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近期國學類學術講座展覽(十二)
9、【演講】劉憶諄:自然史博物館策展模式與實踐——以民族學展示為例
時 間:2016年4月15日(周二)10:20-13:10
主 講 人:劉憶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地 點:臺大水源校區行政大樓人類系201室(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連結網址:http://homepage.ntu.edu.tw/~anthro/news/20160323.html
內容簡介:
自然史博物館因肩負傳遞正確知識的任務,對于展示的規劃模式自然與美術類或歷史類的博物館等不同,民族學之異文化展示又因缺乏主觀正確性而顯得獨特。如何兼顧博物館客觀知識傳達又保有異文化之主體性是民族學策展角色的重要課題,本講題試著從幾個異文化展示實例中探討策展模式與實踐情形。
10、【演講】李治安:元和明前期南北差異的博弈與整合發展
時 間:2016年4月19日(周二)10:00
主 講 人:李治安(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5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連結網址:http://www2.ihp.sinica.edu.tw/bulletinDetail.php?TM=1&M=2&sM=1&C=7&bid=759
內容簡介:
【專題演講】
主持人:洪金富(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
11、【演講】李艾潔:Hit p?ng lang:離島小琉球的經濟生活與地方政治
時 間:2016年4月20日(周三)12:00-13:30
主 講 人:李艾潔(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中研院民族所2014年度碩士班研究生論文寫作獎助者)
地 點: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行政大樓3樓第1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聯 絡 人:林音秀,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連結網址:http://www.io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本研究以臺灣屏東縣外海的小琉球為研究對象。透過對于宗教信仰、經濟生活,以及地方政治的運作模式的探查,捕捉當地人的凝聚感及其在不同生活層面的社群連結。并關注近年觀光產業的興起,以及因觀光產業而起的新論述如何帶動這個社會的轉變。
演講語言:
中文
注意事項:
1.報名網頁:http://www.ioe.sinica.edu.tw/ (一律從「民族所網頁」報名)
2.報名期間:即日起至4/10(周日)23:00為止。
3.餐點提供:由于餐點數量有限,本所保留提供餐點與否的權利。
4.錄取通知:于4/13(周三)前統一回復錄取通知,并告知是否提供餐點。
5.演講于當日12:00開始,會場于12:15前提供餐點。
6.請自備環保餐具。
7.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報名資格。
8.請留意是否收到報名回復信函,并確認是否錄取,謝謝。
9.聯絡信息:林音秀小姐,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12、【演講】陳國棟:東亞海盜與臺灣:兼及全球史與全球微觀史的問題
時 間:2016年4月21日(周四)14:20-16:20
主 講 人: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地 點:臺灣師范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聯 絡 人: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連結網址: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994
內容簡介:
【2015學年度第2學期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講座】
主持人:陳秀鳳(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報導者: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13、【演講】阮斐娜:文人,浪人,志士,與革命家——二十世紀初東亞的文化跨界交流
時 間:2016年4月22日(周五)14:00-16:00
主 講 人:阮斐娜(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客座教授、科羅拉多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教授)
地 點:世新大學舍我樓10樓R1002會議室(臺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主辦單位:世新大于舍我紀念館舍我研究中心
聯 絡 人:林小姐,Tel: 02-2236-8225#2402
連結網址:http://csw.shu.edu.tw/Seminar/AcademicSeminarsDetail/16257
內容簡介:
日本帝國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東亞文化圈構想,不只是政治概念,還是一個可以包含跨國文化互動的意義空間,講者阮斐娜老師將透過文學、文化和情感等深層領域,帶領我們重探東亞的文化跨界交流。
報導者:陳博士
14、【演講】鄭吉雄:中國思想史的分期問題
時 間:2016年4月26日(周二)14:10-16:00
主 講 人:鄭吉雄(香港教育學院文化史講座教授兼協理副校長)
地 點:中山大學文學院7樓文LA7006(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宋代文學史料研究室
連結網址:http://www.chinese.nsysu.edu.tw/app/news.php?Sn=1451
內容簡介:
主持人:賴錫三(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報導者:中山大學中文系
15、【工作坊】簡牘形制與物質文化——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四)
時 間:2016年4月22日(周五)10:00-15:3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2室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研院史語所文化思想史研究室「新力初聲」工作坊、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駐臺北中心
聯 絡 人:有意參加者請于4月21日前來信至:earlychinaseminar@gmail.com
連結網址:http://www2.ihp.sinica.edu.tw/bulletinDetail.php?TM=1&M=2&sM=1&C=13&bid=765
內容簡介:
10:00-12:00
【第一場 戰國簡冊】
主持人:黃冠云(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古代中國書籍的進化——以清華簡為例 (肖蕓曉,武漢大學國學院碩士、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生)
從簡冊收卷論上博《周易》的卦序——兼談簡冊背劃線和飽水竹簡的一些問題(孫沛陽,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中心碩士生)
13:30-15:30
【第二場 漢代簡冊】
主持人:劉欣寧(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張家山漢簡《引書》閱讀方式研究武致知Rens Krijgsman(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候選人培育)
再探簡牘編聯、書寫姿勢與習慣——以中研院史語所藏居延漢簡為例(石升烜,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15:30之后
【第三場 綜合討論】
主持人:韋禮文(Oliver Weingarten,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研究員)、游逸飛(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后研究)
16、【演講】Dafydd Fell:Fight the Power Versus Don’t Worry: The Use of Rap Music in Taiwan’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時 間:2016年5月9日(周一)9:00-11:30
