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宋人絕句鑒賞之一

奉召作 花蕊夫人

君王城頭樹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

  花蕊夫人,五代時后蜀國主孟昶的寵妃,徐姓(宋代陳師道《后山詩話》和清代吳之振、呂留良《宋詩鈔》均說姓費),青城(故治在今四川省灌縣東南)。因姿色嬌柔,狀如花蕊而得此雅號:“意花不足以擬其色,似花蕊翾(xuan)輕也”(吳曾《能改齋漫錄》)。后蜀亡,花蕊夫人隨孟昶降宋。為了占有她,趙匡胤毒死孟昶。但不到幾年,又因新歡將她遺忘。但據《宋詩鈔》,說她是因過失“以罪賜死”的,看來與懷念孟昶或上述詩作皆不無關系。

  這位“亡國夫人”不僅有姿色,而且重感情;不但重感情,而且有詩才;不但有詩才,而且有識見。據宋人筆記:孟昶降宋后被封為秦國公,封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孟昶攜眷屬入宮謝恩。趙匡胤見花蕊夫人艷絕塵寰,遂起覬覦之心。七天后孟昶暴疾而終,年四十七歲,史家多認為是太祖毒死的。太祖聞孟昶死訊,輟朝五日,素服發表,賻贈布帛千匹,葬費盡由官給,并追封孟昶為楚王。暗中卻將花蕊夫人納入后宮,寵冠六院。但花蕊夫人心里總拋不下孟昶,親手畫孟昶肖像,私自祭拜,有次被太祖撞見,謊稱是送子張仙像,因此埋下殺身之禍。后人曾有詩詠歌此事:“供靈詭說是神靈,一點癡情總不泯。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另外,花蕊夫人也很有才華,在后蜀宮中曾寫下宮詞一百首(《全唐詩》中從第六十首“梨園子弟”以下四十首作王珪詩),又寫有《采桑子》詞和這首七絕《奉召作》正因為如此,歷史上一些最喜歡把亡國罪責歸到女人頭上的士大夫,也似乎沒有人指責她是“紅顏禍水”,倒是很欽佩她對后蜀君臣的指責和面對宋太祖詢問時的膽識!

  乾德三年(964)冬,宋太祖趙匡胤命大將王全斌、劉光義統兵六萬分兩路伐蜀。此時,后蜀有兵十多萬,加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蜀道天險,如果孟昶能勵精圖治,奮勇抗擊,趙宋也未必能很快將他攻破。遺憾的是這位后主同當年的后主劉禪一樣,是位只知吃喝玩樂的亡國之君,所重用的大臣不是大言欺世的紈绔子弟,就是嫉賢妒能的宵小之輩。都統王昭遠在宋兵大軍壓境,自己并無有效防備的情況下,居然大言不慚,自比當年的諸葛亮,揚言要趁勢蕩平中原。結果落得個丟盔卸甲、被宋軍俘虜的下場。太子玄喆更出奇,他奉命前往劍門關接應前軍,居然帶上一大隊美女伶人,笙簫管笛,吹吹打打,一路歡歌醉舞。一聽到劍門關失守的消息,便一逃了之。等到宋兵逼近成都時,孟昶身邊除了一個“世修降表李家”的宰相李昊外,再無一個可用之人。從乾德二年冬王全斌出兵到乾德三年元宵剛過,孟昶自縛出城請降,總共才六十六天,比起前蜀王衍被后唐所滅還快。而兩次草擬降表的都是李昊,于是有心懷忠憤的人晚上在李昊的家門上寫道:“世修降表李家”。所以,花蕊夫人所云“更無一人是男兒”實在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首詩正是對后蜀滅亡的真實寫照。因為此詩是為了回答宋太祖“蜀何以而亡”的垂詢所作,所以題名為《奉召作》。

  詩的首聯用“君”和“妾的行為作對比。君和妾,不獨是性別上男女之別,婚姻上夫婦之別,更是政治地位上的差別。君王在朝廷作出決策——“城頭樹降旗”,后宮中“妾”卻毫不知曉也根本不屑于讓其知曉。短短十四個字,不僅寫出君主的昏庸和怯懦,“妾”的不平和怨恨,其中還夾雜著后宮嬪妃任人擺布命運的嗟嘆!當然還表現出花蕊夫人的識見:孟昶之所以交出江山,是為了保住性命和美人,但這卻不是她的選擇或者說是不愿看到的,因為“城頭樹降旗”就飽含著不滿和揶揄,“那得知”更是明白表露出自己的態度!

