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3月27日 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揭曉
- 2007年3月27日,在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0天之際,北京奧組委在首都博物館隆重發布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式樣——“金鑲玉”。獎牌正面為國際奧委會統一規定的圖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獎牌背面鑲嵌著取自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會徽。獎牌掛鉤由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整個獎牌尊貴典雅,中國特色濃郁,既體現了對獲勝者的禮贊,也形象詮釋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玉”比“德”的價值觀,是中華文明與奧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奧運會形象景觀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 ·“金鑲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玉良緣
- “有眼不識金鑲玉”是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人們常用其來比喻見識淺陋、缺乏識別事物的能力!敖痂傆瘛北緛硎侵敢环N特殊的金、玉加工工藝(即在金器上鑲嵌各種玉石),有時也指用這種加工工藝制作而成的金、玉器物。其實,尋根溯源,“有眼不識金鑲玉”這句俗語乃是由“有眼不識荊山玉”諧音訛傳而來。
- ·玉的儒家倫理學:士玉之風
- 玉的道德化完成于春秋儒家集團。在周王朝日益衰微的背景中,儒家學者形成了最早的世俗玉學家團隊,他們的贊美驚天動地,把玉推舉到道德象征的高度。他們描述玉的質地堅硬慎密,色澤皎潔冰瑩,性情溫澤細潤、聲音清越舒遠。這是罕見的譽辭,儒學和玉學就此結成了堅固的聯盟。他們的作為,為玉學在歷史中的延展,提供了卓越的樣本。
- ·玉的文化意蘊
- 遠古人認為萬物均有精靈(神靈),其威力無比,既可賜福也可以降災于人類,為了獲吉避兇,人必須得到精靈的保佑,必須向他奉獻玉和獵物、用歌舞侍候(巫)。進入文明時代之后,玉的文化意蘊隨著社會的前進又增添了新的內容,這就是德。德是起于西周的社會規范,它既是人們思想意識上的倫理,又是實踐行為中的準則,西周社會的盛衰與德治的強度不無關系,而玉德乃是德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 ·玉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 關于玉的概念,一般有五種說法:就地位來說,玉被推崇為萬物主宰;就成因來說,玉被解釋為天地之精;從禮義上來說;玉被標榜為道德楷璜;從玉的主要功能來說,玉被說成能夠避邪除累和延年益壽。
- ·說“璧”
- 所謂璧,《爾雅·釋器》指出:“肉倍好,謂之璧。”邢禹疏:“肉,邊也,好,孔也,邊大倍于孔者名璧!卑谚档男沃浦v得十分清楚,即璧呈扁圓形,中心有一圓孔,與此器近似的還有玉瑗,玉環,三者的名稱,由中心的圓孔大小來決定,大孔者為瑗,小孔者為璧?讖脚c玉質部分邊沿相等者為環。
- ·虔誠的玉崇拜
- 玉崇拜自從人類識別美石以后便逐漸產生。在國家建立以后,特別是在整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玉器的制作和玉的理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最終形成了輝煌燦爛、光照千秋的玉文化。就文化角度而言,玉崇拜遠遠地高出圖騰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