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歷代著名家教選介(五):曾國藩家訓(xùn)

三、治家

  【原文】

  吾細(xì)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盡,其子孫始而驕佚,繼而流蕩,終而溝壑,能慶延一二代者鮮矣。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勤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細(xì)究其理,乃驕勤之道也。

  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凡將相無種,圣賢豪杰無種[1],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諭紀(jì)瑞》)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于逸而憚?dòng)趧赱2],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jìn)之食,與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若農(nóng)夫織婦,終歲勤動(dòng),以成數(shù)石之粟、數(shù)尺之布,而富貴之家,終歲逸樂,不營一業(yè),而食必珍饈,衣必錦繡,酣豢高眠,一呼百諾,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君賢相,若湯之昧旦丕顯,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繼日、坐以待旦[3],蓋無時(shí)不以勤勞自勵(lì)。《無逸》[4]一篇,推之于勤則壽考,逸則夭亡,歷歷不爽。為一身之計(jì),則必操習(xí)技藝,磨煉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長才識(shí);為天下計(jì),則必己饑己溺,一夫不獲,引為余辜。大禹之舟乘四載,過門不入,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5],皆極儉以奉身,而極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稱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勞也。

  軍興以來[6],每見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艱苦者,無不見用于人,見稱于時(shí);其絕無材技,不慣作勞者;皆見棄于時(shí),饑凍就斃。故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能而見棄;勤則博濟(jì)斯民,而神祇欽仰,逸則無補(bǔ)于人,而神鬼不歆[7]。是以君子欲為人神所憑依,莫大于習(xí)勞也。(同治九年十一月初三日)

  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xí)勞習(xí)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凡富貴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學(xué)作圣賢,全由自己作主,不與天命相干涉。(1856年9月19日第一封教子書)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xiāng)間將此三字于族戚人家歷歷驗(yàn)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曾國藩家書1與諸弟書》)

  三樂:勤勞而且憩息,一樂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樂也;讀書聲出金石,三樂也。

  八德:勤、儉、剛、明、忠、恕、謙、渾。(《曾國藩心述手記》)

  家中兄弟子侄,惟當(dāng)記祖父之八個(gè)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余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xùn)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diào)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yǎng)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余閱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dāng)教諸子侄謹(jǐn)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余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同治七年正月十七日《日記》)

  諸弟不好收拾潔凈,比我尤甚,此是敗家氣象。嗣后務(wù)宜細(xì)心收拾,即一紙一縷、竹頭木屑,皆宜收拾伶俐,以為兒侄之榜樣。一代疏懶,二代淫佚,則必有晝睡夜坐、吸食鴉片之漸矣。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家中養(yǎng)魚、養(yǎng)狗、種竹、種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則上接祖父以來相承之家風(fēng),二則望其外有一種生氣。登其庭有一種旺氣。(《曾國藩心述手記》)

  當(dāng)此亂世,黑白顛倒,辦事萬難。諸弟宜藏之深山,不宜輕出一步。以后務(wù)須隱遁,無論外間何事,概不可與聞,即家中偶遇橫逆之事[8],亦當(dāng)再三隱忍,勿與計(jì)較。

  吾家后輩子女,皆趨于逸欲奢華,享福太早,將來恐難到老。嗣后諸男在家勤灑掃,出門莫坐轎;諸女學(xué)洗衣,學(xué)煮菜燒茶。少勞而老逸猶可,少甘而老苦則難矣。

  余治家之道,一切以祖父星岡公為法,大約有八個(gè)字訣,其四字即“書、蔬、魚、豬”也;又四字則曰“早、掃、考、寶”。早者,起早也;掃者,掃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顯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該也;寶者,親族鄰里,時(shí)時(shí)周旋,賀喜吊喪,問疾濟(jì)急,星岡公常曰:“人待人,無價(jià)之寶也。”

  余家后輩子弟,未見過艱苦模樣,眼孔大、口氣大,呼奴喝婢,習(xí)慣自然,驕傲之氣于膏肓而不覺,吾深以為慮。

  管子云:“斗斛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9]余謂天之概無形,乃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盈滿,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諸葛恪盈滿,孫峻概之,吳主概之。

  吾家方豐盈之際,不待天之來概,人之來概,吾與諸弟當(dāng)設(shè)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將清改為廉字,慎字改為謙字,勤字改為勞字,尤為明淺,確有可下手之處。謙之存儲(chǔ)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約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語;曰書函;曰仆從屬員。

  盛時(shí)常作衰時(shí)想,上場當(dāng)念下場時(shí)。富貴人家,不可不牢記此二語也。

  家門太盛,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人人須記此二語也。

  余嘗細(xì)觀祖父星岡公儀表絕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頗重厚,蓋取法于星岡公。無論行坐,均須重厚。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最要之物。早起是先人之家法,無恒是吾身之大恥。

  居家之道,惟崇儉可以長久,處亂世也憂以奢侈為要義。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鑲大緣,過于絢爛。

