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是個鹵莽漢子,發起性子來,除了宋大哥,沒人能禁得住。偏偏這次又是對著宋大哥來的,只是擔心他鬧出大事情來。我把這層擔心說給吳軍師,軍師笑了,“朱賢弟不必擔心,宋大哥自由良策對付這個黑鐵牛。”
宋大哥原來總修煉成了對付這蠻牛之法,實在是令人佩服。
第一招是避牛:
大凡鹵莽下屬,使起性子來,往往有過激舉動。所以最開始的時候,要緊的是先行避讓,不與他交鋒。有道是“打人無好手,罵人無好口。”一旦交鋒,互相造成傷害,即使誤會解除了,日后也就不好相見了。而且,當著眾人的面與他口角沖突,有損領導形象。因此這第一招就是“避牛”,他來頂你時,暫避一時,不與他正面交鋒,留些時間讓雙方都冷靜下來,同時注意收集信息,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作到胸有成竹。這一招正是要領所在,難怪李逵砍旗,宋大哥只叫盧員外出頭處理呢。高明!
第二招是圈牛:
為防止事態擴大,一定要在事發的第一時間內,把肇事的“蠻牛”控制起來,使他不能肆無忌憚的繼續破壞,一定要當著眾人的面,公布這種破壞行為本身對組織的危害,強調制度的威信,以堅決大態度和強硬的言辭表示出處理“蠻牛”的決心和信心。這是立威,震懾“蠻牛”也震懾眾人。
李逵被收監的當日,山寨就召開了頭領大會,會上宋公明哥哥措辭嚴厲的指出了李逵鬧事對梁山制度和威名造成的危害,裴宣宣讀了決定給李逵以最嚴厲懲罰的意見。山寨內各個小寨都召開了會議進行了討論。從小嘍羅到中層干部都深受教育,對李逵的鹵莽行為切齒痛恨。這些情況都由戴宗傳達給了被監禁的李逵,山寨上下對李逵的聲討浪潮讓李逵自己誠惶誠恐起來,為促進他思想轉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三招觀牛:
有了前邊工作的基礎以后,就可以把肇事的“蠻牛”拉出來當面對質了。此時,情況已明、輿論已成、人心已定、威信已立,蠻牛的蠻力也已消退,正是當面對質的好時機。
在李逵鬧事的第三天,宋頭領在聚義廳大聚頭領,親自當面對質。言來語去只幾個回合,就把李逵問得啞口無言,垂頭喪氣。
第四招牽牛:
對付蠻牛的目的不是為了殺牛,而是為了促進牛的轉化,同時也教育眾人。所以在取得了決定性的優勢之后,要轉變工作方式,把雷霆暴雨式的打擊變成和風細雨式的教導,真正抓住最佳時機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這一招正是宋大哥最擅長的。為了讓李逵心服口服,宋大哥親自與李逵簽了生死狀,承諾若是自己真的搶了人家女兒,甘愿受李逵板斧。而且當堂釋放李逵,和他一起下山去弄清楚事情真相。經過劉太公和莊上莊客的辨認,宋大哥確實不是作案兇手。辯白了自己的冤屈之后,宋大哥當場沒有任何激烈言行,反和顏悅色安撫眾人。讓李逵自己考慮處理結果,然后就回山寨了。這種高姿態讓李逵十分慚愧和悔恨。
第五招栓牛:
在真相大白之后,要讓“蠻牛”當眾承認錯誤,自己做檢討,根據其表現,決定處罰的輕重,罰要罰在明處,讓大家心服口服。如果確有立功悔過表現,可以從輕發落,不過也要講清楚來由,告知眾人下不為例。還要當眾立起規矩,今后誰有類似行為,決不留情。把這些都做完了,領導還要進行一次溝通,表白自己的思想,坦誠地與大家交心,告訴大家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感受,再次證明自己的公正、嚴謹和無私,以增強信任感。
宋大哥先罰后賞,在李逵把王江、董海兩個真兇處決之后,不失時機的寬恕了李逵的死罪,當眾強調了李逵的立功表現。李逵自己也表白了痛改前非的決心。會后,宋大哥安排了酒宴,為李逵和燕青合力捉拿真兇慶功。酒席間,宋大哥一番表白,從梁山道義講到個人理想,從兄弟情感講到對李逵的愛惜,真是情真意切,聽者無不感動。尤其李逵自己,悔恨得孩子一樣嗚嗚大哭,當場發誓以后再也不闖禍了。
就這樣,宋大哥靠著高超的統馭技巧,三招五式就成功地把危機轉化成了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