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注校紅樓夢》座談會”在商務印書館舉行
??? 2013年12月15日上午,“《新批注校紅樓夢》座談會”暨北京曹雪芹學會2013年第四屆曹學集雅活動在商務印書館舉行。評批者張俊、沈治鈞,以及著名紅學家、文學史家李希凡、蔡義江、張慶善、李明新等三十余人出席會議并點評,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發表致辭。
?? ?夾批與回評結合 匯集古今各家評點
??? 評批者張俊教授介紹,《新批校注紅樓夢》以程乙本為底本,參校程甲本及甲戌、己卯、庚辰、夢稿、列藏、蒙府、戚序、戚寧、舒序、甲辰、鄭藏等脂評本。凡底本可通者一律不改,以存其真;凡底本明顯訛誤處,亦不改,出以校記,并注明所據版本。
??? 記者翻閱《新批校注紅樓夢》時看到,黑色字體的正文之后有大量的紅色批注,這些夾批針對詞、句、段評點,用以揭示正文旨意、內涵、語言特色及學術著眼點等,有的征引史料,鉤玄提要,以史證文,引導讀者品味作者初衷,并關照《紅樓夢》與同時期其他文本的橫向關系,發現問題,指出錯訛。另外還有回評,介紹全回的總體構思、藝術特色、人物形象、前后回關系,引導讀者回味前文,把握全書布局。
??? 據了解,《新批校注紅樓夢》評批總條目逾萬,評批文字與《紅樓夢》正文篇幅相當,堪稱迄今為止評批最翔實的一部《紅樓夢》評點本。首都師范大學教授侯會談到,該書資料之豐富,征引之廣博,前所未有。涵蓋了文化、文學、經史子集、佛典道藏、小說戲曲等各個門類,為讀者閱讀紅樓提供了大量的資料。
??? 學者導讀型評批 帶讀者細品紅樓
??? 自乾隆中期至民國230馀年間,紅樓評點的代表者有脂硯齋、畸笏叟、東觀主人、王希廉、張新之、姚燮、王伯沆等。其中,脂硯齋評、王希廉評文人自娛的特點較突出,而東觀閣評則帶有書商導讀的目的。不同于其他紅樓評點,張俊、沈治鈞的《新批校注紅樓夢》立足于“細讀文本”,形成了具有現代學術品格的“學者型”評點。
??? 中國紅樓夢學會副秘書長張云稱贊道,批語內容前后貫通、系統完整,克服了舊評點的“零碎性”,突顯評者的學術功力。如第六回賈蓉想鳳姐借炕屏的情節中,程乙本有賈蓉“滿臉笑容的瞅著鳳姐”一語,及鳳姐“忽然把臉一紅”六個字,《新批注校紅樓夢》夾批點評二人關系曖昧,遂聯系第七回焦大醉斥、第十二回鳳姐害賈瑞,程甲本第六十八回鳳姐大鬧寧國府一些細節的描寫,以揭示鳳姐性情之一端。
??? 另外,曹立波教授談到,本書針對有關詞句段加批,點明其旨意,助讀者品味作品原意。如第十七回“試才題對額”,寶玉提到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一般不會作注,更不加批。而本書在此句下加一批:“此一詞語,清初人習用之。以為物效其靈,隨目成趣,時時變幻,一派天工,乃生活之別樣境界也。”并引清人李漁《閑情偶寄》卷四論“取景在借”、鄭板橋《板橋題畫·竹》、圓明園“天然圖畫”之景,及乾隆九年題詩三則材料加以證之,批曰:“寶玉借此四字評說園中景觀,說理通達,思路敏捷,政老不解,動輒訶斥,迂之極矣。”
?? ?以程乙本為底本 突顯大眾紅樓
??? 本書的一大特色在于對后四十回的評批。程偉元和高鶚續的后四十回一直以來都受到紅學家的詬病,認為其不合曹雪芹原意,破壞了《紅樓夢》的整體風格。因此很多紅學評批者往往將關注點放在前八十回,對后四十回只作注釋。但是胡文彬談到,目前在群眾中流傳范圍最廣的就是一百二十回的程乙本。可以說沒有后四十回,《紅樓夢》是不完整的。張俊和沈治鈞不僅細致地對后四十回進行評注,還旁征博引地談到后四十回與前八十回的聯系之處,把評注的思維空間擴展到全書。
??? 從事教育工作的參會學者也談到,紅樓不僅是專家學者的紅樓,也是大眾的紅樓。《新批校注紅樓夢》的評批內容詳實,非常適合日常教學,也方便了對紅樓感興趣的讀者閱讀。有學者更是提出了發行精簡版、電子版等“新招”,希望能讓更多讀者觸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