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三十六)

15、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20160910_038

時  間:2016年3月
作  者:黃俊杰 著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內容簡介:

【導論】

第一講 為什么在21世紀必須重溫儒家人文精神?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形成】

第二講 總論:東亞儒家傳統中的人文精神

第三講 孔子的生命智慧

第四講 孟子的生命智慧

第五講 《大學》的生命智慧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對照系統】

第六講 《道德經》的生命智慧

第七講 禪宗的生命智慧

第八講 《心經》的生命觀

第九講 華嚴宗的生命智慧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展開】

第十講 朱子的人文精神(1):「理一分殊」說

第十一講 朱子的人文精神(2):「仁」說及其在日本與朝鮮的回響

第十二講 中國史學傳統中的儒家人文精神

第十三講 中國儒家人文思想中的「自我」與「他者」:朱舜水與徐復觀的日本觀之比較

第十四講 儒家人文傳統在現代臺灣:發展與問題

【結論】

第十五講 結論: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

16、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

20160910_039

時  間:2016年3月
作  者: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 編著
出版單位: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內容簡介:

在1990年代,伴隨著臺灣民主化與自由化的腳步,一股為臺灣社會尋根的聲浪已勢不可擋。全書共分兩部。第一部「法律事件百選」,將法律事件與臺灣歷史做連結,簡潔而清晰地描述各事件的由來、發生經過,及其在法律史上的意義。并就每則事件配以相關圖片,彌足珍貴。所有的事件分置于三個時期。在此以「傳統法時期」涵蓋原住民族自治時期至清朝統治時期所發生者,即因以臺灣社會為觀察主軸的法律史,「傳統法」一詞應包括原住民族和漢人移民的固有法律傳統,不應僅以華人法律傳統(或稱「傳統中國法」)當作唯一。亦在同樣的視角下,區分為「日治法時期」、「中華民國法時期」。

同時,我們也考慮到,閱讀上述百選后的讀者,對于這些過去在政治因素底下被埋沒的歷史,可能有進一步了解的渴望,或對于其如何被書寫出來的有所好奇。因此第二部「法律史的研究方法」收錄了「土地、人民、法律與歷史」、「如何展開研究并搜尋參考資料」、「法律史在學術論述與法律實務上的運用」三篇專文。本書循著臺灣法律發展的重要階段探源,為臺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留下最深刻的見證,展現臺灣法治的成熟與進步。

17、清代的皇家園林──承德古建筑

20160910_040

時  間:2016年3月
作  者:王興鳳、李然 著
出版單位: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中國古典皇家園林的避暑山莊及周圍恢弘巨麗的寺廟群,以「雙璧」的形象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散發著迷人的光彩。本書以細膩的筆觸、雋永的語言,對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古建筑單體、組群形象及園林特點娓娓道來。既有對園林和宗教建筑的客觀描述及建筑特點的詳盡闡釋,也有將波瀾浩蕩的歷史融進建筑,發掘出其深邃的內涵,更有特別關注帝王的治世思想,并對其宗教思想進行精準的分析。本書力求以新穎的視角進行跨越時空的古今對話,帶您走進一個美輪美奐的中國傳統建筑世界,還原于一個真實的古典皇家園林及寺廟群。

18、黃菊東籬耀古今──陶淵明其人其詩散論

20160910_041

時  間:2016年2月
作  者:齊益壽 著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內容簡介:

壹、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析論

貳、 試論陶淵明的史才與史識

參、 陶淵明的儒者襟抱與獨立精神

肆、 陶淵明的宦游詩

伍、多重「對話」與「讀者」反應──陶淵明三首「以史為體」的詠史詩探微

陸、試論「潯陽三隱」──陶淵明三首交游詩探析

柒、從析疑賦詩到語默殊勢──試論陶淵明移居南村后的交游及交游詩

捌、陶淵明〈飲酒〉詩三問

玖、善戲謔兮,不為虐兮──陶淵明〈止酒〉詩析疑

拾、傷老悲志中的省思──陶淵明〈雜詩〉前八首析論

拾壹、風華清靡與慷慨悲憫──陶淵明〈擬古〉詩九首之解讀

拾貳、〈桃花源記并詩〉管窺

拾參、蕭統評陶與《文選》選陶

附錄:陶淵明的政治立場與政治理想

19、左鎮人再研究

20160910_042

時  間:2016年1月
作  者:邱鴻霖、陳有貝 著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內容簡介:

自1971年林朝棨、宋文熏、劉衍等考察團隊在參觀收藏家郭德鈴父子的化石標本后,首次發現了一件人類頭蓋骨破片化石,隨后潘常武、陳春木也捐贈了一些人頭骨片的化石給予國立臺灣博物館。現藏于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左鎮地區發現人類化石共有6件,皆為河床或地表采集,無法確認出土層位。經由學者檢視頭骨片上的解剖學特征,判斷這些頭骨片分別來自不同的個體,形態上皆與現代人相同,但呈現不同程度化石化(連照美1981、尾崎博等1977、BaBa et.al 1984)。臺灣具備發現古代人類化石的潛力與地質條件,發現人類化石并不意外。目前報導可能為晚更新世的化石人骨總共有14件(含本研究調查發現1件),其中1件牙齒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所藏,6件為臺灣博物館典藏,7件為私人搜藏。年代學方面,日籍學者下田信男于1975年間針對臺灣博物館現編號AH6672右頂骨化石的氟-錳濃度相對定年研究推估,左鎮人可能生存于晚更新世,其可能年代在距今二萬到三萬年之間。此外,在臺灣博物館的典藏中還有編號AH6675頭骨片上也有采樣分析痕跡,卻未見詳細分析報告,而其它館藏標本則皆未進行定年分析而年代不詳。

20、高爾夫與中國夢:禁忌的「綠色鴉片」經濟

20160910_043

時  間:2016年1月
作  者:Dan Washburn 著,吳國卿 翻譯
出版單位: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The Forbidden Game: Golf and the Chinese Dream”

高爾夫在中國的興起和成長,就是這種變遷和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的氣壓計,它也象征一個不浪漫的現實,這國家從開發中邁向已開發時笨拙而艱辛的演進過程:中央與地方政府表里不一、貪腐、環境污染、農村土地權的爭議,以及貧富間不斷擴大的差距。

高爾夫在中國被視為「有錢人的運動」,并且被列為禁忌。蓋高爾夫球場仍屬違法,但過去十年來卻有數百座新球場開張,高爾夫在中國仍蓬勃發展。多少人為了追逐「中國夢」,甘冒犯「禁忌的運動」之大不韙。

曾獲得許多獎項的新聞記者華希本,透過三位與高爾夫球的故事,在《高爾夫與中國夢》這本書里,追蹤他們通往新中國夢的路徑,以豐富而別具趣味的書寫方式,揭露這個充滿矛盾的國家。

作者簡介:

丹·華希本(Dan Washburn),一位常得獎的新聞記者,也是《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總編輯。文章散見《金融時報周末雜志》、《大西洋月刊》、《經濟學人》、《外交政策》、《高爾夫文摘》、《高爾夫世界》、《南華早報》、《板巖》(Slate)、ESPN.com等刊物上。廣受閱讀的網站Shanghaiist.com創始編輯,該網站專門報導中國相關內容。曾住在中國十多年,現與妻子許鈺明(Bliss Khaw)以及兩只愛犬住紐約布魯克林。

譯者簡介:

吳國卿,政大新聞系畢業,資深新聞從業員,從事翻譯工作十多年。譯作有:《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下一個榮景:當經濟遇上政治》、《碳交易: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誰劫走了全球經濟》、《衰退危機下的 6大價值型投資》、《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跛腳的巨人:中國即將爆發的危機》、《下一波全球貨幣大崩潰》等。

21、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施叔青研究論文集

20160910_044

時  間:2015年12月
作  者:簡瑛瑛、廖炳惠 主編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出版中心

內容簡介:

本書邀請國內外華人文學與文化知名學者,就現今華人文學領域之重要課題及發展方向多所探討之文章,將之分成國際學者特稿、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國族認同與性別空間、文化藝術與戲劇美學,促進我國與全球之華人文學、戲劇、藝術研究發展,不僅達到促進國際交流之目的,亦可藉此機會提升臺灣學界之國際視野,激蕩出更豐碩的學術成果。附錄部分亦收錄研討會之圓桌論壇──作家與藝術家論壇與跨國學者論壇、活動側影,再現研討會當天的盛況與做為未來與國內外學者們更進一步交流與合作的基礎,期盼能將世界級的華語文學、文化研究學者集聚一堂,彼此交換最新的研究方向與信息,除提升臺灣的文學水平外,也是將文學學術成果發揚于國際化的重要關鍵。本書附有施叔青研究書目匯整。

22、艱難的轉型:現代化與中國社會

20160910_045

時  間:2016年1月
作  者:陳健民、鍾華 編
出版單位: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前言

第一章 從傳統中國到現代中國(盧暉臨)

第二章 中國的經濟與政治體制(詹晶、段海燕)

第三章 農村問題(郭樺)

第四章 城市化進程與農民工(宛恬伊、胡曉江)

第五章 社會不平等、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張歡華)

第六章 社會沖突與公民社會(陳健民)

第七章 中國的犯罪與社會控制(鍾華、劉月)

