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宋人絕句鑒賞之六

齊安驛 王安石

日凈山如染,風(fēng)喧草欲熏。
梅殘數(shù)點雪,麥漲一川云。

  唐代詩人劉長卿有首五絕叫《送靈徹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枺嗌姜殮w遠(yuǎn)。

  詩人選用五種景物——古廟、暮鐘、斗笠、斜陽、青山,構(gòu)成四幅各自獨立的畫面。這四幅畫輻湊在一起又成了一幅意境渾融、情趣雅淡的古剎送別圖;竹林掩映的古剎里傳來了悠長的暮鐘聲,靈徹上人身背斗笠映著夕陽離開了古剎,詩人一直望著友人遠(yuǎn)去的背影,直到他消逝在遠(yuǎn)遠(yuǎn)的青山之中……。唐人這種選材構(gòu)圖的方法,在善于化用前人成果的王安石手中,得到了進(jìn)一步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新。這首齊安驛,也是用四幅各自獨立的畫面來表現(xiàn)春天的山川風(fēng)物的。它不但畫面更為廣闊,更富有生活情趣,而且構(gòu)成畫面的景物也由五種擴大成八種——日和山,風(fēng)和草,梅與雪,麥與云。在五絕這個語言狹窄的天地中爭得了更大的容暈,對仗也顯得更為工整。

  齊安驛,宋代驛站名,在金陵城東門外,以驛旁的齊安寺而得名。齊安寺又叫凈妙寺,建于南唐開元中。宋神宗元豐三年(工080)正月和元豐五年正月,王安石兩次游齊安寺,皆有詩作。前者為《庚申正月游齊安院》,是首七絕,后者即是這首五絕《齊安驛》。

  沈括在論畫家黃筌兄弟畫技時有一種很精辟的見解:“諸黃畫花,妙在賦色,用筆極新細(xì),殆不見墨跡,但以輕色染成,謂之寫生”(《夢溪筆談》)。這就是說繪畫要顯得氣韻生動,要靠色彩取勝。黃筌兄弟重在著色,能用輕色暈染,幾乎讓人看不出物體的輪廓,從而產(chǎn)生一種色彩流動、意境渾融之感。王安石這幅初春山川風(fēng)物圖就是靠色彩暈染來取勝的。“日凈山如染”是這幅畫闊大的背景,也是這幅春色圖明凈的底色。“凈”,既是指春日的鮮澄(本身的凈),也是指萬里無云(天空的凈)。人們形容春天的山,一般都是說“春山”、“翠嶺”,但詩人卻說“山如染”,這是詩人運用色彩在大幅度地暈染。透過這三個字,我們仿佛看到在春日的光波下,群山在漸漸地變翠,也慢慢地染上一層絢爛的光輝,那種生動的氣韻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渾融感,只要我們閉目一想,仿佛就浮動在眼前。

  給大地帶來春色的,除了春日便是春風(fēng)了。詩人寫春風(fēng),選擇的角度不是視覺而是觸覺。因為春風(fēng)是看不見的,但卻是可以感覺到的,這也是詩人細(xì)心之處。暄,是溫暖之狀,也就是南宋詩人所說的“暖風(fēng)吹得游人醉”吧!風(fēng)暄的結(jié)果自然是草薰了。薰,指草木由于熱力的蒸騰而散發(fā)出來的香氣,熱力來自暄風(fēng),暄風(fēng)又傳送著香氣,于是,和暖的春風(fēng),草木的香氣渾融在一起撲向人們,向人們顯示著春天的蓬勃生機和青春的活力。第三幅畫面的主體是梅。詩人曾寫過一首詠梅詩:“墻角數(shù)株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是冰雪中的驕子,她凌寒傲霜,分外妖嬈,但春天到了,她卻不與桃李爭春,悄悄地謝去,這就是詩人所描繪的“梅殘數(shù)點雪”。有的注本把此解釋為“只剩下幾只象雪片一般的花朵了”(潘中心、房開江《宋人絕句三百首》)。這種解釋是不準(zhǔn)確的,因這句是指花辦隨風(fēng)飄零之狀,暗中也寓有對梅高潔的贊譽。關(guān)于這點,詩人所寫的另一首詩《北陂杏花》可作佐證。他在這首詩中寫到“縱被東風(fēng)吹作雪,絕勝南陌輾成塵”,也是用雪比喻杏花之飄零,同時暗譽她的立身高潔的。當(dāng)然,后來陸游所寫的詠梅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則又是在王詩的基礎(chǔ)上更進(jìn)一層了。第四句“麥漲一川云”所構(gòu)成的畫面則更為突兀生動,也是整幅初春山川圖中點晴之筆。春天到來,麥勢猛漲,這是常人都能想到都能寫出的,但麥勢上漲的迅猛氣勢,使得溪畔麥垅之上的白云也為之上浮,這就是出入意表的神來之筆了。它既形象地寫出了春天麥苗蓬勃生長的磅礴氣勢,又使這幅春日山川圖由靜變動,給人一種變化流動之感。

