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漢魏南北朝樂府清賞之八

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皓如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桿何裊裊,魚兒何蓰蓰,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此詩最早見于徐陵的《玉臺新詠》,題為《皚如山上雪》,郭茂倩把它歸入《相和歌·楚調曲》。白頭吟的含義是“疾人相和,以新間舊,不能至于白首,故以為名”(《樂府詩集》)。

  據稱是東晉葛洪所著的《西京雜記》中,在記敘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時,說到司馬相如曾打算納茂陵女為妾,卓文君聞訊后寫了一首《白頭吟》表示絕裂,所以后來不少人把這首漢樂府說成是卓文君所作。實際上漢樂府《白頭吟》與卓文君的《白頭吟》是兩碼子事。清代學者馮舒就曾指出:“《宋書·大曲》有《白頭吟》,作“古辭”;《樂府詩集》、《太平御覽》亦然。《玉臺新詠》題作“皚如山上雪”,非但不作文君,并題亦不作《白頭吟》也。惟《西京雜記》有文君為《白頭吟》以自絕之說,然亦不著其辭;或文君自有別篇,不得遽以此詩當之也”(《詩紀匡謬》)。

  這首漢樂府民歌是寫一位女子得知男方變心后,向他表示決絕的詩。透過她悲憤的訴說,為我們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極端不合理,使我們看到了當時婦女卑下的社會地位和任人擺布的命運。就其思想深度來說,與同是漢樂府的《有所思》、《上山采蘼蕪》等相比,這位女主人翁頭腦更為清醒、性格也更為堅強,面對著被遺棄的命運,她既沒有向《上山采蘼蕪》中那樣“長跪問故夫”去訴說陳情;也沒有《有所思》那種“秋風肅肅晨風颶”式的猶豫不決,甚至她也不同于《詩經·氓》中的女主人翁“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就此作罷。她不但有著純真的情感、剛強的性格,而且還有著深邃的思想和明確的追求。她向往著一種不受金錢擺布的婚姻,一種建立在相知基礎上的愛,這正是《白頭吟》獨特的思想價值所在。

  全詩共分四節。從內容上來看,前兩節寫她對男方負心的態度,后兩節是表明她對愛情的理想與追求。

  詩以托物起興開其端。“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這是女主人翁對愛情的表白,也是對自己襟懷的表白。女主人翁認為,自己純真的愛情就像那高山上皚皚的白雪;自己磊落的胸懷,就像那云間皎潔的月亮。透過白雪與明月這兩個明潔素凈景物的比附,使我們從一開頭就了解了女主人翁情感的純潔高尚和形象的堂堂正正,相形之下,那個喜新厭舊的男子就更顯得委瑣與卑污了。“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是敘事件的起因,也是女主人翁對此事的態度。女主人翁對愛情是專一的,態度是光明磊落的,對男方的“有兩意”,女主人翁不哀告、不愁嘆,而是“聞”之即來、來之即斷,顯得果斷而又斬絕。明代竟陵派代表人物鐘惺和譚元春說這兩句是“咄咄逼人”(《古詩歸》),確實很能表現女主人翁主動果斷、潑辣倔強的性格特征。

  第二節是寫決絕的場面和女主人翁當時的心情。“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女主人翁置酒訣別,告訴對方說:今天的飲酒是我倆最后的聚會,明天我們就像是溝邊的路人各自東西了。有人把“今日斗酒會”解釋成“指昔日初遇的歡樂”似乎與詩意不符,因詩中明明說是“今日”而不是指“昔日”,況且置酒絕別這個主動的舉動,溝頭路人這番斬截的言辭,很符合女主人翁的剛強性格和對現實的清醒態度。下面“蹀躞御溝上”兩句是寫絕裂后的女主人翁的心境。“蹀躞”是緩步而行的樣子;“御溝”是指環繞宮苑或流經宮宛的渠水,“東西流”是個復義偏指,指溝水向東流去一去不返。女主人翁緩步徘徊在御溝邊,也許在反省往日戀愛的經過,也許是在思考今后的人生,總之,兩人生活上、感情上的“相決絕”,就像這東流的溝水一樣,是不可逆轉的了。用水之東西來比喻事態的不可逆轉,這種寫法為后來不少的詩人所借用。如曹植的《怨詩行》:“思情中道絕,流止任東西”;吳均的《陌上桑》:“麻莖左右披,溝水東西流”;李白的《妾薄命》:“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等。

