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添入收藏

 

 
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選讀|研究|研究著述|書品推介|研究學人|相關鏈接 

羅振玉學術全集

敦煌學家:羅振玉
羅振玉偶然發現王國維
王國維與羅振玉斷交始末
羅振玉與敦煌遺書研究
張大千與羅振玉較勁
嗜古如命的羅振玉
羅振玉與王國維的世紀風云
羅振玉坐擁書城
王國維與羅振玉
羅振玉舊藏文書考之一
羅振玉舊藏文書考之二
讀《王國維與羅振玉》
羅振玉王國維與溥儀
尊古齋的傳說

張大千仿畫“拾遺”

王國維與羅振玉:從兒女親家到陌路
敦煌文獻證明羅振玉為敦煌學奠基人
聯語如刀亦傷人

 

 

 

 

羅振玉舊藏文書考之一

 

來源:河北省社會科學院

池田溫《中國古代籍帳研究·錄文》第 171 號是一件定名為《唐年次未詳(八世紀前半?)西州康思眘申功狀》(以下簡稱《申功狀》)的文書 【 1979 年版,第 379 頁 . 】 。據注釋,該件為北京圖書館所藏敦煌 文書周字 68 號,錄自《敦煌雜錄》下輯 176 葉。錄文內容、行款如下:

[ 前欠 ]

西州 柳中縣 承禮鄉

1

依賢里 父進為 戶

西州 交河縣 安樂鄉 高泉 囗囗 .

2 右威衛翊府翊 衛賞緋魚袋康思眘年廿三

文忠孝戶

3 右孝方 等破賊立功, 并蒙賞

4 緋 魚袋,前通頭、遂漏 不 申,今

5 表次望依 此狀申上。

[ 后欠 ]

《中國古代籍帳研究·錄文》第 172 號則是一件定名為《唐開元年代(八世紀前期)北庭都護府流外官名簿(有關考課)》的文書(以下簡稱為《流外官名簿》) 【 括號內“有關考課”四字為原書編者所加。本件見該書第 380 頁。 】 。據注釋,該件為羅振玉舊藏,錄自《貞松堂藏西陲秘籍叢殘》。錄文內容、行款如下:

[ 前欠 ]

1 北庭都護 府功曹府流外肆 品、 云騎尉營田 第一等賞 緋 魚 袋王孝囗囗

2 經考十 西州 高昌縣 順義鄉 順義里 身為戶

3 北庭都護 府倉曹府流外肆 品、上柱國賞緋魚 袋康處忠年 卌一

4 西州 交河縣 安樂鄉 高泉里 身為戶

5 北庭都護府 錄事史流外伍品 、騎都尉營田第一等賞 緋 魚 袋曹懷嶷 年卌六

6 西州 高昌縣 崇化鄉 凈泰里 身為戶

7 北庭都護府戶曹 史流外伍品 、武騎尉營田第一等賞 緋 魚袋張 虔 禮年卌八

[ 后欠 ]

以上兩件,一名《唐年次未詳(八世紀前半?)西州康思眘申功狀》,一名《唐開元年代(八世紀前期)北庭都護府流外官名簿(有關考課)》;一是“年次未詳”,只能判斷為“八世紀前半?”,一是相對年代可以推知,為“唐開元年代”;一是來自北京圖書館所藏,一是來自羅振玉舊藏;似乎二者之間并無必然的聯系。實際上,二者之間關系密切,是分屬兩個殘片而實為一體的同一文書。為此,我們在下面進行一些必要的說明。