  花蕊夫人這兩句詩所表明的政治態度,也是她平素性格和情感的再現,并非是她在太祖趙匡胤面前的自我開脫或粉飾之詞。因為據宋人筆記,在寫這首《奉召作》之前,面對趙匡胤,還寫了首《采桑子》:

  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三千宮女皆花貌,妾最嬋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寵愛偏。

  據花蕊夫人在太祖面前稱述,這首詞寫于隨孟昶降宋由蜀赴汴京途中,題在葭萌驛的墻壁上。上闋抒寫家國之恨,前兩句是直抒,后兩句則是用杜鵑啼血來表達遠離故鄉詩的心境。下闋寫自己的擔憂,表面上是擔憂君王北上后會移情別戀,自己失寵,實際上別有懷抱。因為前兩句是是寫在蜀情形:在如花似玉的三千宮女中,自己都最受寵。到了汴京,孟昶已是亡國俘虜,三千宮女能剩幾何?自己還會失寵嗎?真正讓花蕊夫人擔心的可能是國亡之后孟昶心情的改變,眷戀的不再是女色,而是國亡之后無窮的悔恨:就像南唐李后主:“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破陣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這就讓詞中在離鄉之怨外又加上亡國之恨。花蕊夫人居然當宋太祖面吟誦這首昔日告別后蜀之詞,盡管亡國之恨較為隱晦,也還是難能可貴的。這首詞載于南宋吳曾的《能改齋漫錄》錄入,明代萬歷本《花草粹編》也與此相同,因此此詞為花蕊夫人所作,歷史上也沒有幾人懷疑其真實性。

  后兩句由事實敘述改為現實批判,情感也更為激憤:“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短短兩句之中用了多個對比:一是男兒與女流的對比。在封建社會,男主外,女主內,被認為是乾坤法則,當兵打仗、保家衛國被認為是男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高適《燕歌行》)。但后蜀的男兒不是男兒,他們沒有盡到保家衛國的責任,相反宋朝大軍一到,便在“城頭樹降旗”,反倒不如我等“女流”的剛烈慷慨。據史載,孟昶降宋暴卒后,他的母親并不哭泣,反舉酒酹地,說道:“你不能以一死殉社稷,貪生至此,我也因你而茍活在人間,不忍就。,現在你死了,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于是絕食數天而死。可見后蜀的女流有膽有識者也不止一個花蕊夫人;第二,“十四萬”與“一人”的對比,以前者數量之巨來反襯后者數量之寡,以此來表達詩人對后蜀朝廷上上下下全是茍且偷生之輩的激憤,這也是全是最感動讀者的一句,詩眼之所在;第三,兩句中還有個暗比:后蜀的十四萬大軍與宋軍數萬人之對比。前面已經提到,趙匡胤命大將王全斌、劉光義統兵六萬分兩路伐蜀。那么,率先攻入成都的王全斌部隊也不過三萬多人,而且跋山涉水,萬里奔襲;蜀軍則有“難于上青天”的蜀道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閣天險,卻結果卻是“十四萬人齊解甲“,全部當了三萬多宋軍的俘虜,則更加反襯出“更無一人是男兒”!

  花蕊夫人當然算不上是一位巾幗英雄。但在這首詩中,表達的何嘗不是一位女中丈夫的氣概和胸襟!她是位如花似玉的美人,但詩中卻透射出一股英風豪氣。這很容易使我們想起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諷刺的是在江東茍安的南宋小朝廷,但其激憤之情則是兩者所共同的。尤其是花蕊夫人這首絕句是當著宋太祖的面,直率地表達對孟昶降宋茍活的不滿和自己屈身仕宋的不甘,身份又是被俘的亡國之君的嬪妃,這就更加難能可貴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滅掉后蜀的趙宋,到了李清照所處的時代,又走上當年孟昶醉生夢死、偷生茍安的老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20150822_003

花蕊夫人(明代萬歷本《花草粹編》)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仁寿县| 西乌珠穆沁旗| 思茅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东乌珠穆沁旗| 陆河县| 林州市| 元朗区| 宁强县| 保靖县| 英超| 灌云县| 甘谷县| 玉龙| 嫩江县| 邢台县| 蛟河市| 锡林浩特市| 阿克苏市| 元江| 阿拉尔市| 芮城县| 金溪县| 乾安县| 广元市| 隆安县| 微博| 株洲市| 嫩江县| 台江县| 图们市| 博乐市| 灵山县| 肥西县| 五原县| 舒兰市| 莫力| 汽车| 平安县|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