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港臺國學類學術會議信息(五十八)

11、第4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20160313_044

時  間:2015 年11月20至21日(周五至周六)
地  點: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3樓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連結網址:http://www.ith.sinica.edu.tw/academic_03_look.php?no=546&page=1

內容簡介:

11月20日
9:10-10:10
【專題演講】
主持人: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社會抗爭(柯志明,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10:25-12:10
【日本帝國的臺灣、滿州國、蒙古與華中的社會調查】
主持人:林文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復數民族主義夾縫下的臺灣原住民族:日治與戰后初期日本學者的民族學與考古學調查(林文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滿洲國時期的民俗調查活動(林志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民國時期日本在上海地區的宗教調查:以大谷派僧侶藤井草宣為例(佐藤仁史,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教授)
蒙疆的社會調查--以日本人的農業土木調查為中心(島田美和,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總和政策學部専任講師)
與談人:林文凱、林志宏

13:30-14:50
【儀式、身份與國家:帝制以來的邊境社會】
主持人:連瑞枝(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副教授)
十五世十八世紀帝國邊境的土官和灶戶(連瑞枝,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副教授)
中越邊境臺語人群儂智高崇拜的比較(高雅寧,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盤瑤《盤王大歌》中的「己」與「異己」觀:性別、儀式與族群(陳玫妏,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所(漢學院)博士)、臺灣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與談人:李翹宏(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副教授)

14:55-15:50
【清代沿山邊區宗教與社會】
主持人: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清代沿山邊區社會與「防番」信仰:以埔里盆地為中心(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連結邊區:清末噶瑪蘭基督徒與漢番社會網絡(王政文,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王志宇(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所教授兼所長)

16:05-17:50
【東南亞與臺灣客家的比較】
主持人:張翰璧(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
試論緬甸華人之緬化(黃紹恒,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教授)
日治臺灣的福客關系(林正慧,國史館薦任協修)
客家源流辨析:社會學和生物學的對話(潘美玲,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副教授)
新加坡獨立前后聚落的族群關系:以德光島為例(利亮時,國立高雄師范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與談人: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11月21日
9:00-10:20
【原住民的社會與空間】
主持人: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清廷族群政策的因地制宜:以嘉義沿山地區三層制空間的變形為例(吳育臻,國立高雄師范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最后的番業地--20世紀初葉臺灣中 北部番租、口糧的分布初探(李宗信,國立彰化師范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
從山地到山腳:屏東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與集團移?。ㄈ~高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詹素娟

10:35-12:20
【交迭的過去與人群的分類:當代恒春半島上的認同形成與連結】
主持人:林開世(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建廟成佛:屏東滿州地區民間信仰的確立(林開世,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恒春半島的老祖祭典與人群意象:滿州里德山頂的例子(陳怡君,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
當代「族群分類」的現象與發展--以卡大地布(知本)卑南人為例(陳文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臺東珠三娘媽的信仰與文化變遷(簡明捷,國立師范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生)
與談人:童元昭(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13:30-15:15
【清代臺灣府城研究】
主持人:李文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十八世紀臺灣府城的城市規劃與發展(陳冠妃,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候選人)
清嘉慶年間蔡牽事件與臺灣府城社會的變化(李文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清代臺灣的官租、生息銀兩與郡城紳商(曾品滄,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爽文事件臺灣府城內的政治戰爭--一個六堆粵民出征適宜性的論戰(施雅軒,國立高雄師范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林欣宜(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15:30-17:15
【地域社會:實證與概念操作的對話】
主持人:康培德(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
日治時代屏東平原行政區區劃與地域社會的解構(許淑娟,國立高雄師范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與談人:(陳國川,國立師范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資源、國家與利益集團:19世紀末馬來半島邊區拿律地域的形成(Pek Wee Chuen,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地理系博士候選人)
馬來西亞龜咯地區華人地域社會的建構(陳國川)
與談人:梁志輝(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十七世紀臺灣南島語族的地域勢力與區域整合(康培德)
與談人: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2、東亞聚焦:2015第六屆數字典藏與數字人文國際研討會

