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徒倒戈】 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
【前跋後疐】 《詩·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泵珎鳎骸鞍希 躐;疐,跲也。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疐其尾,進退有難!焙笠浴扒鞍厢岑F”喻進退兩難。
【前無古人】 ①以前的人從未具備或實現;空前。②謂不受前人的束縛。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前程萬里】 比喻人前途遠大。
【前街後巷】 指各處的街巷。
【前歌後舞】 《尚書大傳》卷三:“師乃慆,前歌後舞。”意思是說武王 伐紂,軍中士氣旺盛。后多用以頌美吊民伐罪之師。
【前塵影事】 謂往事。
【前瞻後顧】 同“瞻前顧後”?纯辞霸倏纯春。有時形容顧慮過多,猶豫 不決。
【前襟後裾】 形容年幼時兄弟間關系密切。
【前轍可鑒】 見“前車之鑒”。
【茲事體大】 此事重大。語出漢班固《典引》:“茲事體大而允,寤寐次於 圣心!
【真人不露相】 謂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現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 分。
【真刀真槍】 ①真實的刀槍。②比喻毫不作假,實實在在。
【真才實學】 真實的才能和學問。
【真心真意】 猶真心實意。
【真心實意】 心意真實,沒有絲毫虛偽。
【真兇實犯】 真正的罪犯。
【真知灼見】 ①真正知道,確實看見。②亦作“真知卓見”。謂正確而深刻 的認識和高明的見解。
【真知卓見】 見“真知灼見”。
【真金不怕火】 見“真金不怕火柬”。
【真金不怕火煉】 比喻正確的事物經得住考驗。
【真金烈火】 比喻經過嚴重考驗而品質不變。
【真命天子】 舊時所謂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
【真相大白】 謂真實情況已完全清楚。
【真情實感】 真摯的感情,實在的感受。
【真情實意】 真實的情意。
【真槍實彈】 戰場上使用的武器彈藥。多比喻實戰。
【真獨簡貴】 獨處時謹慎,富貴時簡省。
【真憑實據】 ①確實可靠的證據。②謂某種事物實在而可以把握。
【真龍天子】 舊時認為皇帝是天上的真龍下凡,因以為皇帝的代稱。
【真龍活現】 形容逼真。
【真贓實犯】 謂犯罪的確證。
【兼包并容】 見“兼容并包”。
【兼包并畜】 同“兼收并蓄”。
【兼硃重紫】 謂兼任很多顯耀官職。硃,硃衣;紫,紫綬。
【兼收并采】 亦作“兼收并采”。廣泛收羅采用。
【兼收并采】 見“兼收并采”。
【兼收并畜】 同“兼收并蓄”。
【兼收并蓄】 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 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敝^把各種東西一律收羅藏蓄。后以“兼收并蓄”指把性質不同的各方面的東西都吸收、包羅進來。
【兼收并錄】 把不同的說法都一并載錄下來。
【兼收博采】 猶兼收并采。
【兼官重紱】 謂兼任很多顯耀官職。
【兼容并包】 謂廣泛收羅,將所有各方面都包容在一起。
【兼容并蓄】 同“兼收并蓄”。
【兼弱攻昧】 兼并弱國和攻取政治昏亂之國。
【兼葭秋水】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兼愛無私】 泛愛大眾,對人無私心。無,本作“無”。
【兼權尚計】 謂全面衡量,深思熟慮。語本《荀子·不茍》:“兼權之,孰 計之,然後定其欲惡取舍,如是則常不失陷矣!
【兼覽博照】 猶言明察四方。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意謂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單聽信某方 面的話,就愚昧不明。語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圣!