《中國古代籍帳研究·錄文》所收文書的錄文大都與圖版對照,《流外官名簿》便是既有圖版也有錄文,但也有少量文書只有錄文而無圖版,《申功狀》就屬于這種情況。《申功狀》錄自許國霖《敦煌雜錄》下輯 176 葉,但將《申功狀》與許國霖錄文比較,發現二者的行款有較大差異,《申功狀》的 1 行是雙行小字,許國霖錄文是單行大字;《申功狀》的 3 行至 5 行的文字內容為三行,許國霖錄文為兩行。《申功狀》的定名是《唐年次未詳(八世紀前半?)西州康思眘申功狀》,許國霖錄文的定名是《賞孝方等緋魚袋狀》。《流外官名簿》因為有圖版的對照,因此很容易知道池田先生的錄文準確,而《申功狀》與許國霖錄文的是非曲直則無從判斷。不過,隨著北京圖書館( 今國家 圖書館)所藏敦煌 文書周字 68 號文書圖版的公布,《申功狀》錄文準確性無從判斷的缺憾也相應解消。我們在上一節已經介紹,《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精品選》一書第 21 頁刊布的一組唐代 瀚海軍 文書共三件,分別是 BD09337 、 BD09342 和 BD09347 ,整理者已將三件裱糊在一紙,卷中有“瀚海軍之印”。從圖版看,第二件文書和第三件文書已經由整理者綴合,“瀚海軍之印”即在第二件、第三件文書之間;第一件文書與第二件文書無法綴合,整理者將第三件文書也視為 瀚海軍 文書,可能主要因為它與其他兩件紙質一樣、顏色相近和高度相當。從圖版排列三件文書的順序和解題敘述的編號次第看,第一件文書應該就是 BD09337 。第一件文書圖版的內容與《申功狀》錄文的內容相一致,因此也知道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文書的新編號 BD09337 即北圖 所藏周字 68 號 文書。真誠感謝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的專家,他們整理公布的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文書圖版為我們驗證《申功狀》錄文提供了可能。

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圖版與《申功狀》錄文、許國霖錄文進行對照,可以證實如下兩點:第一,文書首行的文字確如許國霖錄文,是單行大字。《申功狀》之所以作雙行小字,可能是依據 2 行康思眘的里籍“西州交河縣安樂鄉高泉里,父忠為戶”為雙行小字,因此也推斷 1 行的“西州柳中縣承禮鄉依賢里,父進為戶”也應是雙行小字,并推測此行之上有殘缺。圖版證實,文書首行的文字確是單行大字,且此行之上無殘缺。第二,“右孝方等破賊立功”至“此狀申上”一段內容確如許國霖錄文,是兩行文字而非三行,即:一行是“右孝方等破賊立功,并蒙賞緋魚袋,前通頭”,且該行下 似還有 字;一行作“遂漏 不 申,今 次望 此狀申上”。以上兩點說明,許國霖錄文在行款上稍優于《申功狀》。此外,圖版還可以對《申功狀》和許國霖錄文起糾正、補充的作用,如 2 行的“右威衛”,據圖版應是“左威衛”;再如許國霖錄文 4 行、《申功狀》 5 行的“今 次望 此狀申上”,據圖版,前一空字可補“表”,后一空字可補“依”,此句應是“今表次望依此狀申上”。至此,依據圖版,參考《申功狀》和許國霖錄文,可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 重新移錄如下 :

[ 前缺 ]

1 西州 柳中縣 承禮鄉 依賢 里 父進為 戶

西州 交河縣 安樂鄉 高泉 囗

2 左威衛翊府翊衛緋魚袋康思 眘年廿三

文忠孝戶

3 右孝方 等破賊立功,并蒙賞緋魚袋,前通頭 囗囗

4 遂漏 不 申, 今表次望依 此狀申上。

[ 后缺 ]

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文書行款的確認對我們了解它與《流外官名簿》的關系極為重要。我們已經知道,《流外官名簿》既有圖版也有錄文,而圖版最早見于羅振玉《貞松堂藏西陲秘籍叢殘》。《貞松堂藏西陲秘籍叢殘》的圖版比《中國古代籍帳研究·錄文》的圖版清晰,《流外官名簿》的七行文書在《貞松堂藏西陲秘籍叢殘》原作為兩件,第一件有四行文字,第二件為三行文字, 池田 先生將兩件文書綴合為一是正確的,在《中國古代籍帳研究·錄文》的圖版的 4 行與 5 行之間可以清晰地見到一條上下縱線,就是這種拼合的痕跡。

