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二十九)
8、中國學術年刊第37期
時 間:2015年3月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
內容簡介:
許渾詩和「許渾體」考論(徐國能)
點石飛影·海上寫真(呂文翠)
論《唐律疏議》對《禮記》「通經致用」之情形(劉怡君)
李榮《道德經注》心性思想研究(謝婉馨)
全真道王重陽的「身心觀」研究(康自強)
9、求法與弘法: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時 間:2015年10月
作 者:釋果鏡、廖肇亨 主編
出版單位: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
內容簡介:
【導論】
別即是圓――從跨文化交流省思漢傳佛教的歷史軌跡(釋果鏡、廖肇亨)
【專題演講】
西游與東游――漢傳佛教與亞洲的跨文化交流(于君方)
漢傳佛教在隋唐時代形成了亞洲新的文化運動(李志夫)
【研究論述】
幾個批判「佛教中國化」理論的再審視(鄧偉仁)
再議《中國佛教文學史》的建構(蕭麗華)
唐、北宋時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考――以天臺山與比叡山為主(釋果鏡)
移動的圣山――中日五臺山信仰的跨域交流(林韻柔)
道元對宏智正覺的理解――中日曹洞宗交流的一個側面(何燕生)
晚明清初曹洞宗壽昌派在東亞的流衍傳布――以石濂大汕與東皋心越為中心的討論(廖肇亨)
近代性的棱鏡――互為他者的中日佛教(陳繼東)
新羅崔致遠《四山碑銘》中的禪宗祖師觀(林佩瑩)
看話禪在韓國的引入和吸收(釋宗浩)
中韓水陸法會之考察――以召請對象之「踵事增華」為主(陳英善)
儒釋沖突與調和――近現代臺灣與韓國漢傳佛教比較(樸永煥)
東南亞中文系的管理文化――以佛家管理思想探討教師的研究與教學(陳劍锽)
10、近代中國商人的經營與帳簿:長崎華商經營史的研究
時 間:2015年10月
作 者:許紫芬 著
出版單位: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第一部 長崎華商的經營形態
第1章 幕末開港與華商的進出
第2章 廈門商家「泰益號」的經營形態
第3章 福州商家「生泰號」的經營形態
第二部 經營管理的手段——中國式收付簿記法
第4章 「泰益號」帳簿的實證研究
第5章 「生泰號」帳簿的實證研究
第6章 中國式收付簿記法的本質
結論
11、敬外祖:臺灣南部客家美濃之姻親關系與地方社會
時 間:2015年9月
作 者:洪馨蘭 著
出版單位: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緒論
第一部分 彌濃人的時與空
第一章 婆家村的凝視
第二章 彌濃人的「傳統」
第二部分 敬外祖與地域姻親連帶的強化
第三章 儀文行于禮獻:當代觀點
第四章 承合族之創建:敬外祖的邏輯
第五章 敬外祖與平原客家的內聚體系
第三部分 敬外祖里的性別與我群意識
第六章 敬外祖里的客家意識:性別觀點的方法論
第七章 當代彌濃女性的日常與本家/外家關系
第八章 敬外祖與彌濃人精神氣質的建構
第四部分 當代彌濃社會的社群特質
第九章 敬外祖與彌濃社會運動的魔幻寫實
結論與討論
一、敬外祖與地方社會特征的型塑
二、敬外祖再現了姻親締結與族群地方性
三、敬外祖體現了客方言群強調母親角色的歷史心性
四、美濃反水庫運動作為敬外祖行為邏輯的再現版本
五、延伸思考:敬外祖能否成為當代社會人際的結合劑?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