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肆行無礙憑來去——試論富貴閑人賈寶玉

1

  如果我們讀懂了一個生命最深切與鮮活的體驗,如果我們了知了真理要用全身心去體悟,那么我們就會在寶玉看似矛盾的思想里找到和諧。也許我們無須將自己深埋書海,從中去辨別儒釋道傳承的偏頗與光輝,也許我們只需要打開心扉,讓純真的靈性與真理交合,這樣我們就能從復雜的世界里理出頭緒,看清圣人所道出的真理,以及庸人所走出的偏頗。

  寶玉罵那些沽名釣譽的“讀書人”是“祿蠹”,但寶玉從來也不曾毀謗過儒家經典;寶玉毀僧謗道,但他的生命里卻貫穿著萬物皆為有情,以及天人合一的佛道至理。寶玉叛逆的是世俗的丑惡,寶玉回歸的是生命的至真與大道。如果你將純真的性靈與真理交合,那么一切的事理都將變得無比明晰。無論我們說寶玉對儒釋道是批判還是繼承,都將不夠貼切,或許我們該說寶玉對儒釋道中所包含的真理有著最深切的共鳴才較為準確。真理只有一個,無論是哪位圣人用何種語言說出,他們都是在描述同一個真理,不同的只是語言的方便,以及多樣的載體。真理永遠是鮮活而有生命的,它決不是死去的和僵化的。但是太多的庸人迷失在圣人的文字里,他們留下了糟粕,去掉了精華,死去了的文字變成了束縛思想與行為的典范,變成了統治者扼殺生命性靈的替罪羔羊,文字所承載的真理卻被遠遠的拋棄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打著圣人箴言的旗號毫不猶豫、轟轟烈烈地走向了真理與大道的反面!

  如果你能夠解讀了這樣一個悲哀而宏大的人類奇觀,那么你就能夠解讀寶玉的一切怪誕,你就能夠解讀覺者們的孤獨和庸人們的偏頗。

  孔子的儒學探索著人類行為的社會屬性以及人類社會和個人人格邁向完滿的進化步伐,他是一個孜孜以求的不斷對真理進行探索的偉大學者。孔子并不象是老子或莊子一類的天才,他更象是一個特別勤奮而有毅力的普通人,因此他的學問才是那么貼近平常人的生活。孔子的“君子”概念也不象莊子所提出的“真人”、“神人”、“圣人”那么高渺難觸,因此他所提出的關于“君子”的規范離我們才不遙遠,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夠通過規范自己的行為,潔凈自己的心靈而一步步的成為人中的君子,完成人格的完滿。儒學是那么親切的貼近生活,它適合更多的人,而不僅僅是人中的精華。儒學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因此統治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一旦某一學術或理論被統治者竊取,它將無可避免的淪為工具,統治者只會將這樣的思想與理論進行修改和詮釋,以達成自己統治與束縛民眾的目的。在圣人追求真理以及帝王追求統治與權利這樣不同的目的之下,圣人文字里所承載的自由與真理必將大量流失,剩下的會是無比煩瑣與偏頗的演化以及僵死的規矩,因為這些可以捆綁民眾的意識形態,可以幫助統治者完成長治久安的大業。

  基于這樣復雜的歷史演化,我們必須分析每一思想與學派的源流,看清相同文字之下所承載的真理以及衍生而出的糟粕。如果我們能夠擁有這樣較為明晰的判斷,那么我們大概就更能理解寶玉那看似矛盾而復雜的行為,我們將從繁復的外相中看到寶玉思想的根本與核心,看到他對真理始終不變的堅持!這時我們就讀懂了寶玉為何在諸多的叛逆行為之后卻又說除“明明德”之外無書,寶玉為何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焚了?在這看似令人困惑的叛逆與恪守中我們該看到的是寶玉思想與靈性中那不變的和諧與統一!我們若是能夠基于對生命的根本尊重以及對真理的執著追求,我們就能深切的懂得寶玉對父母的叛逆、家族的叛逆、以及對整個世俗社會叛逆的根本原由,我們就不得不對寶玉產生由衷的敬意,他是一個孤獨的勇士,他是一個固守真理的覺者。因此,對于寶玉,如果我們輕易判定他是尊儒或是叛儒都太過偏頗,也許我們只能用真理作為唯一衡量的標準,那么寶玉這看似矛盾而復雜的行為就可以豁然而解了!

