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港臺主要漢學雜志近期目錄(十四)

11、臺灣史料研究第42號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內容簡介:

【論著】
國民黨政府因應海外臺獨運動之組織建置——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期(陳昱齊)
從來就不是皇民!從〈路剪〉出土看蘇新及同時代的人對「皇民化運動」的回應(黃文源)
十年來臺灣的貨幣與物價(林鐘雄)

【回憶錄】
我的學思行動(張國興)

【書評】
評張淑雅著《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彭琳淞)

12、人間佛教研究第6期

出版時間:2014年

作  者:學愚 主編

出版單位: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經典研究】
《起信論》大意述:和合心法之說與修(金濤)
關于《中論》緣起思想的幾個問題(李學竹)
論通理大師《金剛禮》的懺悔思想(何則陰)

【義理詮釋】
人間佛教之政治倫理視域中的為政之道(董群)
論「念佛往生」與「信愿往生」——以民國時期守培與印光等人的爭論為例(夏金華)

【歷史研究】
隋文帝建舍利塔與靈隱寺智仙舍利塔考(何孝榮)
泉州《一百大寺看經記碑》研究—兼論元代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張雪松)

【論述】
從太虛大師的新佛教論述看當代中國的人間佛教運動(陳永革)

【書評】
張文良《「批判佛教」的批判》(謝逸、韓煥忠)
報導者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3、敦煌遺書:法書選

20140914_012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作  者:李宗焜 編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收藏了一批敦煌遺書,二○一三年底整理出版了《敦煌遺書》一厚冊,收錄了五十一件珍貴文書,可謂粲然大觀。敦煌遺書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其所抄寫的文書包含傳世古籍和佛經等,在文獻學上的價值自不待言。而寫本書法的精美者,又是藝術史上璀燦的明珠。本書從中精選其書法之特美者,依原寸印出。敦煌遺書以唐寫本占多數,本書所選印的五件,即全為唐寫本,借著這些寫本,大家可以看到唐楷的真正面貌。

14、都市風情:上海小校場年畫

20140914_013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作  者:張偉、嚴潔瓊 著

出版單位:臺北:秀威信息公司

內容簡介:

年畫是中國民間特有的造形藝術。起源于遠古時間自然崇拜和神靈信仰觀念,利用年畫表達民眾趨吉避兇、祈福迎祥的盼望,于是有桃符、金雞、神虎吉祥圖案;隨著時代演化,民眾對自然崇拜演化為對社會性人格神的崇拜,所以神荼、郁壘、乃至龐涓、趙云、鐘馗等等紛紛入畫。到了清朝甚至還融入通俗小說的元素。

本書是作者潛心研究上海小校場年畫近三十年,在此基礎上其特色風格和價值作了充分闡述。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總論,從宏觀角度敘述上海小校場年畫從崛起—繁榮—式微,寫下中國傳統木版年畫最后一抹輝煌的全歷程。

第二部分是分論,選取小校場年畫中具代表性的作品進行詳細分析,從微觀的角度論述小校場年畫的藝術性和時代性。

第三部分是彩色圖版,從上海圖書館、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美術家協會以及日本、俄羅斯的博物館和一些私人收藏家中,精心挑選四十八幅代表作品,供讀者欣賞。

作者簡介:

張偉,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兼職教授。從事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逾三十年,籌劃并主持「中國與世博」、「國際名流與近代上海」等課題的研究,著有《滿紙煙嵐》、《民國電影筆記》、《遙望土山灣》等專著,主編《中國現代電影期刊全目書志》、《國際名流與近代上?!?、《中國近現代話劇圖志》等。

嚴潔瓊,上海復旦大學畢業,現為上海圖書館館員。發表有《中國早期影壇的配音與配樂》、《小校場年畫中的吳方言》等論文,擔任《中國木版年畫集成。上海小校場卷》、《中國現代電影期刊全目書志》等書的副主編。

15、國際魯迅研究輯二

20140914_014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作  者:黎活仁 總編輯

出版單位:臺北:秀威信息公司

內容簡介:

