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國學類學術會議信息(五十七)
3、漢族語言、文化與其它文明之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5年10月9至10日(周五至周六)
地 點:臺灣大學文學院(臺北市大安區(qū)羅斯福路4段1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臺灣中文學會
聯(lián) 絡 人:Tel: 886-2-3366-4002
連結網(wǎng)址:http://www.cl.ntu.edu.tw/app/news.php?Sn=935#
內(nèi)容簡介:
10月9日
8:45-10:25
?文學院演講廳
主持人:葉國良
書籍環(huán)流與《蘭雪軒集》的編輯出版(張伯偉)
討論人:崔溶徹
二重的心論——以道心說的流變?yōu)榫€索(林永勝)
討論人:賀廣如
岡松甕谷的《論語》解釋(工藤卓司)
討論人:藤井倫明
10:45-12:25
?文學院演講廳
主持人:周志文
流傳日本的李卓吾評點小說——以《忠義水滸傳》與《三國演義》為中心考察(佐藤鍊太郎)
討論人:周志文
晩淸著名基督敎翻譯小說的本土化翻譯策略研究(吳淳邦)
討論人:潘鳳娟
岡松甕谷的《論語》解釋(金鎬)
討論人:趙飛鵬
13:30-15:35
?文學院演講廳
主持人:佐藤鍊太郎
明清小說的外文翻譯考:以滿文本與朝鮮諺解本為中心(崔溶澈)
討論人:曾天富
從江戶出版文化論井原西鶴《本朝二十不孝》與中國孝行故事關系(林桂如)
討論人:曹景惠
煙花風流與世變之思:成島柳北《柳橋新志》對余懷《板橋雜記》的仿擬與轉化(陳翠英)
討論人:佐藤鍊太郎
越南孔廟祀典儀節(jié)初探:以漢喃文獻《文廟祀典》為例(黃啟書)
討論人:葉國良
16:00-18:05
?文學院演講廳
主持人:佐藤鍊太郎
悉曇學──梵漢日語音學的互動和影響(施向東)
討論人:陳淑芬
由《朝鮮館譯語》看明代漢語與朝鮮語的互動(吳圣雄)
討論人:樸炳善
論西夏民族移借漢語、漢人常民文化及其自我調(diào)適──以西夏文本〈金光明經(jīng)懺悔滅罪傳〉為例(林英津)
討論人:王三慶
「五牛旗建」與「赤牛奮靷」──南匈奴漢趙時代的預言與讖緯(童嶺)
討論人:陳廖安
10月10日
8:45-10:25
?文學院演講廳
主持人:吳冠宏
《西游記》與元蒙之關系試論:以「車遲國」與「朱紫國」為中心考察(謝明勛)
討論人:康韻梅
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左傳》與安井衡《左傳輯釋》比較研究(郭鵬飛)
討論人:張素卿
論唐宋域內(nèi)、域外文殊信仰的侍從變化與神異傳說之交涉及其意涵(楊明璋)
討論人:蕭登福
?文學院視聽教室
主持人:吳冠宏
伊藤仁齋《語孟字義》對「道」的論述──對朱子與佛老的批評(蔡家和)
討論人:蔡振豐
儒教文明的碰撞──呂坤《呻吟語》成為韓國漢文經(jīng)典的意義(孫淑芳)
討論人:侯潔之
江戶時期日本學者對朱熹詩經(jīng)二南觀的批評(張文朝)
討論人:金培懿
10:45-12:25
?文學院演講廳
主持人:廖美玉
退溪陶山園居詩詠與學道體驗(曹淑娟)
討論人:陳昭瑛
清初文人與東亞使節(jié)詩學:以王士禎為中心(廖肇亨)
討論人:鄭毓瑜
朝鮮士人的流動與朝鮮鄉(xiāng)約的播遷(盧鳴東)
討論人:金鎬
?文學院視聽教室
主持人:陳麗桂
海保漁村《周易校勘記舉正》舉正(顧永新)
討論人:黃沛榮
不同學習者華語文文化認知研究(彭妮絲)
討論人:蔡宜妮
從洛陽出土番俑看「胡人」東遷對「絲綢之路」交流的促進(劉繼保)
討論人:謝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