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金陵“十二”——你說誰是誰
《金陵十二釵》的名稱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很爛,更沒有人知道其在五個書名中屬第一重要。可以沒有《紅樓夢》等之名,但不可無《金陵十二釵》的稱號。金陵包含的著三大義:首先代表的是都城,敘述的故事與皇帝有關。其次金屬西方故又可指清朝西陵。金在書里以金玉良緣的“金”來代表女人、皇帝的妃子,所以“金陵”也就是泰陵為妃子的陵寢。作者給出的物證就是雍正棺材里有黛玉頭上的珠釵。骨頭可以腐爛,珠釵卻可以長期保存。此論對于已知的清朝歷史檔案來說是荒謬至極,但對于未知的泰陵是不是真實,有待于未來泰陵考古發掘才可得到證明。
“十二”是文本結構和人物之間連接線條:皮十二張、絨十二度。綢十二匹、緞十二匹。石頭高十二丈,這些都是表達了《石頭記》全書結構網絡,書為一二零回,寬二十四丈為一層二十四回,總共為五層。這五層不是疊在一起的圓柱形而是平衡交錯的多面體。一個原型人物形象有皮有絨有綢有緞,人物故事如綢如緞由眾多經緯組成。書中塑造人物雖多,其實就似皮絨綢緞幾樣料、幾個人而已。
“十二”讓四大家族變成愛新覺羅家族:賈家原籍十二房、王家十二房。《紅樓夢》的賈府家譜和《石頭記》王府家譜都是十二,這才是真正的真家假家,其實無所謂真假,說的都是真的家。四大家族中王家的“十二”為統帥在第一層,可王家真正上只有兩房胤禛和胤禵,薛家僅寫“八房分”八是共性之詞,所以薛家就是一房胤礽。這兩支按母系計算。賈家二十房是康熙開支脈二十房,康熙二十四個兒子(正副二十四釵)只有二十個成人。八房為共性再上溯到皇太極兒子成人者有八個。順治有八子,滿族八旗。史家倒過來就是家史,順治生育八子,順治定鼎中原,開國號清,這就是靖忠候釋義;靖指平定,忠的結構為中心引申為中原,靖的結構是立清(青)朝。保齡侯是保國齡,到雍正保國齡九十年,這在《四宜堂集》最后一首《中秋》有“九十序正平”句可證,此也是空空道人說的“三劫”后結案。《紅樓夢》三秋結束于《中秋詩》正是雍正的詩集終結于《中秋詩》
女主人公寧貴妃與雍正、及著作的關聯。黛玉生日是十二日。《菊花詠》有十二首。寶釵冷香丸由春牡丹、夏荷花、秋芙蓉、冬梅花各花蕊十二兩和雨露霜雪的十二錢及十二錢黃柏湯送服。在中國有十二生肖,在西方有十二星座,一年有十二個月,所以它既是代表圓滿結束,同時也是代表開始。“十二”包括尾數帶有“十二”與雍正人生大事有著緊密聯系。更加巧合的是清朝到第“十二”帝宣統也就結束。再看看以下的六個“十二”都敘述了什么?誰是作者!誰是女主人公!到底誰是誰?
第一、黛玉的生日二月十二是雍正的守孝三年期滿除服之日,這個二月一十二特殊日子在二十一回以其倒數相合的數字中出現。其中寫道:“鳳姐要與賈璉隔房睡覺,十二日不放家去,賈璉要搬出外書房戒齋,鳳姐與平兒都隨著王夫人日日供奉娘娘…大姐毒盡癍回,十二日送走娘娘,合家祭天祀祖,還愿焚香。”
第二、黛玉的生辰“十二”是其原型呂四娘家命運決定日:在《大義覺迷錄》中雍正于十年十二月十二日向內閣下旨,指示大臣該如何處理呂留良案件,將呂留良、呂葆中開棺鞭尸,割顱示眾,呂毅中斬頭。由于十二日這個日期正是呂家文字獄最后宣判時間,所以把它定為黛玉生日以此來證明黛玉的來歷是呂家后人四娘。
第三、十二首《菊花》就一個主題寫鏡中花黛玉,黛玉奪冠是實至名歸。十二首詩皆是雍正追思寧貴妃,從最初遇見寫到后來死去。寶釵用了“蘅蕪君”別名,此名指漢武帝。所以從第一首開始就用蘅蕪君點出是皇帝追憶花貴妃。在外號上,除黛玉用湘妃其余外號都帶男性化。史湘云別號枕霞舊友,枕霞就是五臺山清涼石,雍正詩道“光寒如鏡臥深云,”賈環謎語“枕頭”。探春別號“蕉下客”不就是怡紅院芭蕉下的寶玉嗎。可黛玉為何又用湘妃,不用其它別號,這就是主題寫湘妃,湘妃架起了《十二菊花詠》通往雍正《十二墨竹》的橋梁,兩組詩表達著同一主人湘妃。林黛玉的名字及形象都來源《十二墨竹》林黛玉的名字由來:“為愛清臞定素交,一林寒玉受風敲。”作者只是將寒改成竹的顏色“黛”,由此可見“一林黛玉”就是指雍正的竹。還有“又聞湘江竹最佳,龍形鳳尾凌空矗。‘祠猶傳遯水,斑尚記瀟湘’。‘籊籊修篁,載茂瀟湘。’‘慕比清風,移植我堂’。”在此說明了雍正不但愛瀟湘還種瀟湘竹。《菊花詠》中別圃移來到這里移植我堂。也都講明了四娘進宮。