被忽略的兩個字—從語言學的角度再談《野草·影的告別》(秋吉收)
〈傷逝〉是悼念弟兄喪失之作?—周作人強解的真意揣測(張釗貽)
柏楊眼中的魯迅:一個反對偶像崇拜的觀點(陳圣屏)
遭遇現實:魯迅沉默期(1909-1918)中的體驗與文學(張勇)
兩種「立人」——魯迅啟蒙現代性思想與儒家「忠恕」之道(彭正生)
魯迅與耶穌的「相遇」—兼論魯迅文學的「宗教性」(盧建紅)
階級情感與民族大義的糾纏—論1936 年病中魯迅的價值立場(方維保)
魯迅短篇小說詞匯風格研究—以《吶喊》《彷徨》中的十篇小說為文本(陳美圓)
作為現代文學史坐標的魯迅(周海波)
關于北京大學新設日本文學系(其一)(周作人、張黃著,王升遠譯)
關于北京大學新設日本文學系(其二)(周作人著,王升遠譯)
中國的新思想界(周作人、張黃著,王升遠譯)

16、格式塔理論:融入古典詩意象分析之探索

20140914_015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作  者:潘麗珠 主編

出版單位:臺北:新學林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格式塔理論融入杜甫〈旅夜書懷〉意象分析之探索(潘麗珠)
格式塔理論融入杜甫〈登高〉意象分析之探索(林曉筠)
格式塔理論融入李商隱〈牡丹〉意象分析之探索(劉楚荊)
格式塔理論融入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意象分析之探索(林豐藝)
盼得一心不相離——格式塔理論融入〈數字詩〉意象分析之探索(溫亭羽)
格式塔理論融入李賀〈神弦別曲〉意象分析之探索(葉政國)
格式塔理論融入王灣〈次北固山下〉意象分析之探索(蘇兪帆)
格式塔理論融入趙嘏〈長安秋望〉意象分析之探索(魏伶容)
格式塔理論融入楊萬里〈過揚子江〉意象分析之探索(李子允)
格式塔理論融入蘇軾〈寒食雨二首〉意象分析之探索(顏溦伶)
格式塔理論融入劉長卿〈松江獨宿〉意象分析之探索(黃瀅珈)

本書簡介:

1.運用德國格式塔心理學派(德文:Gestalttheorie)的完形理論(Gestalt psychology),融入古典詩歌作品研究,以求清楚說明意象系統構成的原理原則。

2.探索「想象力」在意象群之間如何發揮作用、形成有組織的脈絡。嘗試把意象之間的關系,給予文學科學化的論述。

3.利用心智圖(Free Mind或Mind Mapping)將一首作品全文予以整體統合,繪出詩作內容的意象組織結構,便于讀者把握其間的聯結,探驪取珠。

17、荊棘中的探索:我的讀書札記

20140914_016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作  者:尉天驄 著

出版單位:臺北:允晨文化

內容簡介:

自一九五八年接辦《筆匯》,和同輩作家陳映真、劉國松、許?;莸冉榻B新的文化思潮,尉天驄為沉悶的臺灣注入新的文化動能,后來《筆匯》???,獲姑母尉素秋標會籌資,創辦文季,文友姚一葦、陳映真、劉大任、七等生、施叔青等都加入了,開始一場風起云涌的臺灣文藝復興時代。一九七○年代起,尉天驄提出以臺灣為基點,擺脫政治束縛,建立人性的文學;主張文學應該面對生活,面對社會,并反映社會各階層人民。一九七三年《文季》復刊,刊出黃春明〈莎喲娜拉?再見〉、王禎和劇本〈望你早歸〉,以及唐文標〈詩的沒落〉,引發現代詩論戰,間接引爆鄉土文學論戰。一九七七年八月,在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尉天驄、陳映真、王禎和等首當其沖,遭受黨國文人的批評圍剿。過后,他編輯了《鄉土文學討論集》,是研究臺灣鄉土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如果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在敘說一段長達六十年的愛情故事,這本《荊棘中的探索》就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六十年的思學歷程,把長年來專注于文藝、思潮、社會、國家的總體針砭,從古典到現代,從中國到臺灣,并廣及世界,藉一篇篇的書寫,描繪心中的理想世界。是一個作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沉思錄,凡三十萬余言,字字珠璣,前后歷時三年重新編纂改寫,是繼一九八三年巫永福評論獎《民族與鄉土》之后,又一皇皇巨著,當代臺灣文學發展的第一手見證。

