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港臺國學類學術會議信息(三十八)

9、臺灣戲劇研究的回顧與前瞻:邱坤良教授榮退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4年5月9至11日(周六至周日)
地  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聯 絡 人:簡小姐,Tel: (886)-02-2893-8261;E-mail: klchiu2014@gmail.com
連結網址:http://1www.tnua.edu.tw/~TNUA_THEATRE/app/news.php?Sn=90

內容簡介:

一、研討會緣起
  集戲劇研究者、散文家、戲劇教育者、藝術行政推動者等眾多角色于一身的邱坤良教授,將于2014年夏天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退休。在邱教授與其它先驅的帶領下,臺灣戲劇研究在學院里自一磚一瓦開始堆棧,近二十年來,累積速度加劇,不單藝術學門,隨著跨學門研究越形普遍,文學、史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甚或經營管理、公共政策等,皆有以「戲劇」為研究對象,逐漸可以看到體系建構的樣貌。
  然而,在這看似蓬勃的表面下,隱藏著許多危機:例如技藝精湛的傳統戲曲表演者越來越少,研究者很難發掘新材料;援引西方理論時,未思考環境背景的差異;過份依賴單一類型的數據,缺乏應多元運用材料的警覺;或對整體脈絡不清楚,無法凸顯表演者、事件或表演風格的重要性……。
  為回顧目前已有的成果,并替臺灣戲劇研究的體系建構提出建言,北藝大將與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合辦「臺灣戲劇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期望論文不僅是學術生產品,更能成為激發大家想象的媒介,使未來研究更添新意,甚至裨益實務推展。為下一階段的臺灣劇劇研究提出新的視野與方法,開啟更多元的對話與可能性。

二、舉辦時地
  2014年5月9-11日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舉行。

三、征稿主題
  (一)臺灣傳統戲曲劇種表演體系的建構。
  (二)臺灣戲劇的傳播、變化。
  (三)劇本、演出與表演者。
  (四)戲劇的觀眾研究。
  (五)臺灣戲劇研究的史觀。
  (六)不同學門研究臺灣戲劇的差異性。
  (七)以跨文化、跨學門的觀點看臺灣戲劇研究
  (八)其它相關議題的討論。

四、論文撰寫須知
  本研討會采邀稿與公開征稿并行。
  (一)公開征稿
    1.征稿期限已于2013年12月15日截止。
    2.經審查后,已錄取兩篇論文:
     康尹貞,〈東方孝義看日治時期日人對于臺灣戲曲之研究〉。
     卓玫君,〈戲神咒「啰哩嗹」凈臺功能語源初探——一個臺灣傳統戲曲與梵語聲明學接軌的研究取徑〉
    3.論文全文繳交截止日期:2014年4月7日。
  (二)注意事項
    1.來稿必須未曾以書面、電子媒體等方式發表的論文。
    2.中、英文撰寫皆可,中文以兩萬字為原則,英文以不超過A4紙隔行打印三十五頁為原則。須有中英文篇名、中文摘要(限五百字以內)、英文摘要(限二百五十字以內)、中英文關鍵詞(五個以內)。
    3.論文格式:英文稿以APA論文寫作格式為準,中文稿請參考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刊》撰稿格式(http://1www.tnua.edu.tw/~TNUA_THEATRE/ ttj/super_pages.php?ID=ttj2)。

五、相關連絡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簡小姐。
  電話:(886)-02-28938261,傳真:(886)-02-28938776。
  E-Mail信箱:klchiu2014@gmail.com
  報導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簡小姐

10、2014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4年5月17至18日(周六至周日)
地  點:待定
主辦單位: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聯 絡 人:李小姐,Tel: 06-2133111#751;E-mail: polaris@mail.nutn.edu.tw
連結網址:http://web.nutn.edu.tw/gac750/index.htm

內容簡介:

一、緣起:
  臺灣文化的研究雖然范圍包羅萬象,但卻是最貼近臺灣這塊土地與人民生活一個重要區塊,舉凡臺灣庶民的信仰及儀式行為如祖先崇拜、神靈信仰、歲時祭儀、時間觀念、空間觀念、符咒法事以及鎮煞厭勝等;文化生活中的禮俗如婚喪喜慶中所尊奉的傳統儀式,乃至入厝、遷居等生活細節觀念;族群關系與互動往來、地區開發過程與聚落形成、傳統藝術等都涵納其中,使得臺灣文化擁有歷史、地理、文化、族群、宗教、信俗等多元化與跨領域議題研討的意涵與最佳條件,透過「2014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讓各方學者與民間文史與文化工作者得以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臺灣的歷史發展、文化內涵、社會現象、地理環境、宗教信仰、傳統藝術等跨領域的多元議題,不但可分享彼此研究成果,更可激發本土情懷與本土認同感,重視在地的歷史文化與文化資源。誠摯邀請您踴躍賜稿。

