玩歲而愒日”。顏師古注:“玩,愛也。愒,貪也!
【玩歲愒月】 同“玩歲愒日”。
【玩歲愒時】 同“玩歲愒日”。
【玲瓏透漏】 見“玲瓏剔透”。
【玲瓏剔透】 ①形容精工制造、結構奇巧、內部鏤空的手工藝品。亦以形容 供玩賞的太湖石之類。②形容俊俏,漂亮。③形容聰明靈活,心里明白。
【珊珊來遲】 同“姍姍來遲”。形容來得很晚。
【珪璋特達】 《禮記·聘義》:“圭璋特達,德也。”孔穎達疏:“行聘之 時,唯執(zhí)圭璋特得通達,不加馀幣。言人之有德亦無事不通,不須假他物而成。言圭璋之特達同人之有德,故云德也。”后以“珪璋特達”喻人資質優(yōu)異,才德出眾。
【珠光寶氣】 珠寶閃耀著光采。形容裝飾華貴。
【珠投璧抵】 謂以珠玉投擲鳥鵲。比喻人才不被重視。
【珠沉玉碎】 亦作“珠沉玉磒”。亦作“珠沉璧碎”。喻女子喪亡。
【珠沉玉磒】 見“珠沉玉碎”。
【珠沉璧碎】 見“珠沉玉碎”。
【珠連璧合】 ①指日月、五星同時出現(xiàn)于天的一方。語本《漢書·律歷志上》: “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鳖亷煿抛⒁峡翟唬骸爸^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斗、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②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珠流璧轉】 喻時光之流逝。
【珠規(guī)玉矩】 比喻人的言行純正合乎規(guī)矩。
【珠圍翠擁】 指華貴的裝璜或裝飾。
【珠圍翠繞】 ①形容婦女雍容華貴的妝飾。②泛指華麗的裝璜或裝飾。③比 喻美女簇擁。
【珠窗網戶】 飾珠、鏤花的門窗。極言宮殿之奢侈華貴。
【珠零玉落】 比喻珍物殘破毀壞。
【珠零錦粲】 謂如珠玉之鏗零,錦繡之燦爛。比喻文詞華麗、鏗鏘。語本《 魏書·宗欽傳》:“口吐瓊音,手揮霄翰,彈毫珠零,落紙錦粲。”
【珠圓玉潔】 比喻詩文圓熟明潔。
【珠圓玉潤】 ①形容文詞圓熟流暢。②形容歌聲圓潤婉轉。
【珠歌翠舞】 指聲色美妙的歌舞。
【珠槃玉敦】 古代諸侯盟誓時用的器具。引申為訂立盟約。
【珠盤玉敦】 見“珠槃玉敦”。
【珠還合浦】 《後漢書·循吏傳·孟嘗》載:合浦郡海出珠寶。原宰守并多 貪穢,采求無度,珠遂徙于鄰境交阯郡界。及孟嘗赴任,革易前弊,未逾歲,去珠復還。后遂用“珠還合浦”比喻失而復得或去而復還。
【珠聯(lián)玉映】 同“珠聯(lián)璧合”。
【珠聯(lián)璧合】 本指一種天象。語出《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 星如連珠!焙笠员扔鞅娒喇吋,相得益彰。
【珠璧交輝】 喻美好事物交相輝映。
【珠璧聯(lián)輝】 同“珠璧交輝”。
【班衣戲采】 相傳老萊子七十歲時穿彩衣作兒戲以娛親。后以“班衣戲采” 為老養(yǎng)父母的孝親典故。
【班門弄斧】 在魯班門前擺弄斧子。魯班即公輸班,古代巧匠。比喻在行家 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班荊道故】 見“班荊道舊”。
【班荊道舊】 亦作“班荊道故”。謂朋友相遇于途,鋪荊坐地,共敘情懷。 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參與蔡太師子朝友,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倍蓬A注:“班,布也。布荊坐地,共議歸楚,事朋友世親!焙蠓褐概笥严嘤觯矓㈦x情。
【班香宋艷】 班固和宋玉均善辭賦,以富麗見稱,后以“班香宋艷”泛稱辭 賦之美者。
【班駁陸離】 見“班駮陸離”。
【班駮陸離】 亦作“班駁陸離”。同“斑駮陸離”。
【理之當然】 猶言理所當然。
【理正詞直】 道理正當,言詞樸直。
【理直氣壯】 理由正大,無所畏懼。
【理所當然】 以理而言應當如此。
【理屈詞窮】 由于理虧而無話可說。
【理冤摘伏】 伸雪冤屈,揭發(fā)奸慝。
【現(xiàn)世現(xiàn)報】 現(xiàn)報。
【現(xiàn)身說法】 ①原謂佛、菩薩顯示種種化身宣說佛法。《楞嚴經》卷六:“ 我於彼前,皆現(xiàn)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②比喻用自己的經歷為例證,對人進行講解或勸導。
【現(xiàn)鐘不打】 比喻有現(xiàn)成的東西卻不加利用。
【現(xiàn)鐘弗打】 見“現(xiàn)鐘不打”。
【琵琶別弄】 見“琵琶別抱”。
【琵琶別抱】 唐白居易《琵琶行》有“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句,后以“琵琶別抱”指婦女改嫁。
【琵琶胡語】 見“琵琶舊語”。
