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行無礙憑來去——試論富貴閑人賈寶玉
七
1
當一個人一旦覺悟,當一個人一旦走入慈悲,他就不得不去影響這個世界!寶玉已經覺悟,靈性的神秘大門已經敞開,他已經了知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他已經安住在心靈的圓滿寧靜與極樂之中,他已經成就了與宇宙能量相通的“真我”,那么他會隨順自己充沛的生命激情為這個世界創造些什么?
極樂世界的凈土將會在他的身邊生成!這就是最偉大的創造,最極限的創造!
病態的人創造病態的社會,病態的社會創造病態的人,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巨大悲劇,這悲劇由人類的雙手自己締造!一切團體的利益都會凌駕于個體的自由之上,個體生命在團體的壓抑中扭曲變形并延伸,終會凝結成一個變態的群體,群體的力量越強大個體將會變得越脆弱,這是一個關于人類幸福與自由最難解的悖論!所有的開悟都只屬于個體,決不屬于集體。人類的群體總是會呈現出盲目的混沌與秩序,善與惡交替往返,象是白天與黑暗,蕓蕓眾生在其中來了又去,在看似繁華與進步的外相中人類心靈的內核卻始終不會改變。
覺者超越了一切欲望的束縛以及意志的扭曲,返歸心靈的本真永住圓滿的光明之境。他們從不借力于強權與暴力,他們只用純真作為引領,但被奴性扭曲了的魂魄卻無法看到自由的光芒。英雄在世俗里爭奪、摧毀、建立,一切都圍繞自我,一切的行為都被欲望與意志捆綁,英雄綁架盲目的愚者成為俘虜,完成自我的欲望以及功業。英雄的功業絢爛輝煌,用死者的遺骨在世間留下見證,成為被欲望與意志所主宰的迷者效仿的榜樣。迷悟的眾生沉浮于其間,被愚昧遮障了的雙眼只能看到一日的三餐,對于既清明又混沌的整體,他們永遠也無力透徹,成為英雄們奴役的俘虜是他們注定了的宿命!
人類社會的和諧與圓滿來自于每一個個體生命的自由與舒展,來自于每一個個體生命的智慧與透徹,可是這樣絕對完美的社會永遠也不會到來,因為人類不可能集體開悟,但是人類社會卻完全具備趨向完美的可能。眾生如同無善無惡無清無濁的滔滔江水,將他們引入大海享用圓滿,還是引入沙漠領略死亡和枯竭,這都源自于引領者的善惡、有欲或是無欲、有為或是無為。圣人用純真與大善做為引領,他們的雙手只是用來給予;英雄卻手持恐怖的利劍,他們是欲望與意志的化身,他們只需要臣服。對于蕓蕓眾生來說從善或是行惡,完全要看這個時代是被圣人還是英雄掌控!
只有圣人獲得了完全的自由,只有圣人懂得怎樣給予他人自由。但英雄的時代總是多于圣人的時代,人們的心靈總是遭到強權與意志的扭曲,生命的純真在走過童年之后便永久的喪失了。深刻的快樂被淺薄的欲望代替,生命的寶藏遭到最冷酷的蔑視與踐踏,人類在暴力與恐懼中扭曲,在煩惱的海洋里掙扎,純真與寧靜變得遙不可及。這就是英雄的時代,危機四伏的時代,人人都沒有快樂和自由的時代。英雄永遠都是人類的一個噩夢,他是凡人體內丑陋欲望的爆發,在貪婪中萌芽,在意志中成長,在惡緣中成熟,在強權中毀滅!他是對人類自由與快樂最大的摧殘,是對寶貴生命最殘酷的踐踏,他是最丑陋的變異毒瘤,因為他將自我的欲望凌駕于一切之上!
圣人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無為而無所不為”[62],這樣簡單的質樸,英雄永遠也無法達到!
