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在成名之前,就很冷靜、客觀地估量過自己的優勢: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舉一反三的領悟力;腕底如有鬼神相助的摹仿力;似乎永遠發泄不完的原始生命力。凡此四項,均非常人所能躋及。因此,對自己的藝術前途充滿信心。他仿造石濤的畫,從藝術的觀點來說,最有價值的一點就是:他能修正石濤的短處,拓展石濤的長處。
羅振玉是近代“文人無行”的一個標本;他所獲得的骯臟錢很多,而又嗜好收藏,張大千兜售假畫的首選對像就是這種人。張輾轉賣給羅的假造石濤作品有兩種:一種是斗方,北方俗名“坑頭畫”。張大千之所以售假得逞,是因其善于利用對方的心理弱點––羅振玉萬沒有想到有人會“笨”到偽造賣不起價的“坑頭畫”的程度,又貪圖其“價廉物美”,就買了許多來送給日本人。另一種是迎合羅振玉的收藏欲望的作品:羅收藏了八大山人的八幅行書屏條,總想搜求石濤的八幅畫屏作配,卻一直未能如愿。有一次張大千到羅振玉家看畫,張對其中一幅石濤作品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羅居然指著張的鼻子,大罵他“無知狂妄”。
三個月后,從上海傳出一個轟動畫壇的消息:在某沒落世家的故宅中,發現見于著錄的石濤的八幅山水巨構。羅振玉聞訊后,立即讓畫商打電報到上海,通知對方送原件來看。幾天后,送來了一幅;羅振玉一看,驚喜莫名,原來其尺寸與自己所藏八大山人的字屏完全相同。羅振玉認為這是天賜的一段“翰墨姻緣”,不由分說,就把這一幅留了下來,要求把其余七幅盡快送來。這下當然要講價錢了,經過一個月的往返侃價,以5000個大洋成交。
羅振玉得了這八幅石濤巨構,躊躇滿志,得意非凡。重新裝裱后,特設盛宴款客賞畫,張大千亦在被邀之列。當主人夸耀、客人艷羨時,張只是埋頭大嚼,待到酒闌人散,他留在最后,開口說話了:“這八幅石濤畫么,有點靠不住!”羅振玉大聲咆哮:“什么!你說什么?”“羅老師息怒!這八幅畫稿和圖章都帶來了,請你老鑒定!睆埓笄娜莶黄鹊卮蜷_隨身攜帶的“書帕”,畫稿圖章,赫然俱在;羅振玉汗流夾背,面如死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