  寶玉對儒家思想的傳承與叛逆都是有著超凡脫俗的大力的,在他的身上我們將會看到最純正的傳承。《紅樓夢》象是一匹絕美的錦緞,細織密繡了無限美妙的紋理在其間,在此我們無法搜撿出每一根關于儒家思想的絲線,我們只是從中撿取些許的文字,鑒賞這美麗錦緞中的一根絲線,從中去品味那些相關聯的華章。

  我們且不說孔子的其他言論,我們只是從孔子所提出的君臣父子的大義說起,君臣父子是人倫綱常的大義,是人類社會穩定發展的一個基礎。但就這樣一個基本人倫常識的理論,已被統治者一再演化而直至發展到無比偏頗的境地,變成摧殘個體生命與自由的利器,愚死愚忠這對生命最殘酷的殘害已被標榜為他人效仿的楷模!這樣的演化真是與孔圣人的初衷差之千萬,但人們卻偏要將這樣一個惡果嫁禍于圣人的頭上,以表明自己是嚴格的按照圣人的要求在規范自己。什么是人類社會的莫大悲哀,這就是人類社會難離苦海的莫大悲哀!蕓蕓眾生沉溺于其中,永不覺醒!

  我們且來看第三十六回中寶玉對文死諫,武死戰的一段評論,從中去解讀寶玉對生命的崇高尊重以及對輕生的最根本批判:

  寶玉談至濃快時,見他不說了,便笑道:“人誰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個須眉濁物,只知道文死諫,武死戰,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節。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諫,他只顧邀名,猛拚一死,將來棄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戰,猛拚一死,他只顧圖汗馬之名,將來棄國于何地!所以這皆非正死。”襲人道:“忠臣良將,出于不得已他才死。”寶玉道:“那武將不過仗血氣之勇,疏謀少略,他自己無能,送了性命,這難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兩句書汙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談亂勸,只顧他邀忠烈之名,濁氣一涌,即時拚死,這難道也是不得已!還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斷不把這萬幾重任與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義。[38]

  生命是高于一切物質、權利乃至意識形態的至貴,每一個人都因自我生命的存在才能體驗到宇宙的存在,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是不應被褻瀆的全能的宇宙,珍惜生命是尊重一切真理與存在的根本!而被束縛的人則將俗世里的觀念以及他人給予的名節看得高于一切,因此多少人為名節而死,多少人為邀功而亡,只將浮華的功名留在身后,令他人敬羨。生命那沒有窮盡的豐滿與意義被抹殺了,留下的只是功利,只是被物化了的狹隘的生命。大丈夫本該頂天立地,可是多少男子卻徒有丈夫之身,他們懦弱的無力去揭示生的意義,他們將寶貴的不可再得的生命任意的拋給了世俗的名節,這樣的死輕于鴻毛,這樣的死不得其所,這樣的死是遭到厄戮的橫死,決非正死!這樣的夭折來自于不覺知的可憐的懵懂,來自于遭到攻擊與破壞的被損壞了的大腦,他們的死只是給國家機器又添了一個無謂的犧牲,這樣的犧牲粉飾了王者的權柄,攪亂著后來者的視聽,這樣的死不是正死,更非善死!

  文死諫,武死戰,他們為名利而死,為王權而死,可這樣的死一國之王也并非會領這份薄情。武將為皇權國土而死,國是王的國,地是王的地,死去了的武將只是一個工具,一個王所擁有的奴仆,這奴仆就象王所擁有的一只愛犬、或一匹駿馬,他不具備獨立的人格,他只是一個具備人的模樣與智力的工具,一個鮮活的生命完全被物化了,這樣的死違背了生命神圣的稟賦!他們的生是王者的工具,死亦會成為王者的工具,他們那被夸大了的美好而高大的形象,只是為了用于誘惑更多的生命去為王權輕生效死,這樣的死,決非善死!文官為邀忠烈之名,在君王面前胡談亂勸,若得不到君王的青目,便濁氣一涌,即時拚死,此死不但幼稚的可笑,更令君王厭惡,可悲的下場竟還不及武將那單純的工具!獨裁的政治實乏明君,身處亂世,文官若只因多讀了幾本書就要不知天高地厚的要把當世的昏君改造成明君,完全不懂得亂世最根本的因由,只想憑借奴性的忠烈邀取功名,那么自取滅亡就會是不可躲避的必然下場!這樣的死都是為沽名而來,并非大義!