第八章 人口與健康(同鈺瑩、金蕾)

第九章 中國近代家庭的變遷(丁國輝、張歡華)

第十章 中國消費主義的崛起(劉飛)

23、幻化之龍:兩千年中國歷史變遷中的孔子

20160910_046

時  間:2016年1月
作  者:Michael Nylan(戴梅可)、Thomas Wilson(魏偉森) 著,何劍葉 翻譯
出版單位: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Lives of Confucius: Civilization’s Greatest Sage Through the Ages”

中文版序(戴梅可)

第一章 《史記》和《論語》中的孔子(戴梅可)

第二章 孔子和他的批評者(戴梅可)

第三章 孔子:素王(戴梅可)

第四章 漢至宋傳說中的孔圣人(魏偉森)

第五章 至圣與廟祀:禮儀與教義(魏偉森)

第六章 在宗廟與祠堂里的孔圣人(魏偉森)

第七章 現代世界對孔子的招魂(戴梅可)

后記(戴梅可)

關于本書的寫作(魏偉森)

24、現實與幻象:民國政府的西藏專使(1912–1949)

20160910_047

時  間:2016年1月
作  者:朱麗雙 著
出版單位: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整理、解讀豐富的檔案材料與文獻資料,對民國時期前往西藏的專使做一綜合與分析并重的敘事。本書描寫這些專使前往西藏的歷史背景,他們在西藏的活動以及他們體察藏族社會的獨特視解,指出西藏專使赴藏的目的除了調查西藏社會、政治、軍事等各方面情況,主要是聯絡并增進漢藏情感及重建中國對西藏的主權。

作者:

朱麗雙,現就職于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

25、 語言暨語言學第17卷第5期

時  間:2016年7月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客語兒向語中聲調與元音的互動(鄭明中)

粵語古全濁聲母今讀濁音的類型及成因——兼論古全濁聲母今讀在方言分區中的作用(侯興泉)

藏語組系動詞red的語法化(邵明園)

詩歌作品中黏著語素的自由用法(徐杰)、(姚雙云)、(覃業位)

贛南客家話內部的語音差異及相關問題(張倩)

26、語言暨語言學第17卷第4期

時  間:2016年7月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Featured Article】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Prenominals: Construction or Composition?(黃正德)

【Articles】

Articulatory–Acoustical Relationship inCantonese Vowels(李蕙心)

Testing the Roles of Distribution and Alternationin Phonological Relationship(盧郁安)

Chinese Descriptive Pivotal Construction:Taxonomy and Prototypicality(彭睿)

The Functions of Proclitic Ab and Ghab in Hmub(石德富)

27、漢學研究第34卷第2期

20160910_048

時  間:2016年6月
出版單位: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專論】

「可」疑問用法來源補議(張麗麗)

「化宦」——明中期士大夫對宦官的新認知與行動(吳兆豐)

真幻之間——黃周星的宗教書寫與遺民意識(林小涵)

政治抑壓下的集體記憶——清初張煌言事跡的傳播(陳永明)

行獵詰戎——康、干二帝圍獵殪虎的意義與虎槍營的演變(侯皓之)

警幻與覺迷——《紅樓夢》與遺民情懷(廖咸浩)

《讀書雜志》稱引王引之學說探源——《經義述聞》作者疑案考實(趙永磊)

「新中國」的叛逃者——韓戰反共戰俘的生死逃亡路,1950-1954(常成)

粵語方言小稱變音的類型及其歷史來源(郭必之)

漢語方言中「去顎化」的兩種動因——略論系統內外部不同的觸發機制(史蒙輝、黃河)

【書評】

評曲景毅著《唐代「大手筆」作家研究》(胡耀飛)

評Mark R. E. Meulenbeld, Demonic Warfare: Daoism, Territorial Networks, and the History of a Ming Novel(鬼雄的爭戰:道教、地域網絡及明代小說史)(謝世維)

評Arianne M. Gaetano, Out to Work: Migration, Gender, and the Changing Lives of Rural 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a(打工去:移民、性別和當代中國農村女性的生活變遷)(歐子綺)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黄冈市| 乌审旗| 田东县| 克山县| 都匀市| 平顺县| 蚌埠市| 满洲里市| 营口市| 山丹县| 张家口市| 博湖县| 正阳县| 隆德县| 渭南市| 庐江县| 内黄县| 大厂| 金沙县| 星子县| 晋城| 湄潭县| 景宁| 灵石县| 德昌县| 潍坊市| 望都县| 通城县| 和林格尔县| 应城市| 六安市| 乌兰浩特市| 两当县| 北碚区| 南康市| 武义县| 禹城市| 广安市| 竹溪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