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王廷信

 

附 錄:群體審美意識初論

感性美學》相關章節:

導 論:從美感出發的美學構想

上 篇:審美感受

  第一章 審美不是反映

  第二章 審美反映與馬克思主義

  第三章 美感與鑒賞判斷

  第四章 美感與“美”

  第五章 美感與快感

中 篇:審美能力

  第一章 審美——人類特有的能力

  第二章 審美能力的群體生成

  第三章 審美能力的個體生成

  第四章 審美能力的功能實現

  附 錄 論群體審美能力

下 篇:藝術、自然與審美

  第一章 論“自然美”

  第二章 中國文學的焦慮主題

  附 錄 新生代的焦慮 

  第三章 《紅樓夢》:文化——心理層面上的一種解讀

  第四章  現代藝術與闡釋的危機

  第五章  藝術創作中的超常思維  

  第六章  藝術:一種中庸的描述  

外 篇:美學與時代

  中國美學需要什么    

  經濟發展與中國美學的當代使命

  文化建設與純學術的價值

后 記

  一般地說,個人是審美活動中最常見的審美主體。任何一個能夠從事審美活動的個人都以其特定的審美感受,對對象表現出特定的價值判斷。

  主體的審美意識外在表現為對不同審美對象的不同反應,尤其在主體被激起強烈的美感沖動時集中凝煉地表現為行為水平上的,可用觀察手段分辨的評價判斷過程。只有一個具有審美意識的主體才可能產生審美感受和評價,而特定的審美意識則決定著主體是贊美某一對象還是否定這一對象,以及這種贊美和否定的程度,本·瓊斯盛譽莎士比亞“不屬于某個世紀,而屬于所有的時代”,伏爾泰則將莎翁貶斥為一個“喝醉了灑的野蠻人”。有些人喜歡慷慨激昂的贊歌,另一些人則熱衷于纏綿悱惻的情詩。白居易稱杜甫詩句句是真理,很有點瞧不起李白;后人也有將李白視為詩仙而貶低杜甫。看來,任何一個具有審美能力的主體都在時時刻刻地對客體作出自己的評價,而這種評價的總和必定是主體內心世界那個深藏不露的審美價值判斷體系的特定的外現。

  主體之所以能夠形成相對穩定的審美意識,之所以能夠形成這樣一套內在地蘊含在審美活動過程中的價值判斷體系,從根本上說是以他的人生需要為基礎的。一旦他的某些需要獲得滿足便引起肯定性的情緒反應,而在對象與他的這些所有需要都無關時,則不產生情緒反應。換言之,無論快感還是痛感都與人們的需要相關,而與人生需求毫無聯系的對象則必定使主體產生冷漠的中性反應。

  人們的需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理性的,一類是精神性的。因此,以之為基礎并與之相對應的外在表征的情緒反應也可歸為兩類。

  生理性的情緒反應是由直接與人的生理需要滿足程度相關的刺激物(客體)引起的。適宜范圍內的刺激總是可以引起感覺的肯定性反應,而那些極不適宜的刺激則幾乎必然會引起主體的否定性反應。這種以生理需要為基準的情緒評價部分地是由對象直接引起的,如食物對于食欲等;部分地是由對對象的聯想、結果的預見或各種感官之間的協同效應間接引起的,如人們對食物的香味、情人的聲音、蛇的形態、危險情形等等產生的反應。它們有些似乎是先天地存在于人類的遺傳系統之中,即所謂本能,它能夠不依賴于個體經驗地直接引起主體的反應,如生與死;有些則高度依賴于個體的生活經歷和知識積累,如某些人對某種氣味特別適應或特別不適應以及對某種特定形象引起特定反應等,甚至有那種嗜痂成癖的相當獨特的表現。

  這些生理表現都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個體的生存需要。有些對象、刺激物在表面上看似乎離人類的生存關系甚遠,但它之所以能使人們產生似乎先天的情緒反應,總是有其深刻的生理原因,不可能與人類生存毫不相干。雖然不是所有先天性的生理反應都能找到與生存的直接聯系,但至少它們可以與人類原始生存狀態中的環境因素結合起來考察。將生理反應視為對象與個體生存需要的關系的表征,并不是不切實際的奇想。