二、征稿主題:
  (一)臺灣歷史、地理、族群、文化、思潮等議題。
  (二)臺灣宗教信仰、歷史建筑、傳統藝術等議題。
  (三)臺灣聚落發展、產業研究、多元文化等議題。

三、時程:
  1.全文征稿截止日期:2014年3月31日(周一)止
  2.研討會舉辦日期:2014年5月17日(周六)、18日(周日)

四、征稿格式:
  1.字數:以3萬字為上限。
  2.附中文摘要(以不超過500字為限)、關鍵詞2至5個。
  3.其余照學術論文規格。

五、繳交稿件:
  1.基本數據表及書面稿:請以郵寄方式寄至
   70005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收
   請注明「投稿2014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
  2.電子文件:請務必以e-mail方式傳送至polaris@mail.nutn.edu.tw。

六、審查方式:由本所專兼任教師及聘請校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擔任審查工作。

七、文責版權:論文請勿一稿兩投,經本所錄用之論文,請授權本所發行。

※歡迎踴躍投稿,如有任何問題請洽詢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李小姐。
電話:06-2133111分機751
傳真:06-3017136
e-mail:polaris@mail.nutn.edu.tw
地址:70005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11、第17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生命心靈與哲學實踐

時  間:2014年5月17至18日(周六至周日)
地  點:華梵大學圖資5樓(新北市石碇區華梵路1號)
主辦單位:華梵大學哲學系、臺灣哲學諮商學會
聯 絡 人:臺灣哲學諮商學會,Tel: 02-29052898;E-mail: tpca2011@gmail.com
連結網址:http://ph.hfu.edu.tw/app/news.php?Sn=2604

內容簡介:

  華梵大學哲學系自1996年創立之翌年即開始舉辦一年一次的「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連續六屆盛會的學術目標聚焦在「促進儒家哲學及佛家哲學之交會與溝通」。2002年第七屆會議起,在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勞思光先生的學術引領下,研究主題擴展到文化哲學的視野,舉辦迄今學術成果豐碩。
  2013年與臺灣哲學諮商學會以哲學諮商與實踐為題,共同舉辦第十六屆研討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發表多篇論文,以提升國內哲學諮商學術研究的氛圍。華梵大學文學院也計劃開設心靈成長與療愈學程,結合哲學和文學的生命實踐積極開拓現代人面對問題與生活的能量。
  2014年第十七屆會議延續既有學術傳統,除繼續關注哲學之會通與交流,以及勞先生著力甚深之文化反省外,本次擬以「生命心靈與哲學實踐」為主題,從關懷人的生命與心靈出發,討論哲學實踐之可能與可行性,同時邀請具實務經驗之諮商助人工作者共同與會,期待能自理論與實務各面向研商哲學實踐之可能作法。

會議主題:哲學諮商與實踐智慧

會議子題:1.作為實踐智慧與生活方式的哲學
     2.文化、價值與認同
     3.哲學的實踐與行動人生
     4.哲學諮商方法研究

議事進度:
  論文大綱收件截止:已于2月21日截止
  論文接受通知:2014年3月15日(周五)
  論文全文截稿:2014年4月28日(周一)

聯絡單位:臺灣哲學諮商學會
地  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輔仁大學文華樓四樓
電子信箱:tpca2011@gmail.com
聯絡電話:02-29052898

12、2014「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4年8月11至13日(周一至周三)
地  點:中央研究院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二十世紀中國史學會(HSTCC)
聯 絡 人:林秀娟,Tel: 886-2-27898202;schuan@gate.sinica.edu.tw
連結網址:http://www.mh.sinica.edu.tw/PGStudyGroup_Page.aspx?studyGroupID=14

內容簡介:

會議時間:2014.8.11-13
會議地點:中央研究院(臺灣臺北市)
使用語言:中文或英文
摘要繳交日期:已截止
評選結果公告日:2014.2.28
論文繳交截止日:2014.7.10

