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近期國學類學術(shù)講座展覽(十一)
2016·3——2016·4
1、2016春天讀詩節(jié)——「上窮碧落下黃泉:想象力如何在詩中馳騁」系列講座
時 間:2016年3月至4月,共6場
地 點:國家圖書館文教區(qū)3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
聯(lián) 絡 人:歐陽小姐,02-2361-9132#731
連結(jié)網(wǎng)址:http://www.ncl.edu.tw/activityhistory_238_258.html
內(nèi)容簡介:
上窮碧落下黃泉:「想象力如何在詩中馳騁」系列講座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詩是最需要想象力,也最需要創(chuàng)意的文學形式,歷來詩人無不費盡心力、挖空心思,希望在內(nèi)容上、觀點上、表現(xiàn)上帶給讀者最深刻的啟發(fā)與感動;讀者也動用無窮的想象,去補捉優(yōu)美文詞后面所蘊藏的豐富世界。2016年春天讀詩節(jié)系列講座,將邀請詩人羅智成、須文蔚、陳義芝、廖美玉、歐茵西和鄭芳雄教授,暢談詩人們?nèi)绾我淮斡忠淮危瑢⑷祟惖南胂罅粫谠姷膰壤铮_發(fā)永不虞匱乏的心能源。講座即將于2016年3月5日起熱烈展開,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還有機會抽中教授們出版的新書。
各專題演講辦理時間、主講人及講題信息:
?演講時間均為周六14:00-16:30
3月5日
從蝴蝶湯到透明鳥:詩與想象力(羅智成)
3月12日
翻轉(zhuǎn)魔方·數(shù)位抒情:現(xiàn)代詩里的科技與情感
3月19日
只為那桃花梨花的盛會:現(xiàn)代詩的想象表現(xiàn)(陳義芝)
3月26日
云飛風起:古典詩中的春天(廖美玉)
4月9日
遠方的歌聲:俄文詩與音樂(歐茵西)
4月16日
虛實之間:德文詩的杜撰與寫實(鄭芳雄)
※各場次全程參與者,本館將核發(fā)3小時公務人員與教師研習時數(shù),有意參加者請至國圖活動報名網(wǎng)頁(http://activity.ncl.edu.tw/)在線報名。
2、【演講】Nicolas Zorzin:An Attempt in Putting in Practice A New Ethical Archaeology
時 間:2016年3月1日(周二)10:20-12:20
主 講 人:Dr. Nicolas Zorzin(英國Southampton大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人)
地 點:臺灣大學普通教室502教室(臺北市大安區(qū)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連結(jié)網(wǎng)址:http://homepage.ntu.edu.tw/~anthro/news/20160223_1.html
內(nèi)容簡介:
★本演講為課程演講,無須報名,歡迎踴躍參加
3、【演講】常懷穎專題演講
時 間:2016年3月1日至2日(周二至周三),共2場
主 講 人:常懷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樓702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qū)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古代文明研究室
連結(jié)網(wǎng)址:http://www2.ihp.sinica.edu.tw/bulletinDetail.php?TM=1&M=2&sM=1&C=7&bid=751
內(nèi)容簡介:
【古代文明研究室專題演講】
第一場
講題:商周陶模、范上的「定位線」
時間:2016年3月1日(周二)15:00-17:00
第二場
講題:周初殷遺民的車馬葬儀差別
時間:2016年3月2日(周三)15:00-17:00
4、【演講】吳海芳:托尼.莫里森與莫言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記憶場
時 間:2016年3月1日(周二)12:00-14:00
主 講 人:Wu Haifang(吳海芳,常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地 點:Room T102, Russell Square: College Building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主辦單位:SOAS China Institute
聯(lián) 絡 人:E-mail: sci@soas.ac.uk
連結(jié)網(wǎng)址:https://www.soas.ac.uk/china-institute/events/
內(nèi)容簡介:
【SOAS China Institute: Chinese Forums】
文化記憶是立足于當下對過去的重構(gòu),這對于建構(gòu)個體認同的集體同一性與文化反思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歷史的記憶創(chuàng)傷、政治選擇性遺忘、以及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使得現(xiàn)代的人們經(jīng)歷著記憶的歷史性與現(xiàn)實性危機,從而導致人們身份的焦慮,價值的缺失與文化精神的衰落。托尼.莫里森和莫言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記憶意識,他們的文學作品成為了一個強大的記憶場——見證歷史真實,抵抗遺忘,抵抗遮蔽,從而建構(gòu)各自獨特的文化記憶。
講者簡介
吳海芳:主要從事翻譯理論和英美文學等領(lǐng)域的教學與研究。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及稍后的一段時期,主要致力于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英譯比較研究;近年來,研究中心轉(zhuǎn)向了非裔文學。我多次參加國內(nèi)舉辦的英美文學學術(shù)研討會,擴展學術(shù)視野,緊跟學術(shù)研究前沿。目前已主持兩項國內(nèi)省市級研究課題,在文學類重要刊物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十余篇。
※本演講以中文進行
※Places are limited. Admission is on a first-come, first-served basis.