  生理需要是人類的基本需要,但人類生活的意義遠不止于簡單的生理生存。活著并不就是快樂,而面臨死神也不一定令人痛苦。同樣,引起人們情緒反應的不僅僅是感官所接觸的對象,如友誼、社交、愛情、榮譽等等要求都超越了簡單的生理意義,而成為一種心理精神性需要。對于一個社會人來說,這種超越了生理要求的精神性需要的滿足與否也能引起主體的情緒反應。有時這種強烈的精神性需要會產生出超越生理要求的“反常”行為來。為了忠貞而守節,為了愛情而殉身,為了理想信仰寧死不屈,這些在社會人身上都決不罕見。

  精神性需要也不都是社會性的。人們旅游、觀賞金魚和園林以及藝術創造和欣賞活動等都是非社會性精神需要的好例子。這樣一些精神性需要,部分地是生理性需要的延伸。比如觀賞金魚時產生的審美情緒反應就完全可能來源于原始人將魚養著以備今后食用時產生的占有感的滿足。愛情的發展更是直接地由生理性的人類生存繁殖的功能及需要而來。古巖洞里經常可以發現原始人畫的狩獵圖,農夫對他茂盛的田園的陶醉等等多少地與人們的生理性需要有較密切的關系;但是觀賞金魚、欣賞園林時產生的情緒反應一般地說已距離生理需要較為遙遠。欣賞藝術作品時情緒反應更是完全從純生理性需要中分離了出來,因為藝術所能提供的與生理活動顯然有別的距離感,能使主體明確地感受到它所能滿足的決不是生理性的需要。然而,一旦這種精神性需要完全從生理性需要中分離出來,我們便有了通常所討論的,真正意義上的審美意識,也就是有了審美意義上的特定情緒反應。

  審美意識基于超越人類生理性需求的精神性需求之上,而實際上這兩種需求既獨立又聯系,既分離又互相重疊。由這樣兩種需要的滿足所產生的不同層次上的情緒反應,我們稱之為最通常意義上的快感、痛感以及較為狹義的審美感受。個體水平上的美感當然是各層次上的情緒綜合反應,在我們經驗到它時,各種反應效果實際上已有機地作用在一起,不可能完全分離。然而,倘若有人用科學的方法將它們分別加以考察,必定更有利于認識個體審美意識的結構與功能。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們所說的對特定對象作出審美情緒反應的主體,指的都是個人。確實如此,在浩瀚如煙的美學論著中,審美主體這個詞總是與個體劃上等號。但實際上,我們只要稍加考察就會發現,不僅僅個人,任何一個社會也都可能作為一個基本單位對某一對象產生特定的情緒反應。而某些與審美活動有關的集團也會對特定審美對象產生某種情緒反應。這就使得我們可以認為,一個社會和一個集團也能作為一個基本的審美主體從事某些審美活動,而且它們也有各自獨立的審美價值判斷體系,有它們特定的,與個體審美意識既相似又有不同的群體審美意識。

  這種群體審美意識對審美對象的情緒反應有時還相當強烈,各群體間的差異也經常顯得非常懸殊。就社會而言,古希臘人以充滿崇敬之情膜拜裸體的阿波羅和維納斯等,中國古代卻向來對之深以為病。秦漢人喜歡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唐人卻以豐腴為美。十七世紀的法國人喜愛莊重典雅的風格,尼德蘭人卻崇尚風和日麗的美景。難道我們現在不是仍然能經常看見這樣的情況--某一段時間社會對某種藝術流派、某種服飾打扮深惡痛絕,另一段時期又對之趨之若鶩、贊不絕口嗎?看來某個特定的社會不僅能作為審美主體表現出它對特定對象的審美情緒反應,而且它內部的那種審美價值判斷體系還會隨著社會本身的發展和運動而發生不斷的演變。

  一些特定的集團、群體也會表現出其對審美對象的不同情緒反應。音樂家作為一個群體經常表現出對古典音樂的崇拜,而青年聽眾作為一個群體卻常表現出對某一流行歌曲的狂熱。江南人作為一個群體喜愛秀美的蘇州園林,北方人作為一個群體則喜愛廣闊無垠的草原風光和氣勢宏偉的建筑。凡此等等,我們可以很容易找出許多具有特定審美趣味的群體,發現各不同群體對特定審美對象產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情緒反應。這些都說明了社會中某個特定的群體確實能夠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審美主體,來欣賞和評價審美對象。