征求論文: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二十世紀中國史學會(HSTCC)擬于2014年8月11-13日聯合主辦「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供學界同仁知識交流的平臺。我們歡迎近代史研究各領域具原創性研究的論文前來投稿。我們接受有主題之一組論文(panel)或個別論文的投稿,論文撰寫與大會使用的語言為中文或英文。
  與會學者交通費請自理,大會將提供與會學者(大臺北地區以外)4天住宿,從2014年8月10日入住,14日退房。與會學者若擬延長停留時間,大會可以協助訂房,但須自己負擔費用。
  我們從2013年12月1日開始接受發表論文的報名,2014年1月31日截止。每組(panel)參與學者以不超過五位(包括主持人、論文發表人、評論人)為原則,所發表論文最多四篇。繳送內容包括:與會學者之姓名、職銜與聯絡方式;場次主題及摘要(500字內);每篇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個別論文報名者請提供姓名、職銜、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本會將針對論文與主題進行評審,并于2014年2月28日公布評審結果。
  有意投稿論文者,請徑至官網下載表格。

13、第八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4年8月28至29日(周四至周五)
地  點: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
主辦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聯 絡 人:張麗玲,Tel: 049-2316881#321
連結網址:http://www.th.gov.tw/web/news.php?ID=373&PG=0

內容簡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將于2014年8月28~29日舉辦「第八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凡與「臺灣總督府檔案」產業經濟、法制、宗教、教育、社會、人物及其它等相關議題之研究,歡迎投稿。

◎投稿日期:即日起至2014年3月21日(星期五)止。

◎稿件字數與審查:論文題目、大綱及摘要(600~1?500字),請于截止日前(含)投稿。一經入選者,另通知撰文并于研討會時酌發出席費。日后匯整出版論文集時,經審查通過者再依照字數核算稿費,每千字新臺幣700元計(字數最高以2萬字為限)。

◎投稿與連絡方式:
  1.郵寄:請將論文題目及大綱打印紙本投寄。
   地址:54043 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整理組 收
      *信封請注明<投稿>

  2.電子郵件寄送
   schau@mail.th.gov.tw或clill@mail.th.gov.tw

  3.電話:049-2316881轉305(蕭碧珍編纂)或321(張麗玲小姐)

14、第四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南瀛的社會與生活

時  間:2014年10月18至19日(周六至周日)
地  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聯 絡 人:溫勝智,Tel: 886-6-7212338;E-mail: ic.tahr@gmail.com
連結網址:http://www.nanyingresearch.org.tw/

內容簡介:

  「南瀛」泛指日治時期臺南州,是臺灣最早的政治、經濟中心。居住在這片土地的人民,擁有特有的生活型態與社會結構。本次會議論文以「南瀛社會與生活」為主題。希望能從細微的日常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甚而各族群或社會團體之間的互動,深入探討南瀛地區的社會與生活型態變遷。藉由學術交流成果,展現「南瀛」區域在地文化的特色。

一、論文主題
  本會議論文主題,以研究南瀛社會與生活為主軸,主要針對以下課題進行討論:
  1.主題:
   a.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的變遷。
   b.人際關系與社會生活:即由臺南人如何參加宗教團體、社會團體、娛樂團體、政治團體…等團體和組織,而形構其個人或家庭的人際關系和網絡,并進而影響其社會生活。
   c.社會教化與生活空間、日常習慣及生活觀念的改變:討論包含本土化運動、小區總體營造、鄉土教育、部落振興會等活動,如何影響臺南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乃至生活空間和生活觀念的調整和改變。
   d.其它:如跨區域的比較、方法論的討論…等。
  2.時間斷限:史前至現代。
  3.研究區域范圍:以臺南為中心,并鼓勵比較研究。所謂的臺南地區不限于今日的臺南市區,而是日治時期的大臺南州的范圍,換言之即包括云林、嘉義以及臺南等地。

二、會議時間地點
  時間:2014年10月18-19日(星期六、日)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70946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三、論文截稿日期:2014年8月31日截稿

四、論文題目及摘要
  2014年2月28日前請提交論文題目及500字摘要,并附姓名、服務單位、職稱、聯絡數據(email、聯絡電話或手機)等,經籌備委員認定符合本研討會主題后,即寄發撰稿體例及稿約事項等。題目及摘要請以email方式寄至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email為: ic.tahr@gmail.com。若有其它問題也請致電:886-6-7212338,溫勝智先生。

  「第四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小組: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15、第十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4年10月25至26日(周六至周日)
地  點: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臺灣語文學會、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學系
聯 絡 人:陳麗君教授,Tel: 06-2757575#52632
連結網址:http://2014istl10.blog.fc2.com/