【琵琶舊語】 《宋書·樂志一》:“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 昆彌,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筑,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焙笠浴芭煤Z”、“琵琶舊語”,表示對外屈辱求和之意。
【琴心劍膽】 猶言柔情俠骨,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
【琴棋書畫】 彈琴、弈棋、寫字、繪畫。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
【琴瑟不調】 ①謂琴瑟合奏時,聲音沒有調整得和諧。②比喻夫妻不和。
【琴歌酒賦】 彈琴、唱歌、飲酒、賦詩。舊皆逸人、高士之事。
【琴劍飄零】 謂文人落拓四方。
【琴斷硃弦】 比喻丈夫死亡。
【琪花玉樹】 古人謂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琪花瑤草】 ①古人謂仙境中的花草。②指名貴的花草。
【琳瑯滿目】 見“琳瑯觸目”。
【琳瑯觸目】 亦作“琳瑯觸目”。亦作“琳瑯滿目”。南朝宋劉義慶《世說 新語·容止》:“有人詣王太尉,遇安豐、大將軍、丞相在坐,往別屋見季胤、平子。還語人曰:‘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瑯珠玉!痹^所見皆名流。后以“琳瑯觸目”謂眼前所見都是珍貴的物品或美好的詩文。
【琳瑯觸目】 見“琳瑯觸目”。
【琨玉秋霜】 比喻堅貞勁烈的品質。
【斑衣戲彩】 謂身穿彩衣,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侗碧脮n》卷一二九引 《孝子傳》言老萊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為嬰兒戲以娛父母。
【斑駁陸離】 見“斑駮陸離”。
【斑駮陸離】 亦作“斑駁陸離”。色彩斑斕絢麗貌。
【瑰意奇行】 見“瑰意琦行”
【瑰意琦行】 卓越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為。
【瑜不掩瑕】 《孔子家語·問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薄抖Y 記·聘禮》作“瑜不揜瑕”。鄭玄注:“瑕,玉之病也。瑜,其中間美者!痹^玉之性,美與惡不互相掩蓋,后多比喻優(yōu)點不能掩蓋缺點。
【瑜不揜瑕】 見“瑜不掩瑕”。
【瑜百瑕一】 比喻優(yōu)點多而缺點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璘璘】 猶璘。
【瑕不掩瑜】 亦作“瑕不揜瑜”。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yōu)點。
【瑕不揜瑜】 見“瑕不掩瑜”。
【瑕瑜互見】 比喻優(yōu)點和特點同時存在。
【瑤池女使】 傳說西王母住在瑤池,以青鳥為使者,向漢武帝傳遞消息。后 用“瑤池女使”指傳信的使者。
【瑤林玉樹】 見“瑤林瓊樹”。
【瑤林瓊樹】 亦作“瑤林玉樹”。①傳說中仙界的玉花樹。②比喻人的品格 高潔。
【瑤草奇花】 指仙境中的花草。
【瑤草琪花】 亦作“瑤草琪葩”。①仙境里的花草。②珍貴奇異的花草。
【瑤草琪葩】 見“瑤草琪花”。
【瑤臺銀闕】 裝飾華麗的樓臺宮闕。多指神仙居處。
【瑤臺瓊室】 玉砌的樓臺宮室。泛指華麗的宮廷建筑物。
【璇霄丹臺】 見“璇霄丹闕”。
【璇霄丹闕】 指仙境。
【璞玉渾金】 未琢的玉和未煉的金。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
【璧合珠連】 亦作“璧合珠聯(lián)”。①謂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古人認為 是一種顯示祥瑞的天象。②比喻眾美畢集,相得益彰。
【璧合珠聯(lián)】 見“璧合珠連”。
【璧坐璣馳】 形容文章的語言精采美妙。
【瓊島春云】 即瓊華島。明代北京八景之一。明蔣一葵《長安客話·積水潭》: “海子東滸有瓊華島,亦永樂間賜名。島之陽為廣寒殿,喬松古檜,煙云繚繞。京師八景有‘瓊島春云’,謂此。”明王洪《北京八詠》有《瓊島春云》詩。亦謂北京十景之一。明李東陽《京都十景》詩之一有《瓊島春云》。參見“瓊華島”。
【瓊樓玉宇】 ①指神話中月宮里的亭臺樓閣。②華麗的建筑物。③披雪的樓 宇。
【瓊樓金闕】 猶瓊樓玉宇。
【瓏瓏兀兀】 象聲詞。
【無妄之災】 指意外的災禍。
【無妄之災】 《易·無妄》:“六三,無妄之災;蛳抵,行人之得,邑 人之災!敝^行人得牛,而邑人受誣遭災。后稱平白無故受害為“無妄之災”。
【無往不復】 謂未有往而不返的。謂事物的運動是循環(huán)反復的。
