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經 |
|
★★★★ |
閱讀此書 |
《山海經》分《山經》五卷和《海經》十三卷,雖僅有三萬一千余字,但就其敘述的內容而言,從天文、地理、神話、宗教,到民族、動物、植物、礦產等,天南海北,包羅萬象,堪稱我國古籍中蘊珍藏英之最者,實為研究上古時代絕好的寶貴資料。
《山海經》是我國地理書籍最古老的一部書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書籍。《山海經》又是我國現存書籍中保存古代神話資料最多的一部作品。在《山海經》中,有我國最早的地圖。它以象形地圖繪制出來的,圖面主題突出,層次分明,,筆工細膩,可惜現在大部分失傳了。
|
|
|
|
穆天子傳 |
晉·郭璞注 |
★★★ |
閱讀此書 |
《穆天子傳》又名《周穆王游行記》,是西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在今汲縣西戰國墓中發現的竹書之一,是一部記錄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書中詳細記載了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師南征北戰的盛況,有日月可尋。名為傳,實際上屬于編年,其體例大致與后世的起居注同。所以,《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都把它列人史部起居注門。
《穆天子傳》初經荀勖校分五篇,東晉郭璞注此書時,又把《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加入,成為六卷,這是古本。今本乃宋人修編,相較古本有所殘缺。 |
|
|
逸周書 |
|
★★★ |
閱讀此書 |
《逸周書》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漢書·藝文志》列于六藝,對研究先秦歷史文化很有價值。
《逸周書》之名,最早見于許慎《說文解字》,《漢書·藝文志》則稱作《周書》。如謝墉為抱經堂本作序所說,“‘周書’本以總名一代之書,猶之‘商書’、‘夏書’也。”由于《尚書》中已有《周書》,把《漢志》著錄的《周書》七十一篇改稱《逸周書》,是比較方便的。今傳本《逸周書》末有序,列舉七十篇標題,加上序本身,恰合七十一篇之數。蔡邕《明堂月令論》云“《周書》七十篇,《月令》第五十三”,今本仍在第五十三。
西北大學張懋镕、黃懷信、田旭東三位研治古籍有年,所合撰《逸周書匯校集注》一書,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印行。
|
|
|
|
茶經 |
唐·陸羽 |
★★★ |
閱讀此書 |
陸羽(733--804),唐復州競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鴻漸,自稱桑苧翁,又號東岡子。自幼好學,性淡泊,閉門著書,不愿為官。安史之亂后,盡心于茶的研究。撰成《茶經》一書,對促進我國茶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后人為了紀念陸羽在茶業上的功績,祀他為“茶圣”。
《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歷代茶事、茶葉產地等十章,內容豐富、詳實。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輯錄了自上古神農氏到唐代中葉數千年間有關茶事的記錄,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我國古代茶的發展演變,尤具史料價值。 |
|
|
|
老乞大 |
|
★★★ |
閱讀此書 |
|
樸通事 |
|
★★★ |
閱讀此書 |
《老乞大》和《樸通事》是元末明初以當時的北京話為標準音而編寫的,專供朝鮮人學漢語的課本。 |
|
|
|
|
|
|
|