  萬物有著他自己的發展規律,這規律被稱為“道”。人類社會以及王權政治亦有著自己的發展規律,執掌權柄的君王若違背了這樣的規律,陷生靈萬物于涂炭之中,那么這樣的王權必將顛覆,王權的顛覆是諸多惡因造就的一個必然結果,決非某一文臣某一時的拼死納諫所能挽救。朝廷受命于天,為君者若違背了天道,王權必將顛覆無疑,這就是萬物發展的規律,這就是永恒的“道”!某一個弱小的生命為沽名釣譽,想要自不量力的力挽狂瀾都是自尋死路,均非正死,更非大義!

  在此,讓我們隨意來揀取一段孔子的教誨,從中去領悟對待政治的謹慎以及對待生命的珍重與愛惜。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39]

  尊重與愛惜生命是一切真理的最根本基石,我們若懂得了珍惜自己與他人以及一切有情的生命,我們就擁有了穿透世間一切幻相與邪謬的能力,我們將會直去生命的真境、那個充盈了真理的至美之處。在那里性靈將會在真善美的波率下完美的震蕩,你和寶玉無有差別,你和諸佛無有差別,這就是完滿的人性、至尊的神性!祂在我們心靈的至真之處,從來都不曾離去過!不同的圣賢給予祂不同的美好的名字,用不一樣的風格和文字描述那個絕美的境界,但祂就是真我,完滿無暇、萬象具足的“真我”!如果你曾窺探到了這一瞬的極樂,那么你就掌握了走向真理的鑰匙,你也掌握了解讀寶玉一切行為與幽密心靈的鑰匙,你將能夠全然而完整的欣賞他品性中的至真與至美,你將能夠深切理解他無畏與孤獨的叛逆!繁復而迷亂的外相瞬時將被剝離,留下的將只是真實!

  如果你看到了宇宙的真相,將生命永恒的安住在真善美之中,那么儒釋道中的真理與偏頗以及污濁俗世里因欲望而起的每一點迷茫都將會豁然而解!你將能夠透徹圣哲們所描述的那個圓滿真境,以及蕓蕓眾生走向的那個偏頗邪謬、充滿無限苦惱的世俗之境。如果你能看到這樣的兩極,那么你就能夠讀懂人性的墮落、保有性靈的叛逆以及圓融無礙的自由!

  我們沒有較大的篇幅去討論寶玉對儒家思想的傳承,以及對世俗儒教的批判,我們只揀取了一個細小的線頭做為啟發,愿這樣一個細小的啟發能夠打開你心靈的思緒,讓祂如同清靈的仙泉擁有鮮活的清透,沖刷掉世俗的繁復與邪謬,留下圣賢們文字中所承載的真實!

2

  如同儒學的思想與應用需要細細辨析一樣,同樣傳承了幾千年的佛道更擁有深廣而神秘的內涵,佛道里廣含了宇宙的終極真理,象是一塊真金恒久的散發著它不滅的光輝!但即使是真金,你也必須要重新確認,你需要否認世人對它的公認,你需親自將它磨碎去確認它的價值,這樣你才能夠吸收它的真知并剔除它的雜質。如果你不曾親自去識別真金,那么無論是真金還是石頭對你都將一樣,因為你無從辨別!

  讓我們且從《紅樓夢》中對佛道的批判入手,從中去發現真金,以及附著于其上的雜質,通過自我的思索與沉淀,最終去發現佛道所為我們揭示的終極真理。

  讓我們先來看賈府中的賈敬,書中第二回交代賈敬一味好道,只愛燒丹煉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一心想做神仙,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們胡羼。這個賈敬拋棄了俗世里的榮華富貴,但卻并未能拋棄俗世里的欲望,“一心想做神仙”便是他的死穴,也注定他與無為的自然大道無緣交匯,他終究是一個迷誤之人,與生命的覺悟毫無關聯,“道”在他的生命里始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夠成仙的“金丹”成為他生命的終結者,我們且看:

  正頑笑不絕,忽見東府中幾個人慌慌張張跑來說:“老爺賓天了。”眾人聽了,唬了一大跳,忙都說:“好好的并無疾病,怎么就沒了?”家下人說:“老爺天天修煉,定是功行圓滿,升仙去了。”……大夫們見人已死,何處診脈來,素知賈敬導氣之術總屬虛誕,更至參星禮斗,守庚申,服靈砂,妄作虛為,過于勞神費力,反因此傷了性命的。如今雖死,肚中堅硬似鐵,面皮嘴唇燒的紫絳皺裂。便向媳婦回說:“系玄教中吞金服砂,燒脹而歿。”[40]