【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 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北局刚袕七h人,并加以安撫。后指已經來了,就應該安下心來。
【既往不咎】 對過去的過錯不再責難追究。
【木人石心】 形容沒有感情,不為外物所動。
【木已成舟】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木公金母】 即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壽,比喻慶壽之主人夫婦。
【木心石腹】 猶木人石心。
【木本水源】 樹的根和水的源頭。語本《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 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焙笠浴澳颈舅础北扔魇挛锏母。多指血統(tǒng)關系。
【木石心腸】 形容人心腸硬,不為情感所動。
【木乾鳥棲】 謂鳥棲樹上,至樹干枯也不離去。喻行事堅定不移。
【木梗之患】 喻客死他鄉(xiāng),不得復歸故里。
【木落歸本】 猶言葉落歸根。
【木雕泥塑】 用木頭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神情呆滯或舉動呆板。 亦比喻木然不動的人。
【未卜先知】 舊時迷信,以占卜能預知吉兇。未卜先知,形容有先見之明。
【未艾方興】 方興未艾。謂正在蓬勃向前發(fā)展。
【未可同日而語】 謂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未可厚非】 不可過分指責、非難。表示雖有缺點,但宜原諒。
【未老先衰】 不到年老就已衰弱;年紀不大而精神衰頹。
【未成一簣】 猶功虧一簣。比喻功敗垂成。
【未形之患】 尚未顯露的禍患。
【未足輕重】 謂無關緊要,不值得重視。
【未雨綢繆】 語本《詩·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 牖戶。”原謂趁天還沒下雨,就把窩巢纏捆牢固。后以“未雨綢繆”喻事先做好預防、準備工作。
【未明求衣】 天沒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未知萬一】 萬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學識膚淺。
【未定之天】 還未決定的時候。
【未風先雨】 比喻未見事實先下結論。
【未能免俗】 未能免于俗例或常情。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未竟之志】 沒有完成的志向。
【未達一間】 謂未能通達,只差一點。
【未焚徙薪】 在火患之前就先將柴薪搬開。比喻防患于未然。
【未為不可】 不是不可以。委婉地肯定。
【末大不掉】 猶尾大不掉。比喻部屬勢力強大,難以駕馭。
【末大必折】 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
【末如之何】 猶言無法對付,莫可奈何。
【末路窮途】 無路可走。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末節(jié)細行】 謂無關大體的細小行為。
【末學膚受】 謂學問不求根本,淺嘗輒止,僅得皮毛。
【本支百世】 謂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本末倒置】 比喻顛倒了事物的主次輕重。
【本同末異】 ①開頭或本源相同而末后或結果不同。②根本上相同,末節(jié)上 不同。
【本同末離】 本旨相同而途徑不同。
【本枝百世】 見“本支百世”。
【本來面目】 ①佛教語。指人本有的心性。②原來的樣子。
【本固邦寧】 謂人民安居樂業(yè)則國家太平。
【本鄉(xiāng)本土】 ①本地。②家鄉(xiāng)。
【札手舞腳】 猶言動手動腳。形容不規(guī)矩、不穩(wěn)重。
【朽木不可雕】 亦作“朽木難彫”。亦作“朽木不雕”。腐爛的木頭無法雕 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
【朽木不雕】 見“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謂由枯轉榮,喻事物得以新生。
【朽木死灰】 比喻無生機。
【朽木糞土】 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糞土之墻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焙笠浴靶嗄炯S土”、“朽木糞墻”比喻不堪造就的人或不可救治的事。
【朽木糞墻】 見“朽木糞土”。
【朽木難彫】 見“朽木不可雕”。
【朽戈鈍甲】 喻裝備極劣的軍隊。