  社會中的某些群體之所以可能作為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這是因為它們也都有其各自的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而這些需要滿足與否決定了它們內在的價值判斷體系對對象作出何種反應;這種需要被滿足或不被滿足的程度,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種反應的強度。

  社會的生存需要是維持社會存在的那些基本必需的條件,如物質資料的生產、必需的分工、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防事業和外交事業等等,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特定社會得以維持它的存在并促使其發展。因些,社會總是以滿意的眼光注視著這些事業的發展。在上述領域中表現尤其突出的個人和事件受到稱頌,被給予很高的評價,引起社會的肯定性情緒反應;而有損于上述事業的個人和事件,則受到譴責和唾棄,引起社會否定性的情緒反應。對戰斗英雄和叛徒的情緒反應;對技藝高超的匠人和無所作為的懶漢的情緒反應;與社會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的中國的神農氏、有巢氏和西方谷神、戰神、海神等形象的出現和受到尊奉等都集中地表現了這一點。同樣,由性愛衍生而來,符合社會生存需要的愛情,由于它對社會有益,故引起社會的肯定性審美情緒反應,而有損于社會生存發展的色情則受到社會排斥,引起社會的否定性審美情緒反應。

  同個體一樣,社會也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和發展了它的精神需要。國家的尊嚴、意識形態、道德法律規范、政治制度等等都和社會的直接生存需要有一定距離,它們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從社會生存需要中游離出來。也許我們可以最終從生存需要中找到這些精神需要產生的深刻根源,但是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這些需要已經有了其相對獨立的存在價值,并經常與社會生存需要產生矛盾。因戰敗而投降對國家來說是保證生存的明智行為,但是卻因為它使國家的榮譽受到損害,因此總是引起強烈反對。我們也清楚地記得,多少年來為了維護那些教條化了的社會意識形態,我們曾不惜犧牲了經濟的發展。

  對藝術的需要和奢侈品的需要,更是社會精神需要的特殊表現。這種需要已經更遙遠地游離于社會的生存需要之上,如果說建筑這門實用藝術在很大程度上還與生存緊密相關的話,詩歌和音樂已經與生存毫不相關了,但是,社會要表現它的文化特征,要顯示它的個性,藝術就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時代和社會的藝術能夠最集中地表現出它的文化個性,這就無怪乎社會總是要對許多純藝術和實用藝術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對它們作出特定的審美評價了。更何況在許多情況下,藝術總是表現出與社會的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密切關系,它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促使人類活動滿足或不滿足社會的這些需要。在這種時候,社會更是不能不對之作出審美評價。

  社會審美意識正是按照這些需要被滿足與否和被滿足或不被滿足的程度而建立的完整的審美價值判斷體系,它是一個獨立的有機的系統。而當它內部的幾種需要產生矛盾時,便自動地按其特定的價值觀念和價值體系構成,對其作出迅速的判斷和反應,或者以一種矛盾的心情對其表現出復雜多樣的情緒感受。

  作為另一層次上的審美主體的群體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其內涵更為復雜龐大。有各種各樣的群體,一個黨派或一個宗教團體是一個群體,特定職業的人們也可以是一個群體。知識分子可以是一個群體,知識分子中的文學藝術界可以是一個群體,而文學藝術界中的某個流派和藝術團體也可能是一個群體。青年是一個群體,青年詩人也是一個群體。所有這些群體,這些類型各異但縱橫交錯的群體也都有它們各自的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

  群體的生存需要當然就是維持群體存在所必需的那些基本條件。在這層意義上,一切有益于這一要求的行為事件都受到群體的肯定和歡迎,反之則受到否定和反對。群體的精神需要則通常表現在群體的信仰、意念及許多的抽象規范等等之上,它常常以一種信念的方式聯系著群體內部的成員。任何一種與此信仰相違背的行為事件和思想,都必將引起該群體的反對。

