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三十六)

2016·3——2016·8

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1期

時  間:2016年3月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文】

革命與國家的想象——《甲寅雜志》、《新青年》與五四啟蒙運動(1914-1919)(丘為君)

清末新政伊始地方督撫編練新軍研究(彭賀超)

彭真和中共東北局爭論——兼論其與高崗、林彪、陳云之關系(1945-1997)(鍾延麟)

【書評】

評Mei-fen Kuo, Making Chinese Australia: Urban Elites, Newspap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Australian Identity, 1892-1912(顏清湟)

評Sean Hsiang-lin Lei, Neither Donkey nor Horse: 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張蒙)

評陳懷宇,《在西方發現陳寅恪—中國近代人文學的東方學與西學背景》(戚軒銘)

2、臺灣史研究第23卷第1期

20160910_031

時  間:2016年3月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究論著】

鄭氏武將陳澤晉任統領署先鋒右鎮總兵官之詮釋(蔡米虹、張伯宇)

臺灣貯蓄銀行之設立及其發展(1899-1912年):兼論臺灣史上首宗銀行合并案(張怡敏)

陳懷澄的街長公務職責與文人生活:以〈陳懷澄日記〉為論述中心(1920-1932)(李毓嵐)

從躲空襲到避政治:日治后期到戰后初期吳新榮的圍棋戲(陳文松)

【研究討論】

「臺北州檔案」:日治時期鶯歌莊行政文書之概要與史料價值棋戲(玉置充子)

3、新史學第27卷第1期

時  間:2016年3月
出版單位:臺北:《新史學》雜志社

內容簡介:

【論著】

六、七世紀佛教的歷史論述與隋朝意識形態(傅揚)

抗戰時期上海的人口遷徙與住房危機(孫慧敏)

1950年代中國農村社會主義改造與苗族的「天啟末世」運動──以鬧升天、鬧搬家與鬧皇帝事件為例(胡其瑞)

近代臺灣基督徒的婚姻網絡──以滬尾、五股坑教會信徒為例(王政文)

【書評】

評Paul R. Katz, Religion i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謝世維)

4、東吳哲學學報第33期

時  間:2016年3月
出版單位:臺北:東吳大學

內容簡介:

【研究論文】

先驗論證與敘事說明──論丕平的兩種黑格爾解釋(史偉民)

介于翻譯和身體模擬之間的權勢學(宋灝)

從列維納斯的接待倫理論生態主體的倫理向度(鄧元尉)

論莊子文本中「安」的修養(袁艾)

【書評】

現代文化危機與文化整合: 評勞思光著《當代西方思想的困局》(婁振業)

5、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5期

時  間:2016年1月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內容簡介:

自然與自由——莊子的主體與氣(劉滄龍)

周敦頤《太極圖說》定靜工夫新詮釋——以朱丹溪神郁思維結構為視點(黃崇修)

胡塞爾的政治哲學(汪文圣)

牟宗三先生《邏輯典范》對于羅素的批評(劉盈成)

6、亞太研究論壇第61期

20160910_032

時  間:2015年12月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異己」或「同胞」:泰國政府對越南難民的認知及政策之探析(蕭文軒、顧長永)

泰國一貫道的發展與經濟社會變遷(林育生)

語言符號與地方性的再制:曼谷耀華力周遭的讀寫實踐(梁震牧)

越南會安古城當代明鄉人、華人及越南人之互動關系與文化接觸(蔣為文)

書評:評介王鍵《戰后美日臺關系史研究(1945–1995)》(渡邊耕治)

7、臺大佛學研究第30期

時  間:2015年12月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大乘莊嚴經論》的兩種唯識三性說模型(耿晴)

歷代僧傳「感通夢」的書寫與特色(梁麗玲)

佛教藝術里的肉髻僧人形象及其興衰的成因(朱天舒)

蘇曼殊文學作品中的佛教思想(潘啟聰)

8、輔仁宗教研究第31期

時  間:2015年12月
出版單位:臺北:天主教輔仁大學社科院宗教系

內容簡介:

凝視與圣顯:初探圣賀德佳《當知之道》中關于「創造」的神視描繪(黃渼婷)

西方佛教電影視域下的轉世議題表述:以藏傳佛教紀錄片《祖古》(2009)為例(劉婉俐)

對立或共構?──《生命樹》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恩寵性與救贖性意涵探究(鄭印君)

身體、社會參與和靈修(沈清松)

全球史視角下的「圣經接受史」──走向「全球基督教史」與「接受史」的整合(王志希)

活出光亮美麗的城堡(李秀華)

9、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8期

時  間:2015年9月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一般論文】

李喬《藍彩霞的春天》中的反抗哲學(李蕙如)

《清華三?周公之秦舞?成王敬毖》第八篇研究(季旭升)

當代新儒家的人倫實踐之路——從熊十力、徐復觀對孝治問題之爭議展開的思考(廖崇斐)

當代藏族漢語小說中「格薩爾史詩」與「史詩說唱藝人」的民族文化意涵(洪士惠)

越界的追尋:柴春芽《西藏紅羊皮書》初探(彭明偉)

「誰」在乎「文學公民權」?馬華文學政治身份的論述策略(魏月萍)

戰國黃老道家重「時」觀之探討(楊菁)

原住民文學與道家思維:一種研究方法的嘗試(陳伯軒)

10、西游記之嘲諷架構研究

20160910_033

時  間:2016年4月
作  者:賈尚軒 著

出版單位:臺北:文津出版社

內容簡介:

緒論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貳、研究目的之一

參、研究目的之二

肆、文獻回顧
一、薩孟武
二、胡適
三、魯迅
四、鄭明娳
五、劉燕萍
七、李嘉珣

伍、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一、學術研究
二、論文架構

陸、預期成果

第一章《西游記》官方體制與權力分析
第一節 官方體制與政治權力
第二節 體制的誕生
一、體制的意義
二、原始的協約
三、強力結構與社會契約
第三節 國家體制
一、專制政體
二、君主國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西游記》懲罰意象的分析與批判
第一節 懲罰的意義
第二節 鐵扇公主的私刑
第三節 天庭的國家暴力
第四節 唐僧的緊箍咒
第五節 佛祖的刑罰教育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西游記》嘲諷的話語特色
第一節 話語與嘲諷
第二節 吹噓與吆喝
第三節 郎中話術
第四節 粗俗語言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西游記》宴席與狂歡的鋪成
第一節 宴席與飲食的意義
第二節 官方的宴席
第三節 妖怪食人意象
第四節 民間宴席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西游記》夸張與怪誕的人物形象
第一節 怪誕形象的意義
第二節 打破位格
第三節 半人
第四節 肉體的隨意變換
第五節 表象與本質
第六節 人類自身的吸納與戰勝萬物

第六章《西游記》嘲諷架構中所反應的時代意義
第一節 國家暴力與恐怖統治的批判與建言
第二節 逃離官方語言模式與重新建立民間語言模式
第三節 批判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均
第四節 強調人類自身的進步與價值

結論

報導者:賈尚軒(本書作者)

11、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欲與身體

20160910_034

時  間:2016年4月
作  者:黃克武 著
出版單位: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導論——一場男性心靈的狂歡節

上篇 諧謔

第一章 明清諧謔世界中的身體與情欲

第二章 明清笑話中的身體與情欲——以《笑林廣記》為中心之分析

第三章 《鏡花緣》之幽默——清中葉幽默文學之分析

中篇 情欲

第四章 明清艷情小說中的情欲與禮教

第五章 暗通款曲——明清艷情小說中的情欲與空間

下篇 現代轉型

第六章 從《申報》醫藥廣告看民初上海的醫療文化與社會生活,一九一二—一九二六

第七章 廣告與跨國文化翻譯——二十世紀初期《申報》醫藥廣告的再思考

第八章 近代中國私領域觀念的崛起與限制

結論——男子氣概、情欲表述與隱私觀念

附錄

一 近代中國笑話研究的基本構想

二 評馮客著《性、文化與現代化:民國時期的醫學與性控制》

三 性與政治——論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四 論「六四」后中國大陸的掃黃運動

12、劍橋中國文學史(卷上):1375年之前

20160910_035

時  間:2016年4月
作  者:孫康宜、宇文所安 主編
出版單位: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卷上導言(宇文所安)