  一心想做神仙,妄作虛為,遠離了生命的真實,這就是賈敬的死因!這死因來源于賈敬對生命的蒙昧與無知,這死因來源于不辯真假的迷信與愚蠢,這死因來源于遠離了老子所揭示的返歸自然的生命大道,這死因來源于深陷假借宗教而衍生出的偏頗與邪謬!千百年來因迷信而喪生的決非賈敬一人,他們或者為了成仙、成佛、成圣、甚至成為英雄,他們身陷邪謬的執著以至喪生,這樣的死充滿了虛誕與荒謬,生命修煉中那充滿歡欣的果位與他們無緣!

  我們再來看清虛觀那位八十多歲的“神仙”,看他是否得道:

  且說賈珍方要抽身進去,只見張道士站在旁邊陪笑說道:“論理我不比別人,應該里頭伺候。只因天氣炎熱,眾位千金都出來了,法官不敢擅入,請爺的示下。恐老太太問,或要隨喜那里,我只在這里伺候罷了。”賈珍知道這張道士雖然是當日榮國府國公的替身,曾經先皇御口親呼為“大幻仙人”,如今現掌“道錄司”印,又是當今封為“終了真人”,現今王公藩鎮都稱他為“神仙”,所以不敢輕慢。二則他又常往兩個府里去,凡夫人小姐都是見的。今見他如此說,便笑道:“咱們自己,你又說起這話來。再多說,我把你這胡子還挦了呢!還不跟我進來。”那張道士呵呵大笑,跟了賈珍進來。[41]

  這位張道士被先皇御口親呼為“大幻仙人”,是如今道教的最高長官,又被封為“終了真人”,王公藩鎮亦都稱他為“神仙”,可是在這位道長身上我們看不到一絲仙風道骨,看到的只是巴結與逢迎富貴的靈巧,在“神仙”的名號下包裹的其實只是一個可憐的“富貴奴才”!

  這位張道士是道教的最高長官,宇宙與生命大道在他這里僅剩下一套經杜撰而來的、用來牟利的行頭!最高長官尚且如此那么一般的道士又會怎樣?我們且再來看那個住在天齊廟里胡謅妒婦方的王道士:

  這老王道士專意在江湖上賣藥,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這廟外現掛著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備,亦長在寧榮兩宅走動熟慣,都與他起了個渾號,喚他作“王一貼”,言他的膏藥靈驗,只一貼百病皆除之意。……寶玉道:“可是呢,天天只聽見你的膏藥好,到底治什么病?”王一貼道:“哥兒若問我的膏藥,說來話長,其中細理,一言難盡。共藥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際,賓客得宜,溫涼兼用,貴賤殊方。內則調元補氣,開胃口,養榮衛,寧神安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則和血脈,舒筋絡,出死肌,生新肉,去風散毒。其效如神,貼過的便知。”寶玉道:“我不信一張膏藥就治這些病。我且問你,倒有一種病可也貼的好么?”……王一貼心有所動,便笑嘻嘻走近前來,悄悄的說道:“我可猜著了。想是哥兒如今有了房中的事情,要滋助的藥,可是不是?”話猶未完,茗煙先喝道:“該死,打嘴!”寶玉猶未解,忙問:“他說什么?”茗煙道:“信他胡說。”唬的王一貼不敢再問,只說:“哥兒明說了罷。”寶玉道:“我問你,可有貼女人的妒病方子沒有?”王一貼聽說,拍手笑道:“這可罷了。不但說沒有方子,就是聽也沒有聽見過。”寶玉笑道:“這樣還算不得什么。”王一貼又忙道:“這貼妒的膏藥倒沒經過,倒有一種湯藥或者可醫,只是慢些兒,不能立竿見影的效驗。”寶玉道:“什么湯藥,怎么吃法?”王一貼道:“這叫做‘療妒湯’:用極好的秋梨一個,二錢冰糖,一錢陳皮,水三碗,梨熟為度,每日清早吃這么一個梨,吃來吃去就好了。”寶玉道:“這也不值什么,只怕未必見效。”王一貼道:“一劑不效吃十劑,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橫豎這三味藥都是潤肺開胃不傷人的,甜絲絲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過一百歲,人橫豎是要死的,死了還妒什么!那時就見效了。”說著,寶玉茗煙都大笑不止,罵“油嘴的牛頭”。王一貼笑道:“不過是閑著解午盹罷了,有什么關系。說笑了你們就值錢。實告你們說,連膏藥也是假的。我有真藥,我還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這里來混?”[42]