寶玉是一個在平凡中成就了偉大人格的人,他決不是英雄,但他卻擁有比英雄更深遠而明亮的光輝!如果我們不經過深深的思索,真以為寶玉是“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真以為寶玉僅是一個“絳花洞主”、“混世魔王”,真以為寶玉只會在丫頭群里私鬧,完全不懂得人類的歷史滄桑,那么我們就真真的錯失寶玉了!“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63],如寶似玉的多情公子卻偏以一個平凡人的形象示現,愿我們不要在這平凡中錯失,愿我們能從平凡素樸的真知中解讀出偉大人格的至貴與至堅。
超凡入圣的覺者走在真實的大道之上,這大道與平凡質樸相通,不與令人驚奇的小徑相連。在真實的大道里,平凡蘊涵了謙卑與“無我”,“無我”能和宇宙的無窮能量相通,“無我”具有最恒久的無法消逝的力量,“無我”中具有最永恒的光芒與魅力!這魅力會因時間的流逝而不斷釋放無窮的能量,這能量會超越一切創造驚奇的英雄而光芒四射、影響深遠!
讓我們來看這個平凡人寶玉的行為,去從他那不同凡俗的行為中領略他對家、國以及人類社會的深入思考。讓我們來看寶玉是如何詮釋自我的自由以及他人的自由,讓我們來品味在“怡紅院”里自由舒展的平等與民主。
就讓我們先從第十九回中的一段看起吧:
卻說寶玉自出了門,他房中這些丫鬟們都越發恣意的頑笑,也有趕圍棋的,也有擲骰抹牌的,磕了一地瓜子皮。偏奶母李嬤嬤拄拐進來請安,瞧瞧寶玉,見寶玉不在家,丫鬟們只顧玩鬧,十分看不過。因嘆道:“只從我出去了,不大進來,你們越發沒了樣兒了,別的媽媽們越不敢說你們了。那寶玉是個丈八的燈臺——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家的。只知嫌人家臟,這是他的屋子,由著你們糟蹋,越不成體統了。”這些丫頭們明知寶玉不講究這些,二則李嬤嬤已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如今管不著他們。因此只顧頑,并不理他。[64]
寶玉的丫鬟們在寶玉的屋內肆意玩笑,趕圍棋、擲骰抹牌、瓜子皮竟也磕了一地,以至于寶玉的奶母十分的看不過。丫鬟們這樣任意肆鬧的情形已經連奴才都看不過了,那么任何主子都不會允許這樣的情形發生。可是寶玉偏能看得過,偏以此為自然,難怪庚辰本在此段中批道:“所以為今古未有之一寶玉”[65]。寶玉為今古未有之第一,乃是因為他將人類所制造的一切尊卑等級都泯滅在人性的平等之中,在寶玉屋里我們看到的是青春爛漫的少女,而不是唯唯諾諾、謹慎拘束的奴隸!誰會在一個尊貴的位置上卻不以尊貴自視,誰會身處等級社會的高端卻心懷謙卑,誰會消除一切人類社會的扭曲與障蔽而返歸人性的平等與本真?富貴公子寶玉在輕松自然中輕易做到了,這無為中保全了人性的至真與至美,保全了自我以及他人的自由,保全了每一個人舒展自然的本性,難道我們還不能從寶玉這無為中獲得深深的啟迪嗎?
丫頭們能自由舒展,能在寶玉的屋里任青春與快樂肆意的蕩漾,她們能自由自在的玩笑,完全忘卻奴仆的身份,是因為寶玉與她們“從不講究這些”。“這些”是什么?“這些”是被物所累,“這些”是尊卑貴賤,“這些”是等級高低,而“這些”已在寶玉的輕松與自如中被輕易超越了!一切人類狹隘的造作都被穿透了,留下的只是生命的本真,流露的只是每個人珍貴的本性,純真無瑕的快樂必定洋溢在這里,這里就是天堂!
只有在平等中,每個人才可以享用最自由與完滿的快樂!寶玉在他的怡紅院里實施著最大限度的平等,寶玉身邊每一個女子無瑕的本性都得到了完美的舒展,寶玉也徜徉其間盡情享用少女們絕美的青春情懷,享用完美的人性溫存。寶玉心靈深處那完滿而豐富的快慰,沒有一個身處等級貴賤之中的王孫公子能夠體驗與享用!寶玉是古今未有之第一,寶玉已獲得了生命的真實,他在純然的平等里享用著與他人相處的絕美境界,享用著生命的全然自由與寶藏!
