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大師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選讀|大師研究|研究著述|書品推介|研究學人|相關鏈接
|
|
|
|||||||||||||||||
|
||||||||||||||||||
嚴名 |
||||||||||||||||||
嚴復,初名宗光,改名傳初,字又陵,又字幾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是我國近代史上主要的啟蒙思想家,為清末輸入西方資產階級先進學術思想的第一人。 嚴復十四歲時,以第一名考取左宗棠創辦的福州船政學堂,習駕駛。五年后以最優等成績畢業,分發到軍艦上實習。一八七七年,奉派到英國留學,入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學習。一八七九年六月回國,任福州船政學堂教習。一八八零年,李鴻章調他任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教務長),以后升任會辦(副校長)、總辦(校長)。一九零 零年義和團反帝運動高漲,八國聯軍入侵,嚴復移居上海閘北新垃圾橋北長康里175號,從此脫離該校。 一八九四年,甲午戰敗,舉國震驚。嚴復深受刺激。翌年,他在天津《直報》上發表《論世變之亟》、《救亡論訣》、《原強》、《闢韓》等四篇論文,全面地提出了他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批判君主專制理論,強烈要求通過創設議會和提倡西學來挽救中國。與此同時,嚴復還把英國赫胥黎的《進化與倫理》論文集中的前兩篇譯為中文,定名《天演論》,第一次把達爾文的進化論輸入中國。《天演論》在正式出版前,一八九七年先在《國聞報》上連載,立即轟動了中國的知識界,影響極為深遠。當時,吳汝綸、康有為、梁啟超,乃至以后的魯迅、胡適等人,無不交口稱譽,受其影響不多幾時,《天演論》風靡全國,成為改良政治的理論根據;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則成為社會上流行的口頭禪了。此后,嚴復又翻譯了《原富》、《法意》、《穆勒名學》等一系列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社會科學的名著,并在書中加了大量按語,發揮自己的見解,成為當時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新文化的總代表。 嚴復的思想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廢除八股,講求西學,興辦學校,培養人才。他積極支持復旦公學,當與此有關。 一九零五年二月,法國徐家匯天主堂耶穌會中帝國主義分子,陰謀奪取震旦學院領導權。震旦全體愛國師生和創辦人馬相伯,毅然一起離開原借徐家匯天主堂校址,另行創辦復旦公學。嚴復時在法國,馬去電請他回國"合辦新學院"。五月,嚴由歐洲回國,對新生的復旦不遺余力地給予支持。當時,由嚴復領銜,曾鑄、湯壽潛、袁希濤、薩鎮冰、熊希齡、張謇、狄葆賢等人具名,發表《復旦公學集捐公啟》,向社會各界募集辦學資金。這篇《公啟》,說理透徹、語句典雅,從論點和文風來看,當出自嚴復的手筆。 同年六月廿一日,復旦公學刊出廣告:“本學的教授管理法,由嚴幾道和馬相伯兩先生評定”。事實正是如此,一九零五年制定的復旦公學第一份章程,其中不少提法與嚴復的一貫思想符合。這份章程當系馬相伯與嚴復共同制定的。 當時,復旦公學由馬相伯任校長,聘嚴復為總教習。嚴以復旦“主意之人太多,恐辦不下”,決定辭去。雖然如此,七月二十四日,復旦第一次招生時,嚴復仍與馬相伯共同主試。一九零六年十月,馬相伯前往日本,辭去復旦校長職務。嚴復應馬相伯和復旦同學之請,擔任了復旦公學的監督(校長)。為了解決復旦公學的經費,嚴復曾去南京訪問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端方。經端方同意,從一九零七年起,由地方財政中日撥紋銀一千四百兩為復旦經費,復旦財政拮據狀況始稍緩和。 嚴復擔任復旦公學監督期間,勵精圖治,親自批閱學生翻譯作品,并請美國武官來校教體操。特別是當時學校布告,均由嚴復親自撰擬和抄寫,詞句駢麗,書法秀逸,深為同學喜愛,有人一看布告出來,立即攝影保存,一時傳為佳話。 一九零七年以后,嚴復辭去復旦監督職務,由夏敬觀(劍丞)繼任,但對復旦仍極關心。其時,復旦數學教員周益卿生病,一時無人上課。夏請嚴復設法。嚴即給其學生伍光建寫信,轉托伍介紹適當人選,協助維持復旦,“亦一盛德事耳”。 由上可見,在復旦創立過程中,嚴復是作出重要貢獻的,值得我們深切懷念。 (本文經趙少莖增益)
|
||||||||||||||||||
來源: 本文原載于1985年6月4日復旦大學校刊 | ||||||||||||||||||
|
||||||||||||||||||
[返回首頁] |
![]() |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