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宋人絕句鑒賞之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望湖樓又名看經(jīng)樓、先得樓,位于斷橋東今日少年宮廣場西側(cè),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二年(964),吳越王錢繆所建。今日的望湖樓青瓦屋面,朱色單檐雙層歇山頂,整個建筑宏麗古雅。登樓憑欄,取山形,臨碧波,借摩崖,一湖勝景皆來眼底,是觀西湖湖光山色的絕佳處。所以宋代文人士紳游湖時對于此處聚會,自然也多有題詠。王安石有首題贈詩就是寫于此樓宴飲歸來之時:“水光山氣碧浮浮,落日將歸又少留。從此只應(yīng)長入夢,夢中還與故人游”(《杭州望湖樓回馬上作呈玉汝樂道》)。據(jù)宋人王明清《揮麈錄》云:蘇東坡守杭時,“每遇休暇,約客早會于山水佳處。飯畢,每客一舟,令隊長一人各領(lǐng)數(shù)妓,任其所適。晡后,鳴鑼集之,復(fù)會望湖樓或竹閣之類,極歡而罷,實一時勝事也”。蘇軾在此也多有題詠。其中《望湖樓醉書》就有五首,其中以上述的第一首最為有名。另外四首依次是:“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水枕能令山俯仰,風(fēng)船解與月徘徊”(其二);“烏菱白芡不論錢,

  亂系青菰裹綠盤。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其三);“獻(xiàn)花游女木蘭橈,細(xì)雨斜風(fēng)濕翠翹。無限芳洲生杜若,吳兒不識楚辭招。”(其四);“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xiāng)無此好湖山。”(其五)。最后一首的最后兩句,可看出蘇軾對西湖的熱愛,可謂點睛之筆。下面對最出名的第一首加以解析:

  夏天的雨,一是來勢猛,它不象那“潤物細(xì)無聲”的雨,往往眨眼之間已如進(jìn)豆之急;二是時間短暫,它不象那經(jīng)月累旬綿綿不斷的秋雨,往往是一陣颶風(fēng)過后就雨散云收,又是驕陽似火。對夏雨這兩個典型特征,蘇軾有兩首詩對它們分別作了生動的描繪。《有美堂暴雨》主要是描繪夏雨的第一個特征: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fēng)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魂。

  這首詩運用夸張、比喻、想象、神話等表現(xiàn)手法,把夏季暴雨的迅疾、聲威寫得準(zhǔn)確、形象而又富于氣勢,場面也顯得壯闊而雄渾。至于描繪夏雨的第二個特征則要數(shù)這首七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了。望湖樓,一名看經(jīng)樓,五代時吳越王錢倣所建,在杭州西湖邊的昭慶寺前,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蘇軾因?qū)Ξ?dāng)時變法持有不同看法被排擠出京,任杭州通判。這首詩寫于來杭的第二年夏天,詩共五首,這里選的是其中的一首,這首詩用夸張的筆法,飛動的氣勢描繪了夏季變化無常的氣候特征和夏雨來疾去速的迅猛氣勢,很能夠表現(xiàn)出蘇詩“清雄”的特色。詩名“醉書”,只是為了加強詩的磅礴氣勢和變化無端的特色,在詩的結(jié)構(gòu)和布局上,詩人倒是作了精心的考慮和安排,毫無醉中的顛倒和紊亂。四句詩分別寫了夏雨前后四種場景。第一句是寫云,這是一種含水量很大的積雨云,詩人形容這種云象翻倒的墨汁一樣。

  “未遮山”的含義有二、一是說這片烏云的面積并不大,并不是遮天蓋地,不象《有美堂暴雨》所說的那樣“滿座頑云撥不開”,二是說速度非常之快,烏云尚未遮山,雨點已落到了腳下。這兩層含義都抓住了夏雨的典型特點:無須漫天烏云,也不需要蘊貯很長時間。第二句是寫雨,雨點很大也很急,詩人用“白雨跳珠亂入船”作了個很形象的比喻,雨點大得象圓潤的珍珠,而且還在不斷地濺落,所以說是跳珠。單用“跳珠”二字,還不足以形容暴雨的急驟,詩人又用“亂入船”三宇來描繪雨點擊地四處進(jìn)射之狀,要知道,蘇軾是很注意詩句的飛動氣勢的,他曾說過“新詩如彈丸”,就是說,詩句要象彈丸射出那樣給人一種急速感和飛動的氣勢。他的一些描景名句往往都有這種特點,如寫激浪是“朝來白浪打蒼崖,倒射軒窗作飛雨”(《大風(fēng)留金山兩日》),寫海潮是“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望海樓晚景》),甚至寫月出,也能給人一種飛動的氣勢:“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和子由中秋見月》)。《望湖樓醉書》中這兩句,也主要是靠急速感和飛動的氣勢贏得了千百萬讀者的贊賞。

  以上是詩的一、二兩句,主要是寫雨前和雨中,下面的三、四兩句則是寫雨后。如果說一、二兩句是以飛動的氣勢取勝的話,那末三、四兩句則是在飛動氣勢之中又加上了莫測的變幻。“卷地風(fēng)來”不僅是寫風(fēng)來之猛,也寫出了風(fēng)來得很突然:正當(dāng)烏云蓋頂、暴雨如傾之際,突然吹來一陣卷地的狂風(fēng),吹散了烏云,暴雨也隨之消失,望湖樓下水平扣鏡,就象什么電沒有發(fā)生過一樣。清人沈德潛評蘇詩如“:天馬脫羈、飛仙游戲,窮極變幻,而適如意之所欲出”(《說詩啐語》卷下)。這種天馬脫羈所產(chǎn)生的氣勢,飛仙游戲所產(chǎn)生的雄奇,正是蘇詩吸引人之所在。