  在這個以賣藥射利的道士“王一貼”身上我們實在找不到與生命大道與真理相連的一絲半點痕跡,他帶給我們的是小丑似的聰靈以及污濁與世故。包治百病的膏藥純屬騙人的把戲,賣的僅僅只是一個概念,“王一貼”藏身于宗教的旗幟之下,只是為了得到一個謀利的方便。寶玉為夏金蓮的風雷暴虐性情所憂困,情急之時想要問取一個療妒的良方,這純潔的心思王道士無從體察。寶玉一問,王一貼則“心有所動”,在此處庚辰本的批文最妙,我們且看:“四字好。萬端生于心,心邪則意在于邪。”[43]這個滿心邪淫的王道士,除了滿腦子的污穢之外,他還能想到什么呢?純潔的善意與他無緣!污穢無法解讀純潔,純潔也看不懂污穢。在寶玉未解之時,“王一貼”敏銳的察言觀色,然后謹慎小心、世故老練的胡謅了一個“療妒湯”,算是對這位富貴公子不疼不癢的一個交代。

  慣熟于巴結逢迎的小人總是會在眾多的假話中夾雜一兩句真話,這真話是小人們的處世哲理,亦是拉攏關系的一點真意。“王一貼”的真話在調侃打諢中說出,是對虛假的一個總結,亦是整篇對話的一個壓軸。這樣的一個壓軸讓王一貼如此鮮活赤裸的站在我們的眼前,他讓我們覺得似曾相識,他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宗教社會里所包含的真知與邪謬,純凈與污穢!

  如果說清虛觀的老“神仙”張道士讓我們看盡了庸俗的卑微,天齊廟的王道士讓我們領略了污穢與猥瑣,那么寶玉的寄名干娘馬道婆則讓我們看到了最丑惡的魘魔!馬道婆在騙取了賈母為寶玉所供奉的香油錢之后,又去捉弄擺布趙姨娘這個癡頑愚蠢之人,更甚者當她見到一堆白花花的銀子擺在眼前之時,便不顧青紅皂白,隨便從褲腰里掏出十個紙鉸的青面白發的鬼來,要用惡咒奪寶玉與熙鳳的性命,真是令人可畏可怕!我們且看:

  趙姨娘問道:“前日我送了五百錢去,在藥王跟前上供,你可收了沒有?”馬道婆道:“早已替你上了供了。”趙姨娘嘆口氣道:“阿彌陀佛!我手里但凡從容些,也時常的上個供,只是心有余力量不足。”馬道婆道:“你只管放心,將來熬的環哥兒大了,得個一官半職,那時你要作多大的功德不能?”趙姨娘聽說,鼻子里笑了一聲,說道:“罷,罷,再別說起。如今就是個樣兒,我們娘兒們跟的上這屋里那一個兒!也不是有了寶玉,竟是得了活龍。他還是小孩子家,長的得人意兒,大人偏疼他些也還罷了;我只不伏這個主兒。”一面說,一面伸出兩個指頭兒來。馬道婆會意,便問道:“可是璉二奶奶?”趙姨娘唬的忙搖手兒,走到門前,掀簾子向外看看無人,方進來向馬道婆悄悄說道:“了不得,了不得!提起這個主兒,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他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個人。”