《貞松堂藏西陲秘籍叢殘》的圖版比《中國古代籍帳研究·錄文》的圖版清晰,將《貞松堂藏西陲秘籍叢殘》的圖版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圖版對照,盡管我們不知道《貞松堂藏西陲秘籍叢殘》的圖版的尺寸,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圖版也比較小,但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兩件的筆跡相同,同出于一人之手,二者行款 乍 一看似乎不同,但仔細觀察,實際上一致:例如《流外官名簿》所記錄的四人情況,除第四人因后缺之外,其余三人的書寫的形式都是每人占兩行,一行書寫該人的供職部門、職任、官品、勛官、營田第一等( 3 行的 康處忠無 此項)、 緋 魚袋、姓名、年齡,另一行書寫該人的州縣鄉里和戶主情況。 7 行的張 虔 禮因為后缺,不知具體里籍,但其基本形式也必然與以上三位相同。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的 1 行是某人的里籍,盡管因為 前殘已經 不知究竟為何人,但這種形式顯然與《流外官名簿》一樣,也是每人占兩行,一行書寫該人的供職部門等諸項內容,一行書寫該人的里籍和戶主情況。當然,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就是 2 行的康思眘沒有分作兩行,而是將供職部門等諸項內容與里籍和戶主情況合并于一行,里籍和戶主情況以雙行小字的形式注于康思眘供職部門等諸項內容之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我推測與康思眘 居于狀文所列 名單之尾有關,因為《流外官名簿》諸人和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 1 行的里籍戶主情況一行都是低格書寫,而康思眘之后 整個狀文的 總括語也需要低格書寫,大概為了避免混淆,因此就將康思眘的里籍和戶主情況的書寫變通處理,與供職部門等諸項內容同書于一行。

同屬一組文書還有一個證據。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的 3 行有“右孝方等破賊立功”等字,這個“孝方”很可能就是《流外官名簿》 1 行的“王孝 ”。從圖版看,“王孝”之下一字尚有殘筆畫,似“方”字首部的一點一橫。從內容看,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尾部的總括語是補充 報告孝方等人 蒙賞緋魚袋事,而兩件文書出現的 5 人都獲賞有 緋 魚袋,兩件的內容相吻合。根據以上幾點,可以斷定二者原為同一組文書。

但是二者不能直接綴合,二者之間有斷殘。從兩件文書的圖版看,《流外官名簿》的左側茬口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的右側茬口不相吻合。《流外官名簿》王孝 的官品是 流外肆品 ,年齡已缺, 康處忠 也 流外肆品 ,年齡是 41 歲,曹懷 嶷 是流 外伍品 ,年齡是 46 歲,張 虔 禮是流 外伍品 ,年齡是 48 歲,可見他們的排序不是按年齡而是按官品。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的康思眘 只是左威衛翊府 的 翊 衛,年齡為 23 歲,既無官品又年輕,那么按照官品從高到低的順序看,從張 虔 禮的流 外伍品 到康思眘的無品“三衛”,中間似乎還應有過渡。還有, 康處忠 和曹懷 嶷 分別是 41 歲和 46 歲,但他們都是“身為戶”,亦即是戶主。作為《流外官名簿》最后一位的張 虔 禮是 48 歲,是兩件文書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但是作為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 1 行有“父進為戶”,表明此人的父親是戶主,他應是一位比較年輕的人。而張 虔 禮是 48 歲,是兩件文書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因此, 1 行的“西州 柳中縣 承禮鄉 依賢里 父進為戶”不大可能是他的里籍和戶主情況。換言之,《流外官名簿》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之間的斷殘至少在兩行以上。

