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添入收藏

 

 
大師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選讀|大師研究|研究著述|書品推介|研究學人|相關鏈接 

  
李贄生平的戰斗歷程及其著述
韓非子的思想傳統
侯外廬集
中國思想通史

論侯外廬的學術道路
侯外廬西大治校
聽侯外廬講大課
有志為他人無志所為侯外廬翻譯《資本論》的十年
侯外廬與明清之際學術思想研究
中國思想史研究方法芻議
侯外廬:荀子的人性論和禮樂法術論
“早期啟蒙說”與中國現代化——紀念侯外廬先生百年誕辰
侯外廬史學體系及其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
紀念侯外廬先生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紀要
侯外廬歷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紀念侯外廬先生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紀要
江心力 宋玉波

 

紀念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侯外廬先生百年誕辰的學術研討會于2002年10月12日至15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開。中國歷史學界“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專家學者近百人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期間,在西北大學校園內舉行了侯先生半身塑像的揭幕儀式。

 侯外廬為民族解放和民族復興奮斗的一生

任繼愈教授在學術演講中說,近一百年是新舊交替、中外交流的一百年。中國社會從崩潰的邊緣走向繁榮昌盛,從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新的社會主義社會,總之是擺脫困難,走向進步。危難的時代需要光明。侯外廬先生是這個時代尋求光明的杰出人物,外廬先生的一生,是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一生。武漢大學蕭萐父教授為紀念會特地賦詩一首,寄托對侯外廬先生的懷念。詩中說:“薊下烽煙筆仗雄,胸懸北斗氣如虹。洞觀古史知難產,發掘新芽續啟蒙。細案船山昭學脈,鐘情四夢寄幽衷。百年風雨神州路,永記前驅播火功。”他在文章中滿懷深情地指出侯外廬始終保持著對真理的“韌的追求”,保持著一個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活力,他以獨樹一幟的理論建樹和不肯曲學阿世的崇高人格,贏得了學者們的拳拳服膺和衷心敬仰。侯外廬先生晚年寫作回憶錄《韌的追求》的主要助手朱學文,在會上深情地回憶了有關往事,使與會代表領略了侯外廬先生的精神風貌。學文同志指出,唯物史觀已經成為中國十幾億人口性格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忘記那些傳播唯物史觀的先驅們,應該把為唯物史觀傳播做出貢獻的哲學家、歷史學家一代人的心路歷程留下來。

  二 侯外廬就中國社會史、中國思想史研究的理論探索

任繼愈教授對侯外廬先生的學術功績做了概括,他認為侯外廬先生等的《中國思想通史》提供了看從古到今思想的變化和發展的方法。他還說,外廬先生從全局看思想流派,還提出自然科學很重要,眼光看得遠,看得深。侯外廬先生還指出除研究官方流行的思想以外,還應研究官方壓制的、排斥的思想,它們也是社會思潮的一部分,不然對社會思潮的研究就不完整。張豈之教授在發言中說,侯外廬先生在整個學術活動中,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歷史、中國社會史、中國思想史的研究統一起來,并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他的關于封建社會土地國有制觀點,就很有中國特色。他提出中國的啟蒙思潮在17世紀興起,把方以智和西方的百科全書派聯系在一起,也是對中國社會思想的獨特解剖。李學勤研究員做了“侯外廬先生對古代社會研究的貢獻”的發言,認為侯外廬先生學術貢獻的第一點是從馬克思、恩格斯經典原本出發,繼承了亞細亞生產方式論戰的統緒。第二點,侯先生在對中國社會研究方面有很高的理論視野,認為中國古代和歐洲的古典的古代,走的是兩種不同的路徑,這個論點是侯先生的創新。第三點,侯先生在研究古代社會時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從思想史看社會史,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上層建筑與社會存在的辯證觀點。龔書鐸教授在以“外廬先生與北師大的情誼”為題的發言中說,馬克思主義在史學領域里的傳播,李大釗、郭沫若、侯外廬有各自獨特的地位,侯外廬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史、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嘗試者。瞿林東教授在發言中說,侯先生講社會史研究是中國歷史研究的基礎,政治經濟學是一門歷史科學,侯先生的研究方法和道路受到有見識的學者贊同。侯先生關注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具體路徑,促進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民族化,走了一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他指出,要學習侯外廬先生的史學遺產,推進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國民族化。盧鐘鋒研究員認為侯先生在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30年代至40年代探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歷史實際的結合,建立了馬克思主義史學體系。此后,侯先生從社會史和思想史結合的角度探索中國思想史發展的途徑。蕭萐父在文章中說:“侯外老以其‘通古今之變’的中國社會史觀,提出‘周秦之際’與‘明清之際’(兩個‘之際’)的社會轉型期,揭示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并以社會史與思想史的統合研究,提出并論證了中國特有的‘早期啟蒙說’以及中國近現代化的‘難產說’,卓然成為一代學術宗師。”在國際上,他被看做是“世界一級的亞細亞生產方式論者”和“馬克思主義思潮及其歷史科學的少數高水準理論家之一”。

 注意培養人才,重視獨立研究和集體智慧相結合的學派風格

  張豈之教授在發言中說;侯外廬先生在學術研究中,把獨立研究和集體智慧結合在一起。《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有三人參加,包括杜國庠先生、趙紀彬先生。第二卷、第三卷增加了邱漢生先生。第四卷增加了白壽彝先生、韓國磐先生、楊榮國先生。外廬先生很注意培養學生,他對教學一點也不輕視。正由于此,外廬先生的成果才可以不斷地傳承下去。任繼愈教授認為,侯外廬注意培養人才,形成了一個學術群體;學術的繁榮發展,不是靠一個人,而是靠幾代人,侯老的觀點、方法值得思考。龔書鐸教授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指出,建國初期,侯外廬先生推動了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的馬克思主義學習,推進了教學改革。他當時給劉淑娟同志寫的條子——“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反映了侯先生韌的追求的精神。崔大華研究員滿懷深情地回憶了外廬先生和漢生先生的友誼,認為馬克思主義史學家都是仁者,侯外廬學派是思想史的一個流派,是一個時代一個時期的標志,兩位導師四十年的友誼具有非凡的價值。步近智研究員也以“外廬先生、漢生先生與《宋明理學史》”為題發了言,認為《宋明理學史》是建國后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宋明理學產生發展、流傳的著作,實現了外廬先生多年的愿望與期盼。同時,通過宋明理學史的研究,侯外廬先生等的研究方法、風格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

大會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陳祖武、林英先生,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劉澤華、馮爾康、張國剛先生,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何兆武先生都發來了信函。他們在信中說:“侯外廬先生是著名的老一輩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是中國社會史、中國思想史學科的卓越奠基人。他的《中國思想通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等著作,以豐富的史料和非凡的見識滋養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史學工作者。侯外廬先生在中國新史學發展中的卓越貢獻,將永遠銘記在后人心中。”

注:此文原載《中國思想史論集(第二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來源: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

  [返回首頁]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云霄县| 夏津县| 大渡口区| 乐陵市| 保山市| 榆中县| 花垣县| 孟津县| 翼城县| 涿州市| 浠水县| 买车| 无为县| 道孚县| 永泰县| 濮阳市| 宕昌县| 烟台市| 沙坪坝区| 抚顺市| 盈江县| 阿克陶县| 沐川县| 咸宁市| 高平市| 依安县| 万山特区| 依安县| 济宁市| 康保县| 新乡县| 青川县| 星座| 新郑市| 抚州市| 盐池县| 双桥区| 晋宁县| 慈利县|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