第一章 早期中國文學──開端至西漢(柯馬丁(Martin Kern))

第二章 東漢至西晉(二五─三一七)(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

第三章 從東晉到初唐(三一七─六四九)(田曉菲)

第四章 文化唐朝(六五○─一○二○)(宇文所安)

第五章 北宋(一○二○─一一二六)(艾朗諾(Ronald Egan))

第六章 北與南:十二與十三世紀(傅君勱(Michael Fuller)、(林順夫)

第七章 金末至明初文學(約一二三○─約一三七五)(奚如谷(Stephen West))

13、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

20160910_036

時  間:2016年3月
作  者:彭國翔 著
出版單位: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序 《民主評論》新儒家的精神取向──從牟宗三的「現世關懷」談起(余英時)

導言

第一章 唯物辯證法與唯物史觀批判

第二章 中國社會形態發展史論

第三章 中國農村問題的研究

第四章 共產主義批判──以《全集》未收之《共產國際與中共批判》為中心

第五章 自由主義的追求與檢討

第六章 民主政治的肯定與反省

第七章 兩岸關系與臺灣認同

14、宋代圖書易學之重要輯著:《大易象數鉤深圖》與《周易圖》一系圖說析論

20160910_037

時  間:2016年3月
作  者:陳睿宏 著
出版單位:臺北:政大出版社

內容簡介:

1 緒論

第一節 《大易象數鉤深圖》與《周易圖》圖學研究之緣起

第二節 易學發展洪流下的《大易象數鉤深圖》與《周易圖》一系圖說

第三節 晚近對有關圖說之關注概況

第四節 《大易象數鉤深圖》及《周易圖》圖學探述之目的取向

2 《大易象數鉤深圖》與《周易圖》一系輯圖實況與作者之考索

第一節 輯圖實況簡析

第二節 沉濁難辨的作者問題

第三節 小結

3 鄭東卿圖解六十四卦之詮釋內涵

第一節 氣化消息與中心仁德之思想

第二節 好用卦象與效爻為用

第三節 干支五行與天文律呂之時空布位

第四節 小結

4 圖解《易傳》之詮釋內涵

第一節 八卦方位布列之說

第二節 乾坤之詮義

第三節 天地之數與蓍數蓍法

第四節 十三卦取象與三陳九卦之象德旨義

第五節 《序卦》與《雜卦》之六十四卦布列

第六節 小結

5 〈太極圖〉暨太極意蘊之圖說

第一節 〈太極圖〉前有傳衍而非周敦頤先創

第二節 周敦頤〈太極圖〉之確立

第三節 鄭東卿太極意蘊之宇宙圖式

第四節 小結

6 「河洛」與「先后天」有關圖說探述

第一節 〈河圖〉之圖說意蘊

第二節 〈洛書〉十數結構及其與〈河圖〉成象成形圖說

第三節 先天圖說

第四節 后天圖說與先后天并合圖說

第五節 小結

7 結論

第一節 圖說重要意涵之總結

第二節 圖說研究之體會與突破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安丘市| 仲巴县| 监利县| 合阳县| 新竹县| 涿鹿县| 香河县| 房产| 香河县| 盐城市| 广汉市| 和平区| 旬阳县| 水富县| 绵竹市| 高青县| 错那县| 和田县| 馆陶县| 通化县| 重庆市| 鞍山市| 葫芦岛市| 五家渠市| 双城市| 筠连县| 敦煌市| 黄骅市| 丹江口市| 岐山县| 黄梅县| 峨眉山市| 潼关县| 镇远县| 永福县| 河南省| 岫岩| 铜山县| 霍邱县|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