內容簡介:

一、會議名稱:第十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主辦單位:臺灣語文學會、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學系

三、會議日期:2014年10月25至26日

四、會議地點: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

五、會議主題:臺灣語言的接觸、融合與演變
  會議子題:
   1. 臺灣語言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2. 臺灣的語言接觸
   3. 臺灣語言的融合與演變
   4. 臺灣語言的消失與復振
   5. 臺灣語言的語音與音韻
   6. 臺灣語言的構詞以及句法的變異與變遷
   7. 臺灣語言接觸下的各種社會語言學議題(含新移民研究)以及語用研究
   8. 臺灣語言文字書寫與教學
   9. 臺灣語言詞典編撰的研究與方法
   10. 臺灣的語言與音樂、戲劇、文化、文學等領域間之互動

六、摘要截稿日期:2014年01月19日

七、公布摘要通過日期:2014年3月17日

八、全文截稿日期:2014年8月30日

九、投稿方式:
  (1)投稿語言:臺灣語言、日語、英語
  (2)個別投稿:與「會議主題」、「子題」相關的臺灣語言、文化、教學研究。
  (3)專題小組(Panel)投稿:自組專題小組成員3~5人(含主持人)。
  請上網注冊填寫「發表人資料表」(專題小組投稿者的參加成員都必須各自上網填寫數據),并將「論文題目與摘要」存為一式兩檔(WORD檔及PDF檔,以A4一張為限),以電子郵件寄到以下信箱。

十、聯絡地址:701臺南市大學路1號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學系 陳麗君老師研究室
  聯絡電話:06-2757575 #52632
  電子信箱:2014istl10@gmail.com

十一、會議收費方式:
  (1)臺灣語文學會會員(已繳交2014年度年費)免繳論文發表費、注冊費。
  (2)非會員者,論文發表費:學生1500元;非學生2000元(已含會議注冊費)

16、「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周五至周日)
地  點:臺灣大學文學院(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聯 絡 人:陳平坤教授,Tel: (02)33663384;E-mail: chenpingkun@ntu.edu.tw
連結網址:http://homepage.ntu.edu.tw/~d01124001/index.html

內容簡介:

【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征稿函】

  獨學自行,走出象牙塔,遠處一泓清泉,綠茵滿庭;有人,呼喚著佛陀。那里,不計尊卑,未分大小,也無高下;唯有無執之論辯,在黌宇樓中響起。而您,聽見那呼喚了嗎?
  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為推進東亞佛教思想文化之研究,促成學術交流活動,承繼2012、2013兩年所辦會議,將于今(2014)年10月31日(周五)至11月2日(周日)在臺灣大學召開「2014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佛學研究中心在此誠摯邀請學界專家、學者、以及博碩士班研究生,愿意分享新近研究心得以與同道商量者,報名與會發表論文。
  凡欲報名者,請在2014年4月30日以前,填寫「報名表」,以電子郵件寄到chenpingkun@ntu.edu.tw信箱給聯絡人陳平坤。主辦單位匯整報名表后,即進行審議,5月31日前公布獲邀與會發表論文的人員名單。其中,臺灣地區以外的論文發表人,主辦單位提供會議期間之落地招待服務,亦即食宿費用由主辦單位負責;但其個人往返所需交通費用,則需請自理。
  凡受邀發表論文者,主辦單位都會發出正式邀請函,于函中敘明會議活動及相關接待事項,屆時還請留意。又,論文發表人所提論文,須為首次公開發表的著作;并請于2014年10月1日前,將論文電子文件寄達:chenpingkun@ntu.edu.tw信箱。論文字數,請控制在至少10000字、最多25000字之間。
  敬請報名發表論文者,參閱下揭主題暨子題,撰寫論文提要或大綱,然后提出申請。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暨子題:
  (一)佛教學說思想在東亞地區的傳揚及開展
    1、般若波羅蜜多經教與中觀哲學在東亞
    2、如來藏思想和佛性論說在東亞
    3、瑜伽唯識經論及其學說在東亞
  (二)漢傳佛教和其它學說思想文化的東亞交會
    1、東亞的禪思想、禪哲學、禪文學、禪歷史
    2、漢傳佛學與儒家、道家學說的沖突和融通
    3、漢傳佛教在東亞地區和當地或西來思想文化交會后的批判反省

