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大師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選讀|大師研究|研究著述|書品推介|研究學人|相關鏈接
|
|
傅斯年著作列表 |
|
---|---|---|
|
||
傅斯年:《青年的兩件事業》,《晨報》,(7月3日,5日,1920年) ——《周東封與殷遺民》,《傅斯年全集》(以下簡稱《全集》),3:894—903頁。 ——《中西史學觀點之變遷》,《傅斯年檔案》,II:945。 ——《中國近三百年對外來文化之反應》,《傅斯年檔案》,I:708。 ——《發刊詞》,《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1,(1927年),3。 ——《傅孟真先生集》,臺北,1952年,5卷本。 ——《傅斯年全集》,臺北,1980年。 ——《傅斯年選集》,臺北,1967年,10卷本。 ——《傅斯年學術論文集》,香港,1969年。 ——《先秦文籍的演化》,“傅斯年檔案”,I-433。 ——《性命古訓辨證》,《全集》,第二冊,492--736頁。 ——《夷夏東西說》,《全集》,第三冊,823-893頁。 ——《留英紀行》,《晨報》,(1920年8月6日、7日)。 ——《論哲學門隸屬文科之流弊》,《北京大學日刊》,(1918年8月10日)。 ——《論豪門資本之必須鏟除》,《觀察》,2:1(1947年),6-9頁。 ——(孟真)《美感與人生》,《晨報》,(1920年7月7日、8日、9日、10日。) ——《歐游途中隨感錄》,與史語所的行政文件混在一起,沒有序號。 ——《社會革命:俄國式的革命》,《新潮》,1:1(1919年),128—129頁。 ——《時代的曙光與危機》,王汎森與杜正勝合編:《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臺北,1995年,34頁。 ——《宋子文的失敗》,《世紀評論》,1:8,(1947年),5-7頁。 ——《大東小東說》,《全集》,第三冊745-758頁。 ——《談兩件努力周報上的物事》,《古史辨》,北京和上海,1926-1941年,7卷本,第二卷288-301頁。 ——《東北史綱》,北京,1932年,此書由李濟改寫為英文。《歷史上的東北:一個大綱》(北京,1932年) ——(孟真)《要留學英國的人最要先知道的事》,《晨報》,(1920年8月12日、13日、14日、15日) ——《禹貢九州釋名》,“傅檔”,II-637。 傅斯年,李濟,董作賓,梁思永,吳金鼎,郭寶鈞,劉嶼霞,《城子崖》,南京,1934年。 《傅斯年先生二、三事》,《傅故校長哀挽錄》,臺北,1951年,6—7頁。 “傅斯年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