讓我們再來看第六十四回中的一段,你定會被生命深處那真切的快樂感動,你定會被嬌俏少女的頑皮打動,這快樂是如此的簡單,但它卻能震魂攝魄讓你在不知覺中蕩漾出心底純美的微笑。就讓我們來享受這樣一段鮮活靈動卻又自然樸素的文字:
一日,供畢早飯,因此時天氣尚長,賈珍等連日勞倦,不免在靈旁假寐。寶玉見無客至,遂欲回家看視黛玉,因先回至怡紅院中。進入門來,只見院中寂靜無人,有幾個老婆子與小丫頭們在回廊下取便乘涼,也有睡臥的,也有坐著打盹的。寶玉也不去驚動。只有四兒看見,連忙上前來打簾子。將掀起時,只見芳官自內帶笑跑出,幾乎與寶玉撞個滿懷。一見寶玉,方含笑站住,說道:“你怎么來了?你快與我攔住晴雯,他要打我呢。”一語未了,只聽得屋內嘻溜嘩喇的亂響,不知是何物撒了一地。隨后晴雯趕來罵道:“我看你這小蹄子往那里去,輸了不叫打。寶玉不在家,我看你有誰來救你。”寶玉連忙帶笑攔住,說道:“你妹子小,不知怎么得罪了你,看我的分上,饒他罷。”晴雯也不想寶玉此時回來,乍一見,不覺好笑,遂笑說道:“芳官竟是個狐貍精變的,竟是會拘神遣將的符咒也沒有這樣快。”又笑道:“就是你真請了神來,我也不怕。”遂奪手仍要捉拿芳官。芳官早已藏在寶玉身后。寶玉遂一手拉了晴雯,一手攜了芳官,進入屋內。看時,只見西邊炕上麝月、秋紋、碧痕、紫綃等正在那里抓子兒贏瓜子兒呢。卻是芳官輸與晴雯,芳官不肯叫打,跑了出去。晴雯因趕芳官,將懷內的子兒撒了一地。寶玉歡喜道:“如此長天,我不在家,正恐你們寂寞,吃了飯睡覺睡出病來,大家尋件事頑笑消遣甚好。”[66]
在這里我們可曾看到了主子與奴仆?我們看到的是爛漫少女的純真嬌憨,看到的是多情公子深切的關懷與憐愛!快樂是生命的全部價值與意義,從整個身心流溢而出的純美快樂是寶玉最為心愛的珍寶,看到身邊每一個女子都自由快樂,他就會欣喜無比,因為他看到了珍貴的人身得到了全然的享用,快樂和幸福在此刻被自由的掌控!
如果國只是家的擴展,那么怡紅院就是一個完美的國,寶玉就是這個國里無為而治的國君。全部的治理都將本著自由與快樂的原則,因為惟有這樣才能實現和諧與健康的目標,因為惟有這樣每一個人天性的寶藏與創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不如在此讓我們來讀一段斯賓諾莎的話語:“國家的終極目標并不在于統治人,用恐怖來束縛他們,迫使他們屈服于別人的意志。它的目標倒是這樣的行事:使它的公民能安全的發展靈魂和肉體,并自由的運用自己的理性。因為國家的真正目標乃是自由。”這樣的目標是人類的理想,這樣的目標在強權與暴力下永遠也不會實現,這樣的理想只有在對一切生命具有最大的尊重與愛憐的大慈悲里才能夠實現。寶玉在他的怡紅院里實現了,在自然的平等中實現了,在無為的謙卑中實現了,在悲憫的大愛里實現了!
治大國確如烹小鮮般簡易而方便,其滋味確實無比淳厚而鮮美!只有覺者能懂得無為而治的高妙!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一個成就者永遠遵循的成長軌跡,讓我們來讀《大學》里的真知,從中去領悟生命成就的奧理,從中去體味完美循環的和諧。“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67]泱泱大國、和平天下只發軔于正心誠意,這正心誠意是自我修身的起始,是明明德于天下的歸宿,是自我成長的根基,是萬物發展與壯大的核心,更是人類社會健康成長的不變法則!至此,我們也許才能讀懂寶玉為何要說除“明明德”之外無書的根源;至此,我們也許才能讀懂寶玉那無為中平等與自由的深刻內涵!