【與人為善】 ①同別人一起做好事。②指贊助別人做好事。③今多指善意幫 助別人。
【與日俱增】 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增加。
【與世沈浮】 亦作“與世浮沉”。隨波逐流,附和世俗。
【與世長辭】 逝世,去世。
【與世俯仰】 猶與世沉浮。
【與世浮沉】 見“與世沈浮”。
【與世推移】 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
【與世偃仰】 同“與世俯仰”。
【與民更始】 與百姓一道去舊立新。
【與虎添翼】 給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給力量或才能很強的人以助力,使其 更強。
【與虎謀皮】 本作“與狐謀皮”。喻所謀之事有害于對方的切身利益,終難 達到目的。
【與物無忤】 謂處世態度隨和,與人無所抵觸。
【與物無競】 謂與世人無所爭競。
【與受同科】 行賄和受賄的人受到同等的處罰。
【與狐謀皮】 見“與虎謀皮”。
【與時消息】 謂事物無常,隨時間的推移而興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與時推移】 見“與世推移”。
【與時偕行】 變通趨時。
【興亡繼絕】 同“興滅繼絕”。
【興文匽武】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興兵動眾】 同“興師動眾”。
【興妖作怪】 妖異為患。喻搞鬼搗亂。
【興妖作亂】 同“興妖作怪”。
【興風作浪】 喻制造事端,存心搗亂。
【興師動眾】 ①謂為進行戰爭而動員百姓。②形容為做某件事而動員很多的 人。
【興訛造訕】 造謠毀謗。
【興微繼絕】 使衰落了的振興起來,中斷了的延續下去。
【興滅繼絕】 謂使滅絕了的重新振興起來,延續下去。語出《論語·堯曰》: “興滅國,繼絕世。”
【興廢繼絕】 同“興滅繼絕”。
【興如嚼蠟】 謂毫無興味。
【興致勃勃】 興致很高的樣子。
【興致淋漓】 猶興會淋漓。
【興高采烈】 語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 采烈!贝酥^旨趣高超,言辭犀利。后以“興高采(彩)烈”形容興致高,情緒旺盛。
【興高彩烈】 見“興2高采烈”。
【興會淋漓】 形容興致濃厚、高昂。
【勺水一臠】 一勺水,一塊肉。喻量少。
【勻紅點翠】 謂涂脂畫眉。
【勻脂抹粉】 猶涂脂抹粉。
【勾心斗角】 ①形容宮室結構錯綜復雜而又精巧工致。語出唐杜牧《阿房宮 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雹诒扔鞲饔眯臋C,明爭暗斗。
【勾魂攝魄】 ①勾取靈魂。②極言其有吸引人的魅力。
【包羞忍恥】 忍受恥辱,表示氣量大。
【包辦代替】 謂應該和有關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卻獨自辦理,不讓 旁人參與。
【包藏奸心】 猶言包藏禍心。
【包藏禍心】 暗藏著不可告人的壞心。
【包羅萬有】 猶包羅萬象。
【包羅萬象】 包含容納一切。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有。
【包攬詞訟】 謂招攬承辦別人的訴訟,從中謀利。
【匍匐之救】 謂竭盡全力的救助。
【北門之寄】 謂負軍事重任。
【北門之管】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 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倍蓬A注:“管,鑰也。”后因用以喻軍事要地或守御重任。
【北門管鑰】 猶北門之管。
【北門鎖鑰】 北門之管。
【北叟失馬】 猶塞翁失馬。喻因禍得福。
【北風之戀】 語本《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 枝!焙R,北方之馬。詩人托物以喻意,后遂以“北風之戀”喻對故土的懷念。
【北郭先生】 《韓詩外傳》卷九載,北郭先生卻楚莊王之聘不仕!夺釢h書 ·方術傳·廖扶》載,廖扶感父以法喪身,憚為吏,終身不仕,時人因號為北郭先生。后因用以指隱居不仕的人。
【北鄙之音】 亦作“北鄙之聲”。殷紂時的音樂。后世視為亡國之聲。
【北鄙之聲】 見“北鄙之音”。
【北轅適粵】 猶北轅適楚;浽谀戏。
【北轅適楚】 要到南方的楚國去,卻駕車北行。比喻行為和目的相反。語本 漢荀悅《申鑒·雜言下》:“先民有言:適楚而北轅者,曰:‘吾馬良,用多,御善!巳咭娉,其去楚亦遠矣。”
【北轍南轅】 ①想往南卻駕車向北行駛。比喻行為和目的相反。②車子北往 南來。喻人行無定跡。
【匕鬯不驚】 語本《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焙笠浴柏佰瞬惑@” 形容法紀嚴明,無所驚擾。
【元元之民】 眾百姓;善良的百姓。
【元元本本】 ①追源尋本。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尋求根本。②指事物的 全過程、全部情況。
【元方季方】 東漢陳寔有子陳紀字元方、陳諶字季方,兩人皆以才德見稱于 世。元方之子長文與季方之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問于陳寔,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币庵^兩人難分高下。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后稱兄弟皆賢為難兄難弟或元方季方。
【元戎啟行】 謂大軍出發。語本《詩·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啟 行!