  馬道婆見他如此說,便探他口氣說道:“我還用你說,難道都看不出來。也虧你們心里也不理論,只憑他去。倒也妙。”趙姨娘道:“我的娘,不憑他去,難道誰還敢把他怎么樣呢?”馬道婆聽說,鼻子里一笑,半晌說道:“不是我說句造孽的話,你們沒有本事!──也難怪別人。明不敢怎樣,暗里也就算計了,還等到這如今!”趙姨娘聞聽這話里有道理,心內暗暗的歡喜,便說道:“怎么暗里算計?我倒有這個意思,只是沒這樣的能干人。你若教給我這法子,我大大的謝你。”馬道婆聽說這話打攏了一處,便又故意說道:“阿彌陀佛!你快休問我,我那里知道這些事。罪過,罪過。”趙姨娘道:“你又來了。你是最肯濟困扶危的人,難道就眼睜睜的看人家來擺布死了我們娘兒兩個不成?難道還怕我不謝你?”馬道婆聽說如此,便笑道:“若說我不忍叫你娘兒們受人委曲還猶可,若說謝我的這兩個字,可是你錯打算盤了。就便是我希圖你謝,靠你有些什么東西能打動我?”趙姨娘聽這話口氣松動了,便說道:“你這么個明白人,怎么糊涂起來了。你若果然法子靈驗,把他兩個絕了,明日這家私不怕不是我環兒的。那時你要什么不得?”馬道婆聽了,低了頭,半晌說道:“那時候事情妥了,又無憑據,你還理我呢!”趙姨娘道:“這又何難。如今我雖手里沒什么,也零碎攢了幾兩梯己,還有幾件衣服簪子,你先拿些去。下剩的,我寫個欠銀子文契給你,你要什么保人也有,那時我照數給你。”馬道婆道:“果然這樣?”趙姨娘道:“這如何還撒得謊。”說著便叫過一個心腹婆子來,耳根底下嘁嘁喳喳說了幾句話。那婆子出去了,一時回來,果然寫了個五百兩欠契來。趙姨娘便印了手模,走到櫥柜里將梯己拿了出來,與馬道婆看看,道:“這個你先拿了去做香燭供奉使費,可好不好?”馬道婆看看白花花的一堆銀子,又有欠契,并不顧青紅皂白,滿口里應著,伸手先去抓了銀子掖起來,然后收了欠契。又向褲腰里掏了半晌,掏出十個紙鉸的青面白發的鬼來,并兩個紙人,遞與趙姨娘,又悄悄的教他道:“把他兩個的年庚八字寫在這兩個紙人身上,一并五個鬼都掖在他們各人的床上就完了。我只在家里作法,自有效驗。千萬小心,不要害怕!”[44]

  真真令人可怖可畏!活生生的一個惡靈,可她嘴里竟念的是阿彌陀佛!沒有什么神佛可以保佑這樣的惡靈,即使她擁有邪咒的力量。她的靈魂深陷地獄的黑暗,與她親近的魂靈必將遭到這可怕魑魅的纏繞!愿我們能對這樣的文字明查,愿我們能夠穿透邪靈虛偽的面紗,擊碎她惡毒的邪咒,愿我們的靈魂永不被邪靈的力量攪擾!曹雪芹以無比慈悲的胸懷在小說中示現了人間萬象,他要我們穿透迷茫與丑惡的幻相,看清楚深藏人心之中的貪婪與欲望,看清楚億萬種罪惡的源頭!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故意將佛與道的概念混淆,張道士嘴里念的是“無量壽佛”,王道士住在天齊廟,馬道婆竟也滿嘴因果善事、菩薩佛法,這混淆決非作者的疏漏,在這樣的混淆里蘊涵了作者無比慈悲的大力與普渡的深意。深藏在宗教里的偏頗與邪謬都將會以較為相似的形態顯現,它源于人類的自私與貪婪的欲望,這是萬惡的源頭!在那些看似混淆的概念里,作者給我們指引出的是一條不被外相攪擾的通往光明的無比明晰的路徑。我們也許無須去追究他們穿的是僧袍、道袍或是其它新式的或舊式的外衣,我們只需要穿透這外在的表象去看它的本質,去辨別清楚事物的美與丑、善與惡、本真與邪謬,從中去尋找一條屬于“真我”的道路,從中去尋找一條屬于光明的大道,然后堅定不移的走向生命的極樂!雪芹用無比慈悲而幽深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繁復的外相,亦向我們展示了宇宙的大道、生命的至真與至美。他要我們直取事物的本質,他要我們不被光鮮而多變的外衣所迷惑,這無比慈悲的深意,愿我們能夠領受,愿我們開始覺知,不再迷信!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循化| 杭锦旗| 新乐市| 彰化县| 吕梁市| 齐河县| 宁明县| 濮阳县| 黄浦区| 阳高县| 资源县| 长春市| 大新县| 双峰县| 天柱县| 都江堰市| 南安市| 盈江县| 太谷县| 五大连池市| 东至县| 秦皇岛市| 措美县| 桑植县| 宁晋县| 隆林| 仙居县| 新野县| 临邑县| 乐都县| 游戏| 仙游县| 朔州市| 同仁县| 浦城县| 中超| 通州市| 泽州县| 河南省| 盐边县|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