作者簡介:

尉天驄,1935年生,原籍江蘇碭山,1949年隨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來臺。政大中文系畢業,曾任政大中文系教授、《筆匯》月刊、《文學季刊》、《文季》季刊、《中國論壇》主編。定居臺北木柵六十年,教學、讀書、寫作,現為政大中文所、 臺文所名譽教授。著作包括小說集《到梵林墩去的人》;評論集《文學札記》、《民族與鄉土》、《理想的追尋》、《鄉土文學討論集》(編著);散文集《天窗集》、《眾神》、《棗與石榴》、《歲月》、《回首我們的時代》等。

18、立體的歷史——從圖像看古代中國與域外文化

20140914_017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作  者:邢義田 著

出版單位:臺北:三民書局

內容簡介:

上帝為什么要給我們兩只眼睛?——因為上帝要我們用一只眼睛看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圖畫。前人為我們留下的歷史材料浩如煙海,除了平面的文字數據外,更有琳瑯滿目、豐富多樣的圖畫數據,如果用兩只眼睛同時考察歷史留下的文獻與圖畫,我們就能跳脫平面的歷史,進入「立體的歷史」。

所謂立體的歷史,是三度空間整體的歷史畫面,由(1)文字和非文字的材料、經(2)歷史研究和寫作者的手,傳遞給(3)讀者,三者互動而后產生。歷史學家是畫面的生產者,也是傳遞者。讀者心中能有怎樣的畫面,是否生動立體,一方面取決于讀者自己,一方面也取決于傳遞者的喜好、能力、訓練、眼光以及據以建構的畫面。希望讀者們閱讀本書時,能夠看到一些不同于過去、富于縱深的歷史畫面,盡情遨游于「立體的歷史」中。

作者簡介:

邢義田,美國夏威夷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院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出版有《秦漢史論稿》(1987年)、《西洋古代史參考數據》(1987年)、《古羅馬的榮光》(1998年)、《天下一家》(2011年)、《治國安邦》(2011年)、《地不愛寶》(2011年)、《畫為心聲》(2011年)等。

19、胡安國《春秋傳》研究

20140914_018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作  者:康凱淋 著

出版單位:臺北:致知學術出版

內容簡介:

第壹章、緒論
第一節 學界相關研究論說
第二節 研究論題的提出
第三節 胡安國《春秋傳》成書的時代背景

第貳章、胡安國《春秋傳》與一字褒貶
第一節 構例之方
第二節 執例之弊
第三節 窮例之變

第參章、胡安國《春秋傳》與圣王經世之志
第一節 尊君父
第二節 討亂賊
第三節 重復仇
第四節 存三綱
第五節 攘夷狄

第肆章、胡安國《春秋傳》與時政寓托
第一節 謹微慎始
第二節 體元正心
第三節 惡盟譏會
第四節 去利從義
第五節 誅暴禁亂

第伍章、胡安國《春秋傳》與程門經說
第一節 程門學統與胡安國的經說關系
第二節 文定之家學傳承及門生授受

第陸章、胡安國《春秋傳》與朱學評論
第一節 朱熹與門人對《胡傳》的批評
第二節 朱熹后學的不同立場

20、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

20140914_019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作  者:洪淑苓 著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內容簡介:

緒 論
一、從議題、集體研究到女詩人個別研究
二、女詩人的女性意識及其呈現
(一)由女性經驗中覺醒與承擔
(二)重塑理想的女性形象
三、女詩人的創作主題與本書各章旨趣

第一章 另一種夏娃——胡品清詩中的自我形象
一、胡品清的自我觀與女性觀
二、胡品清詩中的自我形象
(一)鏡中水仙
(二)童話公主
(三)向光柔韌的芳草
(四)特殊的女性人物典型
三、胡品清自我形象的演進與評議
(一)1980年代的轉折
(二)女性認同
(三)女詩人與書寫的堅持
(四)評議
四、結語

第二章 不系之舟——林泠詩中的異國想象與女性意識
一、「少女林泠」的印象
二、林泠詩中的異國想象
(一)異國情境的迷與悟:流浪之路與賭城之夜
(二)異國風情的玄想與啟思:西班牙與荷蘭
(三)夢想中的南方
三、林泠詩中的女性意識與詩人身分
(一)逐漸明朗的女性意識
(二)以「詩人」的身分立足
四、結語

