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港臺近期國學類學術講座展覽(十一)

24、【演講】歐麗娟:《紅樓夢》新視角——被遮蔽的中國傳統貴族文化

時  間:2016年4月8日(周五)15:00-17:30
主 講 人:歐麗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地  點:Scholars Commons, Perry-Casta?eda Library (PCL),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S.A.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聯 絡 人:吳培瑜,Tel: 02-2361-9132#319;E-mail: twacademy@ncl.edu.tw

內容簡介:

本演講為「臺灣漢學講座」系列之一,「臺灣漢學講座」系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配合政府推動「臺灣書院」在海外舉辦之學術活動,以呈現臺灣與漢學研究成果,并宣揚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自2011年起每年皆在海外舉辦六至七場「臺灣漢學講座」。

時間:2016年4月8日(周五)
主講題目:《紅樓夢》新視角——被遮蔽的中國傳統貴族文化(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Red Chamber Dream: The Concealed Aristocratic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主講人:歐麗娟(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地點:Scholars Commons, Perry-Casta?eda Library (PCL),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S.A.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中唯一一部真正的貴族小說,出身貴族世家的作者敘寫幾個貴族世家的故事,「貴族」的階層性(hierarchies)是理解《紅樓夢》的必要坐標。但在百年以來巨大的、本質性的文化斷層之下,現代人難免產生許多的閱讀誤區,我們將回歸當代的時空脈絡,以重新發現這些人、那些事的真正意義,誕生一部不同的經典。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s an aristocratic novel unique in Chinese literature. As a narrative about several aristocratic families by an author of noble birth, naturally the hierarchies of aristocracy should be an essential frame of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But for over a century the novel has been interpreted from a non-aristocratic or sometimes even an anti-aristocratic perspective. This has happened for several reasons: chief among them, and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nowadays, is simply that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text have arisen due to the huge and fundamental cultural upheavals of the past century of Chinese history. After over a century of rich and wonderful readings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 propose we attempt to rediscover the sense of those people and events against an aristocratic background, or rather, in the original text and context of the novel. This perspective may give rise to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is great novel.

主講人簡介:
歐麗娟教授系臺灣大學中文博士,研究領域為唐代詩歌、紅樓夢。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www.cl.ntu.edu.tw/people/bio.php?PID=55#personal_writing

※本演講以中文進行。

25、【演講】陳國棟:東亞海盜與臺灣:兼及全球史與全球微觀史的問題

時  間:2016年4月21日(周四)14:20-16:20
主 講 人: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地  點:臺灣師范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聯 絡 人: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連結網址: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994

內容簡介:

【2015學年度第2學期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講座】

主持人:陳秀鳳(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報導者: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26、【演講】林丁國:近代臺灣體育與休閑生活

時  間:2016年5月14日(周六)9:30-12:20
主 講 人:林丁國(高雄醫學大學人文與藝術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地  點: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4樓4045教室(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八十五號)
主辦單位: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臺灣學研究中心
聯 絡 人:Tel: (02)2926-6888
連結網址: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57491&ctNode=338&mp=1

內容簡介:

【臺灣學系列講座(115)】

有意參加此講座者,請徑至相關網址在線報名

27、【演講】王天紅:精神的契合——現代主義詩學在抗戰時期的中國

時  間:2016年5月10日(周二)13:00-15:00
主 講 人:Prof. Tianhong Wang(王天紅,吉林大學中文學系教授)
地  點:Room FG01, Russell Square: College Building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主辦單位:SOAS China Institute
聯 絡 人:E-mail: sci@soas.ac.uk
連結網址:https://www.soas.ac.uk/china-institute/events/

內容簡介:

【SOAS China Institute: Chinese Forums】
戰爭是一塊巨大的試金石。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檢驗著中國學者和詩人的人生態度與學術理想,也使各種詩學在此時的中國表現為地域的差異性(國統區,解放區,淪陷區,「孤島」等),文化的多元性(傳統詩學,大眾化詩學,現代詩學等)和內涵的豐富性(德語系統,法語系統,英語系統等)。一部分中國學者詩人如梁宗岱、葉公超、孫毓棠、朱自清、徐遲、穆旦、吳興華、卞之琳、馮至、李廣田等,以論文形式展現出與源于歐美的現代主義詩學在精神上的契合。

講者簡介:
王天紅,文學博士,任教于吉林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外國文學教研室,講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側重研究比較文學與中國現代詩學。

※本演講以中文進行

※Places are limited. Admission is on a first-come, first-served basis.

