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港臺主要漢學雜志近期目錄(十四)

2014·5—6

1、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5期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出版單位: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傳媒時代的臺灣古典詩壇:日治時期「全臺詩人聯吟大會」的社群文化與文學傳播(吳毓琪)
從「常夏」到「四季」——日治時期在臺俳人眼中的季節感與生活寫(1895-1936)(顏杏如)
「新體制」下的社會/自我凝視——濱田隼雄〈甘井君の私小說〉的脈絡性閱讀(陳允元)
新批評與現代詩:以顏元叔為聚焦(林巾力)

2、語言暨語言學第15卷第3期

20140914_008

出版時間:2014年4月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Featured Article】
Thematic Hierarchy and Derivational Economy(李艷慧)

【Article】
Tones in Hakka Infant-Directed Speech: An Acoustic Perspective(鄭明中、張國志)
Semantic-Based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Counterfactuals: Evidence from 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Yaobushi(許靜芬)
Discourse Features of Chinese-Speaking Seniors with and without Alzheimer’s Disease(賴怡秀)
Evidence of th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 in Relative Clauses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許怡)

3、臺灣史研究第21卷第1期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究論著】
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臺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林玉茹)
日治臺灣麻雀的流行、「流毒」及其對應(陳文松)
〈長與又郎日記〉的研究價值:臺灣醫療史與近代史的觀察(容世明)
樂生療養院與臺灣近代癩病醫學研究:醫學研究與政策之間(范燕秋)
清代臺灣總兵及澎湖總兵的印信(劉仁超)

4、臺大中文學報第44期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張湛的心性理論——無想境界與無心工夫(謝如柏)
生氣充盈的山水:李白詩歌中的三類山水世界(張書豪)
晚明心學成圣論述的變化——以羅近溪、管東溟為主要線索(吳孟謙)
方以智與龍眠詩派的形成(謝明陽)
《天津圖書館藏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的編纂時間與文獻價值(夏長樸)

5、哲學論評第47期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內容簡介:

王植對《注解正蒙》神化觀之批判——以「太虛」三層義為進路(陳政揚)
Technê and Understanding(蔡政宏)
非單調推論及預建:評洛特-加龍省之反例(傅皓政)
Perceptual Anti-individualism and Vision Science(梁益堉)

6、民俗曲藝第183期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出版單位: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內容簡介:

【論文】
社會中的體化實踐:臺南安平乩童濟世成神個案研究(梅慧玉)
乩示中的神、靈與儀式、習俗的系統關系:金門中堡威靈殿張公壇乩示紀實(唐蕙韻)
地方宗教中的道法關系:以臺南和意堂為核心的考察(謝世維)

【研究論文】
苗人古歌的記音與翻譯:歌師Sangt Jingb的手稿、知識與空間(簡美玲)
孤魂的在地化:有應公廟與臺灣社會地緣意識之轉變(陳緯華)

7、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3期

20140914_009

出版時間:2014年4月

出版單位:臺北: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內容簡介:

【多元人文藝術思想論述專輯】
漢字書寫基礎課程:「字」的完成及其應用(林慶文)
從沈璟的懷舊意識,到晚明吳江派的集體記憶(許懷之)
道家的生態思想析論(張森富)
試論《三國演義》中人物品評所揭橥之文化意義(高齡芬)

【現代宗教歷史與文化的新觀察專輯】
軍人與佛教(1912–1937)(侯坤宏)
臺灣張天師研究新論:有關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及其后繼者的紛爭商榷(王見川)
《當代臺灣宗教研究精粹論集:詮釋建構者群像》編序(江燦騰)
世親菩薩對《無量壽經》的詮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溫金柯)

【當代臺灣國會改革、政黨活動的反思與新探索】
臺灣國會改革之法制問題探討(張淑中)
「第四黨」:1978年「臺灣黨外人士助選團」的形成與意義(鄭明德)

【戰后大陸境外的政治媒體生態觀察】
第三種聲音;《自由人》三日刊始末(陳正茂)

【通識名人講座精選】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蕭萬長名人講座實記:「華爾街往何處去?」(許瑞翔、紀麗君)
報導者 江燦騰教授

8、成大中文學報第44期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出版單位: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杜甫家族記憶中的兩性典范與生存感知——兼論父黨、母黨與妻黨的大家族觀(廖美玉)

杜甫病后的意義治療與自我實踐(何騏竹)

發孔氏之秘——蘇軾《論語說》的辯孟思想(陳盈瑞)

析論宋末元初詞壇對周密之接受(王偉勇)

宋元明清復仇與法律的互涉(李隆獻)

《世說新語》劉辰翁評點研究——中國小說評點之祖的商榷(丁豫龍)

論《老殘游記》中的身體隱喻(許暉林)

宗教圣像作為文學符號的詮釋與意義——以老子、媽祖、哪咤為例(陳惠齡)

9、中山人文學報第36期

20140914_010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出版單位: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內容簡介:

文與也:現代危機里的文與作為歷史遺留物的國學及她和她的腳(黃錦樹)
比事屬辭與章學誠之《春秋》教:史學、敘事、古文辭與《春秋》書法(張高評)
回應他者:當代敘事困境與《午夜之子》的他異敘事(賴俊雄)
“Genuine Forgeries”:Linguistic and PoliticalDe-Mystification in “Eumaeus”(曾麗玲)
NobodyListens to the Story inThe TimeMachine?Re-examiningBenjamin’s NostalgiaforStorytelling from Lacan’s Theory ofTransference(王曉慧)
To Rule or Not to Rule: On Kingly Successionand Political Wisdom inBeowulf(鄭詠之)

【書評】
A Mirror in the Roadway: Literature and the RealWorldby Morris Dickstein(田偉文)

10、師大臺灣史學報第6期

20140914_011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師范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地方農識的書寫與呈現:以十九世紀北臺地區稻米品種變遷為例(蔡承豪)
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陳翠蓮)
日治時期臺灣的實業補習學校(許佩賢)
日治時期臺灣的犯罪搜查體系及其科學化的出現(蕭宗瀚)
從機構隔離至在地門診治療——以澎湖地區癩病防治為例(1930-1990)(范燕秋)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临沂市| 静安区| 长子县| 同心县| 拜城县| 台江县| 洛南县| 平顺县| 宁晋县| 东平县| 阿荣旗| 汝阳县| 韶山市| 崇仁县| 盐津县| 洞口县| 通化市| 鄂托克旗| 方山县| 恩平市| 武陟县| 海阳市| 隆尧县| 桐庐县| 巴塘县| 濉溪县| 松潘县| 西平县| 辉南县| 丹江口市| 威远县| 呼伦贝尔市| 五峰| 瓦房店市| 买车| 阿坝| 巴彦县| 望江县| 兰州市|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