【朽竹篙舟】 爛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條件不佳,難能成就。
【朽骨重肉】 比喻已經腐朽的東西得到了新生。
【朽株枯木】 同“枯木朽株”。
【朽條腐索】 朽腐的繩索。
【朽棘不彫】 同“朽木不可雕”。
【樸斫之材】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硃干玉戚】 紅色的盾與玉飾的斧。古代武舞所用。
【硃衣點頭】 《天中記》卷三八引宋趙令畤《侯鯖錄》:“歐陽修知貢舉日, 每遇考試卷,坐後嘗覺一硃衣人時復點頭,然後其文入格……始疑侍吏,及回顧之,一無所見。因語其事於同列,為之三嘆。嘗有句云‘唯原硃衣一點頭。’”后因稱科舉中選為“硃衣點頭”
【硃脣玉面】 指美女。
【硃脣粉面】 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硃脣皓齒】 紅脣白齒,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硃弦三嘆】 《禮記·樂記》:“《清廟》之瑟,硃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 有遺音者矣!焙笠蛞浴俺p弦三嘆”指稱音樂的美妙。
【硃甍碧瓦】 紅色屋脊,青綠色的琉璃瓦。借指華麗的建筑。
【硃樓碧瓦】 指華麗的樓房。
【硃樓綺戶】 富麗華美的樓閣。
【硃輪華轂】 紅漆車輪,彩繪車轂。古代顯貴者乘的車子。
【硃顏翠發(fā)】 同“硃顏綠發(fā)”。
【硃顏綠發(fā)】 指青春年少。
【硃轓皁蓋】 紅色的車障,黑色的車蓋。古代高官所乘的車子。亦借指高官。
【杜口吞聲】 閉口不敢作聲。形容極度害怕。
【杜口結舌】 猶言杜口吞聲。
【杜口絕言】 猶言杜口無言。
【杜口無言】 閉住嘴巴,不出一言。
【杜口裹足】 閉口不言,停足不前。形容十分害怕。
【杜耳惡聞】 塞住耳朵不愿聽。
【杜門不出】 關閉門戶,不外出與人交往接觸。
【杜門自守】 謂居家守其本分。
【杜門自絕】 關閉大門,將自己與外界隔絕。
【杜門卻掃】 關閉大門,不再打掃庭院路徑。意謂屏居謝客,清靜自適。
【杜門面壁】 謂閉門修養(yǎng)。
【杜門屏跡】 見“杜門晦跡”。
【杜門絕跡】 謂隱居不出。
【杜門絕客】 同“杜門謝客”。
【杜門謝客】 謂閉門不與外界交往。
【杜隙防微】 同“杜漸防萌”。
【杜弊清源】 杜絕弊端,廓清來源。
【杜漸防萌】 杜絕亂源的開端,防備禍患的萌芽。把隱患消除在開端與萌芽 狀態(tài)中。即防患于未然。
【杜漸防微】 同“杜漸防萌”。
【杜漸除微】 同“杜漸防萌”。
【杜斷房謀】 《新唐書·杜如晦傳》:“每議事帝所,玄齡必曰:‘非如晦 莫籌之!叭缁拗,卒用玄齡策也。蓋如晦長於斷,而玄齡善謀,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后因以謂多謀善斷曰“杜斷房謀”。
【材士練兵】 猶言勇士精兵。
【材大難用】 《莊子·逍遙游》:“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 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貍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zhí)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本謂高才難用于小事。后多謂懷才不遇。
【材朽行穢】 謂無才無德。有時用為謙詞。
【材茂行絜】 才智豐茂,行為廉潔。
【材高知深】 才智高超,識見深廣。
【材雄德茂】 謂才德杰出。
【材疏志大】 謂志向雖大而才能不足。有時用為謙詞。
【材輕德薄】 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材劇志大】 才智多,志向大。
【材薄質衰】 謂才情資質薄弱。有時用為謙詞。
【材優(yōu)幹濟】 謂才能優(yōu)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村夫俗子】 粗俗人。
【村生泊長】 謂生長于村野。泊,水泊。
【村哥里婦】 謂平民百姓。里,里巷。
【村歌社鼓】 民間的歌謠、鼓樂。
【村歌社舞】 指民間歌舞。
【村學究語】 謂迂腐淺陋的言辭。
【村簫社鼓】 指民間鼓樂。
【杖履相從】 謂追隨左右。
【杖履縱橫】 形容游人來往不絕。
【杏花春雨】 初春杏花遍地、細雨潤澤的景象。
【杏腮桃臉】 見“杏臉桃腮”。
【杏臉桃腮】 亦作“杏腮桃臉”。形容女子白而紅潤的容顏。
【束上起下】 猶承上啟下。多用于詩文評語。
【束之高屋】 同“束之高閣”。
【束之高閣】 把東西捆起來放在高高的閣樓上面。謂棄置不用。
【束戈卷甲】 捆起兵器甲胄。謂繳械投降。
【束手自斃】 謂捆住雙手,自取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