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經典 世紀珍茂
——介紹《姜亮夫全集》
新華網云南頻道3月5日消息一位幾乎與20世紀相始終的老人,一位歷盡滄桑的世紀學者——姜亮夫先生,以其豐富的教學與科研成果,為中國的學術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為了珍藏一份20世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學術文化寶藏,更為給世人留下一筆值得學習、研究和借鑒的文化財富,云南人民出版社費時5年,編輯出版了《姜亮夫全集》。
姜亮夫先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又號成均樓,晚年自號北??老人、天南??叟。1902年出生于云南省昭通縣一個世代書香之家,19歲負笈離鄉,初入成都高師,后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諸大家,并成為章太炎先生入室弟子。1935—1937年先生赴法留學,傾全力挽救、抄錄流散海外的敦煌經卷。回國后數十年間,歷任東北大學、云南大學、浙江師范學院等多所大學的教授、文理學院院長、中文系主任等職。1995年12月4日病逝于杭州。
姜亮夫先生一生治學廣博,雖迭經戰亂和動蕩,仍辛勤著述,留下了1000多萬字的研究成果。《姜亮夫全集》即收載了至今所能搜集到的姜亮夫先生的所有存世著述,計專著22部,論文集4部,散見各類文章130多篇,以及殘存的日記、書信,基本依楚辭、敦煌、語言、歷史四類列目分卷,共24卷。
一、楚辭學。姜亮夫先生因恩師王國維先生蹈昆明湖之痛,寄情屈子沉江,集有關楚辭資料極豐,專心于楚辭研究數十年,卓有建樹,故人們習慣稱之為敦煌學家。《姜亮夫全集》卷一至卷八收錄了姜亮夫先生的《楚辭通故》、《楚辭書目五種》、《重訂屈原賦校注》、《二招校注》、《楚辭今繹講錄》、《屈原賦今譯》和《楚辭學論文集》,約428萬字。其《楚辭通故》收錄了楚辭有關的字、詞、人名、地名、書篇名等詞條近3600條及一些特殊例句,實為一部完備的、具有豐富學術內涵的楚辭學大詞典,是楚辭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著作。而《楚辭學論文集》更是姜先生在楚辭學領域全面系統、深入和多角度研究的結晶,頗多創見。例如《敦煌寫本隋釋智騫〈楚辭音〉殘卷跋》一文,就提出了楚辭學史上存在郭璞一派的新說,有評者贊譽:“高屋建瓴,震動了楚辭學界。”
二、敦煌學。《全集》卷九至卷十四收錄了姜先生的《瀛涯敦煌韻輯》、《瀛涯敦煌韻書卷子考釋》、《莫高窟年表》、《敦煌——偉大的文化寶藏》、《敦煌學概論》、《敦煌碎金》和《敦煌學論文集》,約266萬字。20世紀上半期,中國有諸多學者為了這“吾國學術之傷心史”而遠赴異國他鄉,姜先生即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在他的晚年,仍積極推動敦煌研究和人才培養,以80高齡接受教育部委托舉辦全國首屆敦煌學講習班。他的《莫高窟年表》以年代為經,史事為緯,對自公元68年至1934年敦煌文獻及有關資料進行編年匯編,并從典籍中披沙瀝金摘錄點滴材料征考入表,體大思精,既是綜合性工具書,又是理論性學術專著。其《瀛涯敦煌韻輯》更是敦煌音韻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它恢復了在我國已經佚失了千余年的隋代音韻學家陸法言的《切韻》殘本,是我國第一部關于敦煌發現的唐代韻書的匯編,是語言學文獻集的首創。
三、語言學。音韻學、文字學是姜先生語言研究的主要方面。《全集》收錄此部分著述約150萬字。卷十五《中國聲韻學》便是我國早期比較全面討論傳統音韻學的概論性著作之一。《古漢語語音學》比較前者更注重于基礎理論的精確講述。卷十六《昭通方言疏證》為姜先生讀書時就開始撰寫,歷經五六十年的不斷修訂完善而成的一部著作,涉及漢語語音史、訓詁學、詞源學、比較語言學等多方面的內容,研究方法與一般就方言記方言之著述迥異。卷十七《甲學通論》、《古文字學》、《詩騷聯綿字考》、卷十八《古漢語論文集》在學術上師承王國維、章太炎兩先生(如《詩騷聯綿字考》即由王國維先生親自指導而成),比較集中地展示了姜先生對文字學進行系統研究的一些獨到見解和觀點,是姜先生“以史證字、以字證史”的治學方法的集中體現。
四、史學。史學是姜亮夫先生一生治學的根基,可惜由于世事動蕩,他的一些重要史論如《夏殷民族考》、《尚書新證》等均散佚無存,現存的《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是近代記述歷代人物生卒、字號、籍貫、出處等的常用工具書,過去曾多次修訂、多次再版,此次收入《全集》卷十九,又再加精校,重排索引,并增補《帝王表》、《高僧表》。其余史論見卷二十《史學論文集》和卷二十二《張華年譜》、《陸平原年譜》及《成均樓文錄》,約250萬字。
此外,姜先生對文學也有許多獨特理解。《全集》卷二十一《文學概論講述》、《詞選箋注》、《北??老人文輯》即反映了他的文學觀。姜先生為書家,且有記日記的習慣,雖斷續為之,但必毛筆行書,裝訂成冊。觀其日記,既可見先生為人,又可作為書法欣賞,故卷二十三《日記》為原件影印。卷二十四為回憶錄,大多為姜先生晚年口述錄音整理,涉及先生一生的經歷和治學,內容也很廣泛。本卷還有先生的自訂年譜和自傳。
姜亮夫先生一生著述頗豐,但他卻自稱為“鈍根”人,這雖是先生的自謙之詞,從中亦可見他耐勞與求實的精神。過去的20世紀是一個歷史大轉折、學術變化萬千的百年,姜亮夫先生作為20世紀那一代學人的一個代表,他那既繼承前人長處,又能擇善而從;既有深厚扎實的舊學根基,又能接受西方學術思想,進而融會貫通、推陳出新的治學道路和研究方法,必將隨著《姜亮夫全集》的出版而長存于世!(張 波)
稿件來源:云南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