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港臺國學類學術會議信息(五十二)

9、2015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時  間:2015年6月11至12日(周四至周五)
地  點: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聯 絡 人:張正諺,E-mail: cseas2015@gmail.com
連結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cseas2015/

內容簡介:

2015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征稿啟事

年會主題:季風亞洲東南亞的過去與現在

前言:

季風亞洲 (Monsoon Asia)是一地理學名詞,專指受到季風影響的亞洲地區。因亞洲大陸面對太平洋印度洋,海陸之間的氣溫、氣壓差距甚大,因而成為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而居住在此區域的人們,其過去與至今的數千年歲月中,皆受到此一季風氣候之影響,不論是飲食習慣、農作發展、海洋貿易,甚至是宗教與文化的傳播,以及移民的混血繁衍,皆在往來中促進了彼此的交流,特別是與大中華文化圈有著密切關系的東南亞。

在過去千年的歲月里,東南亞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早在漢、唐時期起,便成為中國與印度及阿拉伯世界交流的「中繼站」。不論是商品、動植物或是語言詞匯上的交換與互動,或是佛教及伊斯蘭教的傳入大中華地區,還是阿拉伯文明與印度文明與中國文明的交流,東南亞地區都曾扮演極為特殊的角色。甚至自大航海時代開啟后,西歐國家葡、西、荷、英、法等國先后在此地區建立據點經營亞歐貿易,而后帶動了數波華人殖民海外的歷史浪潮,影響所及是今日約有三千多萬華人定居在東南亞,以及「唐山過臺灣」漢人在臺灣的立足與繁衍,再再證明了東南亞與臺灣的我們,共同參與了季風亞洲數千年來歷史洪流的辛酸與喜樂。

經由前人的努力耕耘,以及各界的關懷與期盼下,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已累積相當豐碩的成果。本屆研討會延續著前人的腳步與精神,強調多元文化的人文關懷,從多元文化的視角,鼓勵以各種學科,從歷史學、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經濟學的領域切入,亦希望以不同的研究角度,如商品、性別、宗教、生態、文化、權力,來進行東南亞議題的相關研究。因此,誠摯邀請有志于從事東南亞區域研究的專家學者,惠賜稿件,冀望一同開創東南亞區域研究的新頁。

會議主題:

本年度研討會會議主題為「季風亞洲東南亞的過去與現在」,主要研究議題與方向如下:
1. 東南亞的政治權力(政治、人權)

2. 東南亞的國際關系(外交、國際合作)

3. 東南亞的經貿整合(商貿、產業、投資)

4. 東南亞的社會意象(性別、族群、社會、移民)

5. 東南亞的人文歷史(歷史、宗教、文化、文學)

6. 東南亞的相關議題(藝術、生態、其它)

會議日期:2015年6月11至12日(周四至周五)

會議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

論文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全文截稿日期:2015年5月20日

※受限于大環境經費問題,本次會議論文發表人數將視經費多寡有所調整。

※會議亦接受博碩士生墻報論文(poster paper),故投稿者可徑直申請提出墻報論文,一般論文經審查后,亦可能建議投稿者改提墻報論文。

聯絡事項:

投稿請將個人資料、履歷與摘要寄至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電話:+886-3-5742144;傳真:+886-3-5723105
地址: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二段101號
email: cseas2015@gmail.com
行政助理:張正諺;電話:0910075226

相關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cseas2015/

10、「臺灣白色恐怖口述歷史訪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5年7月18日(周六)
地  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8樓802室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臺灣口述歷史學會
聯 絡 人:Tel: 02-2652-5350
連結網址:http://www.taiwan.nccu.edu.tw/news/news.php?Sn=723

內容簡介:

9:30-10:30
【訪談記憶的實與虛】
主持人: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記憶的遺忘與建構——以二二八事件中的兩例為焦點(陳翠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與談人:黃富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人物訪談記憶的實與虛——以「省工委會」相關案件為例(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與談人: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0:50-11:50
【訪談后如何呈現文本、影像與錄音文件】
主持人: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文本呈現上的語言使用:以《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為例(林建廷,「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計劃」專任助理/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與談人:鄭麗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記憶所系何處──白色恐怖口述紀錄的博物館視角(曹欽榮,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
與談人:翁志聰(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13:00-14:00
【口述史與影像紀錄】
主持人:詹素貞(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執行秘書/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如何取得政治受難者認同,深入記錄口述歷史(楊麗祝,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副教授/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與談人:劉俊健(政治受難者張常美等口述紀錄片導演)
再生與希望──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杜劍峰,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編審)
與談人:王昭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14:00-15:30
【口述檔案與國家訪談的對話】
主持人:游鑒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歷史記憶與口述歷史的對話: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獄中生活探討(黃龍興,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綜合規畫組組長)
與談人:沈懷玉(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室秘書/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監事)
國家檔案與口述訪談的結合運用──以戰后臺灣白色恐怖案件的研究為中心(蘇瑞鏘,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彰化高中歷史專任教師)
與談人: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國家檔案及各類史料下的人物書寫:以雷震為例(任育德,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
與談人:潘光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胡適紀念館主任)

15:50-17:30
【座談會:白恐訪談所面對的困境】
主持人: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長)
白恐受難者口述中之傷痕記憶構成(王逸群,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臺灣白色恐怖口述訪談所面臨的幾個問題(侯坤宏,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白恐訪談所面對的困境──理論與實際(薛化元)
拒絕受訪或訪問紀錄不愿發表──白色恐怖案件訪談的負面經驗舉隅(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古蔺县| 新民市| 巴林右旗| 喀什市| 砚山县| 怀柔区| 巫山县| 石景山区| 濮阳县| 元江| 双城市| 虞城县| 肥乡县| 蒲城县| 松溪县| 昌乐县| 手机| 古浪县| 罗甸县| 宁波市| 北宁市| 洮南市| 绵竹市| 蕲春县| 泸西县| 宜兰市| 霍山县| 丁青县| 巴彦淖尔市| 松江区| 江城| 阿拉善右旗| 家居| 馆陶县| 绥滨县| 乌兰浩特市| 定远县| 德庆县| 留坝县| 额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