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國學類學術會議信息(五十七)
2015·10——2016·3
1、「黃檗宗與十七世紀的東亞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5年10月2至3日
地 點: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文學院日本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共相與殊相:十八世紀前東亞文化意象的匯聚、流傳與變異」研究計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跨國界的文化傳釋」研究計劃
聯 絡 人:邱達維,Tel: 02-3366-2782,E-mail: dtchiou@ntu.edu.tw
連結網址:http://cjs.ntu.edu.tw/news_20151002.html
內容簡介:
10月2日
9:45-10:15
【新書發表會】
主持人:項潔(臺灣大學資工系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天閑老人獨立性易全集》出版的意義(徐興慶,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10:30-11:2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東亞近世儒學的相偶論論述(楊儒賓,清華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11:20-12:1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徐興慶(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德川博物館典藏的朱舜水、獨立禪師、心越禪師未刊史料(德川眞木,日本德川博物館館長)
14:15-15:00
主持兼評論人:楊儒賓(清華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黃檗獨立書跡考論(計文淵,余姚書畫院副院長)
15:00-15:45
主持兼評論人:劉序楓(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黃檗僧東渡斷絕考——十八世紀江戶幕府的唐僧招請(吳疆,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副教授)
15:45-16:30
主持兼評論人:陳玉女(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
隠元禪師と日中雅交——幻寄山房の人々(若木太一,長崎大學名譽教授/長崎純心大學兼任講師)
16:45-17:30
主持兼評論人:朱秋而(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
クレオール文學の擔い手としての唐通事——(1)長崎諸寺をどう語るか(木津佑子,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
17:30-18:15
主持兼評論人:曹景惠(臺灣大學日文系副教授)
唐通事の白話文——日本語作品の翻訳を中心に(奧村佳代子,關西大學外國語學科教授)
10月3日
9:30-10:20
【專題演講三】
主持人:金培懿(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教授)
禪門の法式における黃檗禪の影響(野口善敬,花園大學文學部佛教學科教授/國際禪學研究所所長)
10:50-11:40
【專題演講四】
主持人:陳階晉(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副研究員)
黃檗宗の肖像畫と中國民間肖像畫(錦織亮介,日本福岡市美術館館長)
13:15-14:00
主持兼評論人:范淑文(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系主任)
從西湖到富士山——獨立性易地景書寫文化義蘊探析(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14:00-14:45
主持兼評論人: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明清鼎革之際東亞「華夷觀」的演變(韓東育,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副校長)
14:45-15:30
主持兼評論人:辻本雅史(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
獨立——安東省庵と朱舜水をつないだ黃檗僧(田渕義樹,日本福岡柳川古文書館學藝員/副館長)
15:45-16:30
主持兼評論人:藤井倫明(臺灣師范大學東亞系副教授)
巖國と獨立(松岡智訓,日本山口巖國征古館學藝員)
16:30-17:15
主持兼評論人:藍弘岳(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朱舜水與黃檗獨立性易的相關研究(錢明,中國浙江國際陽明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主任)
17:15-18:00
主持兼評論人:計文淵(余姚書畫院副院長)
旅日禪僧東皋心越禪藝雙修的藝術精神(李美燕,屏東教育大學中文系教授)
2、「莊子哲學的當代意義」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5年10月2至4日(周五至周日)
地 點:陽明大學新醫學館225會議室(臺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聯 絡 人:Tel: 07-525-2000#3050
連結網址:http://www.chinese.nsysu.edu.tw/app/news.php?Sn=1313
內容簡介:
10月2日
9:00-10:30
主持人:蘇以文
The Case of the Happy Fish – Going Back to the Ordinary(方萬全)
Getting and Forgetting Oneness in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 Zhuangzi (Brook Ziporyn)
10:50-12:20
主持人:楊建章
《莊子》中的身體運動與修養工夫(宋灝)
Objectivity and Skepticism: Davidson vs. Zhuangzi(馮耀明)
13:30-15:30
主持人:蔣欣欣
On Sound: Reconstructing a Zhuangzian Perspective on Music(So Jeong Park)
Flow Experiences:從庖丁解牛看音樂的學習與即興(蔡振家)
《莊子》「聽之以氣」之說在古琷美學中的實踐意義(李美燕)
15:50-18:00
主持人:吳建昌
莊子哲學與精神醫學(鄭凱元、杜培基)
Metaethical Reflection and Second-Order Statements about Moral Discourse in Qiwulun(蔡妙坤)
「字中之天」——試論莊子與碑學的啟蒙范式(林俊臣)
10月3日
9:00-10:30
主持人:鄧育仁
出神、凝神、神化:一種道家的系譜學(楊儒賓)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Zhuangzi’s Philosophy(莊錦章)
10:50-12:20
主持人:陳思廷
Horsehead Humback and the Freaks: Parody and Philosophy in the Zhuangzi (Hans-Georg Moeller)
莊子風景論(黃冠閔)
13:30-15:30
主持人:何建興
The Perception of Zhuangzi in Wei-JinXuanxue (David Chai)
Naturalism Beyond Deconstruction: Derrida, Chuang-Tzu, and Wittgenstein (Seung-Chong Lee)
Zhuangzi’s knowing-how and skepticism (Wai Wai CHIU)
15:50-18:00
主持人:王華
Being Content versus Satisfying Our Desires: on the Motivational Structure of Zhuangzi and Xunzi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Life (Angel On Ki TING)
From Respect Human Dignity to Appreciate Diversity: Reflection on Kant’s Supreme Principle of Morality from the Philosophy of Zhuangzi (NAM, Sai-lok)
從形變的觀點談莊子思想中的超越與身體性(楊婉儀)
10月4日
9:00-10:30
主持人:徐育安
《莊子》的養生哲學、主體轉化與倫理政治(賴錫三)
「不齊之齊」與「氣韻」:莊子、班雅明與阿多諾的美學化政治(劉滄龍)
10:50-12:20
主持人:蔡源林
齊物平等、社會主義與跨立場的溝通(何乏筆)
莊子的否定辯證與基進政治意義:從晚清革命思想家章太炎《齊物論釋》談起(劉紀蕙)
13:30-15:30
主持人:馬愷之
自然的文法與超文法(鍾鎮宇)
心理空間理論與《莊子》「功能性變換」的隱喻(張榮興)
莊子「不得已」之義理研究(楊小滕)
15:50-18:00
主持人:楊弘任
《莊子》哲學中「兩行」的倫理學意涵(林明照)
莊子主體論的精神性解說(詹康)
The Pre-objective and the Primordial: Elements of a Phenomenological Reading ofZhuangzi(劉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