  這首詩在結(jié)構(gòu)上也極為工巧。全詩四句,每句用兩種景物、兩個名詞構(gòu)成一個獨立的畫面,每句又在第二、五兩字上下功夫,使這兩個動詞或形動詞精煉而又生動地表現(xiàn)出前面兩個名詞的形體特征,如用“凈”來形容“日”,以“染”來表現(xiàn)“山”,這種煉字的工夫,正是一些詩歌評論家所贊不絕口的。兩句之間,詩人既注意到它們的對仗勻稱,又注意到兩幅圖畫的調(diào)諧與渾融,如日凈與風(fēng)喧,兩者既和諧又互為因果,梅殘與麥漲,既有季節(jié)特征又體現(xiàn)了大自然的代謝。由于詩句的構(gòu)思的精妙,文筆的清麗,不但受到歷代詩家的稱贊(引文見附錄),甚至一些話本小說在描景時也加以引用,如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四回“法身元運逢車力心正妖邪度脊關(guān)”。其中描寫初春景色:“三陽轉(zhuǎn)運,滿天明媚開圖畫;萬物生輝,遍地芳菲設(shè)繡茵。梅殘數(shù)點雪,麥漲一川云。漸開冰解山泉溜,盡放萌芽沒燒痕。正是那太昊乘震,勾芒御辰。花香風(fēng)氣暖,云淡日光新。道旁楊柳舒青眼,膏雨滋生萬象春”。明代李清《明珠緣》第七回“侯一娘入京訪舊王夫人念故周貧”;清代無名氏的《梼杌閑評》第七回也都加以引用。

  那末,這首詩是否就只是講究結(jié)構(gòu)的工巧,只是一首單純的寫景詩,象有的選家所指摘的那樣“不免傷于工巧,而忽視思想內(nèi)容”呢?恐怕也不盡如此,這首詩的社會意義是很突出的,我們只要讀一下王安石的《后元豐行》就可以知道。《后元豐行》寫于神宗元豐四年,正好在這首《齊安驛》之前不久,詩是這樣寫的;

歌元豐,十日五日一風(fēng)雨,
麥行千里不見土,連山?jīng)]云皆種黍。
水秧綿綿復(fù)多稌。龍骨長千掛梁榀,
鰣魚出網(wǎng)蔽洲渚,荻筍肥甘勝牛乳。
百錢可得酒斗許,雖非社日長聞鼓。
吳兒踏歌女起舞,但道快樂無所苦。
老翁塹水西南流,楊柳中間杙小舟。
乘興欹眠過白下,逢人歡笑得無愁。

  詩中描繪新法實行后,白下(金陵)一帶人民富足安樂,雖多溢美之詞,但詩人的創(chuàng)作動機是很明顯的——歌頌新法,堅持推行新法。如果我們把《齊安驛》中“麥漲一川云”與《后元豐行》中“麥行千里不見土,連山?jīng)]云皆種黍”等有關(guān)詩句比較一下,是不難看出其中共似之處的,只不過在《齊安驛》中純粹以描景小詩的面貌出現(xiàn),對新法的謳歌表現(xiàn)得更含蓄一些罷了。

  這首《齊安驛》也得到歷代詩家的好評:江西派代表人物黃庭堅稱贊說:“荊公暮年作小詩,雅麗精絕,脫去流俗。每諷味之,便覺沆瀣生牙頰間”。并以《南浦》、《染云》、《午睡》、《蒲葉》、《題舫子》、《齊安驛》為例,說:“觀此數(shù)詩,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嘆也”(黃山谷詩話))。宋人魏慶之,胡仔,明人胡應(yīng)麟乃至晚清鄭孝胥也都摘引過上述詩句,加以稱贊(分別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七;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五;胡應(yīng)麟《詩藪》外編五;《鄭孝胥日記》光緒十八年)

  附 錄

《詩人玉屑》卷十七 宋·魏慶之

  荊公暮年作小詩,雅麗精絕,脫去流俗。每諷味之,便覺沆瀣生牙頰間。苕溪漁隱曰:荊公小詩如“南浦隨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染云為柳葉,剪水作梨花。不是春風(fēng)巧,何緣見歲華”;“檐日陰陰轉(zhuǎn),床風(fēng)細(xì)細(xì)吹。翛然殘午夢,何許一黃鸝”;“蒲葉清淺水,杏花和暖風(fēng)。地偏緣底緣,人老為誰紅”;“愛此江邊好,留連至日斜。眠分黃犢草,坐占白鷗沙”;“日凈山如染,風(fēng)暄草欲薰。梅殘數(shù)點雪,麥漲一川云”。黃山谷云:“觀此數(shù)詩,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嘆也”。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五 宋·胡仔

  《冷齋夜話》云“木落岡巒因自獻(xiàn),水歸洲渚得橫陳。山谷謂余曰:自獻(xiàn)橫陳見相如賦,荊公不應(yīng)用耳。予以《楞嚴(yán)經(jīng)》語對之。山谷云:荊公暮年作小詩,雅麗精絕,脫去流俗,每諷味之,便覺沆瀣生牙頰間。”苕溪漁隱曰“荊公小詩,如南浦隨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染云為柳葉,翦水作梨花,不是春風(fēng)巧,何緣見歲華。檐日陰陰轉(zhuǎn),床風(fēng)細(xì)細(xì)吹,修然殘午夢,何許一黃鸝。蒲葉清淺水,杏花和暖風(fēng),地偏緣底綠,人老為誰紅。愛此江邊好,留連至日斜,眠分黃犢草,坐占白鷗沙。日凈山如染,風(fēng)暄草欲薰,梅殘數(shù)點雪,麥漲一川云。觀此數(shù)詩,其可使人一唱而三嘆也”

20160206_004

“新儒家三圣”之一、著名書法家馬一浮(1881—1967)手書《齊安驛》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乡宁县| 沙坪坝区| 邮箱| 韶关市| 来宾市| 南昌县| 清涧县| 安塞县| 宁夏| 临清市| 镇康县| 宣城市| 隆德县| 海伦市| 秦安县| 南安市| 平安县| 肇源县| 清涧县| 尼玛县| 怀集县| 同江市| 惠安县| 孝感市| 洛浦县| 太和县| 济源市| 光山县| 开平市| 长岛县| 固安县| 微山县| 稷山县| 体育| 定南县| 诸暨市| 永福县| 涿鹿县| 南靖县| 缙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