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近期國學類學術講座展覽(四)
34、明四大家特展——唐寅
時 間:2014年7月
作 者:林莉娜、陳建志、鄭淑方 合編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內容簡介:
國立故宮博物院于2014年推出四大家系列特展。繼第一、第二季沈周、文征明之后,第三季推出唐寅書畫特展。唐寅工詩善畫,年少與祝允明、文征明、張靈為友,留下許多詩畫唱和之作。畫學沈周、周臣,對南宋院體著意頗多,又廣泛吸收元代、明初文人畫傳統。作品題材多元,山水、仕女人物、花卉竹石。筆墨秀潤清雅,刻劃細膩生動,構圖匠心獨運。書法取法元代趙孟俯,并上溯唐代李邕、顏真卿,以行書樹立個人面貌,然為畫名所掩,傳世不多。本書依特展主題分類「詩畫山水」、「仕女人物」、「花卉竹石」、「書法藝術」等四個單元,呈現其多樣化的風格特色,藉以彰顯唐寅的書畫藝術源流與成就。
35、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
時 間:2014年4月
作 者:蔣竹山 著
出版單位:臺北:蔚藍文化出版社
內容簡介:
鳥瞰臺灣
1始政四十年記念博覽會:跟著林獻堂去旅行
2臺灣鳥瞰圖:吉田初三郎的「看見臺灣」
3島都:城市里的二十四小時
帝國之眼與展示臺灣
4銅像:無所不在的意識形態
5行啟與奉迎:殖民地視察
6修學旅行:課堂外的新體驗
7內地旅行:觀看殖民母國
8始政紀念日:塑造國家認同
地景與記憶
9市區改正:當廟宇遇到都市計劃
10行道樹:打造南國風情
11公會堂:遍布全臺的市民集會場所
12圓山動物園:休閑與權力宰制的空間
13國立公園:從探險到休閑
14臺灣八景:票選新名勝
15史跡與天然紀念物:臺灣也有美人魚
16吉野移民村:官營移民的典范
17地震:新竹、臺中州的創傷記憶
空間、休閑與大眾文化
18臺北鐵道旅館:頂級聚會新空間
19珈琲店:虛擬戀愛新感覺
20納涼會:現在夜市的前身
21暑熱:臺北的納涼好去處
22內臺航空:臺日交通新紀元
23傳書鳩:從娛樂到國防獻納
24麻雀:文青的最愛
25野球:打進甲子園的嘉農(KANO)棒球隊
26蓄音器:唱片與大眾娛樂
性/別臺灣
27女學生:理想結婚條件大公開
28登新高山:培養新國民的身體與精神
29服裝:洋裝與旗袍
舌尖上的臺灣
30江山樓:臺灣料理首選
31菓子業:味覺新感受
32吃茶店:臺灣茶聞名國際的功臣
33味素:文化的調味精
身體規訓與公共衛生
34南京蟲:消滅蟲蟲大作戰
35石堿:化學肥皂的普及
36屈臣氏:原來天天都便宜早就有了
資料來源:臺北《漢學研究通訊》等 陳友冰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