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近期國學類學術講座展覽(四)
11、【演講】高綱博文:最后的上海日僑社會——上海「日僑集中區」之實態
時 間:2015年3月19日(周四)14:00-16:00
主 講 人:高綱博文(日本大學総合社會情報研究科教授)
地 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2號)
主辦單位:國史館
聯 絡 人:國史館修纂處,Tel: 02-2316-1081
連結網址:http://www.drnh.gov.tw/Default_Chinese.aspx
內容簡介:
【日常生活史系列專題演講(二)】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
※活動結束后,可獲得「國史館文化饗宴」集點貼紙1張
12、【演講】Linh D. Vu:忠魂烈骨:二戰時期埋葬于緬甸、印度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中華民國軍人
時 間:2015年3月20日(周五)10:00-12:00
主 講 人:武玲(Linh D. Vu,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地 點: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漢學研究中心
聯 絡 人: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寰宇漢學講座】
陣亡將士是否還是屬于國家?本文探討中華民國的軍人在海外犧牲與其墓地的維護。在緬甸戰役之中,蔣介石派出85,000名士兵到印度蘭伽接受英國軍隊的培訓,后跟美、英兩國連手對抗日本??箲饎倮?,陣亡將士被埋于七個公墓:印度的列多、蘭伽,及緬甸的密支那、八莫、南坎、芒友與臘戌。此外,超過1,500名國民黨戰俘被日本軍帶到拉包爾(巴布亞新幾內亞),半數死于該地。由于缺乏類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因運而生的如《美國墓穴登記服務》與《大英帝國戰爭墳墓委員會》等公共組織。中華民國僅能透過在地僑民或退役士兵提供信息,來照看遠征軍陣亡將士的墓地。我的演講參考來自美國、英國、澳洲與中華民國的國家檔案館的歷史資料,以說明處理殉國將士遺體的方式如何影響國家政治與國際關系。
主持人:張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13、【演講】「文化遺產·中國與日本的觀點」講座
時 間:2015年3月21日(周六)
主 講 人:陳蒨、祖運輝、區志堅
地 點:尖沙咀美麗華商場B1地庫商務印書館
主辦單位:香港中華書局
聯 絡 人:中華書局市場部,Tel: 2137-2325
連結網址:http://www.chunghwabook.com.hk/news/2015-03-21-205/
內容簡介:
本講座分析什么是文化遺產和思考有關的概念和實踐上的一些問題。三位講者分別探討中國大陸、日本、臺灣和香港的文化遺產如何面對經濟發展的挑戰和政治環境的現實,并且從跨學科的視角和不同地區多樣化的例子去思考有關持續發展的一些議題和解決辦法。
主講人簡介:
陳蒨教授于英國牛津大學取得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現任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教授及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涉及香港、臺灣、中國大陸及新加坡,領域包括家族、宗教、身份認同及文化遺產。
祖運輝教授系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國際學部教授,擔任日本社會與文化以及中日關系的英語講座。研究興趣包括日本華僑、日本的環保與消費文化、中日戰爭電影、中日飲食文化等。
區志堅博士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歷史教學支持及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注冊導游協會培訓課程學術顧問、香港警務處歷史學會顧問等,主要從事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香港歷史的教研工作。
因場地座位有限,請即登錄商務印書館官方網站/門市活動區登記留位http://www.cp1897.com.hk/activit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