第四、花襲人的生日也是十二日,通過花襲人敘述了寧貴妃襲擊雍正最后裝進玉棺;首先從名字上花為美女也是寧貴妃的鏡中花,襲為襲擊,人指雍正,美女襲擊雍正。其次她是雍正(寶玉)第一近侍,也是第一寵妃,雍正只有和她有性行為。最后襲人嫁給蔣玉菡,藝名琪官。此人也是雍正的影子,菡也做含,蔣玉菡是將玉含在嘴里,這不是寶玉出生時的情景嗎,還有琪官,琪是玉,所以也叫拿玉璽的官,還有寶玉贈給玉的扇墜,互贈褲腰帶。說明此二人都帶玉,系著同一條褲腰帶。所以襲人嫁的就是雍正。后四十回寫襲人嫁玉菡有離題嗎,沒有。襲人既是寧貴妃的影子當然要死啦,襲人嫁給棺材,這還不是普通的棺材,是玉函(菡),函是盒子,棺也是盒子,只不過是裝人的盒子,所以這里有玉棺之義。還有琪官為玉函,也可讀作其棺為玉函。作為寧貴妃的影子襲人透露出貴妃死后是裝進皇帝的玉棺里。
第五、吃“十二”的薛寶釵有寧貴妃和熹貴妃雙重身份,一半是代表的“十二”楊貴妃,另一半卻是吞噬“十二”的惡魔。寶玉在《芙蓉誄》中用的是花蕊、楓露等來祭奠!說明芙蓉女神喜歡喝這些花蕊和露水。在《紅樓夢》中只有寶釵吃花蕊和露水,寶釵平時吃的冷香丸用四季的四種白色的牡丹、荷花、芙蓉和梅花各“十二”兩花蕊,還有雨水日的雨水、白露日的露水、霜降日的霜、小雪日雪各“十二”錢等做成。這里的四季花出自雍正《四花詞》其詩是詠桃花、荷花桂花和梅花,在此只把原來的桃花改為牡丹、桂花換成芙蓉。寶釵外號楊貴妃,所以寶玉祭奠的就是貴妃,在后四十回寶釵和寶玉的結婚就如楊貴妃和天寶李隆基結婚,是事實存在的,也是必然的,金玉良緣也是合理的。那么為何寶玉不喜歡和金寶釵結婚?因金是指妃子,玉皇帝討厭金貴妃,皇帝和楊貴妃結婚后貴妃卻死于馬嵬,成為鰥夫。皇帝與金貴妃結婚被“金”害了,最后出家成和尚。所以寶釵既是寧貴妃又有金(熹)貴妃的形象,以楊貴妃代表寧貴妃名分寧貴妃死啦,后來代表熹貴妃守寡并登上皇太后的寶座,只是這一切是用別人的鮮血來鑄就成。
第六、雍正《十二行樂圖》在書中的表現。《十二月行樂圖》正月觀燈、二月踏春、三月賞桃花、四月流觥、五月泛舟、六月納涼、七月乞巧、八月賞月、九月賞菊、十月畫像、十一月參禪、十二月賞雪。在這十二個中大部分都與中國民俗相同,可又有雍正獨有的特點,十月畫像與十一月參禪絕對是雍正特征。所以看看雍正是用怎樣狡猾之筆來表達“十一月參禪”。在九十一回詳細敘述寶玉和黛玉參禪過程。可是卻把參禪時間提前了一天,到第二天才是十一月初一。用如此手法打時間差不是唯一的一次,還有很多處。
十月畫像:五十回用“紅梅花”的諧音紅梅畫來表達畫像,時間是十月,可作者又用一場大雪將“十月畫像”遮蓋。賈母來到暖香塢要看惜春畫像,惜春說沒有畫好,由此可以看出暖香塢是圓明園如意館,專為為畫畫所設,這“暖香”是對寶釵“冷香”,所以暖香塢的主人惜春也自有雍正的影子。惜春在此就是在畫《雍正十二月行樂圖》。在四十二回惜春道:“昨兒老太太說,單畫園子了成個房樣子了,叫連人都畫上,就象“行樂”似的才好。”還有寶釵提出三點要求,第一不能按景臨摹,要有主次之分,要有藏有露,或添或剪。第二樓臺庭院要用工筆畫。第三人物布局要有高低疏密之分,形象要栩栩如生。畫像卻是畫在重絹上。這些的描述都與絹本《雍正十二行樂圖》材質畫法相同。黛玉提議要畫上母蝗蟲,并命名為《攜蝗大嚼圖》此處用“蝗”點出“皇”是畫皇帝行樂圖。在這回雖時間不對,可于三十八就先寫詠菊吃蟹后寫作畫,順序上都符合并未錯亂。
最后看看通過黛玉、尤三姐、湘蓮、敘述了寧貴妃怎么死的。不管黛玉得了什么病而死,可最后是“見血”而亡,這說明寧貴妃在死時有流血,書中因“見血”而死的有寶珠、司棋及她的男友和尤三姐。在此就說尤三姐是代表寧貴妃死的一個層面:尤二尤三姐妹,尤指是尤物為國寶級的美女,再者“尤”指怨恨。其三“有(尤)二有(尤)三”是指二十三日,尤三姐為自己曾經過錯買單,用鴛鴦雌劍自刎。此就是寫寧貴妃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自刎。柳湘蓮又叫冷二郎,冷是無情的冷月,三姐死啦,二郎出家游五岳,柳為木邊指五行甲乙之木,甲卯和乙卯年,根據“不在木邊在柳邊”所以是卯邊的乙卯年(1735)。蓮為荷花的果實,柳湘蓮可讀解為留湘蓮子,二郎讀作兒郎,留有兒郎是外號有“尤物、湘妃、湘云、湘蓮和芙蓉”等的寧貴妃之子,此子雖失去父母可能日后還可成棟梁之才。脂批棟梁之才指的并非柳湘蓮本人成棟梁而是蓮子弘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