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敬邀
報導者 陳平坤教授

17、「繁花似錦:文明交會、人群匯流與個人境遇」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4年11月14至15日(周五至周六)
地  點:待定
主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聯 絡 人:E-mail: his2014@email.ncku.edu.tw
連結網址:http://www.liberal.ncku.edu.tw/index.php?option=module&lang=cht&task=showlist&id=1638

內容簡介:

緣起與目的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于1970年代,設定「以臺灣為核心,擴及東北亞與東南亞大區域整合研究」的學術研究發展基調。三十多年以來,為順應學術潮流與本系變遷而有所調整,期間并多次舉辦學術研討會以展現研究成果。
  近年來則于2006年開始,嘗試推動「東亞歷史變遷研究」為方向,且先后于2007年12月23-24日舉行「族群、遷徙與文化——第一屆東亞歷史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11月14-15日舉辦「宗教傳播與宗教沖突——第二屆的東亞國際學術會議」。這兩次的會議論文,皆按學術論文審查規范,分別發表于《成大歷史學報》35號、36號(東亞歷史變遷專號:族群、遷徙與文化);39號、40號(東亞歷史變遷:宗教傳播與宗教沖突)。由于成果斐然,2012年繼續提出「東亞社會文化秩序之建構與解構」計劃,受到校方、院方的肯定與經費支持。
  由于身處臺南,為落實學術與當地社會的聯結,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近年亦聚焦于南臺灣研究,同時加強與各界合作交流:2005年10月與臺南縣政府、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合辦「第一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8月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合辦「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2008年8月起至2010年為期三年與國立臺灣歷史博館合辦「走入歷史田野─進出府城╱郊」研習營等。而2010年11月19-20日以臺南府城為核心,舉辦「海洋古都:府城文明之形塑」國際學術研討會,更出版《海洋古都:府城文明之形塑學術論文集》(新北市:稻香出版社,2012)。
  同時,本著放眼世界的觀念,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積極參與臺灣世界史學界的種種活動,近期《成大歷史學報》將以「西洋史專號」出刊。
  總之,綜觀21世紀10年以來本系的學術研究發展,猶如「繁花似錦」般繽紛多彩。因此,做為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學術發展的階段性的回顧,以及延續積極籌辦國際研討會的熱忱,而于2014年11月舉辦具有統合與展望意義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主題

  本次國際會議,一方面回顧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近十年來的學術研究活動,一方面以多元的歷史知識呈現不同時空下的各種意義,因此以「繁花似錦:文明交會、人群匯流與個人境遇」為會議主題。
  「繁花似錦」除了顯示該系學術活動的多樣性,就會議主題而言,則意味歷史所呈現的「多元性」;同時,在眼界上,則以跨領域與跨國際為目標,希冀突破歷史各領域以及與它學科間的常見藩籬,并且建立與國際知名學者間的交流,展開多方對話,期盼「多元精神」所承諾的開闊與豐富,能夠成為成功大學歷史學系乃至文院的持續發展資源。
  本次會議主題「歷史的多元性」,則從三個層面思考:最廣的層面,可以是不同文明交會的結果,或「交流」或「沖突」或「涵化」;落實在人群的互動,可以是人群匯流而產生的「集體命運」或「群體歷史性格」;另外,受到文明交會及人群匯流的影響,更可以是個人境遇的表現,即具「大歷史下的個人」與「國家政策與個人命運」意涵。于是從這三個層面,本會議進而擬定4個主要討論議題:
  1.時代變遷下的記憶與遺忘
  2.異域的想象與再現
  3.移動、遷徙、流離、旅行
  4.歷史知識與社會實踐
  5.其它。

  主辦單位期望透過如此主題的國際會議,達到與國際學者交流、學科省思的目的,并回顧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學術研究的歷史,成為下一個10年發展的參考。誠摯邀請國內外學界人士、博士生共襄盛舉,踴躍投稿。

  本研討會征稿已于2013年12月截止,將于2014年1月底前通知錄取與否

資料來源:臺北《漢學研究通訊》等 陳友冰輯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巴彦淖尔市| 清丰县| 集贤县| 靖远县| 大连市| 田阳县| 铜川市| 平凉市| 沅陵县| 永安市| 大宁县| 南和县| 毕节市| 东至县| 香河县| 楚雄市| 新泰市| 梁河县| 葵青区| 阿瓦提县| 密山市| 象山县| 定日县| 安义县| 同江市| 宜章县| 卫辉市| 墨脱县| 龙胜| 上思县| 西充县| 布拖县| 琼结县| 叙永县| 康乐县| 井研县| 卓尼县| 剑阁县| 和平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