【元奸巨惡】 謂大奸首惡。
【元經秘旨】 微妙的道理。
【允文允武】 謂文事與武功兼備。
【允執其中】 見“允執厥中”。
【允執厥中】 謂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兄弟怡怡】 兄弟和悅相親貌。
【兄弟鬩墻】 《詩·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编嵭{: “兄弟雖內鬩而外御侮也!濒],爭吵。比喻內部紛爭。
【兄肥弟瘦】 相傳東漢趙禮被盜所虜,欲食之。其兄趙孝自縛詣盜,謂弟久 餓,羸瘦,不如己肥,愿以身代。事見《後漢書·趙孝傳》。后用為兄弟友愛的典實。
【光天化日】 ①指太平盛世。②形容大庭廣眾或清明光亮的場所。③比喻人 人都看得清楚的場合。
【光芒萬丈】 同“光焰萬丈”。
【光車駿馬】 裝飾華麗的車馬。
【光明正大】 《硃子語類》卷七三:“圣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敝^言論 明確而不偏頗。后指胸懷坦白,不搞陰謀。
【光明磊落】 形容胸懷坦白。
【光采奪目】 見“光彩奪目”。
【光怪陸離】 ①斑斕錯雜。②離奇古怪。
【光宗耀祖】 為宗族爭光,使祖先顯耀。
【光風霽月】 ①雨過天晴時的明凈景象。②喻清明的政治局面。③喻人品高 潔、胸襟開闊。
【光前裕後】 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光前啟後】 猶光前裕后。
【光前絕後】 ①猶空前絕后。②形容利落而不留痕跡。
【光華奪目】 猶光彩奪目。
【光陰似箭】 形容時間消逝得迅速。語出前蜀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 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光陰如箭】 見“光陰似箭”。
【光彩陸離】 色采斑斕錯雜。
【光彩溢目】 猶光彩奪目。
【光彩奪目】 亦作“光采奪目”。形容光采極為鮮明,令人眼花繚亂。
【光彩耀目】 光采鮮明,視之耀眼。
【光復舊物】 謂收復故土或恢復舊時典章、文物。
【光焰萬丈】 形容極其輝煌燦爛。
【光輝燦爛】 ①形容光亮耀眼。②喻偉大美好。
【先人後己】 謂優先考慮他人利益。語出《禮記·坊記》:“君子貴人而賤 己,先人而後己,則民作讓!
【先入為主】 謂先接受的一種說法或印象,就以為是正確的,有了成見,后 來就不易再接受其它意見。語出《漢書·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
【先下手為強】 謂先于他人行動,可以取得優勢。語出《隋書·元胄傳》: “兵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先天不足】 ①指人或動物在胚胎時期營養及遺傳狀況都很差。②喻事物的 根基不好。
【先行後聞】 猶先斬后奏。
【先花後果】 舊時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先見之明】 能預先洞察事物的眼力。
【先來後到】 按照來到的先后而確定的次序。
【先知先覺】 ①《孟子·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 覺覺後覺也。”后以“先知先覺”指對事物發展的認識早于一般人。②指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的人。
【先河後! 謂分清源流。
【先笑後號】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后以“先笑後號”指命運先吉后兇。
【先斬後奏】 ①《新五代史·梁臣傳·硃珍》:“珍偏將張仁遇白珍曰:‘ 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後白。’”后以“先斬後奏”指執法官吏先處決罪犯,然后向上奏聞。②今多借以比喻先采取行動,然后再上報。
【先發制人】 先下手取得主動權,可以制服對手。
【先圣先師】 ①古代本指圣賢和可以師法的前輩。②漢以后,儒家思想成為 統治思想,歷代王朝均廟祀孔子。魏正始到隋大業年間,以孔子為先圣,顏回為先師。唐初改以周公為先圣,孔子為先師。尋復舊。參見“至圣先師”。
【先睹為快】 見“先睹為快”。
【先號後笑】 ①《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后以“先號後笑”指命運先兇后吉。②指文章或著作結尾比開頭精彩。
【先號後慶】 謂初兇后吉。
【先意希旨】 同“先意承志”。
【先意承旨】 見“先意承志”。
【先意承志】 本謂孝子先父母之意而承順其志,后泛指揣摩人意,諂媚逢迎。
【先意承指】 見“先意承志”。
【先意承顏】 同“先意承志”。
【先睹為快】 謂以先見為快事。語出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若景星 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先憂後樂】 ①謂先憂苦而后得安樂。語本《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先 憂事者後樂事,先樂事者後憂事。”②謂憂慮在天下人之先,安樂在天下人之后。語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興!”
