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國學類學術會議信息(五十八)
7、第四屆語文教育暨第十屆辭章章法學學術研討會
時 間:2015年11月14日(周六)
地 點:國立臺灣師范大學綜合大樓508會議室、509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主辦單位:教育部國民小學師資培用聯盟國語文學習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國文學系、中華民國章法學會
聯 絡 人:彭小姐,Tel: 02-23216565#18;E-mail: psh5808@ms79.hinet.net
連結網址:http://www.zhangfa.org.tw/
內容簡介:
會議主題:
章法學及其相關領域之理論與教學研究
論文范圍:
(一)章法學與辭章學研究
(二)章法學與中西語言學
(三)辭章學與國語文教學
(四)辭章學與華語文教學
會議議程:將于11月1日公布。
會議報名:有意參加者請至在線報名網頁(http://www.zhangfa.org.tw/?page_id=621)
8、2015楊牧研究國際研討會
時 間:2015年11月14至15日(周六至周日)
地 點:東華大學理工二館國際會議廳(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一號)
主辦單位: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聯 絡 人:E-mail: 2015ymc@mail.ndhu.edu.tw
連結網址:http://2015ymc.wix.com/2015ymc
內容簡介:
11月14日
9:00-9:50
【專題演講】
一首無滯無礙的歌:音樂在楊牧詩中的意義(Michelle Yeh(奚密))
9:50-10:30
主持人:胡曉真
俯仰:一個隱喻的完成(鄭毓瑜)
「我們怎能自舞辯識舞者?」——楊牧與葉芝(王家新)
10:50-12:10
主持人:許又方
論楊牧詩的憂憫與抵抗(李建興)
Weltinnenraum:在臺灣的美麗新世界與楊牧(張依蘋)
《普林士頓的夏天》劇作介紹及賞析(王明端)
講評人:陳義芝、楊佳嫻、王家新
13:20-14:10
【專題演講】
楊牧與「臺灣文學大典」:臺灣文學的「世界性」(邱貴芬)
14:10-15:30
主持人:賴芳伶
楊牧與文化流動:《暴風雨》的再生(王淑華)
靜佇、永在與浮升——楊牧詩歌中聲音與意象的三種關系(翟月琴)
生死文字間:楊牧《介殼蟲》中的時間表述(劉益州)
15:50-17:10
【座談會I:翻譯楊牧】
主持人:梁欣榮
與談人:Colin Bramwell、汪玨、Susanne Hornfeck、張依蘋
19:00-21:00
【楊牧詩文朗誦及賞析之夜】
主持人:廖咸浩
11月15日
9:00-9:50
【專題演講】
楊牧詩的晚期風格(陳芳明)
9:50-10:30
主持人:吳明益
楊牧學體系的建構與開展研究:一個后設與文學評論史的視角(須文蔚)
詩史之際:楊牧的歷史詩學(1968-2011)(張松建)
10:50-12:10
主持人:許甄倚
楊牧的涉事,疑神及其它(張期達)
Poetics of Identity and Literary Creativity in the Poetry of Yang Mu and Odia Ofeimun (Charles Terseer Akwen)
山勢氣象:論楊牧的詩歌與自傳散文《奇萊前書》(利文祺)
講評人:吳冠宏、袁鶴翔、須文蔚
13:30-14:30
【對談】
15:50-17:10
【座談會II:楊牧與世界文學】
主持人:曾珍珍
與談人:袁鶴翔、奚密、廖咸浩、Charles Terseer Akwen
9、「近代東亞的媒體」研討會
時 間:2015年11月19日(周四)14:20-16:20
主 講 人:金山泰志(日本大學講師)、中田崇(日本大學職員)、賴胤曄(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歷史系碩士生)
地 點:臺灣師范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日本大學文理學部、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系
聯 絡 人:歐詠芝小姐,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連結網址: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945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秀鳳(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14:30-15:00
講題:明治時期(1870年代)~昭和前期(1940年代)的兒童文學中的中國印象
主講人:金山泰志(日本大學講師)
15:05-15:35
講題:王小亭和中國媒體
主講人:中田崇(日本大學職員)
15:40-16:05
講題:從《美術》雜志看1950年代中國的社會主義藝術改造
主講人:賴胤曄(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聽講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
10、第三屆經典詮釋與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道家思想與生活實踐
時 間:2015年11月20至21日(周五至周六)
地 點:臺北大學三峽校區社會科學大樓B02教室(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臺北市孔子廟明倫堂4D劇場(臺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
聯 絡 人:廖婉伶助理,E-mail: stu52016@yahoo.com.tw
連結網址:http://goo.gl/forms/pLvym4zZMy
內容簡介:
9:30–10:00
?臺北大學三峽校區社會科學大樓B02教室
【專題演講】
主持人:朱志榮(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道家思想與生活實踐(龔鵬程)
10:10–11:10
主持人:王國良(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子藏·道家部·列子卷〉之編輯及其內涵(吳平)
「新道家」的詮釋向度(王慧茹)
儒道兩家對成圣如何可能的思考——以向郭之「逍遙」義與陽明之「成色分兩」說為例(袁光儀)
11:10–12:10
主持人:馬寶蓮(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武當山道茶之研究(李曉梅)
道教全真養生功法與太極拳(巫平仁)
《規中指南》初探(李麗涼)
13:20–14:20
主持人:錢奕華(國立聯合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莊子的意象創構思想(朱志榮)
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的象數思想(王詩評)
「人類世」生態批評與環境文學電影(張嘉如)
14:30–15:30
主持人:楊果霖(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論道教庚申日中的內丹觀——以「守一」、「存神」為主探討(張家勝)
論牟宗三與林安梧對《老子》「自然」概念的不同理解(廖崇斐)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白話「注」、「譯」與「釋」(李宗定)
15:40–16:20
主持人:李曉梅(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涉外事務系副教授)
從玄佛交融到世出不二的生命禪悅——兼論華人悟性的生命教育觀(劉易齋)
莊子道家詮釋學(錢奕華)
2015年11月21日
?臺北市孔子廟明倫堂4D劇場
9:30–10:30
主持人:張嘉如(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現代語言文學系副教授)
論祛寒扶陽養生功法(吳素真、官貴中)
丹禪合修(賴賢宗、周仁智)
海德格后期的語言思想對于道家經典的詮釋(蘇何誠)
10:30-11:00
【專題演講】
主持人:賴賢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
全真龍門丹道養生功(王來靜)
11:10–12:10
【道家思想的實踐與經典教育論壇】
主持人:賴賢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
引言:朱志榮、吳永猛、李宗定、胡怡浩、劉君祖、張瑞濱
報導者:廖婉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