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啟超
字號: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別署飲冰子、飲冰室主人、哀時客、中國之新民等
生卒: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
年代:清末民初
籍貫:廣東新會人
評價: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
學術著述
(一)著作
- 《讀書分月課程》,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15冊(中華書局,1936)。
- 《變法通議》,載《時務報》1896年8月至1897年10月第1—43冊、《清議報》1898年12月至1899年1月第1-4冊;收入《(分類精校)飲冰室文集》(廣智書局,1905)。
- 《西學書目表》,時務報館,1896。
- 《戊戌政變記》,清議報社,1899。
- 《飲冰室自由書》,載《清議報》1899年8月至1901年12月第25—100冊、《新民叢報》1902年2月至1905年4月第1-67號;收入《(乙丑重編)飲冰室文集》卷45、46(中華書局,1926)。
- 《南??迪壬鷤鳌罚ㄒ幻犊的虾!罚d《清議報》1901年12月第100冊;廣智書局,1903;又,雄武六郎印行本。
- 《李鴻章》(一名《中國四十年來大事記》),新民叢報社,1902。
- 《新民說》,載《新民叢報》1902年2月至1906年1月第1—72號;收入《(乙丑重編)飲冰室文集》卷12—14。
-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載《新民叢報》1902年3月至1904年12月第3—58號;收入《(分類精校)飲冰室文集》。
- 《飲冰室詩話》,載《新民叢報》1902年3月至1907年11月第4—95號;收入《飲冰室全集》(中華書局,1916);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二者均不全,所遺部分刊《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 《意大利建國三杰傳》,載《新民叢報》1902年6月至12月第9—22號;廣智書局,1903。
- 《新大陸游記》新民叢報臨時增刊本,1904。
- 《子墨子學說》(一名《墨學微》),載《新民從報》1904年6月至12月第49—58號;收入《(分類精校)飲冰室文集》。
- 《開明專制論》,載《新民叢報》1906年1月至3月第73—77號;其中第八章第一節《論中國今日萬不能行共和制之理由》與《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合刊為《中國存亡一大問題》,1906;全文收入《(乙丑重編)飲冰室文集》卷3。
- 《國語言語原解》,載《學報》1907年4月第1年第3號;新民叢報社,1907。
- 《王荊公》,廣智書局,1908。
- 《管子傳》,編為《中國六大政治家》第一編,廣智書局,1910。
- 《梁任公先生演說集》第一輯(張嘉森、藍公武輯),正蒙印書局,1912。
- 《歐洲戰役史論》,收入《飲冰室從著》第九種“外史鱗爪”(商務印書館,1916)。
- 《盾鼻集》,商務印書館,1916。
- 《太古及三代載記》、《春秋載記》、《戰國載記》、《志語言文字》、《志三代宗教禮學》等篇,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12冊。
- 《歐游心影錄》,載《晨報》1920年3月6日至8月17日;修訂后編為《梁任公近著第一輯》上卷商務印書館,1922。
- 《中國佛教史》(《印度佛教概觀》、《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佛教之初輸入》、《佛教教理在中國之發展》、《佛教與西域》、《中國印度之交通》、《佛典之翻譯》、《翻譯文學與佛典》等篇),收入《飲冰室文集·專集》第14冊。
- 《清代學術概論》,商務印書館,1921。
- 《孔子》,收入《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10冊。
- 《老孔墨以后學派概觀》,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11冊。
- 《墨子學案》,商務印書館,1921。
- 《墨經校釋》,商務印書館,1922。
- 《中國歷史研究法》,商務印書館,1924。
- 《梁任公先生最近講演集》,楊維新編,協成印刷局,1992。
- 《五千年史勢鳥瞰》(《地理及年代》、《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前文載《改造》1922年3月第4卷第7號,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12冊;后文收入《梁任公近著第一輯》下卷(商務印書館,1923)。
- 《中學以上作文教學法》,載《改造》1922年5月第4卷第9號(不全),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15冊。
