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4月28日 北京奧運會比賽項目最終確定
- 2008年4月28日,總部設在瑞士洛桑的國際奧委會發布公報稱,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已全部確定,共包括28個大項和302個小項。公報指出,302個小項中包括165個男子項目、127個女子項目和10個男女混合項目。公報說,鼓勵女性參加奧運會是國際奧委會近年來的側重點之一,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正是在此基礎上對2008年奧運會項目進行了調整。北京奧運會與雅典奧運會相比,女子項目增加兩個,女運動員將增加大約130名。根據公報,2008年奧運會的新增項目包括男、女BMX(小輪車),女子3000米障礙,男、女10公里游泳。擊劍方面取消男子花劍和女子重劍團體賽,增加女子花劍和女子佩劍團體賽。此外,乒乓球項目中的男、女雙打比賽由男、女團體比賽代替。
- ·2006年8月7日 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發布
- 2008年8月7日,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發布,其設計包括35個圖標,分別是田徑、賽艇、羽毛球、棒球、籃球、拳擊、皮筏艇(靜水)、皮筏艇(激流)、自行車、馬術、擊劍、足球、體操、藝術體操、蹦床、舉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游泳、花樣游泳、跳水、水球、現代五項、壘球、跆拳道、網球、乒乓球、射擊、射箭、鐵人三項、帆船、排球和沙灘排球。
- ·2007年5月23日 北京殘奧會體育圖標發布
- 2007年5月23日,第17個全國助殘日宣傳月來臨之際,北京奧組委在北京奧運新聞中心發布了北京2008年殘奧會體育圖標。這套圖標共20個,以篆字結構為基本形式,兼具中國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現代圖形的簡化特征,線條簡單,項目特征鮮明,凸現了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將殘奧會體育圖標的運動特征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高度凝煉,達到了形與意的和諧統一。





- ·技進于道——論中國傳統體育的核心精神
- 中國傳統體育的最大追求,或者亦可稱之為核心精神,可一言以蔽之曰:道。在從事具體的體育項目時,重視對道的體悟和追求,以達到道的境界為運動的終極目標。這種思想,幾乎貫穿了中國傳統體育的所有項目。“技進于道”,使中國傳統體育不再囿于技的層次,而走向了超越性的彼岸;它引導人們在運動過程中實現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升華,而這,正是中國傳統體育的獨特魅力所在。
- ·東方體育文化之魂——中國古代體育文化及其特征
- 作為東方典型代表的中國古代體育,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上,有的項目雖然在風行一時以后消失了,但許多充滿生命力的傳統體育活動形式,卻更像深深扎根在大地上的古樹,盡管歲月給它刻上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輪,仍歷盡滄桑而不衰,至今郁郁蔥蔥。可以說,中國古代體育文化,作為東方古代體育文化的代表,既是中華各民族體育文化匯集、融合的結晶,又是世界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傳統體育的人文精神
- 我國有五千年文明史,先民“輔助身體成長發達之訓練”,何其多也。各種競技、比賽活動,花樣繁多,異彩紛呈,男女老幼都紛紛參與,有些項目觀者、事實上也是參與者達數萬、甚至十萬之眾。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項目積淀著豐富的中華文化的內涵,與強身衛國、外交觀瞻、地域風情、醫療保健、歷史名人、歌舞雜技、繪畫雕刻、商業活動等相結合,幾乎每場比賽,都是文化盛宴,其樂融融,充滿人文色彩。
- ·其爭也君子——三位專家學者談中華傳統體育精神
- 中國傳統文化是非宗教性的以人為本的文化,它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造就了中國體育文化的非宗教的世俗性。體育文化的這種世俗性使得中華民族勤勞刻苦,富于務實,在運動過程中尋求一種和諧的體育精神。
- ·體育常用語趣談
- 在體育報道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體育用語,諸如“冠軍”、“錦標”、“蟬聯”、“奪魁”等等,它們并非現代詞語,而是久已流傳,各有其獨特的傳統文化淵源……
- ·漢畫上的中國古代體育
- 漢畫,漢代繪畫也,主要存載于現存的漢代墓室壁畫、帛畫、畫像石、畫像磚、以及各種器物畫之中。它的內容十分廣闊豐富,幾乎可以囊括漢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體育活動的畫面當然也不例外。正如我國國學大師、紅學專家馮其庸先生所說:“全部漢畫的總和,無疑是一幅漢代社會的風俗畫。”
- ·趣談中國古代體育明星
-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有28大項,比如:田徑、籃球、足球、拳擊、擊劍、體操、舉重、柔道、摔跤、水上項目、棒球、馬術、跆拳道、射擊、射箭等等。其實這里面的一些經典項目在古代就已經產生了,而且還產生了一批古代的體育明星,他們的最高紀錄有些至今還難以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