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詞與《紅樓夢》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憶秦娥》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菩薩蠻》
《紅樓夢》俞平伯校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一
上面的兩首詞,一般都題為李白所作。近代經過考證,學者認為詞作者生活在五代時期,并不是唐朝詩人李白。但是過去流傳這兩首詞的人說作詞的人是李白,卻并非完全誣枉。詞作充滿了悵惘與傷悼之意,傷悼的是“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悵惘的是“暝色入高樓”。秦娥叫弄玉,她是秦穆公的女兒。唐詩常常用秦漢來代指唐朝,秦穆公是秦人的創(chuàng)業(yè)之君,所以詞中的“秦娥”象征著唐代的文明高度。李白是最能代表唐代文化精神的詩人,把他說成是這兩首詞的作者,就仿佛是盛唐文化的旗手在親眼目睹唐文明的衰謝。
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便是他心中的“秦娥”。我們很容易看出來“林黛玉”這個名字取意于上面兩首詞的第一句。在《紅樓夢》里,作者讓林黛玉自號“瀟湘妃子”,是在把林黛玉作為整個中國文明的象征。因為按照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說法,孔子編述中國的上古史是追溯到帝堯的,而傳說堯的女兒便是湘妃。因此,曹雪芹的立意比那位不能確定姓名的詞作者的立意更高。
瀟湘的瀟,正與簫字同音。杜牧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寫的是他留戀的揚州。于是《紅樓夢》里林黛玉是在揚州長大的。她的父親在揚州做巡鹽御史,他“姓林名海,表字如海”,很像李白的表字太白,海字似乎還暗示著“晴霞出海曙”。聯(lián)想到姜夔的詞《揚州慢》中的名句“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曹雪芹把林黛玉比作他喜愛的紅蓮。
第二首詞里有“如織”二字,曹雪芹就用“寶婺情孤潔”(第七十六回,848頁)來比喻林黛玉的品格。“寶婺”指婺女星,在織女星的南邊。“寶婺情孤潔”這句詩還模仿了《唐詩三百首》第一首里的“桂華秋皎潔”這一句,婺、鶩兩字音同。“落霞與孤鶩齊飛”,在《紅樓夢》里,“落霞”代指史湘云。
詩中含有“寒山”二字的一首名詩是張繼的《楓橋夜泊》,詩的后兩句為“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林黛玉就是一位蘇州姑娘。《紅樓夢》中秦可卿的弟弟的名字秦鐘應該是從這里來的。他的表字很怪異,叫做鯨卿。《莊子.逍遙游》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方以智云:“鯤本小魚,莊子用為大魚之名。”那么鯨比鯤字更加準確。因此秦鐘字鯨卿。鵬與鳳字同韻,《紅樓夢》第十六回的題目是“賈元春才選鳳藻宮秦鯨卿夭逝黃泉路”,暗示了鯨變成鳳。鶩、武二字讀音相近,可能曹雪芹是在把林黛玉暗自比作在李世民之后掌權的武則天。郭沫若曾經稱贊武則天時代“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李世民當皇帝以前封為秦王,曹雪芹拿秦鯨卿來諷刺李世民,是沿襲了《西游記》里嘲弄唐太宗的做法。
“夜半鐘聲到客船”,其中的船字與槎字一聲之轉,意思相通。在《紅樓夢》第五十回里,薛寶琴寫了一首《詠紅梅花》,第三句為“幽夢冷隨紅袖笛,游仙香泛絳河槎。”泛舟銀河的就是紅梅所比喻的賈寶玉或曹雪芹,吹笛子的“紅袖”當然是“瀟湘妃子”林黛玉。
二
李白的第二首詞的詞牌名叫做《菩薩蠻》,曹雪芹在書中就用菩提、普賢、地藏、藥王等來比擬林黛玉。《莊子.齊物論》里有所謂“人籟則比竹是已”的說法,“比竹”即是簫管,因此《紅樓夢》里的癩頭和尚是林黛玉的滑稽寓象。評點《紅樓夢》的脂硯齋說:“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奈不遇癩頭和尚何?悵悵!”在這里脂硯齋顯然是在以跛足道人自比。
在第五十回里作者暗指寶琴是“耍的猴兒”,她“見的世面多,走的道路也多”(543頁),很像是在暗比“孫行者”。孫悟空的特色是駕筋斗云,所以跛足道人必定是薛寶琴的滑稽寓象。由此便可以推斷脂硯齋是薛寶琴的原型。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和庚辰本一條相同的旁批里,脂硯齋透露了曹雪芹對她的昵稱——“老貨”。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西游記》第三十七回,吳承恩曾給孫行者安了一個充滿諧趣的諢號“立帝貨”,看樣子“老貨”就是“立帝貨”的另一種隱晦而簡省的表達。在這一回里,孫大圣“搖身一變,變作一個白兔兒”,因此《紅樓夢》第七十六回“藥經靈兔搗”(848頁)也好,第五回“虎兔相逢大夢歸”(54頁)也好,兩句話里的“兔”都是指脂硯齋或薛寶琴。