- 《大乘起信論考證》,載《東方雜志》1922年10月至12月第19卷第19—23號;商務印書館,1924。
- 《先秦政治思想史》,商務印書館,1923。
- 《陶淵明》,商務印書館,1923。
- 《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載《清華周刊》1923年5月第281期“書報介紹附刊”第3期;收入《(乙丑重編)飲冰室文集》卷70。
-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民志書店,1926。
- 《朱舜水先生年譜》,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22冊。
- 《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初名《群書概要》),載《清華周刊》1923年10月至1924年3月第288—305期《書報介紹副鐫》第5—9期;清華周刊社,1925。
- 《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16冊。
- 《桃花扇注》,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20、21冊;文學古籍刊行社,1954。
- 《中國文化史》(社會組織篇),“清華學校講義”本。
- 《先秦學術年表》,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18冊。
-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商務印書館,1933。
- 《古書真偽及其年代》,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24冊。
- 《儒家哲學》,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24冊。
- 《中國圖書大辭典》(簿錄之部),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18冊。
- 《辛稼軒先生年譜》,收入《飲冰室合集·專集》第22冊。
(二)論文
- 《論中國積弱由于防弊》,載《時務報》1896年10月第9冊。
- 《古議院考》,載《時務報》1896年11月第10冊。
- 《與嚴幼陵先生書》,收入《(乙丑重編)飲冰室文集》卷4。
- 《湖南時務學堂學約》,載《時務報》1897年12月第49冊。
- 《公國上書請變通科舉折》,載《知新報》1898年6月第55冊。
- 《汗漫錄》(一名《夏威夷游記》),載《清議報》1900年2月至3月第35—38冊。
- 《少年中國說》,載《清議報》1900年2月第35冊。
- 《呵旁觀者文》,載《清議報》1900年2月第36冊。
- 《致康有為書》(1900年4月29日),載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 《中國積弱溯源論》,載《清議報》1901年6月至7月第77—84冊。
- 《十種德性相反成義》,載《清議報》1901年6月至7月第82、84冊。
- 《過渡時代論》,載《清議報》1901年6月第83冊。
- 《中國史敘論》,載《清議報》1901年9月第90—91冊。
- 《盧梭學案》,載《清議報》1901年11月至12月第98—100冊。
- 《清議報一百冊祝辭并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歷》,載《清議報》1901年12月第100冊。
- 《堯舜為中國中央君權濫觴考》,載《清議報》1901年12月第100冊。
- 《新史學》,載《新民叢報》1902年2月至11月第1—20號。
- 《論學術之勢力左右世界》,載《新民叢報》1902年2月第1號。
- 《地理與文明之關系》,載《新民叢報》1902年2月第1、2號。
- 《保教非所以尊孔論》,載《新民叢報》1902年2月第2號。
- 《中國地理大勢論》,載《新民叢報》1902年4月至6月第6—9號。
- 《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載《新民叢報》1902年5月至1904年6月第8—49號。
- 《(近世第一女杰)羅蘭夫人傳》,載《新民叢報》1902年10月第17、18號。
- 《宗教家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載《新民叢報》1902年10月第19號。
- 《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載《新小說》1902年11月第1號。
- 《新民議》,載《新民叢報》1902年11月至12月第21、23號。
- 《飲冰室文集自序》,載《飲冰室文集》(何天柱編),1903。
- 《釋革》,載《新民叢報》1902年12月第22號。
- 《論佛教與群治之關系》,載《新民叢報》1902年12月第23號。
- 《三十自述》,載《飲冰室文集》,1903。
- 《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載《新民叢報》1903年10月第38與39號合刊。
- 《中國歷史上革命之研究》,載《新民叢報》1904年2月第46—48號合刊。