【先聲後實】 謂聲威在前,武力在后。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兵固 有先聲而後實者,此之謂也。”
【先聲奪人】 謂先張揚聲威以挫敵士氣。語出《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
【先禮後兵】 謂辦交涉時,先采用禮貌的方式,行不通時再使用強硬手段。
【先斷後聞】 謂先處理后奏聞。
【先難後獲】 先勞苦而后有收獲。
【先驅螻蟻】 《戰國策·楚策一》:“大王萬歲千秋之後,原得以身試黃泉, 蓐螻蟻!薄端囄念惥邸肪砣鳌膀屜N蟻”。后以“先驅螻蟻”喻效命于人,愿先人而死。
【兇多吉少】 兇險多,吉利少。
【兇相畢露】 兇惡的面目完全暴露。
【兇神惡煞】 兇惡害人的鬼神。亦用以形容人的形貌或舉止兇惡可怕。
【兆載永劫】 佛教語。極言時間之悠遠漫長。
【充天塞地】 指整個宇宙。
【充耳不聞】 ①塞住耳朵故意不聽。形容拒絕聽取別人的意見。②形容專心 一致,什么聲音也聽不見。
【充饑畫餅】 喻借助空想安慰自己。
【充棟汗牛】 謂書籍堆得高及棟梁,多至牛馬運得出汗。形容藏書或著述之 富。語出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充棟盈車】 堆滿屋子,裝滿車。形容書籍很多。
【充類至盡】 謂用同類事物比照類推,把道理引申到極點。
【克己奉公】 約束自己,以公事為重。
【剋己奉公】 同“克己奉公”。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
【克己復禮】 約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禮。
【克伐怨欲】 ①指好勝、驕傲、忌刻、貪婪四種惡德。②指關于四種惡德的 理論。
【克肩一心】 謂能一心以事君。語本《書·盤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 心!笨讉鳎骸坝貌际久癖匾缘铝x,長任一心以事君。”
【克逮克容】 謂能和順而寬容。
【克紹箕裘】 語本《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 學為箕!焙笠蛞浴翱私B箕裘”謂能繼承祖業。
【克勤克儉】 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克嗣良裘】 同“克紹箕裘”。
【克傳弓冶】 猶克紹箕裘。
【克愛克威】 《書·胤征》:“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后 因以“克愛克威”謂恩威得當而使人心悅誠服。
【克盡厥職】 能夠做好其職務分內的事。
【克敵制勝】 打敗敵人,取得勝利。
【免開尊口】 請對方不要插嘴或不必開口提出要求。有時含諷刺意味。
【免懷之歲】 謂三歲!墩撜Z·陽貨》:“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后因稱三歲為“免懷之歲”。
【女子語】 婦孺之言。比喻不識大體的言論。
【女姻親】 見“女姻”。
【女情長】 男女戀情綿綿不斷。常謂過多的青年男女之情。
【女親家】 兩家兒女結為婚姻的親戚關系。
【童之見】 比喻幼稚無知的言論。
【童走卒】 比喻見聞最淺陋的人。
【憐獸擾】 象小孩一樣加以撫愛,象野獸一樣加以馴化。
【兔死犬饑】 比喻敵人滅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兔死狐悲】 比喻因同類的滅亡感到悲傷。
【兔死狗烹】 兔子死后,獵狗被烹食。多比喻統治者殺害功臣。語出《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兔走烏飛】 謂日月運行,光陰流逝。兔,月中玉兔;烏,日中金烏。
【兔走鶻落】 見“兔起鶻落”。
【兔角牛翼】 兔不生角,牛不長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兔起烏沉】 謂月出日落。
【兔起鳧舉】 喻行動快速。
【兔起鶻落】 謂兔子剛出窩,鶻立即降落捕捉。極言動作敏捷。亦比喻作書 畫或寫文章下筆迅捷。
【兔缺烏沈】 猶兔走烏飛。
【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涼。
【兔絲燕麥】 喻有名無實。
【兔頭麞腦】 形容人面貌猥瑣。多形容壞人。
【兢兢乾乾】 敬慎自強。
【兢兢業業】 ①謹慎戒懼貌。 ②勤懇認真。
【凡才淺識】 才能平庸,識見膚淺。
【凡夫俗子】 人世間的俗人。
【凡胎肉眼】 凡人的只能看見塵俗世界的眼睛。
【凡胎濁骨】 凡人的重濁軀體。
【凡胎濁體】 見“凡胎濁骨”。
【凡偶近器】 謂平庸之輩;普通人才。
【亡不旋跬】 猶亡不旋踵。
【亡不旋踵】 謂迅速滅亡。不旋踵,來不及轉腳跟。形容時間極短。
【亡矢遺鏃】 損失箭和箭頭。比喻軍事上的細微損失。
【亡羊補牢】 《戰國策·楚策四》:“見菟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 未為遲也!敝^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后及時補救。
【亡命之徒】 本指脫離戶籍的逃亡者。后泛指不顧性命,犯法作惡的人。
【亡秦三戶】 《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 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戶”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亡國大夫】 《禮記·射義》:“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入, 其馀皆入!笨追f達疏:“亡國之大夫者,謂亡君之國,言不忠且無智也。”后因以“亡國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遺臣。
【亡國之社】 已亡國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將其作為亡國的象征,以自儆戒。
【亡國之音】 ①指國家將亡時的充滿悲愁哀思的樂音。②指淫靡的音樂。
【亡國之器】 指象箸、玉杯之類的器皿,古代作為驕奢亡國的象征。
【亡國之聲】 指淫靡的音樂。
【亡國滅種】 國家滅亡,種族滅絕。謂一個國家被徹底毀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