  由于不同的群體有它不同的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構成,這就決定了不同的群體各自的審美價值判斷體系的不同。各群體都有它特定的審美意識在起作用,所以,各群體對某一審美對象也只產生特定不同的審美情緒反應和感受。此外,從另一種意義上說,在眾多的群體中,除一些結構形式非常完整的群體外(如某些黨派、宗教團體等),并不是所有的群體都對任何對象作出審美情緒反應。一般地說,群體只對那些與它的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相關的事件或作品等作出一定的情緒反應。諸如戒酒者協會這樣一個群體,對一般的藝術品和對象并不表現出怎樣的反應,而對某些與戒酒有關的作品對象卻可能產生特定的情緒反應。而一個藝術流派可能對許多審美對象都表現出其審美情緒反應,因為由不同信念支撐著的大量作品對這一群體的生存發展都可能具有隱性的或顯性的影響和作用。與審美活動關系的遠近決定了不同群體對審美對象的關注程度。但是,只要一個群體參與了審美活動,它就必然表現出特定的群體審美意識和相對穩定的審美價值判斷體系。

  社會審美意識和群體審美意識的存在可以從同樣的藝術作品、藝術方法在不同社會、不同群體中得到的反應和取得的效果中得到證明。顯然地,當西方現代派的藝術方法已經被西方社會所容許和歡迎時,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它仍然不受歡迎。當代,老年詩人和青年詩人作為兩個審美群體,對現代派詩歌和所謂“朦朧詩”就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審美評價。青年詩人們認為朦朧詩很美,認為它代表了一個新的詩派的崛起,而在老年詩人群體看來這些詩確實沒有多少審美價值。這些判斷和評價的不同都不是一些浮淺的宗派糾紛或單純的“代溝”,它實際上深刻地表現了不同的群體審美意識。

  事實上,社會乃至人類都是一個特殊完整的大群體,特定社會審美意識其實是一種群體審美意識。群體審美意識通過特定社會及其社會中的群體對審美對象產生的情緒反應表現出來。但是很明顯地,這一反應與個體審美意識的反應是有不同之處的。比如說,雖然群體審美意識和個體審美意識都可能對作品作出行為水平的反應,但群體的審美情緒反應卻不能象個體那樣有生理水平上的指標和變化。而且,群體審美意識也有之特殊的審美表現方式。象社會和黨派的群體審美意識往往通過其特定的宣傳和輿論工具表現出來。

  包括社會乃至人類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群體作為審美意識的主體有群體水平上的審美情緒反應,同時,由于群體畢竟是由個體組成,群體審美意識必定影響到個體,并經常在個體的審美情緒反應中表現出來。但應該指出,群體審美意識絕不是群體內所有個體的審美意識的機械疊加或機械平均,正如個體審美意識并不是參與審美活動的各感官反應的機械疊加或平均一樣。群體審美意識和個體審美意識一樣,都表現為一個自協調和完整的獨立系統,它的整體效應遠遠不只是各部分之和。當群體表現出它的審美意識時,所表現的早已不是其中所有個體所表現出的那種審美趣味的不同。它的審美意識遠遠超越了個體的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而只以其整體本身的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為根據,即使這種需要經常與其組成部分的個體相抵觸也在所不顧。因此,我們必須將一個群體看成是一個活生生的審美主體,并研究這種主體在審美過程中的反應和作用。

  那么,群體審美意識和個體審美意識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既然整體是由部分組成,整體和部分之間的聯系便是肯定存在的。任何一個個體都生活在一定的群體、社會之中,屬于某一或某些群體,他的審美活動都受到來自所屬群體、社會方面的因素的影響作用。這些影響和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使他的審美意識在實際表現時產生畸變,已不只是表現出某種個體層次上的審美意識反應,而是滲入了群體、社會的影響,成為一種各層次上的審美意識相互作用和綜合的結果。當多重復雜的社會和群體意識在個體上的投影很強時,會使個體在表現其審美情緒反應時,經常表現出一些非個體的行為模式,甚至一些在個體水平上很難理喻的行為模式。這種現象多突出地表現在一些非常時期,這時,大量的在個體看來完全能接受并受到歡迎的審美對象由于觸犯了特定社會、群體的意識形態或道德規范而遭到嚴酷的扼殺。這使得許多作為社會或群體成員和代表的個體也違背個體層次上的情緒反應,為他所謂的社會和群體代言,表現出否定性情緒反應來。在中世紀禁欲主義風氣中、在文化大革命中,這種群體審美意識與個體審美意識的沖突比比皆是。在這種沖突中,強大的群體審美意識的投影強行掩蓋和扭曲了個體審美意識,使整個社會和群體只顯示出符合社會和群體的審美意識的單一色調。