- 《墨子之論理學》,載《新民叢報》1904年6月至8月第49—51號。
- 《余之死生觀》,載《新民叢報》1904年12至1905年1月第59、60號。
- 《世界史上廣東之位置》,載《新民叢報》1905年2月至3月第63、64號。
- 《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載《新民叢報》1905年3月至4月第65、66號。
- 《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載《新民叢報》1906年3月第76號。
- 《中國法理學發達史論》,載《新民叢報》1906年3月至4月第77、78號。
- 《論中國成文法編制之沿革得失》,載《新民叢報》1906年5月至7月第80—82號。
- 《中國古代幣材考》,載《國風報》1910年4月第1年第7期。
- 《與上海某某等報館主筆書》,載《國風報》1911年4月第2年第8期。
- 《學與術》,載《國風報》1911年6月第2年第15期。
- 《吾今后所以報國者》,載《大中華》1915年1月第1卷第1期。
- 《孔子教義實際裨益于今日國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載《大中華》1915年2月第1卷第2期。
- 《復古思潮平議》,載《大中華》1915年7月第1卷第7期。
- 《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載《大中華》1915年8月第1卷第8期。
- 《梁任公在中國公學演說》,載《申報》1920年3月15日。
- 《晚清兩大家詩鈔題辭》,收入《飲冰室合集·文集》第15冊。
- 《諸子考證及其勃興之原因》,載《哲學》1921年11月第4期。
- 《翻譯文學與佛典》(一名《中國印度之交通》),載《改造》1921年7月第3卷第11號。
- 《前五百年前之中國留學生》(一名《中國印度交通》),載《改造》1921年7月第3卷第11號。
- 《從發音發研究中國文字之源》,載《東方雜志》1921年11月第18卷第21號。
- 《陰陽五行說之來歷》,載《東方雜志》1923年5月第20卷第10號。
- 《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感》,載《改造》;1922年2月、4月第4卷第6、8號(未完),收入《(乙丑重編)飲冰室文集》(梁廷燦編),中華書局,1926。
- 《評胡適之中國哲學史大綱》,載《晨報副鐫》1922年3月12—17日;又,新會梁氏刻本,1922。
- 《評非宗教同盟》,載《東方雜志》1922年4月第19卷第48號。
- 《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載《最近之五十年》(抱一編),申報館,1923。
- 《情圣杜甫》,載《晨報副鐫》1922年5月28—29日。
- 《科學精神與東西文化》,載《時事新報·學燈》1922年8月23日。
- 《屈原研究》,載《時事新報·學燈》1922年11月9—15日。
- 《歷史統計學》,載《時事新報·學燈》1922年11月17日。
- 《什么是文化》,載《晨報副鐫》1923年5月29日。
- 《研究文化史的幾個重要問題》(對于舊著《中國歷史研究法》之修補及修正),載《時事新報·學燈》1923年3月3日。
- 《治國學的兩條大路》,載《時事新報·學燈》1923年1月23日。
- 《人生觀與科學》,載《晨報副鐫》1923年5月29日。
- 《顏李學派與現代教育思潮》,載《東方雜志》1924年1月第21卷第2號。
- 《文史學家的性格及其預備》,載《時事新報·學燈》1923年11月10、13日。
- 《戴東原哲學》,載《晨報副鐫》1924年1月24、25日。
- 《明清之交中國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載《東方雜志》1924年2月第21卷第3號。
- 《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載《清華學報》1924年6月第1卷第1期。
- 《亡友夏穗卿先生》,載《晨報副鐫》1924年4月29日。
- 《印度與中國文化之親屬的關系》,載《晨報副鐫》1924年5月3日。
- 《指導之方針及選擇研究題目之商榷》,載《清華周刊》1925年10月第353、354期。
- 《佛家經錄在中國目錄學之位置》,載《圖書館學季刊》1926年3月第1卷第1期。
- 《書法指導》,載《清華周刊》1926年12月第392期。
- 《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載《晨報》1926年12月20日至1927年2月12日。
- 《梁先生北海談話記》,載《清華學校研究院同學錄》。
(三)文集
- 《飲冰室文集》,何天柱編,廣智書局,1903。
- 《(分類精校)飲冰室文集》,廣智書局,1905。
- 《飲冰室全集》,商務印書館,1916年。
- 《飲冰室全集》,中華書局,1916。
- 《梁任公近著第一輯》,商務印書館,上卷,1922;中、下卷,1923。
- 《梁任公學術講演集》,商務印書館,第一、二輯,1922;第三輯,1923。
- 《(乙丑重編)飲冰室文集》,梁廷燦編,中華書局,1926。
- 《飲冰室合集》,林志鈞編,中華書局,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