第三章 一株傾斜的櫻樹——朵思詩中的自我追尋及女性審美經驗
一、朵思的創作意識與女性意識
(一)創作意識的確立
(二)女性意識的開展
二、朵思詩歌中的聽覺意象及女性審美經驗
(一)聽覺意象及其審美歷程
(二)雙聲陳述與女性詩歌美學
三、朵思詩歌中的身體書寫及女性審美經驗
(一)由觸覺建構身體美學
(二)以「女人」建構女性主體與欲望
四、朵思詩歌中的自我形象及其美學
(一)自我的追尋與女性審美意象
(二)花樹意象與女性自我
五、結語

第四章 詩心.佛心.童心——敻虹的創作歷程及其心靈模式
一、作品分期及相關問題
二、詩心:緣情唯美
(一)顏色與意象
(二)悲劇感與崇高感
三、佛心:以空為美
(一)理性中年的人生觀
(二)以空為美的參悟
(三)頌佛詩的形式與意境
四、童心:慈愛為美
(一)萬物有情,慈愛護生
(二)以佛理注入童詩
五、心心相印?火焰紅蓮
(一)早期作品的宗教情操
(二)火焰化紅蓮的體悟
六、結語

第五章 時間的旋律——蓉子詩時間觀的類型與深層解讀
一、論時間
二、蓉子夏季詩的觀照
(一)蓉子夏季詩與原型象征
(二)蓉子夏季詩的時間意識與美感
三、蓉子都市詩的時間觀
(一)都市詩與存在的焦慮
(二)都市詩與女性時間觀
四、蓉子山水詩的時間觀
(一)時間動靜變化的觀照
(二)時間寂靜超越的體驗
五、蓉子詩對「時間」的整體透視
(一)惜時進取的人生觀
(二)對「時間」的本質透視
六、結語

第六章 家?笠園?臺灣——陳秀喜詩中的空間文本與身分認同
一、「家」的空間經驗與女性角色認同
(一)娘家女兒/夫家妻媳的空間轉變與角色體認
(二)守家/離家的空間形式與母親角色的體認
二、「笠園」的空間文化與女詩人的自我認同
(一)「圣地」、田園與花園
(二)女詩人的「詩樂園」
三、「臺灣」的鄉土空間與「臺灣人」的身分認同
(一)中國/臺灣的國族認同
(二)臺灣的鄉土場景與鄉土認同
四、結語

第七章 日常的興味——杜潘芳格詩中的生活美學
一、虔誠的信仰
二、通達的生死觀
(一)藉親人之死表達「死即重生」的觀念
(二)在柴米油鹽中提煉死與生的滋味
三、理性與感性并俱的生活體驗
(一)對民俗節日的冷靜觀察
(二)對本土風物、氣候的巧妙體會與運用
(三)對自然萬物的賞愛與啟悟
四、奉獻與珍愛的倫理親情
五、結語

第八章 雪的假想——羅英詩中的死亡世界
一、論死亡及其審美意義
二、羅英的死亡觀
三、羅英詩中死亡的想象與演出
四、羅英詩中的荒原情境與死亡之美
(一)荒原與廢墟:如死亡般的衰頹之美
(二)以雪色、雨等意象烘托死亡的純美
五、羅英詩中死亡的變形與偽裝
(一)鳥:穿梭死與生的使者
(二)夜、月、睡眠、夢境:死亡的潛意識與偽裝
六、羅英詩中存在與死亡的荒謬感
七、結語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崇义县| 巨鹿县| 洛扎县| 鄱阳县| 隆化县| 海伦市| 台安县| 霍城县| 文昌市| 临夏县| 财经| 旌德县| 龙江县| 鄄城县| 临猗县| 正安县| 同心县| 邯郸县| 丰台区| 驻马店市| 乌鲁木齐市| 吴江市| 松阳县| 朝阳市| 邵阳市| 宝清县| 如皋市| 萨嘎县| 嵊泗县| 精河县| 珠海市| 罗源县| 义马市| 平定县| 郯城县| 宿州市| 乡宁县| 上蔡县| 峡江县|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