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中國圍棋史話(七):唐太宗和面貌一新的初唐圍棋

  唐王朝(618—907)是在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的創建者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都親自參加了隋末農民起義,目睹了隋煬帝暴虐亡國的可悲下場,因此他們比較重視統治的方式。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即位后采取了許多休養生息治國安邦的措施,出現了長達20余年的“貞觀之治”。“貞觀之治”使“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社會文化日趨繁榮。長期安寧承平、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促進了圍棋的交流和迅速穩定的發展。

  唐高祖李淵(566—635),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泰安)。一說隴西狄道人,一說巨鹿郡人。他是唐朝的第一個皇帝,也是第一個知名的圍棋愛好者。他在任隋太原留守時,就曾經同晉陽宮副監裴寂一起下棋,以至于到了“通宵連日,情忘厭倦”(《舊唐書·裴寂傳》)的程度。由于他的影響,他的好幾個兒子都愛好圍棋,其中棋藝最好的是李智云(初名李稚詮),但要論對初唐圍棋影響最大的還要數李世民。

  李世民(599—649)是李淵的次子,其父對圍棋的喜好給他很大的影響,他時常觀看李淵下棋。公元617年,各地農民起義軍蜂起,隋王朝已岌岌可危。據《舊唐書?裴寂傳》載,李世民想勸父親舉起義旗起兵反隋,可又不敢直言。他見裴寂常和父親下棋,關系密切,便拿出私錢數百萬讓人和裴寂賭棋,并讓人故意輸給裴寂,博得裴寂的歡心,最后通過裴寂勸說父親起義。除此之外,民間還有他觀看虬髯客和劉文靜下棋的傳說。數百年后,杜光庭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著名的《虬髯客傳》傳奇小說,流傳極廣。李世民即位后,是為唐太宗。他勵精圖治,勤于政事,但對圍棋的愛好卻是有增無減。他為政之余經常下圍棋,并且專門寫了兩首《五言詠棋》詩,抒發自己高雅的圍棋情趣:

  手談標昔美,坐隱逸前良。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舍生非假命,帶死不關傷。方知仙嶺側,爛斧幾寒芳。

  治兵期制勝,裂地不要勛。半死圍中斷,全生節外分。雁行非假翼,陣氣本無云。玩此孫吳意,怡情靜俗氛。

  從詩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對圍棋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的。他作為一個南征北戰于馬上得天下的帝王,對弈棋如同用兵的說法頗有會解,認為這種枰上談兵的圍棋活動,既可培養和檢驗治國平天下的謀略,又可怡神陶情洗滌塵俗之氣。當時他周圍的一些大臣有不少都愛好圍棋。他寫了這兩首詩后,大概十分得意。還曾命弘文館學士許敬宗、劉子翼等唱和。許敬宗的和詩是:

  魚麗新整陣,鸐雉忽予先。入圍規破眼,略野務開邊。分行漸云布,亂點逐星連。勝是精神得,非關品格懸。

  拂局初料敵,陰謀比用師。觀形已決勝,怯下復徐思。轉戰頻相劫,圖全且自持。宸襟協堯智,游藝發如絲。

——《五言奉和詠棋應詔》

  劉子翼的和詩是;

  一枰位才設,兩敵智俱申。勢危翻效古,行險乍為新。稱征非御寇,言劫詎侵人。欲知情慮審,鴻雁不留神。

  銳心爭決勝,運動合圖全。眼均須執后,氣等欲乘先。引行遙下雁,徇地遠侵邊。借問逢仙日,何如偶圣年!

——《五言奉和詠棋應詔》

  另外,還有佚名學士和詩兩首。這些和詩,或是贊美太宗的棋藝,或是摹寫枰上風光,或標舉圍棋的樂趣,或借棋言政,折翻舊說,掀起一個圍棋詩歌的小高潮,反映出貞觀年間君臣相得、政治清明、國強民富和棋運大昌的升平景象。

  唐太宗不僅為初唐圍棋的發展創造了較好的社會環境,而且由于他以一代明君雄主的地位參與圍棋活動,吟詠圍棋,因而對初唐圍棋的發展一開始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圍棋詩歌和圍棋文化的發展也起到了巨大的直接的推動作用。