2
最高妙的統治總是令人愉快的,最高妙的治理總是會讓人們忘卻你我的,和諧的共處里會展現每一個生命獨特而充沛的激情和創造。人類社會的全面健康發展必須依賴于每一個人獨特的創造力,如何挖掘每一個人的生命寶藏,如何讓每一個人的創造力都完美展現,如何讓這些能量服務與國家、社會、服務于整個人類,這是治理者不可回避的命題,這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核心力量。
自由的發展是前提,善與美的指引是關鍵,這是充沛創造力的根本源泉,這是民族與國家持續發展的保證。這樣的道理并不深奧,更沒有什么不好操作的屏障,要做到這一點主要要看引領者是否已經超凡脫俗,是否已經無我無欲,因為只有達到無我無欲的人才能夠奉獻,才能夠完全的給予。這簡單的道理是絕對的真知,但凡人卻無從做起,因為貪婪的私欲會遮障他們的心靈,強暴的索取只會令無窮的能量困死在狹小的窄徑!
如果你已無我無欲,那么你就無須憑借任何外物而去成就一番偉業作為自我的證明,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國家對于你來說蘊涵的都是修身與齊家相同的道理,因為在你的心間早有一個廣闊的天地與宇宙相連,世間英雄們創造的功業太過渺小,因為你的所到之處就是凈土,就是天堂,你的國無所不在,無須他人仰視!這是超凡入圣的大雄境界,這樣的境界只能依憑“無我”完成,這樣的境界只用慈悲抒發,因為只有在“無我”的大慈里有最圓滿與無窮的能量!
寶玉暢游在大觀園純美的女兒王國之中,令凡人仰視的英雄偉業從來都不能攪擾他內心的清明,他無作無為的在怡紅院里徜徉,在自由與任情中創造著一個快樂的天堂!而這樣一個快樂天堂的縮影,我們在書中隨處可見。我們也許可以將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看作縮影中的一個片段,從中去領悟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巨大內核,從中去領悟從善從美的疏導中所滲透的無限天真與和諧!在此,讓我們摘取這片段中的點滴,去共同分享洋溢在自由與和諧氛圍中的殊勝快樂,去想象從喜悅中散發而出的無限創造的活力:
關了門,大家復又行起令來。襲人等又用大鐘斟了幾鐘,用盤攢了各樣果菜與地下的老嬤嬤們吃。彼此有了三分酒,便猜拳贏唱小曲兒。那天已四更時分,老嬤嬤們一面明吃,一面暗偷,酒壇已罄,眾人聽了納罕,方收拾盥漱睡覺。芳官吃的兩腮胭脂一般,眉梢眼角越添了許多豐韻,身子圖不得,便睡在襲人身上,“好姐姐,心跳的很。”襲人笑道:“誰許你盡力灌起來。”小燕四兒也圖不得,早睡了。晴雯還只管叫。寶玉道:“不用叫了,咱們且胡亂歇一歇罷。”自己便枕了那紅香枕,身子一歪,便也睡著了。襲人見芳官醉的很,恐鬧他唾酒,只得輕輕起來,就將芳官扶在寶玉之側,由他睡了。自己卻在對面榻上倒下。