28、【演講】杜正勝:歷史課綱與臺灣主體性

時  間:2016年5月12日(周四)14:20-16:20
主 講 人:杜正勝(中央研究院院士)
地  點:臺灣師范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聯 絡 人: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連結網址: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996

內容簡介:

【2015學年度第2學期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講座】

主持人:陳秀鳳(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報導者: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29、【演講】陳正國:乾隆四十一年

時  間:2016年6月2日(周四)14:20-16:20
主 講 人:陳正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地  點:臺灣師范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聯 絡 人: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連結網址: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997

內容簡介:

【2015學年度第2學期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講座】

主持人:陳秀鳳(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報導者: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30、【系列演講】國立臺灣文學館2016年上半年「府城講壇」

時  間:2016年1月至6月,共6場
地  點:國立臺灣文學館演講廳(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一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聯 絡 人:Tel: 06-2217201
連結網址:http://event2.culture.tw/NMTL/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50037

內容簡介:

本系列演講時間均為周六的14:30-17:00,共有網絡登記及事先索票等兩種報名方式,有意參加者請洽詢官網。

本系列演講2015年3月至6月場次內容如下:

3月26日
兼容并蓄臺灣味(林明德)

4月16日
啊,南方……(蔡珠兒)

5月14日
我的臺灣詩旅行(路寒袖)

6月18日
我的大阿里山區書寫(渡也)

31、【系列演講】晚明浪漫書風系列二:《三閩ㄧ浙》 張瑞圖、黃道周、許友、倪元璐系列講座

20160501_045

時  間:2016年3至4月,共6場
地  點:創時講堂(臺北市金山南路2段222號6樓)
主辦單位: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聯 絡 人: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Tel: 02-2393-9899
連結網址:http://www.hosfoundation.com/exhibition/exhibition.php?IKEY=101

內容簡介: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將繼去年王鐸傅山特展后,推出今年第一個展覽:晚明浪漫書風系列二《三閩一浙》張瑞圖、黃道周、許友、倪元璐特展。有意參加者請至官網在線報名。

【晚明浪漫書風系列講座】
3月12日(周六)
14:00-15:30
晚明福建群賢及其影響(何國慶,何創時書法基金會董事長)

3月19日(周六)
14:00-15:30
明末清初福建書家群像(吳國豪,何創時書法基金會主任)

3月26日(周六)
14:00-15:30
倪元璐家世及其交游(王振邦,全省美展書法永久免審查)

4月9日(周六)
13:30-15:00
泉漳雙杰:談張瑞圖黃道周的書法成就與影響(林俊臣,明道大學國學所助理教授)

15:30-17:00
張瑞圖其人其書(何炎泉,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副研究員)

4月16日(周六)
13:30-15:00
晚明書家臨寫古帖及其意義(蔡耀慶,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32、【展覽】晚明浪漫書風系列二:《 三閩ㄧ浙 》 張瑞圖、黃道周、許友、倪元璐

20160501_046

時  間:2016年3月10日至4月30日
地  點:創時講堂(臺北市金山南路二段222號6樓)
主辦單位: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聯 絡 人: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Tel: 02-2393-9899
連結網址:http://www.hosfoundation.com/exhibition/exhibition.php?IKEY=100

內容簡介:

同堂競書連綿草,各展雄奇擅勝場,繼王鐸、傅山展熱烈回響,再推出晚明浪漫書風四大家雋永作品。

【張瑞圖(1570-1641):書法與董其昌齊名,影響日本書法界】
張瑞圖,福建晉江人,生于隆慶四年(1570),卒于崇禎十四年(1641)。萬歷三十五年(1607,38歲)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累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

明朝末年,福建高僧隱元隆琦把張瑞圖的書法傳播至日本。在此之前,日本人一直對于晉、唐精致典雅的唐樣書法比較熟悉,見到張瑞圖這種表現個性的獨特書風,真是大開眼界,也很欣賞,于是也開始在書法上表現個人特色,影響日本書壇至深。他們也喜歡收藏張瑞圖的作品,張瑞圖有一個字號二水,家鄉的人說他是水星轉世,相傳只要收藏他的作品,就可以避免火災發生。

【黃道周(1585-1646):臺灣文學鼻祖的老師,漳州移民的守護神】
黃道周,福建漳浦人,生于萬歷十三年(1585),卒于順治三年(1646)。天啟二年(1622,38歲)進士,曾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

