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二十七)
23、臺灣法律現代化歷程──從「內地延長」到「自主繼受」
時 間:2015年6月
作 者:王泰升 著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內容簡介:
緒言
第一章 法律現代化與「內地延長」的再延長
第一節 問題由來與歷史背景
第二節 首次因「內地延長」而法律現代化
第三節 「皇民化」帶來法律現代化的倒退
第四節 戰后新的「內地」及再次「內地延長」
第五節 以中國內地化延續具從屬性與局限性的法律現代化
第二章 中華民國法制「去內地化」的進展與局限
第一節 議題的提出及其歷史緣由
第二節 中央民意代表制度漸次實際上「去內地」
第三節 領土范圍及行政區劃與組織有限度的「去內地」
第四節 全國性中央法律相當普遍的「去內地化」
第三章 中華民國法制的臺灣化
第一節 「臺灣化」的概念
第二節 憲法的臺灣化
第三節 行政法及經濟法規的臺灣化
第四節 民事法的臺灣化
第五節 刑事法的臺灣化
第四章 繼受當代歐美日本法制及法學
第一節 多元鑲嵌式自主繼受
第二節 對美國法的繼受
第三節 對日本法的繼受
第四節 對德國法的繼受
結論
24、游戲與游戲以外:南朝文學題材新論
時 間:2015年6月
作 者:祁立峰 著
出版單位:臺北:政大出版社
內容簡介:
導論 以文為戲:游戲與文學題材
一、「游戲」的意義:富有深意的行為
二、題材的意義:從詞語游戲到想象游戲
第一章 「游戲」題材新論:語文游戲詩賦與「言意之辯」的關系
一、「語文游戲」作為一種題材
二、「博物」的語文游戲:從「數名詩」、「大╱細言詩」談起
三、「語言」的自我指涉:陳暄其人與〈應詔語賦〉的游戲性
四、清談的延續或解構:〈應詔語賦〉與「言意之辯」的關聯
五、小結:以游戲為目的
第二章 「詠物」題材新論:詠物詩賦的文化脈絡流變
一、「詠物」作為一種真實力量
二、從「群體」到「類體」
三、政治與道德的寓象:詠「梧桐」
四、隱逸、死亡或孤貞的象征:詠「松」
五、另一種「體國經野」:詠「馬」和「舞馬」
六、渺小微物的啟示:詠「蟬」
七、從「言志」到「宮體」:詠「禽鳥」
八、觀照與幻見:詠「燭」
九、遮蔽與現形的美感:詠「屏風」
十、小結:「詠物題材」的文化意涵
第三章 「物色」題材新論:物色賦的「設辭問對」與互文性
一、物色題材與設辭問對
二、經典作品:風賦、雪賦與月賦
三、與經典的呼應:物色賦擬作
四、小結:物色題材的傳統
第四章 「游寺」題材新論:游寺詩的三層文化意涵
一、理解南朝游寺詩的幾種面向
二、游覽:游寺詩的游覽、觀看與身體行動
三、游戲:競爭、拼貼與佛教體悟
四、權力:宗教與政治的雙重權力
五、小結:游寺題材的文化意涵
第五章 「邊塞」題材新論:南朝邊塞詩的起源商榷
一、南朝「邊塞詩」起源─未竟的爭論
二、游戲、模仿、想象與再現─四種前行研究的整理
三、回到邊塞詩的寫作動機─擬代與游戲
四、小結:游戲者的心靈圖景
第六章 「艷情」題材新論:梁陳艷情詩的三種類型
一、「艷情」與「宮體」
二、雕飾主義者:蕭綱
三、艷情詩的經典化:徐陵
四、泛艷情詩化:陳叔寶
五、小結:艷情題材的經典化與后果
結論 游戲──逃逸于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