主 講 人:羅達菲(Dafydd Fell,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臺灣研究中心主任)
地 點:Auditorium B, Ghent University (Blandijnberg 2, 9000 Gent, Belgium)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根特大學
聯 絡 人:吳培瑜,Tel: 02-2361-9132#319;E-mail: twacademy@ncl.edu.tw
內容簡介:
「臺灣漢學講座」系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配合政府推動「臺灣書院」在海外舉辦之學術活動,以呈現臺灣與漢學研究成果,并宣揚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自2011年起每年皆在海外舉辦六至七場「臺灣漢學講座」。本年度第一、二場講座于4月初假美國華盛頓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舉辦。
時間:2016年5月9日(周一)
主講題目:Fight the Power Versus Don’t Worry: The Use of Rap Music in Taiwan’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臺灣政治溝通中的饒舌音樂)
主講人:羅達菲(Dafydd Fell,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臺灣研究中心主任)
地點:Auditorium B, Ghent University (Blandijnberg 2, 9000 Gent, Belgium)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根特大學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rap music has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music genre in Taiwan’s music scene. Thus Taiwanese rap emerged in the aftermath of democratization. The use of rap music has been surprisingly common in Taiwan’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olitical rap music has a reputation for being subversive, well-illustrated by Public Enemy’s call on listeners to “Fight the Power.” This lecture considers whether political rap in Taiwan fits in with the stereotype of being oppositional to the state. We do this by analysing five political rap songs that span the arrival of rap in the late 1980s through until recent times. We show how rap has been used not only to fight and satirize power but it has also been used as a campaigning tool to try to gain power. Moreover, political rap has also been employed by the state to try to connect better with younger voters and also as a means of public information campaigns. In addition to considering the uses of rap we offer some discussion on how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r success of these rap songs.
Speaker Bio
Prof. Dr. Fell is the Rea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aiwan at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He is also the Director of the SOAS Centre of Taiwan Studies and the book series editor for the Routledge Research on Taiwan Series. In 2004 he helped establish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 He has published numerous articles on political parties and electioneering in Taiwan. His latest book is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aiwan (Rouledge, 2011). He has a new co-edited volume titled Migration to and from Taiwan (Routledge, 2014).
※本演講以英語進行。
17、【演講】李展鵬:在賭場旁邊栽種文化:談澳門本土創作
時 間:2016年5月5日(周四)19:00-21:00
主 講 人:李展鵬(澳門大學傳播系高級導師)
地 點:東華大學人社一館A207會議室(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一號)
主辦單位: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學系
連結網址:http://www.sili.ndhu.edu.tw/files/14-1041-96720,r374-1.php
內容簡介:
【華文文學講堂】
主持人: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學系教授)
講者簡介:
李展鵬,文化評論人,現居于澳門,澳門大學傳播系高級導師,《新生代》雜志總編輯,著有《在世界邊緣遇見澳門》、《電影的一百種表情》及《旅程瞬間》。
18、【演講】潘怡帆:臺灣文學及虛構
時 間:2016年5月9日(周一)16:00-18:00
主 講 人:潘怡帆(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
地 點:中山大學蔣公行館(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
連結網址:http://phen.nsysu.edu.tw/files/14-1082-145748,r2242-1.php?Lang=zh-tw
內容簡介:
【藝術、文學與哲學(Art,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III) 系列演講】
文學作品因虛構而有別于紀實書寫,然而,虛構非指純粹想象,相反地,虛構是對現實的偏移,因此它所指向的是非現實的現實。而卻是從這個唯獨反映非當下的現實的書寫之中,臺灣文學誕生了其有別于今日的永恒明日形象。
19、【座談會】「帝國.邊疆.山城」:區域史研究座談會
時 間:2016年4月1日(周五)14:30-17:30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
主辦單位:上古秦漢史讀書會、明清制度與地方社會工作坊、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
連結網址: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_news/lecture_20160328.html
內容簡介:
主持人:閻鴻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引言人及講題:
明清云南東川府(黃菲,德國圖賓根大學漢學系副教授)
近世福建屏南縣(李仁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湖南龍山里耶古城(秦代洞庭郡遷陵縣)(游逸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山東龍口歸城先秦城址(黃川田修,臺大人類系兼任助理教授)
本活動邀集歷史人類學與考古學、古代及近世中國的四位學者,針對四個中國歷史上的深山小城,分別從方志、碑刻、族譜、簡牘、考古遺存等不同的史料,探討山城的選址與經營、周邊資源與交通網絡、地方行政與軍事控制、在地人群與聚落景觀、歷史書寫與記憶認同等問題。他們嘗試從帝國如何統治邊疆、山區如何應對帝國的角度,思考山城研究的特殊性及其意義。企圖從區域史的角度提倡跨時代、跨領域、跨學科的交流與合作,為21世紀的人類文明研究做出些許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