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程志華

程志華

生年:1965年
籍貫:河北省武強縣
職務:河北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專長:中國近現代哲學、中西比較哲學


  程志華,1965年生,河北省武強縣人。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河北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學習,獲哲學學士學位。1994年9月至1997年7 月,在河北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學習,獲哲學碩士學位。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其間,2003-2004學年在美國肯塔基大學哲學系學習。現任河北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大學發展規劃辦公室主任,河北大學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現代哲學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哲學和中西比較哲學。近年來在《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文史哲》、《學術月刊》等國內著名刊物上發表文章5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著有《困境與轉型——黃宗羲哲學文本的一種解讀》、《牟宗三哲學研究》、《中國近現代儒學史》等著作6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現代新儒學的走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牟宗三哲學研究”等課題多項。4項成果分獲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等。

一、主要著作

  1. 《中國近現代儒學史》(專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
  2. 《牟宗三哲學研究》(專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 《困境與轉型——黃宗羲哲學文本的一種解讀》(專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4. 《21世紀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副主編),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5. 《大學應用寫作》(專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6. 《遠離失敗》(第一著者),河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二、主要論文

  1. 《大學生違紀的心理分析及教育手段》,載《河北高教研究》1988年第1期。
  2. 《論〈明夷待訪錄〉的民主思想》,載《河北大學學報》1997年增刊。
  3. 《論評論傳統文化的價值標準》,載《河北大學學報》1998年增刊。
  4. 《黃宗羲民主思想成因初探》,載《河北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該文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2004年索引。
  5. 《儒家自省思想管窺》,載《河北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該文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2004年索引。
  6. 《論后現代主義語境下的中國傳統哲學》,載《哲學研究》2002年12期;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3年第3期全文轉載。
  7. 《建構人的價值取向——論陽明心學的啟蒙思想》,載《貴陽王陽明研究會會刊》2003年第3期(總第16期)。
  8. 《論人格的解構與建構》,載《河北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9. 《論后現代主義的未知結構》,載《社會科學論壇》2003年第7期;該文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2004年索引。
  10. 《經史才之藪澤也——黃宗羲的經學思想》,載《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11. 《論儒學史上的“中”“和”之境》,載《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該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4年第4期摘發。
  12. 《儒學民本思想的終極視域》,載《哲學研究》2004年第2期;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4年第9期全文轉載。
  13. 《中國哲學系列報告綜述》,李振綱、程志華,載《光明日報》2005年2月15日。
  14. 《后現代主義與儒學的對話》,載《學術月刊》2005年第3期;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5年第6期全文轉載。
  15. 《“自然視界”與意義世界》,載《河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6年第2期全文轉載;該文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收錄;入選《河北社會科學年鑒》(2007)“年度學科綜述”。
  16. 《晚清理學狹小范閾的豐富和拓展》,載《哲學研究》2005年第8期。
  17. 《解釋的開放性——迦達默爾解釋學思想的魅力》,載《河北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18. 《圓善之真可能——牟宗三圓善的證成及其意義》,載《哲學研究》2006年第7期;該文收入《中國哲學年鑒》(2007年卷)“論文薈萃”;該文還收錄于《年度國學(2006),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重要成果摘編”部分;入選《河北社會科學年鑒》(2007)“年度學科綜述”。
  19. 《“中斷性”語境下的儒學“三期說”》,載《學習論壇》2006年第10期;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7年第1期全文轉載;該文入選《河北社會科學年鑒》(2007)“年度學科綜述”。
  20. 《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辨析》,載《文史哲》2007年第1期;該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7年第2期轉載;本論文觀點載入《一年來若干學術問題討論綜述》,《學術月刊》2008年第1期;入選《河北社會科學年鑒》(2008)“年度學科綜述”。
  21. 《中國哲學術語系統的形成與發展》,載《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2期;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7年第8期全文轉載;入選《河北社會科學年鑒》(2008)“年度學科綜述”。
  22. 《論良知的呈現》,載《哲學研究》2007年第8期;入選《河北社會科學年鑒》(2008)“年度學科綜述”。
  23. 《哲學之極——關于儒學的現實關懷與終極關懷》,載《學習論壇》2007年第8期;該文摘要收錄于《新華文摘》2008年第1期。
  24. 《牟宗三的風骨》,載《燕山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25. 《哈佛學派儒學觀的奠立、嬗變與成熟》,《河北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26. 《牟宗三“獨體”思想研究》,《燕山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該文入選《中國儒學年覽》(2009)“現代新儒學研究”。
  27. 《儒家關于“意志無力”問題的主要線索》,《哲學研究》2008年第8期。
  28. 《中國哲學史研究的詮釋理路》,《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9期;該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8年第6期摘要轉載;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9年第1期全文轉載。
  29. 《“中”“和”之理論意蘊辨》,載《理論的弘揚與創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研究》,巴蜀書社2008年。
  30. 《生命的學問——牟宗三論儒學之特征》,《學習論壇》2009年第1期。
  31. 《“中和”之思:歷史脈絡與現實考量》,《中山大學學報》2009年4期。
  32. 《超越“科玄論戰”——“科玄論戰”85周年祭》,《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該文收錄《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6期“學術卡片”。
  33. 《儒學之為“道德的宗教”——析牟宗三對宗教問題的論述》,《四川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34. 《牟宗三西方哲學“三系論”》,《河北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35. 《再論哲學之極——牟宗三論儒學之為“道德的宗教”》,2009年10月
  36. 《道德的形上學與“后形而上學時代”——牟宗三對傳統形而上學困境的化解與超越》,《哲學研究》2009年11期。
  37. 《將孔釋耶穆及祖先揖入一堂——唐君毅之新宗教思想》,《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年2期。
  38. 《〈老子〉管理者自我管理思想發微》,《理論界》2010年3期;該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管理科學》2010年第4期全文轉載。
  39. 《孔子道德教化思想的義理體系》,《河北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
  40. 《由“真我”到“良知”——牟宗三關于“良知”本體的建構》,《江淮論壇》2010年第6期。
  41. 《哲學概念三解》,2011年2月。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临西县| 白河县| 焦作市| 微山县| 大余县| 马边| 台安县| 临邑县| 宣恩县| 龙口市| 辽阳县| 黑水县| 上高县| 石棉县| 五家渠市| 容城县| 永吉县| 嘉鱼县| 娱乐| 平泉县| 邹城市| 贵州省| 谢通门县| 滦南县| 松溪县| 阿鲁科尔沁旗| 溧阳市| 虎林市| 广河县| 万荣县| 黑山县| 韩城市| 延安市| 玉环县| 波密县| 青铜峡市| 廉江市| 城固县| 城步|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