黃道周學問極好,好友徐霞客評價他:「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內第一,其學問直接周、孔,為古今第一。」他二十三歲開始教書、講學。在福建開講席時,最多的一次有四百多人來聽,很多人都是搭船從遠處來的,船只把講學處附近的碼頭都停滿了,可見其盛況。臺灣文學也受到黃道周的影響,被稱為「臺灣孔子」的沈光文(永歷六年﹝1652﹞來臺灣,比鄭成功早十年),即是黃道周學生。臺南一中的校歌中有「思齊往哲,光文沈公」的句子,就是紀念沈光文。

【許友(1620-1663)】
福建侯官人。原名許寀,后來改名為友,字有介,號甌香。早年家境寬裕,顧景星為撰〈許有介詩集序〉,說他「家給既足,孌童舞女,詩酒談燕,無虛日」。周亮工這樣描述許友的外貌:「君大腹,無一莖須,望之類乳媼,面橫而肥,不似文人」,顧景星也說他:「長不六尺,肥白如瓠」。許友詩風高曠,清新俊逸,詩作受到錢謙益、王士禎、朱彝尊的稱賞。好友周亮工評他為:酒第一、書第二、寫竹第三、詩文第四。許友工草書,善畫枯木竹石,好畫小竹,柔枝嫩葉,姿態橫生。他的書法,在福建非常有名。他曾經是倪元璐的學生,也敬慕米芾,曾建米友堂祭祀他。

【倪元璐(1593-1644):請毀《三朝要典》,明末忠烈之臣】
倪元璐(1593-1644),字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人,徙浙江紹興。天啟二年(1622)進士,年三十歲,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與少詹事黃道周齊名,兩人皆出韓日纘門下。力抗魏忠賢黨,請毀《三朝要典》天啟七年(1627),典試江西,時魏忠賢秉政,元璐獨以「皜皜乎不可尚已」命題,魏忠賢恨甚,因此名重海內。倪元璐更上疏請求銷毀魏忠賢用來打擊東林黨人的《三朝要典》一書,這本書為魏黨根據明末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編寫而成,用以打擊東林黨人。倪元璐并倡議開館纂修實錄,以存信史,其建議都獲崇禎皇帝采納。倪元璐名聲日隆,崇禎有意召他入內閣,溫體仁深忌之,便攻訐倪元璐,使他落職閑住。深受崇禎信任,北京城破后殉國崇禎十五年九月,崇禎再度召起倪元璐任兵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陷京師時,元璐整衣冠拜闕,大書幾上曰:「南都尚可為,死吾分也!勿以衣衾斂,暴我尸,以志吾痛!」便面向南邊而坐,自縊而死。贈少保,吏部尚書,謚文正。南京福王弘光朝贈元璐忠烈第一,亦謚文正。順治十年(1653)謚文貞。

《東林列傳》評價倪元璐說:天啟崇禎時,倪元璐正義直言,使羣奸破膽,宵人屈服。每道疏出,都如撞晨鐘。崇禎元年(1628),倪元璐撰寫了三道著名的疏文。崇禎皇帝每得其疏,置于屏風之間,出入瞻誦,以為偉人不可謂不遇矣!倪元璐、黃道周、王鐸「三株樹」倪元璐、黃道周、王鐸同為天啟二年進士,三人肝膽意氣,情同兄弟。任庶吉士時,生活起居、寫文章都在一起,喜愛他們的人稱之為「三株樹」,妒忌他們的人稱之為「三狂人」。元璐詩文書畫俱工,落墨超逸。其書法學顏真卿,結體趨于扁方,呈欹側之勢,以氣骨見長,與黃道周、王鐸合稱明末三大書家。著有《兒易外儀》、《兒易內儀以》、《倪文貞集》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河县| 前郭尔| 昭平县| 玛多县| 宁远县| 铜山县| 万安县| 祁门县| 巫山县| 巴彦县| 丹凤县| 麻城市| 榆中县| 齐齐哈尔市| 施甸县| 吕梁市| 乌拉特后旗| 襄城县| 长沙县| 平乐县| 土默特右旗| 高州市| 安康市| 河池市| 鹤山市| 开封县| 旌德县| 墨江| 博爱县| 铁岭市| 和田市| 山西省| 晋中市| 兰溪市| 剑河县| 淮阳县| 通城县| 陆良县| 台前县| 利辛县|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