大家黑甜一覺,不知所之。及至天明,襲人睜眼一看,只見天色晶明,忙說:“可遲了。”向對面床上瞧了一瞧,只見芳官頭枕著炕沿上,睡猶未醒,連忙起來叫他。寶玉已翻身醒了,笑道:“可遲了!”因又推芳官起身。那芳官坐起來,猶發怔揉眼睛。襲人笑道:“不害羞,你吃醉了,怎么也不揀地方兒亂挺下了。”芳官聽了,瞧了一瞧,方知道和寶玉同榻,忙笑的下地來,說:“我怎么吃的不知道了。”寶玉笑道:“我竟也不知道了。若知道,給你臉上抹些黑墨。”說著,丫頭進來伺候梳洗。寶玉笑道:“昨兒有擾,今兒晚上我還席。”襲人笑道:“罷罷罷,今兒可別鬧了,再鬧就有人說話了。”寶玉道:“怕什么,不過才兩次罷了。咱們也算是會吃酒了,那一壇子酒,怎么就吃光了。正是有趣,偏又沒了。”襲人笑道:“原要這樣才有趣。必至興盡了,反無后味了。昨兒都好上來了,晴雯連臊也忘了,我記得他還唱了一個。”四兒笑道:“姐姐忘了,連姐姐還唱了一個呢。在席的誰沒唱過!”眾人聽了,俱紅了臉,用兩手握著笑個不住。
忽見平兒笑嘻嘻的走來,說親自來請昨日在席的人:“今兒我還東,短一個也使不得。”眾人忙讓坐吃茶。晴雯笑道:“可惜昨夜沒他。”平兒忙問:“你們夜里做什么來?”襲人便說:“告訴不得你。昨兒夜里熱鬧非常,連往日老太太、太太帶著眾人頑也不及昨兒這一頑。一壇酒我們都鼓搗光了,一個個吃的把臊都丟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來。四更多天才橫三豎四的打了一個盹兒。”平兒笑道:“好,白和我要了酒來,也不請我,還說著給我聽,氣我。”晴雯道:“今兒他還席,必來請你的,等著罷。”平兒笑問道:“他是誰,誰是他?”晴雯聽了,趕著笑打,說道:“偏你這耳朵尖,聽得真。”平兒笑道:“這會子有事不和你說,我干事去了。一回再打發人來請,一個不到,我是打上門來的。”寶玉等忙留,他已經去了。[68]
寶玉的生日在午夜后被推向了高潮,而伴著他享用了這個快樂高潮的正是他身邊那些美麗嬌俏的丫鬟們,寶玉在天真少女們快樂的歌聲和笑聲中陶醉,在漸濃漸深的酒興中醉倒,這樣純潔舒展的快樂令那些眠花宿柳的紈绔子弟無從企及!人性的純美蕩漾在青春的笑靨中,少女的嫵媚與爛漫在無瑕的自由與和諧中盡情綻放。這是一個心靈的盛宴,在個性的舒展中享用著靈魂的親昵;這是男女間最深刻的性愛,他通過歡欣的震動而抵達對方魂靈的深處,洋溢出無窮而新鮮的快感,打開通往自我的神秘之門,打開通往自然的極樂之門!
每一個人都在自我本性的純美中被陶醉,人性之美、性別之美在無拘無束中自然的流淌,完美的天真洋溢在其中,這就是每一個人的生命寶藏,無一絲刻意與扭曲的完美快樂的寶藏,它在此刻的歡欣中會得到全然的圓滿!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是快樂,生命的本質是平等與自由,深刻的快樂只能從它們中流出,一切阻礙平等與自由的人為造作都會造成扭曲,而一切扭曲都朝向痛苦!在每一個片刻都能保持全然覺知的人,便能駕御自我的生命,便能掌控快樂與歡欣!活生生的生命從不在過去,也不在未來,它只存在于剎那間的此刻,覺者創造他的此刻,覺者將歡欣洋溢在當下的世界。寶玉盡情的舒展著他如寶似玉的本性,在他的四周總是激蕩著純美的歡欣。他在悲憫的憐愛中給予,在無為的碩果里收獲!
治大國若烹小鮮,一切繁復的人為造作都應被祛除,欲望應該做為一種存在而被覺知的享用。欲望不該成為人類的主宰,將生命引入暗處,讓珍貴的生命只變成貪欲的奴仆,一旦生命的快樂被淺薄的貪欲掌控,這將是一條不歸路,是每個人的不歸路,亦是整個人類的不歸路!珍貴的生命應該享用更深刻的快樂,更全然的快樂,更單獨的快樂,更和諧的快樂!
