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著名家教選介(十七):羊祜、顏延之、劉義隆
誡子書 羊祜
【原文】
吾少受先君之教(1),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2),年九歲,便誨以詩、書(3)。然尚猶無鄉人之稱,無清異之名(4)。今之職位,謬恩之加耳(5),非吾力所能致也。吾不如先君遠矣,汝等復不如吾(6)。
咨度弘偉,恐汝兄弟未之能也(7);奇異獨達,察汝等將無分也(8)。恭為德首,慎為行基(9)。愿汝等言則忠信,行則篤敬(10)。無口許人以財(11),無傳不經之談(12),無聽毀譽之語(13)。聞人之過,耳可得受,口不得宣(14),思而后動(15)。若言行無信,身受大謗,自入刑論(16),豈復惜汝,恥及祖考(17)。
思乃父言,纂乃父教,各諷誦之(18)。
(《藝文類聚》卷二三)
【注釋】
(1)吾少受先君之教:我從小接受父親的教誨。先君:對已去世父親的尊稱。
(2)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到能開口說話時,就將我叫到跟前告訴我典章制度。能言之年,指開始讀書之年。光緒二十九年(1904)《學堂章程·學務綱要》:能言之年即為通文之年;典文,指記載典章制度的文獻。南朝·梁·沈約《上宋書表》:“自永以來,至於禪讓,十餘年內,闕而不續,一代典文,始末未舉。”
(3)年九歲,便誨以詩、書:九歲時,就要我學習《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詩、書:《詩經》和《尚書》,這里泛指儒家經典。
(4)然尚猶無鄉人之稱,無清異之名:即使如此,也并未受到鄉鄰們的贊譽,沒有什么清高特異的名聲。
(5)今之職位,謬恩之加耳:之所以能有今日的職位,那只是皇上過分恩寵的結果。謬,本指荒謬,這里指過分。
(6)吾不如先君遠矣,汝等復不如吾:我同父親相比差距甚遠,而你們又不如我。
(7)咨度弘偉,恐汝兄弟未之能也:籌謀規模宏大的計劃,恐怕是你們兄弟力所不能及的。咨度弘偉:弘偉,形容規模﹑計劃宏大;咨度,籌劃參謀。
(8)奇異獨達,察汝等將無分也:獨自達到別人無法達到的獨特奇境,在我看來你們想也甭想。
(9)恭為德首,慎為行基:道德中最重要的是對人恭敬,謹慎做人則是行為的根基。
(10)愿汝等言則忠信,行則篤敬:我希望你們說話務必忠實誠信,行為務必厚實、恭敬。篤(dǔ)堅定,厚實。
(11)無口許人以財:不要嘴上答應給別人錢財(實際上又不兌現)
(12)無傳不經之談:不可傳播荒謬無據的話。
(13)無聽毀譽之語:不要聽信那些議論是非之言。思而后動。
(14)聞人之過,耳可得受,口不得宣:聽到別人的過失,可以聽,但不可亂講。
(15)思而后動:事情考慮好了再去做。
(16)若言行無信,身受大謗,自入刑論:如果說話做事不誠信老實,遭到別人的抨擊,或受到刑律的懲罰。謗,本指誹謗,這里指攻擊。
(17)豈復惜汝,恥及祖考:你們自身遭殃固不值惜,但祖宗的名聲則受到玷污。祖考:本指祖父、祖母,這里泛指祖先。
(18)思乃父言,纂乃父教,各諷誦之:你們要好好考慮我說的這番話,將為父這些教誨編纂起來,各自讀一讀記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