20160313_046

時  間: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周一至周三)
地  點:臺灣大學霖澤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
聯 絡 人:Tel: 02-3366-9846;E-mail: adhic@gmail.com
連結網址:http://www.dadh.digital.ntu.edu.tw/ch

內容簡介:

暫訂議程
11月30日
13:30-14:50
Panel A
《漢學全文電子資源之發展與展望》

14:50-16:00
Paper Session 1

16:20-17:30
Paper Session 2

12月1日
09:00-10:00
專題演講(一)

10:00-11:40
Paper Session 3

13:30-15:10
Paper Session 4

15:10-16:30
Panel B
《歷史GIS論壇》

16:50-18:10
Panel C
《Large-Scale Humanistic Studies and Discoveries with Computing Facilitators》

12月2日
8:30-9:50
Panel D
《東亞文學觀念史與數位人文》

10:10-10:40
特邀演講

10:40-12:20
Paper Session 5

13:30-14:30
專題演講(二)

14:30-15:50
Panel E
《下一代漢籍文獻之數字處理與接口服務》

16:10-17:30
Panel F
《數位漢學在德國:漢學家、圖書館員、與信息學者的共同挑戰及機會》

13、「南海諸島之歷史與主權爭議」學術研討會

20160313_045

時  間:2015年12月10至11日(周四至周五)
地  點: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第2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聯 絡 人:張凱婷,Tel: (02) 2789-8149;E-mail: kaiting@gate.sinica.edu.tw
連結網址:http://www.rchss.sinica.edu.tw/news/news.php?Sn=1586#

內容簡介:

本研討會已公布論文發表者及主題:

南京國民政府對于南海諸島產業的經營(許峰源,國發會檔管局研究員)

我國南海經略與主權作為(高木蘭,高木蘭海事商務法律事務所律師)

南海U型線的前世今生--地圖觀點(汪開宏,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博士生)

18-19世紀英國人對南海島嶼之探索、地圖繪制與命名(白璧玲,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博士后研究)

中國因應菲律賓仲裁案對南海U形線再確認的探討(孫國祥,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

「衛我南疆」碑--探討民國54-55年我國建立南沙群島國碑之背景與意義(劉信良,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研究助理)、(林昱婷,臥龍崗大學澳洲國家海洋資源安全中心研究生)

越南學界對越南領海中的黃沙、長沙群島主權研究回顧:歷史及法律證據(阮氏青河,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生)

開、禁之間:越南阮氏王朝到阮朝的海洋意識轉變(李貴民,長庚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組兼任助理教授)

美國南海政策之研究:霸權之維系及其挑戰(盧業中,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

南海填海造陸之國際法探討(王冠雄,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歷史性水域主張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宋承恩,國立政治大學國際法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研院唐獎法治獎評選委員會研究專員)

英國對于南沙群島之主張及其影響(1930-1951)(陳鴻瑜,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

冷戰時期菲律賓進占南沙諸島方法與我國政府的反應(湯熙勇,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研究員)

冷戰期間臺(中)菲南沙主權沖突之爭論與研析(黃宗鼎,國立暨南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從白礁案看南海歷史檔案之國際法意義(高圣惕,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教授)

※在線報名網址:http://www.rchss.sinica.edu.tw/conf/201512101211/

※歡迎相關領域之學生、學者及各界人士報名參加。主辦單位保有審查報名資格及更改議程之權利。會前三天請至網站上查詢報名通過名單,主辦單位將不另行通知且會議當天亦不接受現場報名。

資料來源:臺北《漢學研究通訊》、臺北《國家圖書館電子報》等 陳友冰輯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南丰县| 潼关县| 阿坝县| 米林县| 拉孜县| 建瓯市| 怀来县| 满洲里市| 蓝田县| 西华县| 班戈县| 成武县| 磐安县| 宁南县| 广州市| 义马市| 吕梁市| 寻甸| 鄄城县| 黄陵县| 饶河县| 禹州市| 昆明市| 金山区| 淮安市| 铜鼓县| 长沙县| 连云港市| 铜陵市| 甘洛县| 尉犁县| 永川市| 九龙城区| 眉山市| 盘山县| 佳木斯市| 佛教| 宁武县| 安达市|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