和諧的快樂源于內在,亦源于外在的自然與社會,和諧的社會就是理想的社會,就是夢中的香巴拉,香巴拉是人類社會全然和諧的一個完美境界!人類確實有能力讓自己所身處的社會逐漸趨于完美,當一個人懂得了生命的快樂,他便會創造快樂,快樂是一粒健康的種子,自由與平等是成長的凈土,用純真來澆灌,這粒種子定能長成參天大樹,誰能夠嘗到這個純然快樂的果實,誰就會長成一棵快樂的大樹,獲得不死的永生!這是一個快樂的傳遞,這是一個健康的循環,這是治大國的一個奧秘。所有的引領者都無須作為,因為有巨大的能量在民眾之中,引領者只需做一件事,那就是引領,向真、善、美的方向引領,這就是大國領袖的全部責任。治大國確如烹小鮮,當你透徹,當你看到了祂的訣竅,當你無我無欲,那么留下的就只會是純美的快樂給予!
寶玉打破了一切人為的障蔽,撕碎了一切等級的狹隘,超越了男女的桎梏,全然安住在人性的溫存之中,一個天堂的快樂凈土就在他的身邊生成。寶玉無須去走父輩的老路,去到仕途里沉浮,仰人鼻息或是受人青目,他已建立了自己的國,一個純美快樂的國,這個國將環繞在他的四周,他的所到之處處處皆是凈土,處處皆是極樂,他無須依賴任何外物,他憑借自我完滿!完滿的精神力量創造了巨大而深刻的歡欣,而這樣的歡欣一個凡人是無從創造的!千百年來擁有富貴與權利的人多如牛毛,但能象寶玉這樣只以一個平凡人的身份創造出圓滿大樂境界的卻有幾個?寶玉獲得了自我完滿而強大的精神與靈性的力量,這力量注定要改變外在世界!
精神的巨大變革必定會影響物質世界,這是不可改變的必然。讓我們來看寶玉那從人性至真之處所生發出的平等與自由將會走向何方:
……春燕笑道:“媽,你若安分守己,在這屋里長久了,自有許多的好處。我且告訴你句話:寶玉常說,將來這屋里的人,無論家里外頭的,一應我們這些人,他都要回太太全放出去,與本人父母自便呢。你只說這一件可好不好?”他娘聽說,喜的忙問:“這話果真?”春燕道:“誰可扯這謊做什么?”婆子聽了,便念佛不絕。[69]
寶玉會最大限度的給予每一個為奴的人平等與自由,他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讓身邊每一個人都回歸到自然的人的狀態,這是寶玉自由與平等思想發展的必然軌跡,這是寶玉多情與慈悲的必然歸宿。誰能說寶玉是天下無能第一?寶玉這從人性大愛里迸發而出的耀眼光輝,穿透了黑暗社會的一切障蔽,他不僅照亮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更照亮了人類的未來!沒有人能夠具備如此巨大的變革力量,即使大權在握的英明皇上離這樣偉大的思想也差之千里;即使我們身處的文明社會,平等與自由也遠沒有寶玉從人性大慈中抒發出來的徹底;在那個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那些在皇家為奴的人更是無法企及這樣的高度!寶玉這樣的大雄,在凡人眼里僅是天下無能第一,愿我們在幾百年之后的今天不會繼續盲目,愿我們能夠看到寶玉人性中的永恒光芒!
從人性至真與至美處生發的平等與自由是徹底的,寶玉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永恒的形象隨著時間的流逝光芒卻越加輝煌,正是因為我們人類還遠遠沒有回歸到這樣的至真與至美之處,因為人類還有太多的不平等與不自由,因為人類還有太多的扭曲與痛苦。寶玉的形象必定會成為不朽,因為他是偉大人性的回歸與指引,因為他用自我的生命為人們指引了一條光明的去處!
在一個黑暗的時代寶玉注定孤獨,但寶玉也注定永恒!因為他創造了自己歡欣而極樂的國,超越衰敗,超越生死!
3
如果只有黑暗那就是地獄,如果只有光明那就是天堂。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白天與夜晚交替,黑暗與光明往復,善與惡循環,這是一個全然的世界,每一個人都擁有選擇的自由!這是一個寶貴的世界,每一個人都應該珍視自己獨立的意志,每一個人都應該珍視自己自由的權利,因此在這個世界上覺悟才那么的珍貴!
