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大師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選讀|大師研究|研究著述|書品推介|研究學人|相關鏈接
|
|
|
||||||||||||||||||
|
|||||||||||||||||||
程巢父
|
|||||||||||||||||||
錢穆先生的《師友雜憶》是一本懷人含蓄、憶事婉約的書。他在追憶抗戰初期西南聯大的生活時,有一段說到陳夢家、趙蘿蕤夫婦:“有同事陳夢家,先以新文學名……其夫人乃燕大有名;,追逐有人,而獨賞夢家長衫落拓有中國文學家氣味!边@位名;ǎ褪勤w蘿蕤先生。 趙蘿蕤自幼長在蘇州,14歲才走出古城,開始了她此后70多年的學術人生。她的父親趙紫宸早年就讀東吳大學,是黃摩西的學生,后來又留學美國。到她上學時,趙紫宸已是東吳大學教授兼教務長了。她在蘇州圣約翰堂附近的幼稚園玩了3年,7歲進景海女子師范學校就讀,同年開始學習英語和鋼琴,受的完全是美國式的教育。趙紫宸生怕教會學校不注重中文的培養,就親自在家里為女兒教授《唐詩三百首》和《古文觀止》。12歲那年,女作家蘇雪林來班上教國文,她重視學生的寫作能力,趙蘿蕤的作文常常受到她的雙行密圈。 趙蘿蕤離開蘇州是因為父親趙紫宸接任了燕京大學宗教學院院長一職,他們全家遷往北京。這一年(1926年)趙蘿蕤14歲。當年,她就考上了燕京大學附屬中學高三,父親因愛女年幼,囑她改讀高二。1928年,她直接升入燕大中文系,受業于郭紹虞、馬鑒、周作人、顧隨、謝冰心等名教授。翌年,美國老師包貴思女士勸她改學外國文學。她征得父親同意后,轉系攻讀英國文學。 從燕大畢業時,趙蘿蕤真是太年輕了,20歲。父親說怎么辦呢,還是上學吧。清華大學就在隔壁,去試試考一考。那里有個外國文學研究所。 當時清華的外國文學研究所除了英語外,還要考兩門外語。結果,趙蘿蕤法語及格了,德語卻吃了一個零分。不過,她的英語確實過硬,考了一百分。吳宓老師說:“行。德語等入學后再補吧。”就這樣,趙蘿蕤被錄取了,并且還得了1年360元的獎學金。 進入清華第3年,應戴望舒之約,她開始翻譯艾略特的長詩《荒原》。 作為《荒原》的第一位中譯者,趙蘿蕤在1940年受重慶《時事新報》“學燈”版主編宗白華先生之約,寫了一篇題為《艾略特與〈荒原〉》的文章,全面評析了《荒原》這首無一字無來歷的艱澀長詩的藝術特色。這篇文章是國內評論艾略特的先驅,開了把西方現代派文學譯介到我國的先河,對我國不少新詩人(如“九葉詩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44年秋,陳夢家受邀赴美講學,在芝加哥大學講授古文字學。1946年夏,陳夢家在哈佛大學會見了回美國探親的艾略特。7月9日晚上,艾略特請趙蘿蕤在哈佛俱樂部晚餐,詩人即席朗誦了《四個四重奏》的片段,并且在她帶去的兩本書《1909-1935年詩歌集》和《四個四重奏》上簽名留念,還在前者的扉頁上題寫了“為趙蘿蕤簽署,感謝她翻譯了荒原”的英文題詞。 趙蘿蕤從清華外國文學研究所畢業是1935年,轉入西語系任助教,1936年與陳夢家結婚!捌咂呤伦儭焙,夫婦倆輾轉跋涉到昆明,陳夢家任教于西南聯大。聯大雖由清華、北大、南開組成,但仍循清華舊規:夫妻不能在同一學府任教。這樣,趙蘿蕤便作出犧牲,在家操持家務,但仍然勤讀不輟。1939年至1944年,她在云南大學和云大附中任教,同時翻譯出版了意大利作家西洛內的反法西斯小說《死了的山村》。 。保梗矗茨昝绹鸫髮W的費正清先生給陳夢家聯系了到芝加哥大學東方學院教授古文字學的工作。趙蘿蕤因此有了在美國第一流的芝大英語系學習的機會。40年代的芝大英語系正是它的全盛時代,聚集了不少世界知名的一流學者。文藝理論與18世紀英國文學的專家是克萊恩教授;莎士比亞與玄學派詩人的專家是喬治·威廉森教授;19世紀小說文本精讀的專家是法國著名學者卡薩緬的高足布朗教授;狄更斯與英國文學專家是沙伯爾教授;古英語、中世紀英語與喬叟專家是赫伯特教授;美國文學專家是維爾特教授,他同時任系主任和文學院院長。趙蘿蕤得以在他們的門下學習和研究。維爾特教授問她有多少時間學習,打算學3年還是4年?這使她想起了10歲時與祖父的一段對話。 祖父說:你將來想得一個什么學位? 趙蘿蕤說:我只想當一個什么學位也沒有的第一流學者。 此刻在維爾特教授面前她猶豫了。陳夢家則竭力說服她:一定要取得博士學位。于是,她選擇了4年。此后的4年,趙蘿蕤把它稱之為“我一生中很重要的4年”。 1947年陳夢家先行回國,任教清華。翌年冬趙蘿蕤也回到了北平,3周后,北平解放,她與丈夫團聚。隨后,她任燕大西語系教授,后又兼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她乃調入北大西語系任教授。 。保梗担纺觋悏艏冶淮虺捎遗桑母锍跤忠虿豢叭淌芰枞瓒钥O身亡。趙蘿蕤遭此沉重打擊,一度精神分裂,住進了安定醫院。翦除四兇之后,她繼續執教,并任博士生導師。她讀了近十余年來美國新出版的有關惠特曼的著作,又借赴美探親的機會到國會圖書館查閱惠特曼的手稿,終以12年工夫完成了帶有大量注釋的《草葉集》全譯本,這一成就震驚了學術界!都~約時報》評論說:“一位中國學者竟能如此執著而雄心勃勃地移譯我們這位主張人人平等的偉大民族詩人的作品,真使我們驚訝不已。”芝加哥大學為此在建校百年時向她頒發了“專業成就獎”。趙蘿蕤于1998年元旦病逝,享年86歲。 (摘自《蘇州雜志》2001年第3期程巢父文)
|
|||||||||||||||||||
來源:人民網 |
|||||||||||||||||||
[返回首頁] |
![]() |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