5、【演講】蘇碩斌:研究什么寫給誰看:非虛構(gòu)寫作作為學術(shù)的伙伴
時 間:2016年3月1日(周二)14:20-17:20
主 講 人: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地 點:臺灣大學水源校區(qū)行政大樓人類系201室(臺北市大安區(qū)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連結(jié)網(wǎng)址:http://homepage.ntu.edu.tw/~anthro/news/20160223_2.html
內(nèi)容簡介:
讀人文的,都有熱情,卻常在學術(shù)客觀性的教室前冷卻。人文學科為誰存在?學術(shù)研究要多沈靜?大學里的文史哲人類社會等知識,點燃無數(shù)年青的熾烈之心,能否延續(xù)到寫作上散發(fā)余溫?「非虛構(gòu)寫作」是歐美日發(fā)展多年的創(chuàng)作技巧,近期也被運用在文史研究的轉(zhuǎn)化。在田野打滾的人類學,或許也可考慮書寫與表達的新方式。
★本演講為課程演講,無須報名,歡迎踴躍參加
6、【演講】蔡文軒:框設喪禮:中共領(lǐng)導人的死亡儀式與威權(quán)國家的規(guī)訓場域
時 間:2016年3月3日(周四)14:00
主 講 人:蔡文軒(中央研究院政治所助研究員)
地 點:中央研究院政治所會議室B(臺北市南港區(qū)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政治所
連結(jié)網(wǎng)址:http://www.ipsas.sinica.edu.tw/article_cat.php?id=97
7、【演講】雷祥麟:非驢非馬:醫(yī)療與中國現(xiàn)代性之爭
時 間:2016年3月3日(周四)14:20-16:20
主 講 人:雷祥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地 點:臺灣師范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聯(lián) 絡 人: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連結(jié)網(wǎng)址: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990
內(nèi)容簡介:
【2015學年度第2學期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講座】
主持人:陳秀鳳(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師兼系主任)
報導者: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8、【演講】黃克武:汪派人物心目中的蔣中正——以《陳克文日記》為中心
時 間:2016年3月3日(周四)14:30-16:30
主 講 人: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
地 點: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第2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qū)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連結(jié)網(wǎng)址:http://www.mh.sinica.edu.tw/Activities.aspx
內(nèi)容簡介:
評論人:黃自進(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
9、【演講】Christopher Rea:The Age of Irreverence: A New History of Laughter in China
時 間:2016年3月3日(周四)16:00-17:30
主 講 人:Prof. Christopher Rea (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Chinese Research,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地 點:Bunche Hall 10383, Los Angeles, CA 90095-1487, UCLA
主辦單位: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of UCLA
連結(jié)網(wǎng)址:http://web.international.ucla.edu/ccs/event/11669
內(nèi)容簡介:
China’s entry in modernity was not just traumatic, but uproarious. As the Qing last dynasty fell, prominent writers compiled jokes to form collections called “histories of laughter.” In the first years of the republic, novelists, essayists, and illustrators used humorous allegories to make veiled critiques of the new government. Yet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iscussion repeatedly erupted into invective, with critics gleefully jeering rivals in public. Farceurs drew followings in the popular press, promoting a culture of buffoonery. These expressions of hilarity proved so offensive to high-brow writers that they launched a campaign in the 1930s to displace old forms of mirth with a new one they called youmo (humor).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history from those who laugh their way through it? Focusing on the case of China, this talk will discuss how political turmoil, new media, and other forces nurtured cultures of humor in a modernizing society, from the last days of empire to the digital age.
Speaker Bio
Christopher Rea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sian Studies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Chinese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He is author of The Age of Irreverence: A New History of Laughter in China (California, 2015); editor of China’s Literary Cosmopolitans: Qian Zhongshu, Yang Jiang, and the World of Letters (Brill, 2015) and Humans, Beasts, and Ghosts: Stories and Essays by Qian Zhongshu (Columbia, 2011); and coeditor, with Nicolai Volland, of The Business of Culture: Cultural Entrepreneur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He is currently translating, with Bruce Rusk, a Ming dynasty story collection called The Book of Swindles.
Co-sponsored with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0、【演講】黃菲:十八世紀中國西南東川府的邊疆地景建造
時 間:2016年3月4日(周五)15:00-17:00
主 講 人:黃菲(德國杜賓根大學漢學系助理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訪問學人)
地 點: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大樓1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qū)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城市史研究群、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連結(jié)網(wǎng)址:http://www.mh.sinica.edu.tw/Activities.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