人類社會有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覺者永遠是極少數的,而在迷茫與混沌中來去生死的人卻如恒河沙般眾多。覺者的一生都將會是慈悲的給予,但迷茫的人又能領受多少?在黑暗中生活太久的人會害怕光明,為奴時間太長的人會害怕自由。覺者可以無數次的犧牲自我,只為迷途的人能夠獲得解脫和快樂,但迷途的人卻并不能夠理解覺者,他們只會將誹謗和殘酷的迫害回報給慈悲的覺者,這是永遠的不幸,迷途人類的不幸!
惟有覺者能夠透徹萬物的空性,穿越人類一切人為的造作以及煩惱,超越生死的束縛,永住于慈悲的大愛。無論迷途的人怎樣傷害,覺者也不能夠舍棄悲憫,這就如同一位母親對待犯了錯的孩子,永遠的給予是覺者所能做的全部,不滅的悲憫是覺者存在的全部!
讓我們再來看奴才興兒口中的寶玉,讓我們從中去看奴者的迷悟,去看覺者的孤獨,以及在茫茫的苦海中永遠也不會熄滅的慈悲指引:
尤二姐才要又問,忽見尤三姐笑問道:“可是你們家那寶玉,除了上學,他作些什么?”興兒笑道:“姨娘別問他,說起來姨娘也未必信。他長了這么大,獨他沒有上過正經學堂。我們家從祖宗直到二爺,誰不是寒窗十載,偏他不喜讀書。老太太的寶貝,老爺先還管,如今也不敢管了。成天家瘋瘋顛顛的,說的話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外頭人人看著好清俊模樣兒,心里自然是聰明的,誰知是外清而內濁,見了人,一句話也沒有。所有的好處,雖沒上過學,倒難為他認得幾個字。每日也不習文,也不學武,又怕見人,只愛在丫頭群里鬧。再者也沒剛柔,有時見了我們,喜歡時沒上沒下,大家亂頑一陣;不喜歡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們坐著臥著,見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責備。因此沒人怕他,只管隨便,都過的去。”尤三姐笑道:“主子寬了,你們又這樣;嚴了,又抱怨。可知難纏。”[70]
愚人的迷悟是生生世世的,因為他們從不覺知,因為他們從未體驗過生命純然的鮮活與極樂;迷悟的愚人是脆弱的,因為他們從不曾發現自我,只是被扭曲的社會以及偏頗的價值所塑造;迷悟的愚人是不幸的,因為他從未真正獨立而單獨的活過!寶玉不被身邊的人理解,不被同時代的人理解,不被他給予了平等與自由的人所理解,寶玉不被來來往往于紅塵中的諸多迷者和愚者所理解,但寶玉仍是寶玉,不會有一絲減損,他的慈悲將會永恒的給予,永恒的指引!因為他已成就了人性的完美,他已完成了生命的神圣,他已將自我化入虛空成為永恒的慈悲!寶玉不需要他人的贊嘆,寶玉不渴求他人的理解,給予者不需要回報,因為給予者本來富足!
英雄的偉業不值得贊嘆,因為他沒有走向神圣,他只是凡人們某一個極限的表達與展現,他并未超越。想要成為英雄的人只是在追求自我的旅程,無論財富、權力或是地位,都只是一個自我的展現,他的內在從不包含超越。我們無須去贊嘆英雄的偉業,我們要贊嘆的是平凡人所造就的不朽,因為成為平凡才是最不平凡的品質,因為走入平凡就是走入無我,這是真正的超越,這是生命真正的新生,超越有限走向無窮極樂與圓滿的新生!能夠成為平凡是非常稀有的,能夠成為完全的平凡是每一個人所能成就的最不平凡之事!
寶玉從不曾顧盼過英雄們的功業,寶玉安住在平凡的真實與極樂之中,因此寶玉不被凡人理解,因此寶玉成為覺者,成為指引,因此寶玉的功業英雄們無力企及!完滿的人性美在寶玉身上全然展現,生命內在的神圣與圓滿被揭示無疑,這就是一個平凡的偉人所給予我們的無窮寶藏!愿我們能夠用一顆無瑕疵的虛空的心靈全然領受!