  如果說,詩的第一、二節是反映女主人翁對男方變心的決絕態度,著力表現她剛強性格和磊落胸懷的話,那么從第三節起,思想內容上便掘入了更深的一層,它不再描繪這事件的本身,而是著力去表現由此事件而引起的思考。女主人翁所思考的也不再是兩人婚姻破裂的原因,而是進一步去探索什么才是美滿的婚姻?美滿婚姻的基礎是什么?這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俄羅斯文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能否表現出人物的理想,這是作品閃光的要害,也是作品成功的關鍵。”(《車爾尼雪夫斯基論文學》)《白頭吟》從第三節起,正是在著力表現女主人翁對理想愛情的探討與追求。女主人翁向往的是這樣一種理想婚姻:“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如果能實現這個理想,那就“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凄凄”悲傷貌;“嫁娶”在此是復義偏指,專指“嫁”。這幾句話的大意是,姑娘們出嫁時總是哭哭啼啼,顯得很傷心,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只要能嫁得一個理想、志趣相投的一心人,相敬相愛、白頭到老,這不是天下最美滿的事嗎?封建社會中姑娘出嫁時哭哭啼啼,原因很復雜,其中有對娘家親人的留戀,也有社會風俗習慣的約束,但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對陌生夫家的畏懼和惶恐,這對詩中的女主人翁來說可謂不幸而言中,當年惶恐的啼變成了今天苦澀的淚。所以,她提出“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愛情理想是有感而發的,是以痛苦的愛情經歷和對男方負心的譴責決絕,作為基礎和潛臺詞的。女主人翁希冀的是這種理想婚姻,那么她鄙棄的又是一種什么樣的結合方式呢?如果說“凄凄”四句是表現她的正面追求,那么結尾四句則是從反面表現她的唾棄:“竹竿何弱弱,魚尾何蓰蓰。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竹竿,在此是指釣竿;“裊裊”,是形容釣竿柔長而有節奏地擺動;“蓰蓰”,是“漇漇”的假借,形容魚尾沾濕的樣子。中國古代詩歌中常用釣魚來比喻男子求偶,并引申為愛情和婚姻幸福的象微。如《詩經·衛風·竹竿》:“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又如《詩經·陳風·衡門》:“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但在此詩中,這種“竹竿裊裊,魚尾蓰蓰”是否也是女主人翁肯定的求偶方式,也是作為婚姻美滿的象征呢?不!恰恰相反,它正是女主人翁鄙棄和極力否定的,這從下面兩句的反問中就可以看出:“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古代錢幣有作為刀形者,所以錢幣又稱錢刀。女主人翁認為男子對于女子應以意氣為重,用金錢作誘餌來博取新人歡愛是不可取的。透過這樣一正一反,女主人翁心中的理想婚姻應當是什么樣的,已清楚明白地告訴讀者了。

  在表現手法上,全詩采用女主人翁獨白的方式來抒發情感、表達思想。對那個負心的男子,詩人只讓他站在被告席上,沒有讓他發言,甚至連他被譴責后的反應和狼狽相也不著一字,這種高度集中又異常經濟的筆墨,使女主人翁的形象更加突出,性格更加鮮明。我們可以說,像《白頭吟》中這樣既有剛強性格、清醒頭腦,又有著深邃思想和明確追求的女性,在中國古代棄婦詩中是不多見的。晉代樂府中也有一首《白頭吟》,文字比漢樂府多,但人物形象卻蒼白得多:它在本辭第二節后加上了“郭東亦有樵,郭西亦有樵。兩樵相推與,無親為誰跡”四句;寫女主人翁決絕后的憂傷傍徨心緒。“樵”諧“交”,回憶往日男方、女方都有交游往來,但現在失去了親人,還同誰交呢?前面兩節寫她“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和“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的剛強之態、果斷之舉。這里又寫她的悵惘和優柔,顯得前后支絀和矛盾。晉樂府《白頭吟》在本辭最后又增加一節:“齩如馬瞰箕,川上高士嬉。今日相對樂,延年萬歲期”,無論在情調上或是情節上更是與本辭相忤:前面是“相決絕”,這里是“相對樂”;前面是“溝水東西流”,這里是“川上高士嬉”。有人認為這樣增改只是為了便于歌唱,并未顧及詩義;有人又把此解釋為是樂工對主人的祝詞,與前四節的內容無關,但不管怎樣解釋,此起本辭來,女主人翁的形象和性格,及全詩諧調的氣氛都受到了損害。相形之下,晉樂府的仿作比起漢樂府本辭來,無論是內容和手法上都有一段差距。

20140108_202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邯郸市| 同仁县| 淮北市| 彝良县| 藁城市| 南溪县| 泗阳县| 晋城| 锦屏县| 和静县| 汉寿县| 连平县| 灌阳县| 绥宁县| 庆安县| 洛隆县| 汉源县| 英超| 丹阳市| 温泉县| 彰化市| 平舆县| 扎囊县| 澄迈县| 榆中县| 都兰县| 维西| 阜新| 灌南县| 吉首市| 邳州市| 会宁县| 绥中县| 青河县| 丰都县| 巫溪县| 舟山市| 白水县| 宁远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