  吾家累世以來,孝悌勤儉,輔臣公以上,吾不及見。竟希公、星岡公[10]皆未明即起,竟日無片刻暇逸。章希公少時(shí)在陳氏宗祠讀書,正日上學(xué)。輔臣公給錢一百,為零用之需,五月歸時(shí),僅去二文,尚余九十八文還其父,其儉如此。星岡公當(dāng)孫人翰林之后,猶親自種菜收糞。今家中境地雖漸寬裕,侄與諸昆弟切不可忘卻先世之艱難,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勤字工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儉字工夫,第一莫著華麗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凡將相無種,圣賢豪杰亦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居官不過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長久之計(jì)。能從勤儉耕讀上做出好規(guī)模,雖一旦罷官,尚不失為興旺氣象。若貪圖衙門之熱鬧,不立家鄉(xiāng)之基業(yè),則罷官之后,便覺氣象蕭索。

  【注釋】

  [1]凡將相無種,圣賢豪杰無種:意謂王侯將相、圣賢豪杰皆不是天生的,都是靠本人后天努力的結(jié)果。

  [2]貪于逸而憚?dòng)趧冢贺潏D安逸害怕勞苦。憚(dàn),害怕、畏懼。

  [3]湯之昧旦丕顯,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繼日、坐以待旦:商湯天未亮?xí)r就起床,思考怎樣才能使德業(yè)發(fā)揚(yáng)光大;周文王處理政務(wù)到太陽偏西,仍沒有時(shí)間休息;周公更是晚上接著白天干夜,坐在那里等著天亮上。商湯,商代開國君主;周文王,周朝開國君主,皆是一代賢君;周公,名旦,成王的叔父,輔助成王鞠躬盡瘁,為后人心中的圣賢;昧旦,天色尚未明的時(shí)候;丕,大;顯,顯揚(yáng);日昃,太陽偏西;遑:閑暇。

  [4]《無逸》:不要貪圖安逸,中國最早的歷史典籍《尚書》中的一篇,據(jù)說是周公為教導(dǎo)成王所作。

  [5]大禹之舟乘四載,過門不入,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大禹治水,四年之中路過家門,皆公而忘私,沒有回家去看看;墨子為了天下人到處奔走不辭勞苦,從頭頂?shù)侥_跟都磨傷。兩個(gè)典故皆出自《孟子》。墨子,春秋末戰(zhàn)國初期魯國人,創(chuàng)立墨家學(xué)說,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等政治主張,有《墨子》一書傳世。頂,頭頂;踵,腳后跟。

  [6]軍興以來:指咸豐年間,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的戰(zhàn)爭。

  [7]神鬼不歆:神鬼都不喜歡。歆(xīn),喜愛、羨慕。

  [8]橫逆之事:突破常規(guī)的非常情況。

  [9]斗斛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斗斛滿了,人去括平;人自滿了,天就去括平。斗斛:斗和斛,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概:量米粟時(shí)刮平斗斛用的木板。量米粟時(shí),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過滿。語出《管子》。管子(前725-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穎上(今屬安徽),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jīng)濟(jì)學(xué)家。

  [10]竟希公、星岡公:指曾國藩的曾祖父曾竟希和祖父曾星岡。兩人皆務(wù)農(nóng),能勤儉持家。

  【簡評】

  如前所述曾國藩直系后代至今有20多人,他的4個(gè)弟弟共有6個(gè)兒子,14個(gè)孫子,41個(gè)曾孫,第五、六代遍布海內(nèi)外。曾家數(shù)代無一廢人,未出一個(gè)紈绔子弟,這與曾國藩的家風(fēng)是分不開的。這段就是他治家的格言。曾國藩非常尊敬他的祖父曾星岡。他雖是個(gè)農(nóng)民,但勤儉持家,不慕名利,不圖富貴。在孫子曾國藩中翰林后,“猶親自種菜收糞”。所以在家訓(xùn)中,他一再告誡子孫要“上接祖父以來相承之家風(fēng)”,“今家中境地雖漸寬裕,侄與諸昆弟切不可忘卻先世之艱難,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做到“勤儉持家”:“勤字工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儉字工夫,第一莫著華麗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嚴(yán)厲批評“余家后輩子弟,未見過艱苦模樣,眼孔大、口氣大,呼奴喝婢,習(xí)慣自然,驕傲之氣于膏肓而不覺”,聲稱這是他最最擔(dān)心的:“吾深以為慮”。

  但曾國藩治家的高明之處,在于不僅“上接祖父以來相承之家風(fēng)”,更在于適應(yīng)時(shí)代變化,勇于創(chuàng)新:“二則望其外有一種生氣。登其庭有一種旺氣”他將其家風(fēng)“清、慎、勤”三字中的“清”改為“廉”字,“慎”字改為“謙”字,“勤”字改為“勞”字,并將“謙”字定為四個(gè)方面:“曰面色;曰言語;曰書函;曰仆從屬員”。這樣“尤為明淺,確有可下手之處”。另外,他又提出治家的三字:“勤、敬、和”三字:“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石家庄市| 澄城县| 高陵县| 泰兴市| 丁青县| 皮山县| 慈溪市| 富川| 保康县| 阳江市| 文安县| 青铜峡市| 桃江县| 上犹县| 平顶山市| 内江市| 丰城市| 阿克陶县| 嘉兴市| 桃园市| 诸暨市| 黄浦区| 综艺| 龙川县| 庐江县| 青岛市| 阳泉市| 上林县| 迭部县| 新巴尔虎左旗| 龙游县| 青阳县| 浮梁县| 花垣县| 河池市| 察雅县| 潍坊市| 石景山区| 中宁县|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