《流外官名簿》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文書的年代,可以根據兩點判斷:第一,我們在上節已經推斷包括國圖 BD09337 號在內國家圖書館所藏 瀚海軍 一組文書的年代應該屬于開元時期,也應在開元十五年( 727 年)前后,既然《流外官名簿》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文書同屬一組,那么,它的年代當然也應該在開元十五年( 727 年)前后。第二,根據該件內容“右孝方等破賊立功,并蒙賞緋魚袋,前通頭 囗囗 遂漏 不 申,今表次望依此狀申上”等語,知 孝方等人因破 賊立功蒙賞緋魚袋,但不知何故被漏掉申報。盡管這里都沒有交代破賊立功和蒙賞緋魚袋的時間,但我們卻可以通過比對其它同類性質的文書來推出大致的年代。 有鄰館所 藏文書有兩件與破賊立功蒙賞緋魚 袋有關的瀚海軍 文書,其中 12 號文書正面有如下內容: 【 陳國燦先生定名為《唐瀚海軍經略大使下馬軍行客石抱玉牒》。 】

1 敕瀚海軍 經略大使 牒 石抱玉

2 馬軍 行客石抱 玉年 卅四寧州 羅川縣

3 斬賊首 二 獲馬一匹留 敦 五歲 鞍轡一具

4 弓 一張 槍一張 刀一口 箭 十三支 排一面

5 鎖子甲一領已上物 并檢納足

[ 后 缺 ]

背面亦有兩行文字如下: 【 轉引自 劉安志 先生博士論文《唐朝西域邊防研究》,未刊。 】

1 牒 檢校北庭都 護借紫 金魚袋陰

2 大 使 延 王 在內

第 32 號文書內容如下: 【 陳國燦 先生定名為《唐某人計等賞戰功抄件》,藤枝晃《藤井有鄰館所藏之北庭文書》,《書道月報》 13 號, 1957 年。 】

[ 前 缺 ]

1 斬賊首一 獲馬 一匹瓜父七歲 鞍 一具

以上

2 弓一張 排一面 槍一張 箭 十支

并納足

3 右使注 殊功第壹等賞 緋 魚袋

12 號 文書前完后 殘, 32 號文書前殘后完,從兩件現存文書中段看,都是列記殺敵、繳獲戰利品的種類和數量,即先列首級,次列馬匹,再列鞍轡,然后是武器裝備,最后是說明以上物品“納足”。由此可見,二件文書的性質相同,格式相同,其年代也應大致相當。劉安志先生博士論文《唐朝西域邊防研究》曾經對上述文書的年代進行考證,認為文書中的“大使延王”應該就是開元十五年( 727 年)遙領安西大都護、 磧 西節度大使的延王李 洄 ,所謂“在內”,即在內廷不出閤之意;推測“檢校北庭都護借紫金魚袋陰”和“副使陰”可能是北庭節度副使或 瀚海軍 經略副使; 這個陰某應該 就是見于《敦煌名族志》曾任“昭武校尉、岐州邵吉府別將、上柱國”和吐魯番阿斯塔那 506 號墓所出開元十八—十九年領料錢、 練抄文書 的陰嗣瓌 【 “ 陰嗣瓌 ”名見圖錄版《吐魯番出土文書》第 4 冊,第 398 、 409 、 404 、 411 、 413 等頁。 】 ;文書年代在開元十五年( 727 年)至開元二十年( 732 年)之間。這一推斷大致可以成立。