  當然,群體審美意識與個體審美意識之間除存在極端的沖突之外,它們之間也在一定程度上經常表現出互相的協調和趨同現象。如對朦朧詩的狂熱不只是青年詩人的群體反應,就其個體來說,許多的青年詩人也確實是愛寫和愛讀朦朧詩的。有時群體中所表現出的趨同效應經常會裹挾著個體審美意識朝相近的方向變化。這一變化最終將導致群體審美意識在個體審美心理結構中的投影越來越重,向著一穩定態發展。當然,這種向著過分單一的模式發展的現象會經常受到各種廣義的力的干擾而不斷地被推向遠離平衡的境地。由此可知,個體和群體審美意識之間存在著的異同是錯綜復雜的,且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個體審美意識對群體自然也有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審美活動中有時還顯得比較突出。當然,并不是任何個體都能對群體審美意識的構成及表現起同等的作用。在某些情況下,審美群體都有少數權威人物領銜,這些權威人物的審美判斷經常有力地影響著群體審美意識的變遷,而且他們的判斷總是能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群體審美意識的喉舌。但是在他們作為審美個體時和作為審美群體代言人時,其情緒反應仍然可能是有差異的。換言之,即使是作為群體象征的領袖人物,其個體審美意識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他所代表的群體的審美意識。他的那些不符合特定群體審美意識的價值標準和需求,并不構成群體審美意識的部分,而是獨立于群體審美意識之外的某種需要。如上所述,作為具有獨立結構的群體審美意識,其生存需要和精神需要都超越于構成群體的個人需要之上,不與其中任何個人的需要相等同。

  但是,并不是在所有的沖突中都是群體審美意識抑制了個體審美意識。當大部分個體的審美價值判斷與群體審美意識相違背時,它將給群體生存帶來危機,甚至會導致該群體的解體。而群體作為一個協調系統也經常隨著個體審美意識的變化而相應發展。在這個意義上,眾多個體的意識也可能超越于原來的群體意識之上,代表了一種新的群體意識的發展方向。

  群體審美意識和個體審美意識的相互作用極為復雜,遠遠不只是用簡單的相互影響這樣一個短語就可說清的。它們在某種情況下能相互影響,在某些情況下則不能做到這點;在某種情況下影響是雙向的,另一些情況下則是單向的;有時影響非常明顯,有時則很隱晦等等。在各不同層次上的群體審美意識之間也存在相互的影響和作用,我們說過,社會作為一個群體由眾多較小的群體構成,所有的這些群體之間或相互包容、或相互交叉,在不同的層次上有時混淆得難以分辨。這些不同層次之間,也存在各種各樣復雜的互相作用和影響。尋找它們之間具體而微的相互關系,也許能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不同群體在審美活動中的主體性,會對美學理論提供新的研究內容。這是有待于更詳盡討論的重要課題。

  但是,總的來說,在我們仍然僅僅將個人看作審美主體來認識人類審美活動的今天,看到社會、群體也能作為獨立完整的審美主體,對特定對象產生自己的審美情緒和價值判斷,這對于我們更全面地、立體地和多層次地了解和把握人類審美活動的復雜構成及其本質,確有其獨特的意義和理論價值。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web@guoxue.com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宁县| 集贤县| 龙海市| 辰溪县| 搜索| 临沭县| 黑河市| 尚志市| 广南县| 揭西县| 成武县| 中牟县| 秀山| 雷山县| 安乡县| 清水河县| 舞阳县| 富民县| 东阿县| 陇西县| 磐安县| 顺义区| 新乡县| 江孜县| 府谷县| 历史| 藁城市| 海伦市| 托克托县| 元氏县| 云霄县| 康马县| 张北县| 普安县| 札达县| 河曲县| 灵川县| 丰顺县| 莆田市| 平度市|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