《紅樓夢》的偉大不朽在于作者曹雪芹僅用半部書就描述了一個完整的宇宙!寶玉的唯一是因為在他平凡的生命里包含了一個完滿的世界!誰能用有限的語言來解讀這樣的一個世界,誰能用狹隘的思維來分辨圓滿?一切都僅僅只是一個方便,請不要在這里停留,請直入祂的深處,生命的深處,真理的深處,宇宙的深處!
注釋:
[1]《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一回,第2頁。
[2]《紅樓夢》第一回,第2-3頁。
[3]《紅樓夢》第一回,第7-9頁。
[4]《紅樓夢》第一回,第9頁。
[5]《紅樓夢》第二回,第26-28頁。
[6]《紅樓夢》第二回,第28-29頁。
[7]《紅樓夢》第三回,第46-47頁。
[8]《紅樓夢》第七十八回,第1116頁。
[9]《紅樓夢》第五回,第90頁。
[10]《紅樓夢》第三回,第49―50頁。
[11]《紅樓夢》第三回,第50頁。
[12]《紅樓夢》第二回,第31-32頁。
[13]《蒙古王府本石頭記校本》第二回。
[14]《紅樓夢》第五十六回,第792-794頁。
[15]《紅樓夢》第二回,第30頁。
[16]莊子《在宥》篇。
[17]《蒙古王府本石頭記校本》第五十六回。
[18]《紅樓夢》第五十六回,第794-796頁。
[19]《紅樓夢》第三回,第46-47頁。
[20]《紅樓夢》第三十三回,第457頁。
[21]《紅樓夢》第七十八回,第1116頁。
[22]《紅樓夢》第十九回,第272頁。
[23]《紅樓夢》第六十六回,第938頁。
[24]《紅樓夢》第三十五回,第482頁。
[25]《紅樓夢》第七十一回,第1014頁。
[26]《紅樓夢》第十九回,第273頁。
[27]《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第502頁。
[28]《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第501頁。
[29]《紅樓夢》第三十八回,第523頁。
[30]《紅樓夢》第十五回,第199頁。
[31]《紅樓夢》第五回,第81頁。
[32]《紅樓夢》第五回,第90頁。
[33]《紅樓夢》第十九回,第271-272頁。
[34]《紅樓夢》第三十六回,第486頁。
[35]《紅樓夢》第三十二回,第444-445頁。
[36]《紅樓夢》第三十四回,第464頁。
[37]《紅樓夢》第三十四回,第464頁。
[38]《紅樓夢》第三十六回,第493頁。
[39]《論語》述而篇第七。
[40]《紅樓夢》第六十三回,第901-902頁。
[41]《紅樓夢》第二十九回,第407頁。
[42]《紅樓夢》第八十回,第1158-1160頁。
[43]《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校本第八十回。
[44]《紅樓夢》第二十五回,第350-352頁。
[45]《紅樓夢》第四十三回,第599頁。
[46]《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校本第四十三回。
[47]《紅樓夢》第二十回,第282-283頁。
[48]《紅樓夢》第三十一回,第434頁。
[49]《紅樓夢》第三十五回,第482-483頁。
[50]《蒙古王府本石頭記校本》第三十五回
[51]《蒙古王府本石頭記校本》第三十五回
[53]《紅樓夢》第二十九回,第271頁。
[54]《紅樓夢》第三十六回,第493頁。
[55]《紅樓夢》第三十六回,第495-496頁。
[56]《紅樓夢》第五十八回,第827-828頁。
[57]《紅樓夢》第三十九回,第541-542頁。
[58]《紅樓夢》第七十八回,第1119-1120頁。
[59]《紅樓夢》第七十一回,第1013-1014頁。
[60]《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第322-323頁。
[61]《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第501-502頁。
[62]老子《道德經》
[63]《紅樓夢》第二十二回,第308頁。
[64]《紅樓夢》第十九回,第266頁。
[65]《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校本第十九回。
[66]《紅樓夢》第六十四回,第907-909頁。
[67]《大學》
[68]《紅樓夢》第六十三回,第895-896頁。
[69]《紅樓夢》第六十回,第839頁。
[70]《紅樓夢》第六十六回,第9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