  這時期的知名愛好者很多,士大夫中有蕭翼、張蘊古等,民間有王績等,方外有辯才、王梵志等。

  蕭翼,梁元帝曾孫,本名世翼,負才藝,多權謀,太宗時為監察御史。當時,唐太宗政治之余不僅喜好圍棋,也極喜書法,派人尋遍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草書帖。購募備盡,唯獨未得到《蘭亭序》一帖。后得知此帖在高僧辯才處,遂命蕭翼前去謀取。辯才本姓袁,居越州永欽寺,他“博學工文,琴、棋、書、畫皆得其妙”。蕭翼便逞其才藝,虛與委蛇,與辯才圍棋、撫琴、投壺、握槊、談說文史,取得了辯才的信任,終于賺取了《蘭亭》書帖。為此,被太宗擢拜為員外郎。

  張蘊古,洹水(今河北大名西)人,敏書傳,曉事務,官至大理丞。他酷好圍棋,棋癮來時,甚至拉獄中囚犯對弈。如此嗜棋,自然違犯了朝廷的法令。又因坐他事,被斬于東市。

  王績(585—644),字無功,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號東皋子。隋時為秘書省正字,六合縣丞,后解官還鄉。入唐,以前官待詔門下省,后又棄官歸隱。故新舊唐書傳在隱逸。他放誕縱酒,以琴酒為樂,也愛好圍棋,曾作《圍棋》詩見志:

  飽食端居暇,披襟弈思專。雕盤蜃脛飾,帖局象牙緣。襲地四維舉,分麾兩陣前。攢眉思上策,屈指計中權。勁卒衡國度,奇軍略地旋。魚鱗張九拒,鶴翅擁三邊。逐征何待應,爭鋒豈厭先。雙關防易斷,只眼畏難全。將驕多受辱,敵恥屢摧堅。驟睹成為敗,頻看絕更連。許知愁越復,恤弱貴邢遷。誹俗韋弘嗣,邀名葛稚川。分陰雖可重,小道拒宜捐。相公摧屐日,樵客爛柯年。唐堯猶不棄,孔父尚稱賢。博術存書錄,壺酒著禮篇。寄言陸士衡,無嗤王仲宣。

  此詩同唐太宗《五言詠棋》的創作時間大致差不多,題旨也是贊美圍棋,抒發自己的圍棋情趣,但內容要豐富得多。詩中一方面稱舉前賢愛好和推崇圍棋的故事,揶揄駁斥反對圍棋的論調,一方面細膩地描繪了弈棋的過程,使我們了解到唐初圍棋棋具的形制、圍棋術語、勢名等寶貴情況。此詩原只見殘句,后找到宋抄本《五無功集》,這才使全詩重見天日。

  王梵志(?—670),原名梵天,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南)人。他喜好圍棋,有“雙陸智人戲,圍棋出專能。解時終不惡,久后與仙通”的吟詠。他是初唐著名詩僧,其詩語言淺近,多類佛家偈語,在民間流傳極廣。

  貞觀以后,朝野內外棋風更熾,高智周、王勃、杜審言、盧藏用、王晙等都是這一時期文人士大人中的知名圍棋愛好者。

  王勃(約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高宗時曾任虢州參軍,以文詞稱著,是“初唐四杰”之一。他才思敏捷,能一邊下棋,一邊作詩,“率下四子成一首詩”,還自詡“吾奪造化,雖一時之間,百用亦可。”(唐馮贄《云仙雜記》)

  杜審言(645—708),字必簡,祖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中宗時官至修文館直學土。善詩好棋,有“彈弦奏節梅風人,對局探釣柏酒傳”(《守歲待宴應制》)的詩語。

  盧藏用,字子潛,幽州范陽(今河北徐水北)人,先舉進士不第,隱于終南少室山。武則天長安中詔授右拾遺。與陳子昂、趙貞國等友善。他多才多藝,嗜好圍棋,史稱“弈思精遠”,其棋藝當屬士大夫中之翹楚。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勒泰市| 万州区| 托克托县| 郑州市| 平昌县| 河南省| 开封县| 东至县| 平舆县| 库车县| 比如县| 建昌县| 双鸭山市| 垦利县| 南木林县| 南岸区| 岳普湖县| 临沂市| 闸北区| 中江县| 通州区| 高邮市| 石家庄市| 枞阳县| 平舆县| 黑河市| 乌鲁木齐县| 湖北省| 陈巴尔虎旗| 凤阳县| 西昌市| 崇仁县| 察雅县| 松溪县| 岑溪市| 静安区| 锡林浩特市| 信阳市| 亳州市| 永春县|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