  這四句詩分別寫了暴雨前后云、雨、風(fēng)、湖四種場景的千種風(fēng)姿、萬般變化,但這四者之間又是密切相關(guān)的:烏云是白雨之因,白雨是烏云之果;狂風(fēng)吹散了烏云,烏云帶走了暴雨,這才會“望湖樓下水如天”。另外,在結(jié)構(gòu)上,前三句都是寫暴雨前后飛動而多變的氣勢,而第四句卻是個相對的靜止。“水如天”,既是在描繪波平如鏡之狀’又是在描繪水天空闊之態(tài)。這樣動、靜相承,動更覺其動,靜更顯其靜,方更顯出夏季氣候多變的季節(jié)特征,也更顯示出夏季西湖帶有豪宕氣慨的美景。

  這首詩的藝術(shù)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下面兩點:

  首先,這首詩雖只有四句,但場面闊大、風(fēng)格雄渾。有人論及宋詩,總是覺得唐詩雄渾,宋詩纖細(xì),唐詩闊大,宋詩偭狹,唐詩外露,宋詩內(nèi)向。其實這也不盡然,蘇軾這首詩就頗有唐人豪雄闊大之風(fēng),相反有的唐人絕句反倒顯得纖細(xì)和苒弱,如元和年間詩人施肩吾的《夏雨后題青荷蘭若》就是如此: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jīng)一雨洗諸塵。
微風(fēng)忽起吹蓮葉,青王盤中瀉水銀。

  施肩吾,字希圣,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廬)人,元和年間進(jìn)士,后隱居洪州西山,世稱“華陽真人”,其詩以“清麗”稱于世。上面這首詩也是描寫夏雨,但迴避了雨前的烏云翻滾和雨落時的磅礴氣勢,專寫雨后的清新和恬靜:暴雨洗去了塵垢使竹樹顯得清新嫵媚,也使蓮葉上積滿了水珠,經(jīng)風(fēng)一吹,象碧玉盤中瀉落的水銀。這樣的場景描繪雖不失生動、形象,但與“烏云翻墨”、“白雨跳珠”這種雄渾的氣勢和“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這種闊大的場面相比較,就傷于纖細(xì)和單調(diào)了。

  蘇軾這首詩的第二個特色就是氣勢飛動,富有變化。為了說明這個特點,我們也想與一首唐詩作一比較,這就是中唐時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桔子低山雨重,拼櫚葉戰(zhàn)水風(fēng)涼。
煙波淡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頭望,蓬萊官在海中央。

  這首詩也是描寫西湖夏雨前景象的,寫于長慶四年(824)夏,詩人任杭州剌史之時。這首詩很出名,因為它出色地描繪了孤山寺附近的秀美之景和鮮明的季節(jié)特征,其中交融著詩人的喜悅之情。但就寫夏雨前的景象這點來說,似不及蘇軾的《望湖樓醉書》有氣勢、多變化。盡管它也寫出了“山雨重”和“倚夕陽”等夏季氣候多變的季節(jié)特征,但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相比,似不及這兩句變化之快,同時,使櫚葉擺動的“水風(fēng)”也不如“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來得迅猛,因此,也就缺少蘇詩那種飛動而多變的氣勢了。

附 錄

《湖山便覽》卷四 清·翟灝

  望湖樓 在昭慶寺前,一名看經(jīng)樓,宋乾德二年,錢忠懿王建。王明清《揮麈錄》云:坡公每遇休暇,約客早會于山水佳處。飯畢,每客一舟,令隊長一人各領(lǐng)數(shù)妓,任其所適。晡后,鳴鑼集之,復(fù)會望湖樓或竹閣之類,極歡而罷,實一時勝事也。〔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水枕能令山俯仰,風(fēng)船解與月徘徊。烏菱白芡不論錢,亂系青菰裹綠盤。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獻(xiàn)花游女木蘭橈,細(xì)雨斜風(fēng)濕翠翹。無限芳洲生杜若,吳兒不識楚詞招。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xiāng)無此好湖山。郭祥正《看經(jīng)樓》:樓下水連天,樓居即水仙。何須把黃卷,極目盡紅蓮。楊時《望湖樓》:斜日侵簾上玉鉤,檐花飛動錦紋浮。湖光寫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翠鷸翻風(fēng)窺淺水,白云隨意入滄洲。留連更待東窗月,注目晴空獨倚樓。

《養(yǎng)一齋詩話》卷九 清·潘德輿

  予又考坡公七絕甚多,而合作頗少。其高才博學(xué),縱橫馳驟,自難為弦外音。“梨花淡白”一章,允屬杰出,文潛所賞,足稱只眼。然坡之七絕高唱,猶有數(shù)章,漫識於此,供愛者之諷誦焉。“江東賈客木綿裘,會散金山月滿樓。夜半潮來風(fēng)又熟,臥吹簫管到揚州”“青山斷處塔層層,隔岸人家喚欲應(yīng)。江上秋風(fēng)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溶溶晴港漾春暉,蘆筍生時柳絮飛。還有江南風(fēng)物否。桃花流水{此魚}魚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0160312_004

今日西湖望湖樓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松原市| 阿图什市| 莆田市| 吴忠市| 南郑县| 金堂县| 射阳县| 广宁县| 灵山县| 青铜峡市| 双桥区| 西昌市| 天全县| 兴义市| 尉氏县| 潼南县| 诸暨市| 稷山县| 竹溪县| 兴城市| 南阳市| 保亭| 弋阳县| 图木舒克市| 丽水市| 留坝县| 禄丰县| 大名县| 云龙县| 安溪县| 繁昌县| 镇远县| 顺义区| 蛟河市| 白银市| 泰宁县| 青海省| 武定县| 建始县| 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