有鄰館所藏 12 號、 32 號文書是為請功賞而繳納戰利品的清單,從 32 號文書“右使注殊功第壹等賞 緋 魚袋”等語看,與賞 緋 魚袋有關。《流外官名簿》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文書的內容是 說孝方 等人破賊立功蒙賞緋魚袋的 功賞被漏報 ,要求補報,也與賞 緋 魚袋有關。所不同的是 12 號、 32 號文書的內容是在獲賞 緋 魚袋之前,時間在先,《流外官名簿》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的內容是在獲賞 緋 魚袋之后,時間在后。盡管有此順序前后的區別,但都與賞 緋 魚袋有關,因此時間不會相距太遠。 有鄰館所藏 12 號、 32 號文書既然時間已經確定是在開元十五年( 727 年)至開元二十年( 732 年)之間,那么《流外官名簿》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的年代自然也處于這一時段之內。

以上兩點認識從不同的論證思路得到了大體一致的結論,都認為《流外官名簿》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文書的年代是開元中期,可謂殊途同歸,異工同曲。因此,《流外官名簿》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一組文書可以定名為《唐開元中期瀚海軍狀為孝方等漏申蒙賞緋魚袋事》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將《唐開元中期瀚海軍狀為孝方等漏申蒙賞緋魚袋事》一組兩段文書的關系表示如下:

[ 前缺 ]

1 北庭都護 府功曹府流外肆 品、 云騎尉營田 第一等賞 緋 魚 袋王孝囗囗

2 經考十 西州 高昌縣 順義鄉 順義里 身為戶

3 北庭都護 府倉曹府流外肆 品、上柱國賞緋魚 袋康處忠年 卌一

4 西州 交河縣 安樂鄉 高泉里 身為戶

5 北庭都護府 錄事史流外伍品 、騎都尉營田第一等賞 緋 魚袋曹懷 嶷 年卌六

6 西州 高昌縣 崇化鄉 凈泰里 身為戶

7 北庭都護府戶曹 史流外伍品 、武騎尉營田第一等賞 緋 魚袋張 虔 禮年卌八

[ 中缺 ]

8 西州 柳中縣 承禮鄉 依賢 里 父進為 戶

西州 交河縣 安樂鄉 高泉 囗

9 左威衛翊府翊 衛緋魚袋康思眘年廿三

文忠孝戶

10 右孝方 等破賊立功,并蒙賞緋魚袋,前通頭 囗 ,

11 遂漏 不 申, 今表次望依 此狀申上。 【本節原刊于 《吐魯番學研究》 2001 年 1 期,收入本書時稍有改動。 】

[ 后缺 ]

本文撰畢后 ,承蒙 榮新江 先生見告: 池田溫《中國古代計帳研究》 所錄羅振玉舊藏《北庭都護府流外官名簿》(亦即本書定名的《唐開元中期瀚海軍狀為孝方等漏申蒙賞緋魚袋事》的第一段),“現在實際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而且圖版和錄文已經收入《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第 11 卷(東京柳原書店 1999 年出版)”。又承 蒙史睿 先生寄贈該件文書圖版和錄文的復印件(據《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第 11 卷復印),知《北庭都護府流外官名簿》殘片高 27.3 ,寬 20.5 厘米 的尺寸,正與國圖 BD9337= 周 68 的殘卷高度相同,可證筆者上述有關《流外官名簿》與國圖 BD09337 號( 北圖周字 68 號 )屬于同一組文書的推測無誤。為保持拙文原貌和對 榮新江 先生、 史睿 先生的感謝。今附記于此。又,《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將 池田溫 先生定名的《北庭都護府流外官名簿》擬題為《北庭都護府西州戶名籍》。

 

[返回]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理塘县| 泸西县| 娄底市| 定南县| 龙州县| 遂昌县| 英德市| 宁南县| 安陆市| 凌源市| 泰来县| 五原县| 民勤县| 荣成市| 石台县| 罗山县| 福清市| 阜平县| 南皮县| 丰原市| 丁青县| 都江堰市| 商城县| 新余市| 扎鲁特旗| 阿图什市| 三都| 团风县| 额尔古纳市| 宁南县| 阿巴嘎旗| 清涧县| 新晃| 遂川县| 禹州市| 喀喇| 合作市| 泽库县| 清徐县|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