那么《紅樓夢》的另一位評閱者畸笏(讀戶字的音)叟是誰?我認為就是書中薛寶琴的哥哥薛蝌。蝌字拆開來就是科字和蟲字,說明畸笏叟是科場的老雕蟲。在《紅樓夢》第二十九回中,繼“滿床笏”之后是“南柯夢”(313頁),證明“畸笏”兩個字就是空做中舉做官夢的意思。
三
在《紅樓夢》第五回里,“金陵十二釵正冊”的頭一頁上“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54頁);第五十回則有“易掛疏枝柳”(533頁)之句,所以“玉帶林中掛”,是要掛在“柳”上。這“柳”只能是對應于書中的柳湘蓮。“正冊”上又“畫著一張弓,弓上掛一香櫞”,香櫞,鄉(xiāng)愿也。第四十二回薛寶釵列舉的畫器和顏色有所謂“柳條二十枝,箭頭朱四兩”,暗示“柳湘蓮”要向鄉(xiāng)愿作斗爭,而薛寶釵就是鄉(xiāng)愿的代表。俞平伯先生說薛寶釵的性格“深沉險譎”,真可謂是“鄉(xiāng)愿,德之賊也”。“玉帶”指黛玉,也就是第七十六回說的“寶婺情孤潔”,“柳湘蓮”將要繼承的正是這種孤潔的情懷。“寶婺情孤潔”的下一句為“銀蟾氣吐吞”,這里的“銀蟾”主要指“臉若銀盆”(第二十八回,306頁)的薛寶釵,也可能還指“蟾光”(第一回,9頁)下懷著野心的賈雨村,“氣吐吞”指的是放毒。
《紅樓夢》甲戌本里一條脂硯齋的批注指出,“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在薛寶釵和賈雨村身上很可能帶著棠村的影子,因為曹雪芹是把薛寶釵比作海棠的,而賈雨村的名字里有一個村字。
“金陵十二釵正冊”上的歌詞寫道: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
明朝的張居正在《與吳堯山書》中說:“二十年前曾有一弘愿,愿以其身為蓐薦,使人寢處其上,溲溺之,垢穢之,吾無間焉。有欲割取吾耳鼻,我亦歡喜施與,況詆毀而已乎?”這也是“菩薩蠻”的作風。曹雪芹理想中的“柳湘蓮”似乎是拿張居正做樣板的。“箭頭朱”者,明代張居正是也。
在張居正少年的時候,顧璘把自己的犀帶贈給他,勉勵他要有遠大的抱負。在《紅樓夢》里,授玉帶者則是瀟湘妃子林黛玉。“仆以孤焰耿耿于迅飚之中”,張居正值得后代的人們永遠景慕和思念。
《紅樓夢》第六十六回講柳湘蓮和薛蟠這個“番蟲”結拜了生死弟兄,十分怪異。其實作者是在借用這個情節(jié)來暗示,與“龍蟠”相親近者為“虎踞”。所以歌詞里的“虎兔相逢”指的是柳湘蓮和薛寶琴相遇。在第六十二回香菱說石榴紅綾是寶琴帶來的,所以“榴花開處”和“虎兔相逢”意思一樣,也是講柳湘蓮遇上了薛寶琴。“榴”字拆開來是柳字和田字,如果和“蓮葉何田田”的詩句聯(lián)系起來,便知道作者的確是在為“柳湘蓮”作預言。
李白的《菩薩蠻》在結尾問“何處是歸程?”曹雪芹的回答是柳湘蓮和薛寶琴在未來結為夫妻,其中蘊含著《詩經.周南》的首篇《關雎》的寓意。“三春爭及初春景”,三春是指漢、唐、明三代的文明,“初春”指的是作者最向慕的西周的文明。“大夢歸”就是要有新的“周公”來重建“初春”時節(jié)的中國文明。
四
李白的《憶秦娥》中說“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唐詩里寫到“柳色”的名詩是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在別離的時候,也絕沒有傷懷之意。王維還曾在《觀獵》里寫“將軍獵渭城”,說將軍打獵之后“還歸細柳營”。細柳營是漢代名將周亞夫駐扎的營地。《紅樓夢》里柳湘蓮被呼為“小柳子”,暗示了“細柳營”;另一個稱呼“柳二郎”則暗示了周亞夫,后者是漢初絳侯周勃的次子。這里有一個“映射”:柳—周,因此曹雪芹就是用“柳湘蓮”來象征“周公”的。
《紅樓夢》第一回說“東魯孔梅溪”為此書題名,叫做“風月寶鑒”。曹雪芹又號芹溪,他還很喜歡紅梅,所以“東魯孔梅溪”其實就是曹雪芹,他以“登東山而小魯”的孔子自比,似乎對孔子還抱有嘲諷的態(tài)度。孔子排行第二,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也被稱為“寶二爺”。
在第二十九回里,賈寶玉得到的金麒麟比史湘云的麒麟大。在此處“史湘云”是一個代號,代表“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一般的歷史。孔子著《春秋》,寫到魯哀公十四年“獲麟”為止。曹雪芹自詡超過了歷史上的“獲麟”,也就是說,他的《紅樓夢》超過了孔子的《春秋》。按照漢代人的見解,《春秋》是一王大法,要興一王之治,孔子寫《春秋》是在為漢制法,那么曹雪芹寫《紅樓夢》也是在為中國文明的重建而制法,書中的“柳湘蓮”就是他寄托希望的“周公”。
五
“藥經靈兔搗,人向廣寒奔”,在脂硯齋的幫助下,曹雪芹寫了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金”是金麒麟,“玉”是林黛玉,而他這部書本身,就是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作者著書的用意不是那么分明的。“警柳眼之貪眠,釋蓮心之味苦”,未來的重建者應當記住他的叮嚀。
初稿寫于2012年2月20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