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近期國學類學術講座(五)
26、【演講】金良守:侯孝賢電影里的「家族」
時 間:2015年5月20日(周三)15:00-17:00
主 講 人:金良守(Kim Yangsu,韓國東國大學中語中文學系教授,漢學研究中心「外籍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
地 點: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漢學研究中心
聯 絡 人: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內容簡介:
【寰宇漢學講座】
5月20日(周三)
15:00-17:00
主講人:金良守(Kim Yangsu,韓國東國大學中語中文學系教授,漢學研究中心「外籍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
講題:侯孝賢電影里的「家族」
主持人:陳儒修(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演講摘要:
《悲情城市》是侯孝賢的電影進入韓國市場的契機。在當時都被視為「政治不自由」的臺灣和韓國社會里,本作品有著「打破禁區」的象征意義。之后侯孝賢制作《好男好女》、《戲夢人生》等,完成了他的「歷史三部曲」?!笟v史」遂成為討論其作品時很重要的關鍵語,但侯孝賢作品中敘述歷史時,另有一不能忽視的重要的因素,就是「家族」。
《悲情城市》情節涉及二二八事件這一點上得到「打破禁區」的評價,另一方面劇中女性角色被描寫為太消極的存在則受到批判。侯孝賢電影中的女性形象頗多以此方式呈現,與他的電影多以「家族」為敘事的主體有關系。他作品里的女性被設定為「構成家族的一個因子」,常扮演一個被動的存在。這可能是受儒教傳統的亞洲共同體觀念的影響。
家庭不僅是國家經濟的基礎單位,也是戰爭時征兵的單位,同時還是獨裁政權統制的單位。在殖民統治、戰爭動員、經濟成長以及獨裁控制交錯的20世紀東亞歷史里,國家和家族頻頻處于互相對立的緊張關系中。個人主義和合理主義的思考方式可以說是城市化的結果,不僅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亦導致家族意識的變化和家族情緒的矛盾,這些情況在轉移到工業社會的東亞地區的近代家庭里處處可見。
盡管不同國家和地域有其差異,但是20世紀后期,東亞社會離婚率上升、出生率下降、同居率升高、婚外出生人口增長等問題,導致家族的組成和定義開始有了新的變化。長期以來依靠結婚和生育來維系的近代家族關系開始動搖,「家族的時代」開始轉變為「個人的時代」 。
我的演講以《冬冬的假期》(1984)、《悲情城市》(1989)、《咖啡時光》(2003)等三篇為分析的對象。本人將討論臺灣近代家族在殖民統治、戰爭體制和獨裁統治等國民國家的不同階段之發展特點,以及從東亞視野探究在面臨過度競爭、物質崇拜、經濟危機等沖擊的后現代社會里,臺灣的「家族」又如何呈現與變化等問題。
臺灣、韓國、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都具有悠久儒家思想傳統和近代城市生活之間的矛盾等社會要素。臺灣具有日本殖民統治、獨裁體制、民主化運動、經濟成長等很多現代史上跟韓國相似的政治經濟背景與社會發展特征。我認為通過文化層面了解臺灣的社會發展、民眾意識與臺灣人的感情結構,對韓國歷史的研究將會有一定啟示。
主講人簡介:
金良守(Kim Yangsu),韓國籍,現為韓國首爾東國大學中語中文系教授。金教授曾任韓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語中文學會」編輯委員長等職。研究近現代臺灣文學已近三十年,學術涵養深厚,將許多臺灣小說、詩詞如翻譯為韓文。譯有施叔青、鄭清文、李昂、袁哲生、張瀛太、黃凡、吳錦發等臺灣作家作品。金教授本年獲得漢學研究中心獎助,來臺灣研究主題為「臺灣新浪潮電影里的城市化及家族危機問題」。
※有意參加本講座者,請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http://activity.ncl.edu.tw/)在線報名。
27、【演講】康培德:相爭牽手、一女多偶?荷蘭東印度公司轄下的原住民跨國婚姻
時 間:2015年5月20日(周三)14:00-16:00
主 講 人:康培德(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
地 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長沙街1段2號,總統府正后方)
主辦單位:國史館
聯 絡 人: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連結網址:http://www.drnh.gov.tw/Default_Chinese.aspx
內容簡介:
【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十八)】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28、【演講】雷勤風:《杜騙新書》未杜騙,近現代故事新編
時 間:2015年5月21日(周四)10:00-12:00
主 講 人:雷勤風(Christopher Rea,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學系副教授)
地 點:中央研究院文哲所3樓討論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連結網址:http://www.litphil.sinica.edu.tw/home/news/20150521_3a.html
內容簡介:
主持人:胡曉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文章分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